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乌海,是一座小而精的城市:辖3 个县级行政区、20 个街道(乡镇)、83 个社区(村),面积1754 平方公里,占内蒙古总面积的0.15%;常住人口56.02 万人,其中,老年人口9.8 万人、占比17.5%;城镇化率达95.94%,人均GDP 连续3 年达10 万元以上。自2020 年列入全国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以来,这座小城实现了养老服务的巨变。
在海勃湾区海北街道狮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内,老人躺在按摩椅上享受着午后时光,小孙子在数米外儿童乐园自由玩耍;在乒乓球场地,老人耐心教小孩子发球;理疗室内,持证上岗的老师傅正在为老年人按摩、理疗,缓解身体疼痛;书法室内,老人们挥毫泼墨、相互品评;服务站外的小广场也很热闹,老人身着白衣舞着太极剑。
0.27平方公里的狮城社区,集聚了上世纪建成的单位家属楼,现有居民2080 户、4133 人,60 岁以上老年人871 人,其中80 岁以上老人128 人、90 岁以上16 人。然而,2020 年以前,这里没有相应的养老服务设施。
设施建设是养老服务发展的基础。乌海市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空间发展规划、城市更新行动和各区控制性总体规划,以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为目标,统筹全市养老服务发展布局,实行养老服务设施分区分级规划建设。
2021 年,伴随着老旧小区改造,狮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竣工:两层楼、15 个功能区、建筑面积1072 平方米。当年9 月,服务站正式开门迎客,社区的老年人终于有了一方自己的天地。
狮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并不是个案。乌海通过“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整合闲置国有资产+与党群活动中心统筹布局+卫生服务中心内配建+养老机构内嵌入式延伸”的五步统筹法,集中力量解决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场所问题。同时,通过加大市区财政预算内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市本级福彩公益金支出比例的办法,确保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资金需求。
3 年来,乌海市投入1.2 亿元用于养老服务,其中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5800 多万元,2022 年全市新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41 个,并配套建设一批中心厨房、助餐点。全市83 个社区(村),目前已经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88 个,在自治区率先实现了城市、农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提前3 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重量更重质。“老年人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狮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负责人陈国军说,乒乓球活动区原本是就餐区的一部分,社区老人多是企业退休工人,打乒乓球是他们喜爱的运动之一,所以服务站特意开辟出乒乓球活动区。重质更体现在随处可见的细节中:在乒乓球活动区、舞蹈室,不但铺设了老年专用防滑地胶,而且加厚了4 毫米,更好保护老年人安全,提高舒适度;室外小广场的条凳上,安装有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方便来此活动的老人为手机紧急充电……重质,说到底,是以老人为本、用细节服务。
清晨的空气,洋溢着香气与热气:豆浆飘着清甜的白雾、包子相互依偎躺在棉被下、荞麦面窈窕轻快地在沸水里翻滚着……滨河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暖心食堂门口已经排起了队伍,其中既有老年人,也不乏赶着上学的学生和上班的年轻人。点餐,落座,伴随着家常问候,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民以食为天,一口热乎饭,成为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为解决老年人用餐问题,乌海一手抓助餐网络建设完善,一手抓补贴政策组合运用。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的区域建设9 个中心厨房,在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小区门口签约24 个暖心为老餐厅,在88 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设立助餐点,与大型餐饮企业合作配餐,形成了半径1 公里的“中心厨房+助餐点+暖心为老餐厅”一体化助餐服务网络。同时,对单独设立的中心厨房给予30 万元的建设补贴和每年5 万元的运行补贴,对助餐点给予每年2 万元的运营补贴;对暖心为老餐厅用餐和配送进行不同程度的补贴;公建助餐点场所免费使用,水电暖气等运营成本列入街道(社区)综合办公服务费用,各项补贴政策相互衔接、梯次配合,减轻社会组织运营成本压力,控制用餐价格,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
老年助餐,不仅暖胃更暖心。为保障餐食安全,助餐服务机构需公开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餐饮收费价格等信息,并安装闭路监控设备,接入智慧养老监管平台进行远程监控。为方便就餐,助餐点、为老餐厅均配备助餐一体机和CPU 身份识别卡,录入信息后,老人只需刷脸或刷卡就能快速结算;老人还可通过电话或微信预定套餐;对于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部分助餐点免费提供上门送餐服务。助餐点午餐有9 元、14 元、19 元的套餐,比市场价低20%~35%;乌海老年人用餐有8~9 折优惠,9 类特殊困难老年人还可以享受早餐2 元、午餐4 元的用餐补贴。
为了实现餐厅的可持续发展,助餐网点不仅面向社会开放,还整合资源开发经营项目,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华灯初上时,地处乌海繁华地段的泰吉暖心为老餐厅灯火通明,一位母亲接了放学的女儿来此用餐。这家餐厅隶属于泰吉老年公寓,这是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餐食设计颇具心思:红枣玉米糕、黑米饮等,这些粗粮细作的营养餐颇受食客欢迎。狮城社区养老服务站助老餐厅与本地菜农及面点制作商合作,为老年人提供绿色无公害蔬菜及营养健康的面点,并成立志愿服务队,每周三为社区九类老年人免费送餐,备受好评。
试点启动后,乌海引进了3 家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承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累计发展线下养老服务加盟商122 家,培育了5 个本地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并逐步构建了“1+3+N”养老服务体系:1 个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3 个区级养老服务调度指挥中心、N 个线下为老服务机构。
N 就像根,它健康发展,才能让养老服务之树枝繁叶茂。线下为老服务机构又可以细分为养老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以及各类市场化相关服务企业,其中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营情况尤为人所关注。2021 年7 月,福龄金太阳养老集团签约承担乌海市海勃湾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营工作,几经探索后,确定了“半市场化孵化运营”模式。站点向商家开放,商家需具有营业执照、专业从业资格、征信良好等条件,并支付服务保证金,通过筛选后加盟,即可负责站点运营;没有商家加盟的站点,则由金太阳团队运营。在管理方面,金太阳在海勃湾区7 个街道分别设置负责人,对各加盟站点进行巡访、指导,同时通过其运营的海勃湾区智慧养老平台、养老服务调度指挥中心,平台负责人对站点进行线上监管;此外,商家加盟后,要接受金太阳养老服务标准化培训、绩效考核,排名靠前的商家不但可以获得奖励,而且可以在下一年优先选择心仪的站点。“加盟商家大多有中医理疗、家政服务经验,熟悉为老服务,通过站点自带流量,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福龄金太阳养老集团乌海项目总监马启杰说。
精细化,是下一步乌海养老服务发展的重点。其中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借助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信息,对老年人需求进行分析。乌海市民政局局长郭振莲说:“目前,已录入9.8 万名老人的信息,包括社区分布、身体状况、经济收入、家庭情况、具体需求等,我们将据此为老年人设计各类服务清单,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