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探索家园合作共育的“智慧育人”策略

2023-02-07 19:12李崇雅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教育信息化策略

李崇雅

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支持教育领域全面深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起始阶段,其家园共育的信息化、智慧化愈发成为顺应新时代发展的有力举措。通过建立线上家庭委员会、培养幼儿教师信息化理念、增强家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手段,利用“智慧育人”的智慧化、数字化、网络化等特点,促进家园联系线上线下紧密融合,促进家园关系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幼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有效互通,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家园共育;智慧育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20-0062-03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国家针对家庭教育的首次专门立法,它规定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也指出幼儿园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2018年教育部启动的实施教育信息化2.0的行动计划决策中,提出“智慧教育”,即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许多幼儿园建立起丰富的“智慧”的家园共育模式,但整体实践水平并不高,如幼儿园过分强调单向传递信息,忽略家园的双向互动;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仍较弱,无法把信息技术的长处和家长工作进行有效融合;特别是在信息化家园共育中,很难指导祖辈切实参与[1]。因此,在新时代探索一条家园合作共育的“智慧育人”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信息时代背景下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机关颁布的多个文件都强调家园协同共育。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高质量的家园合作有助于推动家长真正参与到幼儿的成长与教育中。开展信息化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其整体的实施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一)家园合作缺乏有效互动和双向沟通

随着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幼儿园及家长愈发意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可实际效果差强人意。首先,家长角色定位不准,他们普遍认为幼儿园承担着教育幼儿的主要责任,默认自身是被动接受者,使得家园双方缺乏有效互动;其次,许多幼儿园创建了线上家园共育平台,宣传科学育儿观,但家长并不愿花费精力主动学习,这种信息单向传输,使得教师通过网络指导家庭教育的理想难以实现。最后,受幼儿园师幼比的影响,一名教师往往面向多名幼儿,由于工作时间的局限,幼儿教师难以对各类家庭进行个性化、多样化的育儿指导,这种情况下,家园之间的有效互动难以体现。

(二)教师、家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薄弱,双方优势难以有效结合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开启了我国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新征程。文件提出要普遍提高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王卫军提出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包括迁移、融合、交往、评价、协作教学等内容[2],李春辉指出,不同教龄的教师信息化素养能力呈现显著差异,低教龄、城市地区、学历层次高、示范园的幼儿教师在信息化家园合作的学习、实践中更能与时俱进,能较大程度地将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与家园合作的优势联系起来,实现信息化与家园共育的进一步融合。反之,其他类型的教师家园共育的信息化素养较薄弱,无法将信息化优势与家园共育的优势有效融合。

另一方面,信息化的家园共育需要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但在推行信息化的同时,给隔辈家长带来了许多负担。许多幼儿由隔辈老人照看,他们对线上的家园共育方式并不熟悉,幼儿教师很难在线上进行家园联系[3]。许多幼儿园开发各种线上家园共育活动方式,如公众号、小程序、直播软件等,对于隔代家长来说,这些看似丰富的手段变成了教育负担。基于上述情况,原本快捷、智慧的方式大都流于形式,信息技术本身的优越性难以发挥,家园共育的真正意义无法体现。

二、借助“智慧育人”路径进行家园共育的积极性

(一)提供多维的家园合作共育途径

教育信息化是顺应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智慧育人”来源于智慧教育,是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多媒体手段。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最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工作竞争激烈,育儿成本高,家长普遍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很少有时间参加线下家园活动,智慧化手段打破了时空界限,家长可以通过幼儿园网站了解幼儿在园表现,并在家长版网站推送上学习科学育儿知识,如教子故事、营养保健、卫生保健知识、育儿经验等,智慧育人方式拓宽了家园合作的多维途径。

(二)增强家园双方的责任意识

著名学者爱普斯坦(J·Epstein)认为在家园沟通过程中存在两个核心要点:“分开责任”与“共同责任”[4]。传统意义上的线下家园合作方式属于“分开责任”,这种模式下家长惯于被动机械地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活动,缺乏真正意义上双向沟通。智慧育人的线上家园共育,实现了从“分开责任”到“共同责任”的转变,通过树立家园之间的协商意识,建立平等、互惠、合作的家园共育关系,幼儿园可以在此基础上组织快捷、有效的线上育儿讲座、经验交流、家访、家长会等活动,使家园树立一致性教育目标,明确各自的责任地位,推进家园合作共育朝着正向发展。

(三)丰富多元育人内容

在新媒体的传播辐射优势下,家园共育的内容和交流更加多元化。“智慧育人”的家园共育可以确保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情况、园方安全、餐饮情况等信息传播途径得以改善,拓展信息来源。如创建幼儿园官網,将新型、简约的网络平台与家园共育相联系,促进优质学习资源的传播,为家园合作开辟了一条新的、便于家长接受的途径,使各种形式的家园共育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状态,充分体现出高水平智慧育人的模式与特点。

三、探索家园共育“智慧育人”的优化策略

幼儿园是进行教育的专业场所,承担着指导家庭教育、传递科学育儿观的责任,新时代幼儿园应建立家园多维联通、多项互动的网络平台,通过“智慧育人”手段将家庭、教师、幼儿园三方紧密融合,通过信息化的数字网络平台,使得家园共育的主体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推动家园有效、双向互通。

