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对策研究

2023-02-11 23:08陈惠中胡忠英
中国军转民 2023年11期
关键词:时代新人红色文化资源思政课教学

陈惠中 胡忠英

【摘要】“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在解放战争时期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将“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传承红色文化、培养时代新人、丰富教学内容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二者的融合在文化资源开发、高校教学中重视程度、教学系统性、学生兴趣等方面存在不足。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出发通过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工作、高校健全工作机制、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等路径,可将“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

【关键词】“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思政课教学∣时代新人

辽沈战役是我国解放战争的转折点,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锦州作为解放战争转折地,拥有许多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如辽沈战役纪念馆、配水池战斗遗址、牤牛屯战斗遗址、东北交通大学旧址等。这些红色资源具有丰厚的育人价值,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资源。将“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当中,可用其精神引领学生的奋斗方向,激励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建设当中继承前人的事业,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一、“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将“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夯实了基础。

(一)有利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众多,其中物质文化资源包括战争中留下的许多战斗遗址,如配水池战斗遗址、黑山狙击战101高地遗址等,战争后修建的纪念馆、纪念碑,如辽沈战役纪念馆、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精神文化资源包括战时涌现出的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利益、坚决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和争取一切进步力量的精神力量和红色故事。将“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在课堂上通过教师们对“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的系统介绍,解决当代学生普遍面临的对红色文化欠缺认知、对红色文化情感不够深厚、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对红色精神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践行红色精神,成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主力军。

(二)有利于培养时代新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价值观。作为青年的一部分,高校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融合,有利于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作用,培养时代新人。通过讲述“解放战争转折地”文化,将家国情怀、奉献意识、坚韧意志等优秀革命精神厚植于学生心中。辽沈战役中不乏“梁士英舍身炸地堡”“塔山狙击战独胆英雄卜凤刚”等红色故事,通过讲述辽沈战役中的革命事迹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今日国家发展壮大背后的来之不易,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红色文化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治功能。将“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抵御外界风险挑战,教导学生继承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使其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蕴含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资源。将“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利于丰富和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师通过一些主旋律的红色文艺作品,传达“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和其对于解放全中国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讲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宏大议题,丰富教材的深度与广度,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同时,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带领学生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配水池战斗遗址等红色场所,在实地实景为学生们讲述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故事,重温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创造的丰功伟烈,让学生们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感受红色文化熏陶。

二、“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现实困境

“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还存在着一些现实困境,需要予以解决。

(一)“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不足

“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但政府及相关部门缺少对其系统的保护与开发。在“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方面,未能充分利用好各类平台普及《文物保护法》,导致一些参观者在参观“解放战争转折地相关”纪念馆和纪念碑时缺少对革命文物应有的尊重,乱写乱画、随意践踏。对于一些年份久远的“解放战争转折地”旧址也缺少及时的修缮和维护。在“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方面,目前知名度较高的有辽沈战役纪念馆、配水池战斗遗址等,但还存在着一部分诸如白老虎屯战斗遗址、亮甲山战斗遗址等场所仍待继续开发推广。對于“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不够,也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相关内容时由于缺少素材而出现一些单调、乏味的情况。

(二)高校对于“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重视度不足

“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入度不足。高校往往因为顾虑学生安全问题而减少思政实践课课时,校党委及领导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视不够,未能起到指导和监督落实“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功能。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部在将“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时没能挖掘出“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因素,融入力度和融入方法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同时各专业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将“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资源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当中,尤其是许多理工科学院,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时对其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足,未能发挥出“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三)教师对于“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系统性不足

学生对于“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和传承离不开教师在思政课中的指引作用。在教学安排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对“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教材内容可以进行有效的融合,但也有一些教师在写教学大纲时只考虑教材的内容,对于教材哪部分内容可以结合“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给学生进行讲述,如何讲述等问题没有系统的安排,这就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针对这一部分内容“时讲时不讲”。在教学内容方面,互联网时代的学生往往需要新的体验和感受刺激学习兴趣,而高校教师在讲授“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这一方面内容时,常常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新意、单调乏味,使得学生对其缺乏兴趣。

三、“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

“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入手,探索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宏观层面:政府及相关部门发挥引领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工作

将“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作为一项重要项目,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保障。政府应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做好顶层设计,为“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一系列制度、政策等支持。

政府应当完善一系列“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及传承制度。辽沈战役相关纪念馆、烈士陵园、遗址等作为无法替代且不可再生的红色文化资源,只有建立完善的保护制度,加强对“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才能更好的把“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故事融入到高校思政课当中。政府还应当出台一系列有助于发展“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政策法规等,例如发挥社会作用,举办“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节,通过表演和宣讲形势宣传“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邀请高校学生参与其中。推出“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旅游线路,让学生在思政实践课上追寻红色足迹。还可以发挥企事业单位、机关、社区力量,创办“解放战争转折地”文化资源基金会,为相关研究提供资金支持,促进“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进高校思政课教学。

(二)中观层面:高校发挥引导作用健全工作机制

高校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挖掘“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校长和书记作为高校红色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应带头在学期初始讲好开学第一课,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部可充分发挥其师资资源优势,负责具体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同时校团委、学生处和各二级学院应组织班级、社团等,应把“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当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主题明确的实践活动,定期邀请相关学者、榜样人物、革命先辈家属等进入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在课前安排学生分享“解放战争转折地”相关的红色小故事,组织学生观看“解放战争转折地”文化资源相关影视剧、纪录片。学生处、团委和各学院联合起来组织“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相关音乐会、书画比赛,并设立激励机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主题调研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撰写调研报告。其他专业的教师也可以将“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当中去,利用专业课讲授“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让“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三)微观层面: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创新教学方式

思政课教师应当适当摆脱一些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将课本内容与“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融合。思政课教学组可定期举办研讨会,互相讨论学习,选择高质量的“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相关素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应用到课堂当中。通过讲述“解放战争转折地”相关的红色故事传递精神,组织学生参观辽沈战役相关博物馆、辽沈战役遗址等消除年代之间的疏远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

教师还应当注重教学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尝试“翻转课堂”模式,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在教学当中不光教师要讲,学生也要讲。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帮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时可以让其采取不同学习方式,如在给美术学院的学生讲授时可以着重带领学生讨论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全景画,激发学生对“解放战争转折地”文化的学习欲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多样化的平台将“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比如涉及“解放战争转折地”文化资源的信息网站、相关app,又比如中国红色文化党建网、豆瓣、微博等,在各平台提炼出能够给教学提供帮助的视频、图片、音频,并应用到课堂当中,使学生能够相对直观的感受到“解放战争转折地”文化的相关人物、故事,坚定学生们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

“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开发利用“解放战争转折地”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政府、高校、教师等的作用,形成合力,挖掘其育人价值。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2-43.

[2]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强调 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2-08-19(01).

[3]王春霞.论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5).

[4]杨镰鸣.“沉浸式”教学法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探究——以“解放战争转折地”红色文化为例[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04).

【基金项目:(1)2019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重要时间节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项目编号:L19BSZ0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2021年渤海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项目“国家安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问题研究”(项目编号:XK202134-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3)2023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解放战争转折地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3lslhzqn-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惠中,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胡忠英,博士,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时代新人红色文化资源思政课教学
时代新人的成长环境
高等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如何让十九大精神浸润学子心平
立德树人与初中地理课堂的亲密接触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