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四體二用”説對皖派樸學訓詁方法的引領

2023-02-10 18:47徐玲英
古籍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戴震

徐玲英

關鍵詞:戴震;“四體二用”説;假借;轉注;皖派樸學

理論研究的突破,往往帶來一代學風之驟變。戴震“四體二用”説的提出,引起清代小學研究方法之革新,造就了皖派朴學的輝煌。但是,由於戴震的草創之功被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如段玉裁、王氏父子等的輝煌成就所掩蔽,深入研究戴震“四體二用”説對皖派樸學影響的成果實爲罕見。僅有黄孝德、江中柱(1)黄孝德:《漢字研究中“四體二用”説的確立及其應用——讀〈戴東原·答江慎修先生論小學書〉》,《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6期,第75—81頁;江中柱:《戴震“四體二用説”研究》,《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4期,第51—56頁。兩位學者在研究戴震“四體二用”説時提及段、王等的輝煌業績得益於戴震的“四體二用”説,但是都没能具體展開。本文以段玉裁、王氏父子的論著爲例,闡釋戴震的“四體二用”説,特别是轉注、假借爲字之用的觀點對皖派樸學文字、訓詁研究方法的影響。

一、 戴震“四體二用”説的提出

自班固《漢書·藝文志》指出“六書”爲漢字“造字之本”始,六書爲造字法的觀點成爲古代文字學領域的一個共識。直至元末,趙古則認識到假借、轉注不同於象形、指事、會意、諧聲四者,曰:“獨體爲文,合體爲字。象形、指事,文也。……會意、諧聲,字也。……假借、轉注,則文字之俱也。肁於象形,滋於指事,廣於會意,備於諧聲。至於聲,則無不諧矣。四書不足,然後假借以通其聲。聲有未合,而又轉注以演其聲。象形、指事一也,象形有加爲指事。會意、諧聲一也,會意主聲爲諧聲。假借、轉注一也,假借葉聲爲轉注。明乎此,則六書之能事畢矣。”(2)(元)趙撝謙:《六書本義·六書總論》,《四庫全書》(第22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89—290頁。趙古則的觀點得到吴元滿的支持,吴元滿曰:“惟趙撝謙《六書本義》以假借、轉注爲用,而六義始明。”(3)(明)吴元滿:《六書正義·自序》,《續修四庫全書》(第20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頁。

受趙古則等人的啓發,清人戴震首次提出“四體二用”説,真正創新了六書理論。戴震認爲六書爲文字之綱領、治經之津涉而考訂自漢以來迄於近代各家之説,辯駁得失,作《六書論》三卷。可惜《六書論》已失傳,但其“四體二用”思想尚散見於戴震論文集中。例如戴震於《答江慎修先生論小學書》中曰:

大致造字之始,無所憑依。宇宙間事與形兩大端而已。指其事之實曰“指事”,一二、上下是也;象其形之大體曰“象形”,日月、水火是也。文字既立,則聲寄於字,而字有可調之聲;意寄於事,而字有可通之意。是又文字之兩大端也。因而博衍之,取乎聲諧,曰“諧聲”;聲不諧,則會合其意曰“會意”。四者,書之體止此矣。由是之於用,數字共一用者,如“初、哉、首、基”之皆爲“始”;“卬、吾、台、予”之皆爲“我”,其義轉相爲注,曰“轉注”。一字具數用者,依於義以引申,依於聲而旁寄,假此以施於彼,曰“假借”。所以用文字者,斯其兩大端也。(4)張岱年主編:《戴震全書(三)》,合肥:黄山書社,1994年,第333—334頁。

戴震認爲字形的産生無外乎象形、指事、會意、諧聲四種,“書之體止此”。至於“轉注”與“假借”則爲字之用。數字共一用者,其義轉相爲注,是爲轉注;一字具數用者,依於義以引申、依於聲而旁寄、假此以施於彼,是爲假借。假借和轉注並不能提供新的漢字形體,衹是漢字的使用,“用文字者,斯其兩大端也”。儘管六書中的諧聲與假借皆出於聲,但是兩者的區别在於“諧聲以類附聲,而更成字;假借依聲托事,不更制字”(5)《戴震全書(三)》,第333頁。。

