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与标准探究

2023-02-04 01:48耿清瑜
中国民商 2023年12期
关键词:家庭农场评价标准评价指标

耿清瑜

摘要:家庭农场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生产经营新模式,相比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家庭农场带有明显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商业化特性。家庭农场是目前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的必然,是农村地区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适应。同时,家庭农场在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家庭农场为中心,深入分析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当前我国各地区家庭农场的实际经营状况对其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分析,旨在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建设提供些许意见。

关键词: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评价标准

一、家庭农场概述

家庭农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农村地区以家庭为单位对土地进行适度集中,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采取規模化、企业化、专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这一表述方式来源于欧美地区,国外对家庭农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更加丰富。目前国外较具代表性的农场经营模式有三类——以大中型农场经营为主的美国模式、以中型农场经营为主的法国模式和以小型农场为主的日本模式。国外农场经营模式为我国家庭农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经验,尽管目前我国的家庭农场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在国家政策和技术的支持下,家庭农场正在向着规范化、高效化、专业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各地区农户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结合地区实际和农业特点规范家庭农场经营活动。同时这些家庭农场之间也开始加强联系,自主构建农业产业链。

二、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家庭农场模式下,农户不能再仅靠个体经验和喜好安排生产活动,而要对生产方式、生产规模、生产技术等进行科学安排。在这个过程中,农户需要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农场管理办法,引进更高效的生产设备,从而有效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第二,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农业活动受时令影响较大,在家庭农场模式下,农业生产规模更大、劳动力数量相对较少,要想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农业生产活动,必须扩大农业科技的应用。新型农业设备、育种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并降低农业生产的整体成本。

第三,有利于转变农业经营方式。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地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户自主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环境。家庭农场能够将细碎化、分散化的地块进行集中,通过规模化生产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从而降低整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有利于加快适应消费市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观光农业等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无公害蔬果、优质肉蛋奶、杂粮制品等在城市内拥有很大的市场。在传统农业经营模式下农户很难保证稳定供货,也难以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第五,有利于保障农村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农村城镇化是国家针对现阶段农村建设提出的发展策略。推进农村城镇化战略实施,就是要进一步释放农村生产活力。很多没学历和技术傍身的农村居民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生活,留在农村也相对缺乏获取经济收入的途径。家庭农场能够为这些农村居民提供工作岗位和培训机会,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三、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高质量”包含着“经济”“效率”“生态”等多方面的含义,家庭农场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承载着国家对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的巨大期望。对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一般包括两个维度:经营绩效和发展潜能。

首先,在经营绩效方面。家庭农场担负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具体来说,家庭农场需要通过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专业性来不断提升家庭收入;同时,家庭农场在经营过程中要积极引进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的整体成本;另外,家庭农场还要对环境污染问题提起重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开展清洁生产活动,利用好现有农业资源,提高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次,在发展潜能方面。家庭农场承担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社会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家庭农场建设是国家农村规划的一部分,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手段。家庭农场在加强农业生产管理的同时,也要做好思想传播工作,增强农村居民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关键,家庭农场还承担着保障农产品有效供应的战略职责。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标准的应用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家庭农场高质发展要从其内涵思想出发,从客观规律、国家战略、地方政策和实际需要等方面对其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首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尊重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比如,农作物年产量指标的划定需要在合理范围内,不能脱离客观规律。其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符合国家战略规划预期。比如,结合国家战略对生态目标评价指标和经济目标评价指标进行协调,确保评价体系能够符合国家对家庭农场发展的期待。另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守地方政策要求。最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满足家庭农场实际发展的需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了解其发展情况,发现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寻找解决办法,促进家庭农场的持续发展。

(二)指标选取原则

指标是开展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评价的基础,指标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评价过程的实施难度和评价结果的精确性。因此,评价指标选取时,一般要遵循一定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评价指标必须具备导向性,即能够反映家庭农场的性质、发展状况、与国家政策的关联度等。比如,在评价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时,可以选取家庭农场的资产运营情况、财务管理水平、资金流通速度、偿债能力等作为评价指标。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指标要具备可操作性,即能够测量且容易测量。一般情况下,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选取的指标需要可靠数据源支持。比如,与“某作物在本地区内种植面积”类似的可通过地方政府或权威机构发布的资料中直接查询的内容。同时,评价指标要具备可行性,可通过要素分解对其内容进行直接反映。

