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视角下高中语文议论文教学策略
——以《六国论》为例

2023-02-12 07:08文|
新课程 2023年15期
关键词:六国论论点议论文

文| 王 燕

思辨视角下的议论文阅读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传达的信息,通过辨别、观照和教学,将文本不同层次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信息图景。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宏观文本的析,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总体结构,包括文本的类型和目的。第二阶段是微观文本的辨,重点在于详细分析文学作品内部的各个部分,以找出具体的细节和理据。第三阶段是整体义的构,专注于文学作品的形式与社会目的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含义和深层寓意。

一、高中语文议论文教学思辨不足的表现

(一)浮于表面

高中语文议论文教学中的思辨不足表现出学生在阅读时仅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对核心论点的深入理解和独立思考。具体而言,在学生对《六国论》这类议论文中的核心论点进行解释时,他们常常陷入简单的同义反复或原文描述的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独立见解。例如,《六国论》中提出的“弊在赂秦”论点,学生在解释时可能仅仅是简单地重复或同义替换文中的表述,比如“六国灭亡是为了讨好秦国”。这意味着学生只是机械地背诵和重复原文,而没有真正理解概念背后的深层含义,他们缺乏对这个观点的批判性思考和深入挖掘,无法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和背后的思想。这种浮于表面的思辨不足表现出学生在议论文阅读中缺乏深入分析的能力。他们需要在教学中得到引导,学会提出问题、分析观点、进行比较和总结。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辨和分析,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并把握议论文的内涵,形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二)含混不清

在高中语文议论文教学中,学生常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理解和运用议论文中的精细概念时显得含混不清。这主要体现在学生难以准确理解和表达那些需要精细研究并且与相关概念紧密相连的论点。特别是在《六国论》这篇充满深度和内涵的古文中,学生常常会在“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和“并力西向”等概念的区别上遇到困难,导致理解和表达上显得模糊和含混。这种含混不清的情况可能源自对概念内涵的深入理解不足,以及对相关概念之间微妙区别的把握不准确。学生可能在初步了解时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时会出现困难。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于提供系统性的教学引导,鼓励学生深入挖掘每个概念的内涵,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在文本中的运用方式。同时,通过比较和对照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间的逻辑关系。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群体中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使他们能够在多样的观点中理清概念的界限,提高对精细概念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议论文框架结构分析

(一)基于议论文体的框架结构分析

要分析一篇议论文,可以从文本的结构入手。议论文通常是用来发表观点、陈述议论、阐明道理的。尽管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可能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议论文类型,但在布局上,很多议论文仍然采用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即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用于引出中心议题,吸引读者的兴趣,并可能提出作者的观点。在论证部分,作者会展开对中心议题的详细论述,每个段落围绕一个具体的论点展开,使用论据、例子等支持观点,并通过过渡句子确保段落之间的连贯性。最后,结论部分总结前文的观点和论据,强调中心议题,为读者提供一个明确的结论,有时也包括未来展望或建议。这种结构有助于作者有条理地陈述观点,同时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跟随作者的思路。

(二)基于语义功能的框架结构分析

在分析文本时,不能仅仅看文本中的语言,而是要了解语言在特定语境下的作用,以及它们所传达的具体意义和交际功能。这种分析被称为“语义功能分析”,它的目标是评估文本。语义功能分析强调了文本分析的深入,不仅仅是对语言表面形式的理解,更关注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和意义,并通过分析文本的结构来揭示这些目的和意义。

在议论文的交际功能方面,通常可以将其分为正论和驳论两种类型。正论是指作者通过陈述自己的观点、论证和支持论点,力图证明自己的立场是正确的,以说服读者。正论常常包括支持的论题、论证和结论。与之相反,驳论则是作者提出对立的观点,用反驳、反证等方法来驳斥他人观点,以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或不足以支持。驳论常包括反驳的论题、作者的论题、论证和结论。正论和驳论在议论文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正论用于支持作者的主张,强化作者的立场,而驳论则用于对抗他人的观点,弱化或推翻对方的论点。这种对立性的交际功能使得议论文更具说服力,读者在阅读时可以看到不同观点之间的对抗和碰撞,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对不同观点进行思考和判断。

三、议论文教学策略——以《六国论》为例

(一)确定文本类型

《六国论》属于古代论说类文本。文章的整体结构特点包括以中心论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篇,然后在论证部分中分成若干个段落,每一段落都包含一个主题,并以个人经历或他人事例为论据,如第二段“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和第三段“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在内容上,文章先论述“赂秦”的“弊”,然后论述“未尝赂秦”的“利”,即先驳斥后确认。文章以评价性的“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和“并力西向”的论断作结尾。这种结构和论证方式都符合论说类文本的特点。

在教学《六国论》时,教师需先引入文本类型概念,介绍不同的文本类型,如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解释它们的特点和结构,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各种文本类型的基本认识。然后,开展对比性的群文阅读活动,提供各种文本样本,包括文章、新闻、广告、小说等,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文本,找出它们的特点,让学生发现不同文本类型的常见语言特征和结构。下一步开展文本分类的活动,让学生根据文本的特点将它们分类,可以让学生按照图片、标题、短文等形式归类,然后解释他们的分类标准。在确定学生能够判断文本类型之后,可基于同一类型,给学生不同语言风格的文本,如李斯的《谏逐客书》、韩愈的《师说》、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要求他们比较文本的语言风格、结构、作者意图等特点。经过鉴赏,学生可发现李斯的《谏逐客书》的语言较为委婉,韩愈的《师说》更直白、感情充沛,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更注重逻辑和辩证等。以上方法可以灵活组合运用,根据学生年龄和学科特点选择适合的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学生将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不同文本类型的特点,提高自身的文本分辨能力。