於六書中,轉注、假借聚訟最多,戴震於《答江慎修先生論小學書》中詳細闡釋轉注含義,曰:“轉注之云,古人以其語言立爲名類,通以今人語言猶曰‘互訓’云爾。轉相爲注,互相爲訓,古今語也。《説文》於‘考’字訓之曰‘老也’,於‘老’字訓之曰‘考也’。是以《叙》中論轉注舉之。《爾雅·釋詁》有多至四十字共一義,其六書‘轉注’之法歟?”從字形結構看,“考”“老”分别爲諧聲、會意字,而許慎以其爲轉注例字,可見是指字之用。戴震指出,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流變,音有變轉,而“别俗異言,古雅殊語,轉注而可知,故曰‘建類一首,同意相受’”(6)《戴震全書(三)》,第333頁。。許慎所謂的“建類一首,同意相受”的轉注即以義爲類,同意字相互訓釋。

戴震認爲假借包括“依於義以引申”的假借和“依於聲而旁寄,假此以施於彼”的假借兩類。至於“依於義以引申”的假借,戴震於《論韻書中字義答秦尚書蕙田》中,以“胡”“寧”“易”“象”“關”“燕”等字爲例,指出“大致一字既定其本義,則外此音義引申,咸六書之假借”(7)《戴震全書(三)》,第334頁。。雖然戴震所舉之例詞義並非嚴格意義上的詞義引申,但他於《毛鄭詩考正》“北山二章”中“賢”字釋義已有較明確的引申系列,曰:“凡字有本義,屬乎偏旁,其因而推廣之義,皆六書之假借。賢本物數相較而多之名,因謂多才爲賢,又專謂多善行爲賢,由是習而忘乎作字之初矣。”(8)張岱年主編:《戴震全書(一)》,合肥:黄山書社,1994年,第626頁。

至於“依於聲而旁寄,假此以施於彼”的假借,戴震亦有詳細闡釋,他於《經考附録》中云:“假借者,本無其字,而假他字以寄是名者也。或兩名聲同,則爲同聲之假借;或兩名聲微異,則爲轉聲之假借。”因爲“上古但有語言,未有文字,語言每多於文字,亦先於文字”。用有限的文字記録無限的語言,必然出現文字假借。戴震認爲不明六書之假借,便會輾轉推求、穿鑿附會,反而不得其要,就如張載以“日月”爲“易”,陸佃以“蜥易之變”訓《易》中之“易”。“易”字實爲假借。“事物之變换遷移謂之易,此一名也;蜥易之爲物,以雙聲名之,此又一名也。未立蜥易字之前,不可謂無變異之語。專就蜥易傅會變易之義,可乎?《易》之爲變易,《象》之爲像,無涉於蟲獸。説者支離穿鑿,由六書不明,不知假借之説耳”(9)張岱年主編:《戴震全書(二)》,合肥:黄山書社,1994年,第371頁。。

