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成 张 琰 范沅昆
气象传播是指涉及气象领域的信息的传、受过程。气象传播观念则是人们对于气象及其相关信息传、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认识、理念、伦理、习惯等。[1]
延安时期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的13 年。1935 年10 月19 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不断突破围堵,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的吴起镇起,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向华北转移。延安时期为中共提供了宝贵的休整和发展机遇,各项事业开始蓬勃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及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人民气象事业首开先河。延安时期培育了一大批具备气象专业知识能力的气象科技人才,在气象事业发展中,气象传播思想得以发展和完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气象传播思想,总体来说,可以用“开放包容、务实自主、深远发展”三个关键词来概括。概括来说就是以开放胸怀利用世界先进技术建立人民气象观测事业,让气象信息传播服务于抗日救国大业;以务实心态建设延安自然科学研究和普及体系,让气象信息传播服务于民生大计;以发展眼光为新中国成立培育气象科技传播人才,让气象信息传播服务于建国大业。
“开放包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与美军观察组进行合作,学习美军的先进气象技术;另一方面是扩大人才来源途径,广募人才。“务实自主”即坚持发展延安科学体系、人民气象事业,在各根据地气象站台坚决由人民军队主办,采用军委制定的气象观测规章制度,坚持自办、自营、自主。“深远发展”即具备长远眼光,气象干部在保证工作之余坚持学习,丰富业务知识能力,为解放战争后期建立人民气象站台打好基础。
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和联美抗日的需要,1944年7月22日,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部派出的美军观察组(代号“迪克西使团”)首批人员乘专机从重庆抵达延安。美军观察组的目的是收集日军情报,以及考察中国共产党与八路军、新四军所在地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情况。在谈判开展气象合作中,美方提出为保障其重型轰炸机空袭东北日军基地及日本本土的飞行安全,请求在各抗日根据地建立气象站台。经谈判后,中共军委同意美军观察组在延安设立气象台和电台。为维护主权,没有同意美军在各根据地设立气象台和电台。
1944年7月25日,军委参谋长兼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电示各抗日根据地,自接电之日起,指定专人每日6时30分观测一次天气,并编成简明电稿,加密后交战报台。报告项目包括风、雨、阴、晴、雾、雷、云况、风向风速、能见度,以及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气压。30日,军委又电示,要求增加一次20时的观测,于21时至22时报军委。由此,人民军队开始了军事气象工作。[2]人民气象事业从此开始萌芽发展,与美军观察组的接触有助于打破国民党对中共的封锁。通过与美军的气象合作,培育了我军的气象专业和通信专业人才,接收了先进的气象观测装备和通信装备,增强了我军的实力,并与美军观察组中许多人建立深厚友谊。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科技人员采取了吸纳、优待、重用的政策。毛泽东同志在《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强调:“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3]1937年5月7日,毛泽东同志在全国苏区代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党组织要向全国发展,要自觉地造就成万数的干部,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这些干部和领袖要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4]在即将开展全面抗战的紧张形势下,毛泽东同志的要求为气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周恩来指出:“青年朋友们,努力去争取抗战的最后的胜利,努力去争取独立的自由的幸福的新中国的来临!”[5]朱德在《把科学与抗战结合起来》中指出:此时此刻,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中共中央的带领下,在全国军民的努力下正处在抗战建国的过渡阶段,我们无论是争取抗战胜利,还是成功建国,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只有依靠科学技术,不断地更新科学技术,才能促进边区政府进行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农业建设、工业建设,才能为争取抗战胜利和进行伟大的建国大业提供坚实有力的物质基础。将科学技术与抗战建国大业相结合,不仅是赢取抗战胜利的需要,也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6]朱德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各项事业发展的极度重要性。由此,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吸引各行各业的科技人才的各类优惠政策。如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规定:“尊重知识分子,提倡科学知识和文艺活动,欢迎医务人才”,使一些决议和指示能够得到法律上的保证。不久,又批准实施《1943年度技术干部优待办法》、发布《文化技术干部待遇条例》。