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锐
一篇文言文,应该怎么教?
不少语文老师会习惯性地采用串讲法:先逐字逐句疏通讲解课内重点字词和文言句式,再围绕文本内容、主题思想等提出一些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纠正,最后归纳总结,布置任务(背诵、过关单等)。这样,就算完成一篇文言文的教学了。这种常规教法,对教师而言简单易操作,但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这也不难理解学生把文言文列为“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之首了。
令学生望而生畏的文言文究竟怎么教?四川师范大学李华平教授《六国论》的教学课例做了一个很好示范。作为现场听课者,我们不由得惊叹:原来文言文可以教得这样有深度、有温度、有趣味!
上课开始,李教授提出两个问题,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我们在课前预习的时候,都做了什么?都懂得了什么?
这两个问题看似随意,其实指向性很强。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李教授是在摸清学生的学习起点。
第一个问题“预习时都做了什么?”指向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交流;第二个问题“都懂得了什么?”指向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情况。以这两个问题为教学起点,学生可以很快进入反思回顾的状态。同时由于问题的开放性强,学生有话可说,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对于第一问,一名学生回答:“我先看了自己不会的字词,大概捋了一下,把不会的圈了出来。再去了解了一下作者苏洵的情况。”从学生的回答,可以判断这个学生有圈点勾画的好习惯,而且对课文的背景信息(作者与写作背景)有一定了解。对于第二问,一名学生回答:“通过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我知道当时的北宋也在贿赂其他国家。苏洵因为百姓受苦,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让当时的君主醒悟。”通过这个学生的回答,可以判断他对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意图有一定的理解。在摸清学生的预习情况之后,后面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启示:
没有起点,就没有终点(目标)。我们常说教学要有目标意识,却往往忽略了目标是相对起点而言的。如果没有掌握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教师虚拟的教学目标就只能是在学生面前虚晃一枪。
有时,教师会花费大量时间讲学生已知的、简单的内容,或者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相互交流可以自主解决的内容;而在学生有困难、需要教师讲通讲透的地方,却浅浅带过。这样的课堂往往效率低下,学生兴趣不高。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预习情况、学习习惯、对文章的掌握情况等。
摸清学生的真实起点,是教育心理学的首要原理。对此,奥苏伯尔曾论述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1]李教授深谙此理,上课两问,简单至极,却又深刻至极。
字词教学通常是是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李教授在引导学生扫清字词障碍过程中,设计了如下任务。
(1)找出同桌最可能忽略的三个重要文言词语或句式。
(2)找到全班同学都可能忽略的一个重要文言词语或句式。
上述任务基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又有所提高,富有挑战性,学生表现得更有激情、动力。完成任务时,学生不仅要思考本课的重点字词(文言句式)是什么,还要思考为什么这是重要字词(文言句式)。该任务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转换为设想他人的学,促使学生的思维角度得到转换。在这一环节,学生自主解决的有以下字词(画横线部分)。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理固宜然
为国者 苟以天下之大
率赂秦耶 洎牧以谗诛
始速祸焉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教学启示:
字词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文言文字词教学要改变以往教师一讲到底的方式,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课下注释、查阅词典、结合语境理解等方式,自主解决文中大部分字词问题。遇到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全班答疑等方式解答。还有一种更精妙的方式,即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经过深度思考,自行提出有难度的、容易被忽略的字词问题,并让他们自行查找资料或者合作解决。这样能让学生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同时,培养合作意识,提升思维水平。
《六国论》是一篇说理意味很浓的史论文,作者苏洵想要表达的观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学生已经通过预习了解。怎样把这一课教出新意和深度来呢?我们来看看李教授创设的几个情境。
情境一:关于《六国论》的家庭讨论会。
老苏《六国论》文成,踌躇满志。召子瞻、子由、小妹议辩,以补为文之失。
这一情境把学生带入轻松愉悦、才情满满的古代文人家庭,让学生心生期待——接下来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接着,李教授结合史料展示了苏轼、苏辙和苏小妹关于六国灭亡的看法。每一次的展示,都是在情境中进行。下面以模拟苏轼为例。
子瞻献疑曰:“汉人贾谊《过秦论》有言:‘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由此观之,诸侯并力西向,貌合神离,以致从散约败,不得已争割地而赂秦,六国破灭,何以___________?