正如戴震所言:“夫六經字多假借,音聲失而假借之意何以得?故訓音聲相爲表裏。”(10)張岱年主編:《戴震全書(六)》,合肥:黄山書社,1995年,第384頁。由於“聲轉之假借”的大量存在,戴震從理論高度,研究古音對轉原理。他按照發音部位的不同,將聲紐分成喉音、牙音、舌音、齒音、唇音五大類,每類又按照發音方法分爲“發、送、内收、外收”四小類。聲紐轉化的規律不外乎“同位”正轉和“位同”變轉兩類。“凡同位則同聲,同聲則可以通乎其義。位同則聲變而同,聲變而同則其義亦可以比之而通”(11)《戴震全書(六)》,第305頁。。“同位”指發音部位相同,發音部位相同,則發音方法容易轉變,所以説“同位爲正轉”。“位同”指發音方法相同,發音方法相同,則發音部位可能前後移動,所以説“位同爲變轉”。聲紐以外,韻部也可發生轉化。戴震繼承了自顧炎武以來的古音研究成果,考古與審音並重,將古韻分爲九類二十五部,並提出韻部轉化原則:轉而不出其類、鄰類同聲相轉和轉而不出其部。“轉而不出其類”即音轉範圍不超出九類中的本類;“鄰類同聲相轉”即陽陰入三聲中的同聲鄰類相互轉化;“轉而不出其部”即二十五部的任一部,内部各韻互轉,轉變範圍衹限本部。戴震在聲韻分析的基礎上使音轉公式化、表格化,便於學者通過聲韻關係探求假借字的本義。黄侃高度評價戴震的轉語理論,認爲“其《轉語》一書實可攀古括今,後戴氏之學人無能出其範圍者”(12)黄侃:《文字聲韻訓詁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頁。。

二、 戴震“四體二用”説對皖派樸學的影響

黄孝德指出:“戴震‘四體二用’,劃清了造字方法與用字方法的界限,使研究文字的本義與引申義之間的關係有了明確的界説。”清代《説文》四大家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駿聲正是聚攏在這面旗幟之下,掀起了乾嘉時期《説文》之學的巨瀾;清代訓詁學家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的輝煌業績,“也受益於戴震的‘四體二用’説”(13)《漢字研究中“四體二用”説的確立及其應用——讀〈戴東原·答江慎修先生論小學書〉》,第75—81頁。。戴震“四體二用”説,特别是假借、轉注爲字之用的觀點,貫通了文字、音韻和訓詁之間的關係;區分了本義和引申義,擴大了文字學研究的範圍,引起了皖派學者研究方法的革新。

(一) 戴震假借説引發的研究方法的創新:研究古音以探求假借義

胡奇光於《中國小學史》中指出:“皖派……以文字學爲基點,從音韻入手研究學術,小學大師幾乎蟬聯而出:江永傳給‘天下奇才’戴震,戴震傳給段玉裁、王念孫,王念孫又傳給兒子王引之,簡直像接力賽一樣,以驚人的速度,登上了小學的最高峰。特别是段、王,取得了劃時代意義的業績,以致後人把乾嘉學派的小學,稱爲‘段王之學’。”(14)胡奇光:《中國小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7頁。胡奇光將皖派樸學迅速崛起的原因歸結爲“小學指導思想的根本轉變”,這是正確的見解。爲了探求“依於聲而旁寄,假此以施於彼”的假借字之義,戴震從理論高度,提出古音、方音對轉原理,著《聲類表》和《聲韻考》二書以明音轉之法。正如漆永祥所言,戴震“在考據學諸學科中,以小學爲先導與樞紐,小學之中又絶重音韻學”(15)漆永祥:《乾嘉考據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第2頁。。

在戴震的引領下,其弟子段玉裁、王氏父子都潜心研究古音。段玉裁自稱:“師與余論韻先後十五年,學於俱進,顧、江及余所爲憭者,皆補其缺,詣其微,庶此事考覈稱無憾。”(16)(清)段玉裁:《經韻樓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23頁。戴震每有所得便寄予段玉裁,與其斟酌商討,臨終前還在爲段玉裁校訂《六書音均表》。段玉裁《答丁小山書》《答戴東原先生書(乙未十月)》詳列戴震校改和商討内容。所以魏建功曰:“大約諧聲系統分部之法,段氏當有相當影響得之戴震。”(17)魏建功:《古音系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124頁。

