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制作技艺

2023-02-04 16:40文坪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制墨徽墨雕刻

文坪

俗话说:“天下墨业在徽州。”

徽墨,是徽州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徽墨制作技艺是安徽省绩溪县、歙县、黄山市屯溪区的传统手工技艺,徽墨是中国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

2006 年5 月,徽墨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徽墨的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由于安史之乱,大量北方墨工纷纷南迁,制墨中心南移。易州墨工奚超、奚廷珪父子逃到江南歙州,见这里松林茂密、溪水清澈,便定居下来,重操制墨旧业。奚超造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南唐后主李煜得奚氏墨,视为珍宝,遂令奚廷珪为“墨务官”,并赐国姓“李”作为奖赏,奚氏一家从此更姓为李。从此,歙州李墨遂名扬天下,世有“黄金易得,李墨难获”之誉,全国制墨中心也南移到了歙州。

宋元时期,歙州的墨工又在前人的基础上在墨中添加药物,使其成为药墨。自此,人们不但用墨,也开始收藏墨,因而墨开始向工艺品的方向发展。

明清时期,徽墨的制作进入盛世阶段。随著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徽墨产量激增,制墨技艺也不断进步,墨的图案绘刻和漆匣的装潢制作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工艺特征

徽墨是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供传统书法、绘画使用的特种颜料。历代徽墨品种繁多,主要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其中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十余种名贵材料制成的。徽墨制作技艺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使墨本身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徽墨制作技艺复杂,不同流派各有独特的制作方法,秘不外传。

“廷之墨,松烟一斤之中,用珍珠三两,玉屑、龙脑各一两,同时和以生漆,捣十万杵。”因此,“今有得而藏于家者亦不下五六十年,葢胶败而墨调也。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踰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正因为有独特的配方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徽墨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

徽墨的另一个特点是造型美观、质量上乘,这主要是使用墨模的缘故。至宋以后,墨模被大量使用,而且墨模的绘画和雕刻都很讲究。明清时期,墨模艺术达到了巅峰。

工艺流程

“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徽墨如此精妙,缘于制作工艺的精绝。一锭徽墨的诞生要经过千锤百炼,历时一冬一夏,所以有“一两徽墨,一两金”之说。

一、炼烟

在进入正式的制墨环节之前,墨工需要在密闭的燃炉中烧制烟灰,即用灯草点燃桐油,在灯上扣一个瓷碗,让烟熏在碗里,冷却后扫取烟灰,或将松枝放在窑里烧,烧完后提取烟灰。

二、和胶

和胶可使分散的烟凝聚成块。古人熔胶,要求“煮化得胶清,墨乃不腻”。墨的质量与胶的关系非常密切,古往今来,制胶工艺一直是制墨的秘技之一。

三、杵捣

杵捣颇费气力,需要反复捣匀、捣透才能出臼,故有“墨不厌捣”之说。

四、成型

将墨丸嵌入印板后,放到毛竹所制的坐担下。这时,墨工要坐在坐担上腾挪一番,用身体的重量将墨压平整。挤压规整后的墨锭需经过冷却、定型后才能脱模,夏季脱模的时间通常长于冬季。

五、晾墨

脱模后的墨锭要送入晾墨场中翻晾。古代制墨常用炉灰脱水,如今则以在室内晾干为主,但对晾墨场的要求极高:需要保持恒温、恒湿,避免阳光直射;风大要关窗,梅雨季节要促进空气流通;晾墨时墨工要勤翻动墨锭,以防其收缩不匀而变形。墨锭的大小决定了晾墨时间的长短,一般情况下,一两的墨锭需要翻晾6 个月,二两的墨锭需要翻晾8 个月,墨锭越大需要翻晾的时间就越长。

六、锉边

晾晒后的墨锭还需要经过修边,除去边缘的余墨。修墨师傅将一块挖了槽的木板钉在木墩上,再把墨锭固定在木槽中,然后用工具将墨锭的毛边打磨、修平,除掉瑕疵。

七、洗水

洗水即洗去修好的墨锭表面的灰尘。

八、填金

填金即根据墨锭上的图文填描金粉、银粉及其他颜料。

技艺传承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受到现代书写方式和书写工具等的影响,一部分人忽略了墨的好处,而在徽州这方笔墨制作技艺久负盛名的水土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项德胜依旧坚持遵循古法,坚持手工制作徽墨。他在制墨世家长大,耳濡目染,从小就对这项技艺有着绝对赤诚的热情,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制墨、刻墨早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项德胜16 岁就跟着父亲入行,炼烟、锤墨、描金、雕刻,项德胜从最基础的工序开始学起。“古法制墨最看重的就是‘手上活”,项德胜说。徽墨制作包括20 多道工序,一块徽墨从炼烟到做好需要数年的时间,因此在他看来,制墨的过程也是历练人生的过程。

“事实上,一块好的徽墨是制墨师、画家和雕刻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项德胜拿着正在雕刻的墨模说,墨模的雕刻难度非常大,要在方寸墨面之上再现书法、绘画艺术,不仅手法要拿捏得准,而且必须按照书法、绘画的镜像去雕刻。“现在,会雕刻墨模的匠人屈指可数,许多老手艺找不到传承人,最后就会被遗忘。”

“古法制墨传承最大的困难还是市场的衰落和混乱。”项德胜说,现在的徽墨市场越来越小,即使是书画家,绝大多数用的也是墨汁,再加上街头售卖的几十元的假冒制品,严重影响了徽墨的品质和认可度。“现在市场上一块稍好的徽墨价格在数千元到数万元人民币不等。”真正的徽墨在制作过程中要加入很多名贵的中药材,复杂的工艺和较长的制作周期使其价值不菲。

20 世纪90 年代,项德胜凭借此前的积累创办了徽墨制作厂,他对非遗技艺的传承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徽墨要传承最重要的是发展,这才是传承的根本。“如果不在设计理念上去改变,就无法生存,就会出现断代,所以说我们要变化地传承。”

项德胜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将民间传说、宗教故事和徽州建筑等题材融入徽墨中,于是“清明上河图”“百子图”“百寿图”等300 多种图案出现在徽墨上,呈现出强烈的文化气息。“明清的徽墨样式简单且重复,现在自由创新过后,题材丰富,生命力更强”,项德胜说。

如今,在项德胜的鼓励下,儿子项颂从美术院校毕业后也学习起父亲的手艺,学做徽墨,他利用自己的美术功底,将现代的艺术元素融入徽墨中,在创新中传承非遗文化。

猜你喜欢
制墨徽墨雕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
风骚千年 匠心徽墨
墨:我的历史黑不溜丢
On art
潘悦艺术作品
五里亭外墨烟张
雕刻时光
红木家具一定雕刻繁冗?
《徽墨作坊》
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徽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