情境二:根据人物身份演读,结合语境填空。
(1)根据人物身份演读。“演读”是一种很有代入感的阅读方式。李教授出示情境:
老苏捋须徘徊,左右观之,连连摇头:“非也非也。”
学生模仿老苏作捋须状,来回徘徊,连连摇头,嘴里说道“非也非也”,以感受人物心境及古人风貌,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2)结合语境填空。我们来看李教授创设的小妹发言情境。
小妹略一沉吟,侃侃而谈:_______________
老夫微笑默叹:“小妹深得我心,非但乃翁之小棉袄,实则我国之心腹。”
这里,李教授要求学生结合语境填空。因为学生很好地进入了教师所创设的特殊情境,所以都有精彩表现。比如,“虽秦之胜不在赂秦,而家父之意不在此。”“六国破灭之道不在赂秦,父亲之意在于用破亡之道告诫国君,以地赂他国,必重蹈覆辙。”
语文学习中的情境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李教授这节课创设的是学科认知情境,让学生在“家庭讨论会”的情境中理解史论文的解读要求和“围绕中心剪裁材料”的写作要领。因为有了情境,学生们面对这样的学科认知要求时并不觉得枯燥乏味,相反兴味盎然。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语言表达更加自然、贴切,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教学启示:
情境教学入情入境,让课堂“活”起来。很多语文课堂之所以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是因为教师太看重知识传授、考点把握,误把学生当做学习工具,而忽视其情感体验。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真实的、合理的、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想象力,让他们的思维保持一种活跃、兴奋的状态,去揣摩文中人物性格,体会人物心境,进而扮演文中人物,演绎精彩故事,最终真正读懂文本,也提升自身思想认识。
李教授这堂课还有一点值得引起我们重视,那就是他根据故事情境用文言创设了一些文本,让学生在语境中立足天下形势,探讨六国灭亡原因。苏洵认为“六国灭亡,弊在赂秦”,苏轼认为“貌合神离,以致从散约败”,苏辙认为“地之远近而祸之迟速分焉”。这样的教学迅速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而当学生的关注点放在六国和秦国上时,李教授又把他们的目光收回到文本,将苏小妹的观点进行升华,明确了《六国论》的写作意图是借古讽今、经世致用,并提出“围绕中心裁剪”的写作要求。这“一放一收”,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观、大局观,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
在这堂课,李教授将文言文学习从文字学习转移到整篇学习:从学言到学文,从单个解字到谋篇选材,从字词学习到主题思想、写作手法、写作目的的探究。
教学启示:
语文学习也是思维训练。语文教学不能只关注到音、形、义等这些基本的语文要素,还要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对课文进行改写、再创;设计情境任务,激发学生思维火花,打破思维禁锢,让学生能够学会理解分析,全面、多角度地思考。学生的思维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拓展而不断发展。李教授自己编创的“家庭讨论会”文言文本,既是在引领学生理解《六国论》文本内涵,更是在带着学生学习“专家思维”——跟着“专家”走一遭,看看“专家”是怎样思维的。这个课例中的“专家思维”就是以苏洵、苏小妹的发言为代表的史论文写作思维。教育学家加德纳指出:“任何时代,学科领域总是代表人类智慧的结晶,包含了人类运用系统可靠的方式,探讨重要和本质问题所做出的努力。”[2]中小学的学科课程学习,实质是通过课程通道学习该门课程背后的学科知识,尤其是“揭示真相后面的思维方式”[3]。李教授“在语文情境中培育语文思维”的理念值得发扬光大。
于漪老师曾说:“一名语文老师必须锤炼教学语言,研究语言艺术,使自己用语言弹奏出来的交响乐,能在知音者——学生的头脑里回响激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4]李教授在课堂上用他春风化雨般的语言,浸润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学得快乐,表现积极。
“很好”“非常好”“你真能干!”
“我们这位同学,花的功夫不少,懂得了不少。”
“要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要主动合作、主动交流。”
“提醒同学忽略的,那可是智慧啊!那也是能干的!那也是热心的!”
“同学们都做了这么多努力,非常好。看来我们班同学的语文学习习惯都挺好的。”
“好!掌声送给这位同学,你有苏小妹一样的智慧。我们刚才那位同学也是一样,都很聪明。”
……
这些真挚的话语那么细腻,那么温柔,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希望。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很高兴,很放松,脸上洋溢着笑容,心中激荡着感动。
教学启示:
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言语的积极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体现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中。言语是有力量的。如果教师的言语没有关爱,只有打压,冷冷冰冰,毫无情感,整个课堂就像一个冰窟窿,每个学生都会感到冷漠、被忽视,没有学习的动力。反之,如果教师心中能多一些爱,言语中多一些肯定与鼓励,课堂将如冬日暖阳,打动人心。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正面的、激励人心的语言,让他们保持一种积极愉悦的心情,用战胜困难的勇气去学习。
总之,这是一堂精彩纷呈、极具指导价值的文言文教学示范课。李华平教授以学生为主体,以情境活动推动为主线,以思维训练为重点,用他春风化雨般的语言、巧妙绝伦的设计,将情意浓浓、有深度又有趣味的课堂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也引起我们对一线教学实际的深深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