(二)基于文本体裁的框架结构分析

在学生掌握确定文本的体裁方法后,就可以明确文本的宏观结构。《六国论》按照议论文的宏观体裁模式进行构建,包括导语部分、论证部分和结论部分。不过,这篇文章并不是单一呈现,而是出现了多次转换,即递归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多个次级论题和论证的次文本组合最终形成了全文“弊在赂秦”的结论。具体来说,文章从第一段引出中心论题,接着是多个次级论题和论证的次文本,最终呈现了全文的结论。文章的结尾部分加强了中心论题,使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得以突出。这样,文章的宏观框架结构就得以解读。

要让学生分析《六国论》文本体裁的框架结构,在教学时可利用围坐细读法,首先,将文本分成若干段落,引导学生逐段深入分析。每段分析时,关注段落的主题句、主要论点以及支持论点的具体论据。学生可以互相讨论每段的结构和内容。其次,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分析文本的一个部分。每个小组讨论后,向其他小组汇报他们的分析结果,分享不同部分的结构和论证方式。

例如,将第一段分配给一个小组,引出文本的中心论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学生需要分析这句话的逻辑结构,找出主题句和主要论点,以及可能的支持论据。第一个小组需要分享他们对导语段的分析结果,解释为什么这句话被作者放在开头,以及它在整篇文本中的作用。其他小组提出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如“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两个分论点应该是对“弊在赂秦”的结构支持,但经过讨论分析,学生基本能够总结出文章两段的用意。“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表明作者认为,六国如果依赖赂送财物、屈服于秦国,虽然可以暂时避免灭亡,但最终会导致自身力量的削弱,走向破灭的道路。这种策略看似能够维持和平,实际上削弱了国家的实力,最终难以独立存在。“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则表明即便六国选择不赂送财物,但由于其他国家的赂送,使得没有赂送的国家也会受到威胁和影响。这样,六国在面对秦国时,因为失去了强援,难以独立维持完整。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六国论》在整体结构上逻辑出现明显的混乱,然后组织文本重构练习,让学生尝试以不同的顺序重新排列文本中的段落,重新组织文本结构,深入理解文本的逻辑结构,并掌握其中的线索和脉络。如根据第一小组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导语段放在结尾会怎样,会不会改变文本的意义?然后,每个小组重新排列几个段落,形成一个新的结构。小组展示他们的新结构,并解释他们的选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看看哪种结构更具有说服力,是否保持了文本的逻辑性。如此一来,学生不仅深入了解了《六国论》的框架结构,还锻炼了分析文本结构和逻辑的能力,并且形成了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

(三)信息整合及全景

信息整合和全景建构的过程,是指通过文章结构、信息和语言材料被整合、理顺,关系被再现,从而揭示全文的内涵。在《六国论》这篇文章中,作者将“赂秦”和“不赂秦”的情况分别整合到具体的段落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段分析《六国论》,重点关注每个段落的主题句、论点、论据和结论。通过深入分析每个段落的结构,学生可以理解作者如何在每个部分整合信息,形成论证链条。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识别文章中相似的观点和论证方式。例如,《六国论》中多次强调“赂秦必灭亡”的观点,可以将这些相似观点整合起来,探讨它们是如何在不同段落中被阐述和论证的。通过对比,学生能够理解信息整合的复杂性。从结构来看,在文章的开篇,作者将“赂秦”视为中心议题,通过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将六国分为“赂”和“不赂”两类。然后,在论述“不赂”的齐、燕、赵时,采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各国的命运对比。这种相对位置的选择,使得“赂秦”和“不赂秦”的关系得以凸显,引导读者进行深入思考。在正论与驳论的层层剖析中,作者详细剖析了“赂秦”情况下各国的命运,同时通过假设论证的方法,探讨了“不赂秦”情况下的可能发展,强调了“赂秦必灭亡”的观点,这种逻辑推理和说服策略使得文章的论证过程得以充分识解。通过这些剖析,学生构建了一个清晰的、逻辑严密的思维链条,能够深入了解作者的推理过程,明白作者是如何得出结论的。此外,还可引导学生将信息整合和全景建构的方法应用到实际场景中。例如,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现实问题,进行信息整合和分析,撰写一篇类似《六国论》结构的文章。通过实际应用,学生将更好地理解信息整合和全景建构的实际操作步骤。

议论文的框架结构分析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应该根据具体议论文的特征进行调整和优化。教学中需要根据议论文的体裁、语域和语言结构使用等方面的特点,精心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面对《六国论》这样的古文经典时,教师可以通过框架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在思辨视角下深入研读,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领悟古人的智慧。而对于其他类型的议论文,同样可以运用相应的分析方法,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议论文的内涵,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猜你喜欢
六国论论点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读议练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异文 训释词义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开门见山,明明白白亮观点——从《六国论》学写议论文的开头
简说《六国论》之论证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