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分析

2023-02-14 05:23吴耿刚廖静雯黄林萍刘连弟王理想何文广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央区甲状腺癌生存率

吴耿刚 廖静雯 黄林萍 刘连弟 王理想 何文广

作为机体中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主要位于颈部甲状软骨附近,其能够分泌多种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激素[1]。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种压力的不断增长,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手术治疗仍是现阶段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术后易发生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多种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了严重影响[2-3]。有研究发现,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出现显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概率在1.5%左右,亚临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在62.7%左右[4]。但关于其相关影响因素尚不明确。因此,寻找相关影响因素,有效干预,以减少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对改善患者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以2015年2月-2017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诊治的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及患者预后情况进行了探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2月-2017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甲状腺癌患者中随机选取158例。入组标准:(1)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文献[5]关于甲状腺癌的相关诊断及治疗标准;(2)术前甲状腺激素及血钙水平正常;(3)参与研究前未经过相关放化疗治疗,均为首次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排除标准:(1)中途由于自身或家庭原因退出;(2)伴有肝肾功能或心脏功能明显异常;(3)合并慢性肾炎、甲状腺髓样癌等影响甲状腺激素等的疾病。参照文献[6],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分为研究组53例(合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与对照组105例(未合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均同意参与配合研究。本研究均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临床病例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包括年龄、性别(男、女)、体重指数、肿瘤大小、手术方式(全切、近全切)、临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否)、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否)、是否包膜侵犯(是、否)、是否术后131I治疗(是、否)、术前维生素D、术后甲状腺激素、术后血钙及术后血磷等的临床病例资料。

1.3 观察指标 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5年,对比患者术后1、3、5年时生存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1.0数据统计软件包计算,性别、手术方式、临床分期、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淋巴结转移、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否包膜侵犯、是否术后131I治疗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术前维生素D、术后甲状腺激素、术后血钙及术后血磷等计量资料均经正态性分布检验,均符合正态性分布,均采用(xˉ±s)形式表示,两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单因素分析 158例患者中男69例,女89例,年龄23~72岁,平均(43.87±11.53)岁。研究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是否包膜侵犯、术前维生素D、术后血钙及术后血磷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患者全切、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淋巴结转移、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未进行131I治疗占比均明显多,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P<0.05)。见表1。

表1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单因素分析

表1 (续)

表1 (续)

表1 (续)

2.2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多因素分析 对相关指标进行赋值如下:合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否=0,是=1;手术方式,近全切=0,全切=1;自体甲状旁腺移植,否=0,是=1;淋巴结转移,否=0,是=1;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0,否=1;术后131I治疗,是=0,否=1;术后甲状腺激素,>6 pg/mL=0,≤6 pg/mL=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术后131I治疗、术后甲状腺激素等均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未进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见表2。

表2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对比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术后1年时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年时,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患者生存率均明显低(P<0.05)。见表3。

表3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对比[例(%)]

3 讨论

甲状腺癌是以女性发病为主的一种恶性肿瘤[7]。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对于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8]。手术治疗为现阶段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手术及微创手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无论是何种手术,患者术后仍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其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为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低钙血症、手足抽动、支气管痉挛甚至死亡[9-10]。

甲状旁腺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术中对于甲状旁腺的保护仍是手术的重点及难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永久性减退的发生率在1.0%~10.7%,而超过50%的患者可能会发生暂时性功能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11-12]。因此,寻找相关危险因素,尽可能避免其发生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中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进行分组,通过分析发现,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131I治疗、术后甲状腺激素等均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究其原因,甲状旁腺主要位于甲状腺背侧1/3交界处,与喉返神经距离较近,甲状旁腺所需血液主要由甲状腺下动脉供应,但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血管细且脆,易受到损伤而影响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而充足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是否减退的关键[13-14]。有学者研究发现,在行甲状腺全切除术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中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概率明显升高[15]。此外,据报道,相较于甲状腺全切,甲状腺近全切能够明显降低手术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16]。131I治疗为治疗甲状腺癌的重要方法,有研究发现,131I治疗能够有效破坏肉眼所不能发现的微小病灶,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使患者生存期得到大大延长[17]。据报道,术后经131I治疗后,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明显升高[18]。131I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甲状旁腺主要由嗜酸性粒细胞及主细胞组成,而主细胞分泌的甲状旁腺素为调节血钙浓度的重要激素[19-20]。有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能够对甲状旁腺起到直接的影响,调节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并影响肾脏的钙排泄能力[21]。此外,本研究结果发现,术后3、5年时研究组患者生存率均明显降低。因此认为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是否减退与预后具有重要关系。

综上所述,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术后131I治疗、术后甲状腺激素等均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未进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保护因素,且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能够明显影响患者生存预后。

猜你喜欢
中央区甲状腺癌生存率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单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甲状腺单侧乳头状癌超声特征联合BRAF V600E基因与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