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摘 要】在进行高中英语教学时,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尤其在“双减”背景下,既要减轻学生的压力,又要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文章探究了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的原则以及语篇教学的措施,希望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
【关键词】“双减” 文化意识 英语语篇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英语学科既具有跨文化交流的作用,又具有学生文化意识和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高中阶段英语学习难度加大,英语语篇增多,蕴含了大量的文化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挖掘英语语篇中蕴含的文化意识,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语篇,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实现有效教学。
一、“双减”背景下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的原则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开展英语语篇教学时要遵循有效的原则,认识学生的发展特点,让学生能够提高文化意识,培养文化自信,考虑“双减”对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要求,充分利用英语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意识。
1. 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英语语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到英语文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语篇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探索,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体会语篇中传递的文化主题。通过学生自身的感悟,提高对于不同文化的深层次认识。
2. 立足教材原则
教师立足英语教材,通过篇章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以英语基础知识为桥梁感受文化内涵,接收文化信息。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以英语教材为主,滿足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要求,起到一起多得的作用。
二、“双减”背景下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英语语篇教学策略
“双减”背景下,教师要落实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要求,将文化意识的培养融入课堂学习之中、融入英语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在课堂上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就可以减轻作业的压力,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了锻炼,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形成良性循环。在进行语篇教学时,教师要探究有效策略,充分提高学生文化意识培养和语篇教学的效率。
1. 课前预习,感知文化知识
在英语语篇的学习过程中,课前预习是必备环节。高中阶段的学生自学能力增强,英语篇章篇幅较大,只有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跟上教师教学的节奏,从而更好地掌握、理解知识。因此,进行英语篇章学习时,学生要做好准备工作,有效开展文化探究,逐步提高文化思辨能力。
例如,在学习A Day in the Clouds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做一些预习工作。本篇文章讲述了有关藏羚羊的故事,提到了西藏。在预习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布置与文化有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开展探究活动,了解藏羚羊为什么只生活在西藏地区,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现象。西藏有什么地理特征?这些地理特征给当地人们带来了哪些生活习惯和习俗?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能够有方向性地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小组探究活动,从而对西藏的地理、人文环境有更多 的认识,能够加深对于该地区文化的认识,在课前预习工作中储备更丰富的文化知识。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前展示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展示作业,以西藏文化为主题进行拓展、延伸。这样,学生既可以获取西藏地理风貌的相关知识,也可以了解西藏的地理分区以及藏羚羊的生活区域,同时,可以结合文章所提到的志愿者日夜保护藏羚羊的故事,收集更多与保护藏羚羊有关的故事。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从知识的角度对本篇章进行学习,而且能够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
2. 立足语篇,提取文化内容
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要立足语篇,提取其中承载的文化意识。在“双减”背景下,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既可以掌握英语基础语言知识,又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同的文化。
高中英语教材语篇的选材丰富多样,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内容,既有生活内容,又有饮食、交通、建筑等内容。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对文化意识的培养融入其中。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为例,其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主题,既有文化遗产、野生动物保护内容,又有历史传统和音乐内容。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根据篇章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容,通过各种与文化有关的活动和形式,如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中西方历史发展的梳理等,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能够加强对于文化、历史的认知。
以Cultural Relics学习为例,语篇是From Problems to Solutions。在学习了篇章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强调文化保护的意识,通过介绍中西方的文化遗产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各种文明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既要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又要学会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在学习英语语篇时,除了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基础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并且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文化有一定的感知,形成良好的价值认知。
3. 合作探究,理解文化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感悟篇章传递出来的文化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在合作中主动学习文化知识。
进行英语语篇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提前将学习任务发放给学生,学习任务中包含文化探究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语篇中的文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够将文化内化成自己的认知,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History and Traditions这一单元的语篇为例,在学习Whats in a Name时,教师将学生分成5~6人的小组,小组同学进行合作,借助各种网络工具、图书资源等搜索有关英国名字的来源及传统习俗。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进行积极的探讨和思考,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对文化进行认知,发挥主动精神,将被动接受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合作。
4. 开展活动,提高文化意识
进行语篇学习时,教师要将书面的学习内容转化成立体化的学习方式,通过活动形式让知识更加生动活泼,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篇章中的文化,借助活动感受文化、体验文化。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英语活动,体验文化、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英语活动多种多样,既包括海报制作、歌舞表演,又包括角色扮演、剧本创作等。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以语篇为基础,借助语篇内容让学生感受文化,在活动中体验文化。例如,在学习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这一单元的内容时,语篇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讲述了世界各地都会庆祝节日,但节日起源不同、庆祝内容和形式不同。在学习了篇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组织与中秋节有关的活动,可以通过海报的制作,配上精美的图画反映中秋节的习俗,也可以将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翻译成英文。在丰富有趣的节日文化庆祝活动中,学生能够以英语基础语言知识为载体,感受文化氛围,认识文化的起源,强化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5. 进行实践,巩固文化意识
在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学生需要真切地感受文化,体验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更好地提升文化意识,同时能够减轻学生书面作业的压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英语基础知识,学习语言、学习文化。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篇章,丰富作业形式和实践形式,让学生能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
例如,Diverse Cultures这一单元的语篇Welcome to Chinatown讲述了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一单元讲述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教师进行语篇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单元主题,让学生进行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文化。例如,中西方饮食文化有所不同,中国人的饮食种类丰富,包含烹、煎、炸、煮等各种烹饪方式,西方人的饮食则有所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周末的时候做一道美食,可以选择中国传统食物,也可以选择汉堡、墨西哥卷等。
总之,进行英语语篇教学时,教师要认识“双减”背景下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要求,让学习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同时要在语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識,让学生能够在英语语言基础上,增强自身的文化内涵和修养。
(作者单位:湖北襄阳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