段玉裁認爲,“夫不習聲類,欲言六書、治經,難矣”(18)《經韻樓集》,第25頁。,“音均明而六書明,六書明而古經傳無不可通”,所以作《六書音均表》,“蓋將使學者循是以知假借、轉注,而於古經傳無疑義”(19)(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年,第1373頁。。《六書音均表》包含了段玉裁的主要古音學研究主張,包括將“侯、尤”分立,“支、脂、之”三分,“真、文”分立等,使古韻分部漸趨精密。特别是“支、脂、之”三分,戴震贊其“能發自唐以來講韻者所未發”(20)《經韻樓集》,第180頁。,“偉其所學之精,好古有灼見卓識”(21)《説文解字注》,第1365頁。。段玉裁揭示的“古十七部本音説”“古十七部音變説”“音轉而義同”“同聲必同部”“古假借必同部”等語音規律,爲小學研究者因聲以求假借義提供了指引。

王念孫訓詁典籍亦先研究古音。據《清史稿》記載,“王念孫……初從休寧戴震受聲音文字訓詁,其於經,熟於漢學之門户,手編《詩三百篇》《九經》《楚辭》之韻,分古音二十一部。於支、脂、之三部之分,段玉裁《六書音均表》亦見及此。其分至、祭、盍、輯四部,則段書所未及也。念孫以段書先出,遂輟作”(22)(清)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列傳·儒林》,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 13211—13212頁。。但是王念孫的《毛詩群經楚辭古韻譜》《與李方伯書》《與江晋三書》《與段玉裁書》《六書音均表後》等,都闡釋了他的古音學思想。王念孫的古音學主張主要包括緝、合分立,從脂部分出至部,去聲祭、泰、夬、廢和入聲月、曷、末、黠、轄、薛從脂部分出獨立成部,屋、沃、燭、覺作爲候部的入聲韻。王念孫晚年又接受了孔廣森的觀點,將東、冬分立而分古音爲二十二部。王念孫閉門造車,獨立研究古音,然結論多與戴、段相合。王力説:“清代古音學到了王念孫,已經登峰造極。”(23)王力:《清代古音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199頁。

“以音韻作爲貫通文字、訓詁的主綫,這是戴震的一大創見。”(24)《中國小學史》,第209頁。戴震研究古音的目的就是運用古音知識詮釋經典中的假借字。受戴震因聲求義法和“字學、故訓、音聲未始相離”(25)《戴震全書(六)》,第371頁。觀點的影響,段玉裁將其古音研究成果運用於字書研究,並指出:“學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義。治經莫重於得義,得義莫切於得音。”(26)(清)段玉裁:《廣雅疏證序》,《廣雅疏證》,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由於“《説文》因字之體以言字之用,故衹言字之本義,不言假借”(27)《經韻樓集》,第363頁。,而“凡字,有本義,有引申之義,有假借之義”(28)《經韻樓集》,第285頁。,所以段玉裁《説文解字注》不僅分析文字的形體與本義,而且引經據典,分析文字的引申、假借義。例如《説文》:“格,木長貌。”段玉裁指出木長貌爲格之本義。《爾雅·釋詁》《詩經·抑》釋“格”爲“至”,《大學》鄭注釋“格”爲“來”,皆爲格之引申義。至於《詩經·雲漢》和今本《尚書》借“假”爲“格”,以及典籍中的“庋閣”“扦垎”義,則是“格”之假借義。所以段玉裁曰:“凡治經,經典多用假借字,其本字多見於《説文》。學者必於《爾雅》、傳注得經義,必於《説文》得字義。既讀經注,復求之《説文》,則可知若爲假借字,若爲本字,此治經之法也。”(29)《經韻樓集》,第30頁。《説文解字注》通過字書、韻書、詞書以及經史子集傳注的互求,梳理出每個字的詞義系列。