(一)健全线上家园共享机制,推动家园有效、双向沟通

首先,幼儿园可借鉴上海市通过“一网三通”来完善信息共享的机制。“一网”属于资讯平台,指上海学前教育网;“三通”是指“直报通”(行政管理)、“课程通”、“家园通”。这种模式在支持幼儿园更多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使得整个信息化环境中的应用、数据、流程能够有效地融合起来。幼儿园可以创建本园的官方网站,根据使用对象分为园长、家长、教师版,搭建“科学育儿”、“家园互通”、“园长资讯”等精品内容和版块,使三方紧密融合,完善幼儿园家园共享机制。

其次,加强家园双向沟通。双向沟通是实现高质量家园合作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幼儿在园表现、教师研修情况、科学育儿讲座等家长关心的内容,鼓励家长分享宝贵育儿经验,实现真正的家园双向沟通。针对家长角色定位不准的现状,教师可通过家长委员会动员,引导家长认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幼儿园应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使家长在家园合作中不再被动,而是愿意主动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智慧化家园合作,根据幼儿在园情况进行家庭教育,从而实现5+2≥7(5天在园教育和2天家庭教育)[5]。

最后,针对师幼比导致的家园沟通效率低,教师可开展线上家访。传统家访的时间、地点较局限,通过“智慧育人”路径,家长可以在幼儿园官网进行家访预约,教师进行“一问一答两指导”。“一问”即询问幼儿在家/在园情况,“一答”即教师解答,“两指导”即教师针对幼儿在园表现,对家长进行个性化、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家访是家园互相加强了解的方式,属于信息的双向传递,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也有助于家长理解教师工作,掌握适合幼儿的科学育儿观。

(二)坚持理念先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首先,为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政府在顶层设计上,出台多项政策及文件。要推动幼儿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持续提升,必须坚持理念先行。一方面园长应增强信息化意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幼儿教师更新观念,在心理上认同并运用这一教学方式;园所要及时向家长传递幼儿教育资讯、科学的育儿理念和优质的亲子互动资源,提高家长参与的便捷度,实现家园信息互通和深度合作。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幼儿提供个性化教育方案,给予每个家长科学的育儿指導和帮助。

其次,要打破教师年龄、地区界限。高教龄的幼儿教师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更有信心,他们不愿跳出传统家园合作的舒适圈;乡村地区、非示范园的幼儿教师由于软硬件设施的匮乏、培训机会的不足等困境难以推动家园共育的信息化。教师应跳出舒适区域、加大对信息技术的运用[6]。高教龄教师在家园共育时应抛弃以往的安逸体验,积极研究新信息技术、接受信息化的新概念;乡村及非示范园的幼儿教师应利用和盘活已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在家园合作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信息化家园合作共育的最优化。

(三)减轻父母家园合作的负担

教育部提出要减轻父母的教育负担,幼儿园应避免出现“幼儿园减负,家长增负”的情况。随着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幼儿园出现了丰富的线上家园共育手段,但繁琐的模式带给家长许多教育负担。为此幼儿园首先应改变多平台切换的混乱模式,简化家园共育方式。幼儿园可借鉴上海市的“一网三通”,教育部的“三通两平台”等信息化教学推广活动,减轻家长负担。其次,幼儿教师应理解并保证隔辈家长能通过简单的线上模式了解幼儿在园的基本情况,能参加基本的线上家访、线上家长会。

(四)建立家园合作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

新时代智慧化的家园合作模式使家园之间的合作更便捷、直观、开放,与此同时,幼儿园从多个方面打造的线下实体化家园合作模式,也让家园之间能够实现平等对话与交流,使家园思想融合更加深刻[7],因此,幼儿园在探索“智慧育人”路径的同时,又要保留原有传统家园合作的方式,建立一种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模式,将两种模式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智慧育人”的新探索。幼儿园应巩固传统家园合作方式,在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的基础上,开展家园合作的特色活动。如开设“家长助教”课堂,让从事标志性职业的家长进行专业的职业介绍,引导家长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在家园合作中的角色认知。另一方面,要树立家园互通的线上合作意识。可以建立幼儿信息化的个人成长档案,记录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的发展状况,并运用电脑分析每名幼儿的发展水平,提出保教指导意见,定期发送给家长。家长也可以随时来幼儿园,对记录幼儿发展的信息库进行查询,并咨询教师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建议。

四、结语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在学前教育领域愈发受到重视,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智慧育人”作为一种数字化手段,为幼儿园、教师、家长开辟了一条平等、协商的交流联系路径。相比繁杂的线上家园共育方式,“智慧育人”路径更加便捷、简约,又能使家长切实发挥教育作用。幼儿园应根据本园实际,在保留传统线下家园合作方式优势的同时,完善家园共建共享机制,增强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家园共育资源开发,破解“园主家客”关系定式,使家园互相了解对方诉求,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家园共育之中,从而实现家园合作共育的数字化、智慧化,拓宽合作育人的维度,提高家园合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雯.教育信息化2.0时代家园共育的智慧化[J].学前教育研究,2022(08):91-94.

[2]於婷婷.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探究[J].家教世界,2022(24):49-50.

[3]李春晖,马季.教育信息化2.0时代乡村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4(05):108-113.

[4]刘谦.探索新应用场景下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路径[J].亚太教育,2022(13):55-57.

[5]缪月娟.关于推进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19(34):27.

[6]黄雯婷.学前期家园共育中家长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减负建议[J].教育评论,2022(08):65-69.

[7]李晴.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共育——让家园合作更有效[J].考试周刊,2022(29):14-17.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教育信息化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论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