这些法令规定中所实施的优惠政策吸引了许许多多各行各业的科技人才投身于全国各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农业建设、工业建设等。[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并落实一系列吸引科技人才的政策,采取广泛招募人才和自力更生培养人才相结合的措施,例如气象事业从无到有,从人民军队及其他行业招募人才,培养气象干部采取开设培训班的方式,扩大边区和根据地的人才来源途径,逐步壮大气象行业队伍。不以“政治”认知、态度为最根本标准,侧重看重人才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放心大胆地使用可信赖的科技人才,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在生活上给予科技人员相对优厚的物质待遇。为气象及其他科技事业的初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开放的胸怀,利用美军观察团提供的世界先进技术建立了人民气象观测事业,同时,中国共产党还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为人民气象事业储备了各类气象传播人才,在此基础上组建起先进的人民气象事业,使气象信息传播服务于抗日救国大业。
其间,做出突出贡献的当数院长徐特立。徐特立对于科学研究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但不固着于某一学派,相反,他认为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才能使科研道路越走越宽,才能拓宽学术视野。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职员工的学术水平,徐老亲自带头撰写相关学术文章,据统计,徐老在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50篇,创办《科学园地》以供师生进行思想交流,并在此基础上组建自然科学院通讯小组,邀请艾思奇、董必武、谢觉哉等知名人士到学院作学术报告,以拓宽师生的理论视野。徐特立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挥同学的最大潜能,绝不强人所难。另外,徐特立利用自己在学术界的崇高威望,曾经热情引荐一大批知识分子,如陈康白(后为自然科学院院长)、吕振羽、范长江、贺绿汀等到延安。正如张惠生回忆道,他信任、团结、帮助爱护知识分子有口皆碑。不论党的还是非党的,是造诣很深的学者还是一般科技人员,是有经验的还是刚从大学毕业的……一句话,所有和徐老接触过的知识分子对徐老尊敬而不会忘怀。[7]
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告诉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边区的科普工作进展较快。陕甘宁边区的科普工作是在一个科学文化极为落后的环境中开始的。长期以来形成了不信科学、信鬼神的各种不良习俗。譬如,在生产上,种地不浇水、不施肥;天旱时不设法引水保苗,反而去求神祈雨;庄稼地出现病虫害不敢治,怕得罪“虫神”。在生活中,不讲卫生,不洗澡,不刷牙,人畜同窑洞,便溺无厕所,有病不看医生而请神巫。“向群众宣传科学、卫生常识,开展科普教育,让他们明白迷信和不卫生的危害,提高科学觉悟,自己起来同迷信、不讲卫生作斗争。”显得十分迫切。当时,延安开展的很多科普活动,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都亲自参加。毛泽东等领导干部十分尊重科学家,重视科普工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专门同董纯才谈写科普文章的技巧。农民中存在着严重的敬畏“虫神”的迷信观念,技术人员找到了害虫的活动规律,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然后,在报纸上写文章宣传这种方法。干部将报纸发给每个村,还印了宣传画,广泛宣传,让农民破除迷信,了解、掌握治虫方法,终于制服了庄稼病虫害。自然科学研究会及各专门学会,经常举办通俗讲座,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例子,向各界群众宣传科学常识。1941年9月21日,延安发生了日偏食。为破除民间“天狗吃太阳”说法,科学研究会便组织老百姓实地观测,边看边讲解,使群众很快了解了日食形成的原理,增长了科学知识。科学工作者赵品三,自己动手制造了地球仪,并拿来做形象教具,供干部、学生和战士们学习地理知识。延安自然科学院还成立了文艺小组,用演出节目、创作科普小品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活动。这些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群众性强,便于传播,收效快,有利于科学知识的普及。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曾连续发表有关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的社论,还专门辟出科普宣传副刊——《科学园地》。副刊每周出版一期,前后共发表科普文章170多篇,如“为什么雪是白色的?”“为什么队伍过桥时不应齐步走?”“为什么打雷时先看见闪光后听到雷声?”“我们为什么要吃盐?”等等。这些文章通俗易读,很受欢迎。各专业部门和出版部门,还针对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先后出版了很多种科普类书籍,如《农学知识》《谈谈蓝靛》《边区气候》等等。
延安科技工作者坚持深入实际开展科学活动,把科学理论与生产建设结合起来,注意向实践中学习,向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学习,促进了延安科技事业的前进,也推进了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前,陕甘宁边区没有气象站,农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但农民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一些当地气候变化规律。如“早看东南,晚看西北”,“热生风,冷生雨”。根据科学理论给予合理的解释,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1945年,延安科技工作者从美军观察组手里接收了气象站,开始建立边区自己的气象事业。当时,气象台的工作主要是为机场提供可靠的气象预报,保障在延安起降的飞机之安全。气象台的干部大多不是学气象出身的。为了尽快掌握气象变化规律,做出准确预报,他们一面坚持学习理论知识,一面坚持每日进行观测、预报实践,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善于结合实际问题学习。如听有经验的飞行员讲飞行对气象的要求,向农民学习农业谚语等,很快就掌握了科学的预报方法。
