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身份视角下的跨界转型

2023-02-10 15:11周善怡
中国美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法政画学李氏

周善怡

[摘要] 20世纪早期,中国南方第一所公立美术学校——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的创立,为华南地区美术教育事业的开启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研究1932至1936年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校史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几个关键且有趣的问题:李研山毕业于北京大学法政科,为何之后却担任了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的校长?从法律专业到美术专业的转型是否影响了他主政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时的治学理念和开展活动的方式?本文将就此展开探究。

[关键词]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李研山 北京大学 跨界 传统

1922年,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以下简称“市美”)由胡根天、冯钢百等人创办。这所专业学校的创立,无疑为彼时中国美术教育的开启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市美首任校长由许崇清兼任,教务主任为胡根天,总务主任为冯钢百。1932年,继许崇清、胡根天、司徒槐之后,李研山出任市美第四任校长。由于李研山生前不事宣传,也未曾出版画册、论著,所以无论关于其本人还是市美此阶段的研究材料都寥寥无几,这为本文的研究增加了难度和挑战。笔者在撰写该段校史时,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和探究:李研山毕业于北大法政科,为何会从事绘画方面的工作?他因何会担任市美校长?从法律专业到美术专业的转型是否影响到他主政市美时的治学理念和开展活动的方式?

一、传统画学的启蒙

追溯李研山的生平,笔者发现其与绘画有着深厚的渊源,之后从事绘画相关的工作也并非偶然。李研山(1898—1961),本名耀宸,字居端,1898年11月出生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县(今新会区)荷塘乡篁湾村的书香门第。李氏为明末名臣李日宣后人,祖父李士龙擅画梅,父亲李维楸擅画人物,他们都博学多闻,热衷于钻研书画,在当时称得上是名门雅士。其母潘氏出身于岭南大族,属大家闺秀。李研山天资聪颖,喜欢习画练字,李维楸对其甚是偏爱,因此鼓励其读书深造。李研山幼年生活在广东新会侨乡。在那里,习字之风很是盛行。彼时的李研山还经常于家中的咏蕖馆、咏兰馆跟随祖父、父亲写生,同时向他们学习书法、诗词等传统文化。由此可见,李氏家族中艺术氛围之浓郁。受此熏陶,加上李氏聪慧过人、内敛勤奋,因此养成了尊师重道、重视传统的品格。

1906年,李研山就读于离家较近的三良小学。彼时的小学教育分为五年的初等小学堂和四年的高等小学堂,课程包括修身、读经讲经、国文历史、图画、格致等,其中读经讲经与国文是小学教育的重点科目。[1]与此同时,李研山还接受了村里李氏宗族所办的旧式私塾教育。这一阶段的学习使中国传统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种在了李研山的心中。1914年,小学毕业后,李研山只身前往广州西关,寄居在远亲家,进入广州久负盛名的广府中学(按:前身为越华书院)读书。

广州开放的城市氛围使李研山开阔了眼界。在广府中学,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即影响他一生的启蒙老师——潘龢。潘龢(1873—1929),字致中、至中,号抱残,广东南海(今佛山)人,擅画山水,书法学董其昌,精于金石学,富收藏。潘龢是民国时期岭南地区的著名画家,也是筹创广东国画研究会的元老之一,时任广府中学美术教师,是李研山的图画课老师。李氏生性聪慧,在跟随潘龢临摹写生、练习笔墨技法时,刻苦用功,成绩超群,因此于课后便进入了潘龢的画楼中研学深造。凭借出众的天赋与才华,李氏被潘氏寄予厚望,成为其最出色的学徒。潘龢是广东地区坚守傳统画学文脉的核心人物,有着深厚的学养。潘氏对传统中国画的理解与坚守影响了李研山,使李研山走上了一条传统的绘画之路。在广府中学就读时,李研山与同住西关的世交姚礼修家族、盛鹏运家族常有来往。这两个家族书画收藏颇丰。在他们的帮助下,李氏很快融入了广州绘画圈。此时的李研山已可临摹巨幅长卷,虽然线条尚显细碎,笔法也尚缺力度,但构图、设色方面已相当成熟,已经能够创作出清新秀润之作。

二、李研山的北上求学之路

1918年,李研山从广府中学毕业,负笈北上,求学于北京大学(以下简称“北大”)。在经历了三年系统的预科学习后,24岁的李研山于1921年参加了由钱玄同、胡适等委员命题的北大入学考试,从来自全国的两千余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一名被法政科录取的广东省考生。同年秋,李氏正式开启了北大法政科的求学之路。关于这段求学经历,令笔者心存疑问的是,一直醉心于绘事的李研山为何会突然选择法律这门学科深造?