3.系统性原则

家庭农场高质量评价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经营管理、生产运营的方方面面。要想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必须具备整体性思想和系统化思维。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指标的选择也需要遵从系统化过程,通过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对评价目标进行逐层分解,确定各层上能够直观反映家庭農场实际情况的指标。另外,在指标选定后,还要进一步对指标的关联性、独立性进行分析,要保证指标之间能够形成有效补充,又绝不能交叉重复。

4.规范性原则

评价指标要符合评价体系的规范,指标的解释口径、信息搜集方式、指标的数量设计等都要符合规范要求。对于评价角度不同的指标,要通过转换评价角度、协调指标计算方式等方式确保评价系统的一致性。

(三)指标体系构建思路、流程

1.构建思路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差异巨大,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均衡。各地区家庭农场的创建背景、规模大小、经营时间、发展方向、经营成效等都表现出明显不同。相应地,对不同地区、不同发展规模和阶段的家庭农场进行评价时侧重的方向也做出系统调整。因此,在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时,首先要对家庭农场实际情况、发展目标,以及当前国家和地区对当地家庭农场发展的要求等内容进行分析;其次在现有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要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对家庭农场的各项发展目标进行细化;然后借助科学的评价方法,从战略性、社会性、经济性、生态性等家庭农场发展的目标导向出发,对现有评价体系中的指标进行筛选;最后构建起更适合当前评价对象的指标体系。

2.构建流程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需要组织者具备测量学的专业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构建过程也离不开所在地区相关单位的支持和评价对象的积极配合,以及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支撑。首先,要做好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成立指标构建小组,并对小组成员就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相关问题展开培训;制定构建计划,规划好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持续时间;准备好所需材料、资金、调查设备等。其次,对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有效界定。比如,较高的经济效益、健康的生态环境、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稳定持续供应等。接下来,结合家庭农场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国家战略和地方农村政策的指导下,对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进行界定。然后,对评价指标要去进行逐项调查,确保各项评价指标的切实可行,并最终对指标进行确定。最后,由专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试、检验和修正,最终完成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以江苏某地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为例进行具体说明,首先,组织者通过知网数据库和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其次,组织者通过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把握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深入分析,将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分解为经济性、战略性、社会性、生态性四个方面。接下来,组织者在指标构建原则的指导下,结合江苏某地农村经济建设相关政策,将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上而下分为三层,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之下再设具体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组织者对各三级指标进行逐项调查,确定其可行性后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最后,组织者将构建完成的评价体系交由评价单位,由评价单位通过具体评价过程不断对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四)定性与定量评价指标标准的应用

评价标准是衡量评价结果、形成评价报告的基本准绳,是影响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评价效果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评价标准包括定性与定量两种。定性评价标准是指只对评价对象做性质评价,主要用于对难以精确把握和数据搜集的指标项目评价过程中。比如,对于“农产品满意度”这一指标,就只能根据被调查对象的评价结果做出“优〉良〉中〉差”的判断,但不能得出“优=2良=4中=8差”,再将其代入到运算过程共同参与定量评价指标的统计过程。定量评价是指对评价指标的绝对数值进行分析得出评价结论的过程,定量评价结果可以代入运算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便于不同指标间的交叉对比和横向分析。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评价的过程中,定性与定量评价标准并不是相冲突的,科学调整两者比例,能够更好地应用评价指标的调查数据,从而对家庭农场运营的不同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这需要组织者结合具体评价过程进行系统分析。

五、结语

虽然家庭农场这一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我国农村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其对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肯定。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家庭农场要勇于承担时代赋予其的重要使命,做好农业发展的排头兵,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推动我国农业经济转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为美好生活的实现贡献力量。构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就是要通过科学评价方法对家庭农场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国家和家庭农场及时发现并解决我国农村地区发展面临的各类问题,保证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客观规律、国家战略、地方政策和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导向性、可操作性、系统性、规范性等原则选择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构建完成后,还要通过实际应用过程对其中不合理部分进行调节,有效协调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许凯博.乡村振兴视域下家庭农场研究回溯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4):15-18+108.

[2]铜仁日报融媒体记者田艳琴.家庭农场激发乡村振兴活力[N].铜仁日报,2022.

[3]王艳荣,王后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机制及其决定因素——基于家庭农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7):1-15.

[4]徐樟权,陆艳婷,曹晓庭,刘文辉,洪美萍,方卫东,王洁,叶胜海.粮食作物生产型家庭农场的特色发展模式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22(7):1-4.

[5]杨佳勋.四川家庭农场农业经营新动能培育的路径及其政策保障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22.

[6]蔺相月.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与标准探究[J].经济师,2021(12):93-95.

猜你喜欢
家庭农场评价标准评价指标
小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及对策
浅谈广告摄影的创意与发展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