延安时期,中共各级领导重视气象教育培训工作,中共中央领导尤其重视气象事业发展。毛泽东主席给延安气象台赠送有关科技书籍,周恩来副主席从重庆专门为延安气象台寄了一包气象书籍和资料。周恩来、朱德、叶剑英、杨尚昆等主要领导人多次到延安气象台视察,军委三局局长王诤亲自领导延安气象台的工作,特别关心气象人员的成长。清凉山气象训练队开学时,军委三局王诤局长前来讲话,勉励学员克服困难、努力学习。1945年10月下旬,延安气象台业务培训学习班举行结业典礼,由时任军委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主持,叶剑英参谋长亲自参加典礼并讲话,要求学员“好好工作,为将来建立我军的气象工作而努力”。中共各级领导对培育气象人才尤为重视,以及对气象工作人员的关怀,使延安及各根据地的气象人认识到了自己承担的重要使命,增强了做好气象工作的信念,为人民气象事业的开创奠定优良基础。[8]
强化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同志认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如果不做好思想教育,我们党的工作就无法做好。延安时期,对于气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思想路线教育、形势任务教育以及历史使命教育,引导学员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当下问题的能力,实际工作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气象台成立初时,军委三局王诤局长以切身体会讲述新生事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道理,教育同志们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承载的重要意义,对创建人民气象事业要有信心、有决心。在培训中,“政治学习比例较大,几乎占去一半多时间,如学习《土地法大纲》,毛主席的《目前时局和我们的任务》和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
强化艰苦奋斗的良好风气培育。延安时期气象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教室是清凉山的土窑洞,没有桌椅板凳,双膝为桌,石头当凳。没有学习用具,废纸旧纸组成笔记本,锅灰水代替墨水。吃小米、瓜菜,油极少,穿灰土布军装,七八个人合睡一个土炕,铺茅草。延安的冬天零下20多摄氏度,气象台工作人员衣服单薄,冻得直哆嗦,依然严谨细微地坚持气象观测,一丝不苟。虽然物质上清贫,甚至匮乏,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气象传播事业首批主力军,为人民气象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气象传播思想除了上述概括以外,留给我们一个最大的启示就是:气象传播者的培养建设是整个气象传播事业的基础,气象传播者必须具有坚强的党性和良好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气象传播思想中最显著的特征。这期间成立的清凉山气象培训班,延安气象台及各根据地气象站为共和国成立后的气象事业发展奠定基础,延安时期气象干部培育的初步探索,为新中国气象培训事业积累了经验,培育了人民气象事业的主力军,更为大批台站的建设培养了专业人才。延安时期气象事业培育出的“不畏艰险、艰苦奋斗”优秀作风是后世气象事业发展的楷模,“党为核心,不拘一格,广引人才,加以教育”的发展思想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和发展,“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适用于任何时期,“开放、务实、发展”的方针值得新时代的我们结合现实情况,进一步发扬。
特别值得深思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多次强调气象具体工作要与马克思主义、历史经验相结合,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把握正确方向,使气象干部做到思想政治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增强内部凝聚力,明确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及主要工作目的和意义,使气象干部真正理解好“气象工作为谁而作,气象工作服务于谁”“如何推动气象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气象工作发展的方向”等问题。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气象传播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气象传播思想的开端,处于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但是其不懈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延安时期气象传播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气象传播思想的有机部分,中国共产党气象传播思想是一个整体,而延安时期气象传播思想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延安时期气象传播思想留下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代代相传,成为当代气象事业不断前进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