《説文解字注》是段玉裁將古音知識運用於字書研究的成功典範,而王念孫更是明確提出將古音運用於典籍訓詁的主張,其於《廣雅疏證序》中曰:“竊以詁訓之旨,本於聲音,故有聲同字異、聲近義同。雖或類聚群分,實亦同條共貫,譬如振裘必提其領,舉網必挈其綱。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賾不可亂也。此之不悟,則有字别爲音,音别爲義,或望文虚造而違古義,或墨守成訓而鮮會通。易簡之理既失,而大道多歧矣。今則就古音以求古義,引申觸類,不限形體。”王引之秉承其父訓詁學思想,亦於《經義述聞序》中指出:“訓詁之旨,存乎聲音。字之聲同聲近者,經傳往往假借。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借之字而讀以本字,則涣然冰釋;如其假借之字而强爲之解,則詰鞠爲病矣。”王氏父子不限形體、因聲以求假借義之例隨處可見。例如:《史記·夏本紀》“北播爲九河,同爲逆河”,王念孫指出:“‘逆河’本作‘迎河’。”因爲“逆”字古讀若“禦”,而“迎”字亦有“禦”音。“逆”“迎”古音相近而相通。又如《經傳釋詞》“用”條,王引之指出:“用,詞之以也。”因爲“以”“用”一聲之轉,聲近而義通,故“何以”亦謂爲“何用”(30)(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2頁。。

戴震篳路藍縷,段玉裁、王氏父子將因聲求義之法發揮到極致,因聲求義終成有清一代小學研究的鈐鍵。黄侃總結道:“清世治小學者如段茂堂、王懷祖皆能推求本字。阮芸台則本於王,郝蘭皋又本於阮。而王學則出於東原戴氏。故今之小學,乃戴學也。”(31)《文字聲韻訓詁筆記》,第57 頁。

(二) 戴震轉注説引發的研究方法的創新:博綜群籍以互訓釋義

戴震以轉注爲“互訓”,江永見之便欣然接受,並曰:“衆説紛紜,得此論定,誠無以易。”(32)《戴震全書(六)》,第657頁。段玉裁也力倡戴震轉注説,認爲戴震“互訓”説的提出“如日月出矣”(33)《説文解字注》,第1310頁。。戴震以轉注爲互訓的觀點貫通了文字和訓詁的關係。他的小學研究皆能實現字書、詞書與經史子集傳注的互求。例如戴震疏證《方言》,廣泛徵引許慎《説文解字》、張揖《廣雅》。吴薛綜述《二京解》,晋張載、劉逵注《三都賦》,晋灼注《漢書》,張湛注《列子》,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其子裴駰注《史記》,以及隋曹憲、唐陸德明、孔穎達、長孫納言、李善、徐堅、楊倞之倫的注(34)《戴震全書(三)》,第6頁。,戴震皆以爲考訂《方言》之資。

段玉裁嘗言:“昔東原師之言,僕之學不外以字考經、以經考字。余之注《説文解字》也,蓋竊取此二語而已。”(35)(清)陳奂:《説文解字注跋》,《説文解字注》,第1350頁。受戴震影響,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正其訛字,通其義例,搜轉注假借之微言,備故訓之大義”(36)《經韻樓集》,第389頁。,也即綜貫群籍、廣聞博采,利用文獻轉注闡釋字義。他於《説文解字注》第一卷“下,底也”處説:“許氏解字,字多轉注。轉注者,互訓也。底云‘下也’,故下云‘底也’。此之謂轉注。全書皆當以此求之。”(37)《説文解字注》,第3頁。所以段玉裁在注釋《説文》“陂,一曰池也”時運用互訓方法,指出:“此云‘陂’者‘池’也,故水部有‘池’篆云‘陂也’,正考老轉注之例。”段玉裁進一步由“陂”“池”擴大到沼、窪、潢、湖、汥、漥、洿等字的互訓,指出義皆同物,最後徵引《毛詩傳》《月令注》析言二者的細微區别(38)《説文解字注》,第1271頁。。

王氏父子訓詁典籍也遍搜字書、韻書、詞書以及經史子集的傳注,相互考究。王念孫注釋《廣雅》,“就古音以求古義,引申觸類,擴充於《爾雅》《説文》,無所不達。然聲音文字部分之嚴,一絲不亂。蓋借張揖之書以納諸説”(39)《廣雅疏證》,第12—13頁。。爲了疏證詞義,王念孫不限於徵引字書、辭書如《爾雅》《説文》《方言》《玉篇》等,還廣及經史子集的傳注如賈逵、鄭玄、馬融、郭璞、王逸、陸德明、李善等注文。例如《廣雅》:“亂,理也。”王念孫爲瞭解釋“亂”有理義,廣引《説文》《爾雅》和王逸注中亂、治、理轉注之例,以及《皋陶謨》《樂記》的用字之例加以佐證,做到字書、詞書與經史子集傳注的互求(40)《廣雅疏證》,第57頁。。