其实,若结合李氏身处的时代,便不难理解他的选择了。彼时,绘画只是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娱乐消遣的一种雅好,如果以此谋生则难以得到世人及家人的认同。此外,彼时的社会环境亟须建立法律法规来进一步约束民众,故而修读法政学科是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虽然它可能并不是李氏心中的理想专业。

1918至1924年,李研山就读于北大。北京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也是先进思想的汇集地,这些都对李研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18年,陈师曾接受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出任北大画法研究会中国画导师。虽然陈师曾与李研山是否曾有交集暂无史料证实,但陈师曾“守护并发扬传统文化精髓,尊中国传统绘画为主体”的思想,对在北京求学且对传统画学有浓厚兴趣的李氏而言,影响是不可忽视的。1919年,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2]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五四运动的策源地。蔡元培革新教育的办学思想对北大的破旧立新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他积极引进人才,改革教学,精简课程,在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的政策。这些蕴含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学主张和措施在北大推行之后逐渐影响到全国。李研山作为一位一直热爱传统画学的有志青年,五四运动和蔡元培先进思想的精神洗礼刷新了他对人生的认知。入学后,李研山积极投身于社团活动之中,参与了由徐悲鸿执教的北大学生社团——画法研究会,随徐悲鸿学习西画,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广泛结识了北京的画家和藏家。

1914年,故宫博物院在武英殿设立古物陈列所。1920年5月,由金城发起,周肇祥、陈师曾等人皆参与其中的中国画学研究会在北京东城南池子石达子庙正式成立。[3]中国画学研究会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宗旨,是当时北京地区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绘画研究团体之一。古物陈列所和中国画学研究会的相继成立为李研山提供了相对便利的学习条件。民国初期大量流散于北京的古本佳作也为李研山创造了许多观摩历代名画真迹的机会。李研山当时的同学刘大希在文章中写道:“予负笈北都,与研山赁庑景山下。研山虽习法政,然嗜画根于其天。零缣片纸,见即信手涂抹山水花卉,绝不经意,自然成章。时校中常有游艺晚会,辄推研山作巨幅布景。研山时年未冠耳。”[4]可见,在北京攻读法政科的六年时间里,李研山并没有放弃绘画。在一边接受北大新文化、新思想的同時,他也不断受到北京传统文化艺术的滋养,在耳濡目染中增进了传统画学的功力。

三、李研山担任市美校长

1924年,李研山自北大法政科毕业后回到广东,加入老师潘龢主持的画家团体——广东国画研究会中,参与了在六榕寺人月堂举办的书画活动,逐渐融入广州书画界。1925年,留日主修法政的姚礼修将同习法律亦擅绘事的李研山引荐给了其同学——颙园主人陈融。陈融为当时广东司法厅的厅长,是民国时期司法独立的重要推行者。颙园是广东各界文化人士的雅聚之地,才华出众的李研山在颙园雅集中常常挥毫泼墨。陈融对这位法律专业出身的后辈赞赏有加,还推荐他至汕头法院谋职。为答谢陈融的知遇之恩,李研山精心绘制十连屏《松》作为寿礼。该作横约3米,纵约1.5米,约与真松等大,气势雄浑,放在颙园大厅正中格外瞩目,深得陈融喜爱。李研山的画名在此时逐渐传开。此后,李研山活跃于国画研究会和颙园的书画雅集中,时常与同人切磋交流。经过数年的沉淀、积累,其画艺大大提升。

1932年,学潮频发,广州政界的人事变动颇为频繁。随着市美第三任校长司徒槐的四年任期将满,也许是在陈融的支持下,也许是因好友——国立广东法科学院院长姚礼修在学潮的政治角力中失利,群众基础较好的法政、艺术通才李研山被确定接任。[5]1932年8月15日,李研山正式出任市美校长。

纵观李研山的前半生,其拥有高学历,也取得了被专业领域所认可的绘画成就,因此才能把握机遇,完成从司法行政人员到市美校长的跨界转型。当然,陈融这位伯乐对李氏的赏识和推荐是促成他被提拔的关键性契机,蔡元培的办学理念也影响了其治学与治校的方式。不过本质上还是出于内因——深厚的家学渊源使李研山对传统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广州求学时,他又遇到了广东国画研究会的核心人物潘龢,在其引领下走上了精研传统画学之路。在北大深造时,北京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滋养了他,使他能够坚守传统的绘画之路。在个人的坚持和环境的影响下,攻读法政学科多年的李研山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与对传统绘画的坚守,最终实现了理想与事业的统一,成为民国时期跨界转型的学界典范。

注释

[1]卢宇.二十世纪山水画的临古典范:李研山及其书画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14.

[2]胡志坚.蔡元培、黄炎培、陶行知的比较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76.

[3]范景中,曹意强,主编.美术史与观念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9.

[4]同注[1],19页。

[5]同注[1],27—28页。

猜你喜欢
法政画学李氏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梁潮印风得意忘象篇
主持人语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从主妇价值到女权主义:日本法政学说史上的家务劳动争论
从松年《颐园论画》看晚清画学之变
清季杨荫杭的法政活动与思想轨迹(1899~1911)
辽《韩德源嫡妻李氏墓志》校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