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月间,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和足迹,去探寻社保服务实践的特色篇章。无论是吴 软语的绵密还是陕北民歌的豪放,无论是草原的夜色还是江城的黎明,始终 绕不去的是十城社保人的孜孜以求和真情投入,可谓是:履职尽责心系民,社保服务总关情。恰在此时,传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社会保险经办条例(草案)》的消息,更给这次调研加上了值得记忆的一笔。
社保服务的时间线历久弥新。社保服务与每一项社保政策改革出台落地相伴相随,从《劳动保险条例》诞生,到退休费用统筹;从坚决打赢“两个确保”攻坚战,到社保战疫助企 困落实“减免缓”;从取消领取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到推动社保经办踏上数字化转型之路,社保服务在不断扛起时代使命的同时,也打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记。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保制度的完善优化,社保经办服务实现了跨越时空和区域的全方位延展。从东海之滨到英雄之城,从北国大地到西南边 ,在茫茫草原上,“马背上的社保服务”浸润了牧民群众的心田;在沈阳北塔夜市上,“社保夜市”让社保服务接上了地气;在推行企业职工“五四三”退休服务模式和“社银合作”的道路上,“社银背包客”提供预约办、上门办等特色服务,情暖夕阳红;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中,“康乃 ”行动让社保服务更有温度……
社保服务至博而约于精。社保服务历来富含创新基因,紧随时代、科技发展而前进,在不断延伸每一个物理和虚拟空间的同时,更要积极拥抱大数据、互联网新技术革命要求,不断向精而行、向细而落。社保经办从全城通办、省内通办到跨省通办,服务的物理距离在无限拉长,均等化和可及性的速度在不断提升。在线下,一套材料、一站受理、一次办结,实现了办事材料越来越少、时间越来越短、服务越来越优。在线上,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群众按需“点单”,政策、服务精准直达,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享受方便快捷的社保服务,群众感受越来越好。赤峰、沈阳、青岛……十城社保服务实践,是十面旗帜,是缩影,浓缩了14 万名社保人的不懈探索与追求,充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服务领域的生动实践,如登高路上次第花开,令人目不暇给。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广大社保人应坚决扛起时代使命,始终践行“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承诺和为民情怀,与广大群众心相映、情相连,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社保服务的问题清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驰而不息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让政策直达更精准、经办服务更精细、服务上门更精心,让党的惠民政策走进千家万户,让民生服务的暖阳照耀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让民生福 的春风温润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田。
社保服务的壮丽乐章已经奏响,必将在新时代的协奏曲中共鸣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