文獻互訓可以相互發明,互訓詞雖然意義相同,但一般有細微差别,爲一組近義詞,其中不乏具有同源關係的同源詞。如果説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的最大成就在於引經據典分析文字的本義、引申義與假借義,那麽王氏父子的最大貢獻則在於博綜群籍探求同源詞。例如《廣雅》:“緫紗,微也。”爲了疏證“紗”的微義,王念孫博引《説文》《方言》《爾雅》《毛傳》等典籍,系聯了“紗”的同源詞“眇”“秒”“杪”“”“()”。“眇”爲眼睛小,“秒”爲禾尖小,“杪”爲木尖小,“” 爲竹管小,“()”爲鳥蟲小,他們具有相同的語源意義“小”,且都從“少”得聲,爲一組同源詞(41)《廣雅疏證》,第122—123頁。。徐復曰:“王氏以聲音通訓詁,語多獨創。其詞源、詞族之研究尤微至。書中屢言‘某之言某也’,妙達神旨,可謂有卓見灼識者。”(42)徐復:《廣雅疏證弁言》,《廣雅疏證》。王念孫的《釋大》更是一篇系聯同源詞的典範。他取相同聲紐的字爲一類,旁通互證,指明聲同則義近的規律,展示了聲、義轉化的關係及演化的脉絡。

段玉裁、王氏父子引申觸類、綜合條貫,梳理出詞義的發展脉絡或詞群關係,已經初步具有近代語言學的理念,所以濮之珍説:“王念孫和段玉裁是同時代人,同師戴震,當時是乾嘉極盛時代,而‘段王之學’可説是乾嘉時代的代表,段玉裁的《説文解字注》和王念孫的《廣雅疏證》,標志十八世紀中國語言學的研究發展,已進入新的階段。”(43)濮之珍:《中國語言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50頁。他們研究方法的創新都導源於戴震的“四體二用”説。但是段玉裁、王氏父子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確立的地位,擴大了戴震“四體二用”説的影響,使其爲多數小學研究者接受。例如朱駿聲、王筠等亦贊同戴震的“四體二用”説,以轉注、假借爲字之用。王筠著《文字蒙求》,僅存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卷,可見其不以轉注、假借爲造字之法。洪亮吉作《六書轉注録》十卷,分篇類編纂《爾雅》《説文》《釋名》《廣雅》《小爾雅》,可見其接受了戴震“轉注爲互訓”的觀點。

三、 結 語

戴震以“理”爲客觀世界的不易之則,所以其爲學,必先對其研究對象進行條分縷析,把握其不易之則。通過對傳統“六書”的梳理,戴震提出了象形、指事、諧聲、會意爲造字之法,轉注、假借爲用字之法的觀點。戴震“四體二用”説溝通了文字、音韻與訓詁的關係。在戴震的引領下,其弟子如段玉裁、王氏父子等皆精研古音,並將古音知識運用於小學研究,使“因聲求義”成爲小學研究的鈐鍵;他們綜貫群籍,區别文字的本義、引申義與假借義,系聯同源詞,使清代小學研究初具近代語言學的理念,成爲一個獨立的學科。戴震導夫先路之功不可抹煞。

猜你喜欢
戴震
与党旗合影
戴震《屈原赋注》的训诂特点
论戴震的女性伦理观
论徽派朴学对现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独寻真知启后人:戴震后裔的学术使命
试论戴震“权”论对孟子“经权观”的继承与革新
浅评戴震的义理之学
朱熹不一定靠谱
是反动还是继承
考辨求真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