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断的窑火——磁州窑

2023-02-04 16:40孟贵成岳寨红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磁州窑瓷器技法

孟贵成 岳寨红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是我国北方民间陶瓷窑系的代表。磁州窑主要分布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和磁县观台镇一带,此地为古磁州辖地,当地窑口故得名磁州窑。2006 年,“磁州窑烧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地黑褐彩绘的磁州窑,把传统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结合在一起,在装饰技法上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官)窑(汝、官、钧、哥、定)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开创了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也为宋代以后景德镇青花瓷及彩绘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窑火不断 绵延千载

在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时期,彭城镇和磁县观台镇一带已经能够生产优美的陶器。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观台镇、彭城镇、临水镇地处中原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当时京师邺城西郊的名胜之地。依托当地盛产陶土、煤炭的资源优势,当地窑工们的陶冶技术趋于成熟,北朝时期烧制出了青瓷和化妆白瓷,完成了由“陶”到“瓷”的质的飞跃。

贾壁窑和临水窑开创了磁州窑烧瓷历史的先河:贾壁窑主要采用柴烧的方法,主烧青瓷;临水窑的烧制水平略高于贾壁窑,其陶瓷产品胎质坚硬,瓷化程度高。化妆白瓷的成功烧制完成了磁州窑由青瓷向白瓷的过渡,具有里程碑意义。化妆白瓷是在灰白的胎坯上先挂施一层优质瓷质白土,再施透明釉料,然后装炉烧制,成品呈现出暖白色调。

五代至宋代早期是磁州窑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以观台窑为代表,烧制品种主要是白瓷,器物以盘、碗、罐、盆、枕等小件生活用具为主,装饰技法有白釉绿彩、刻花、剔花、印花、珍珠地划花等许多种,尤以珍珠地划花最具特色。代表性装饰纹样有半圆形团花、三叶纹、麦穗纹等,简单明快。

宋代中后期至金元时期是磁州窑的兴盛时期,此时期的磁州窑产品多采用统一的造型、独特的装饰技艺,且题材广泛,形制多样,寓意丰富,白地黑花的创烧将陶瓷技艺与美术、书法融合在一起。在这一时期,就烧制工艺而言,磁州窑完成了由柴烧向煤烧的过渡,匣钵装烧的普遍使用对磁州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瓷器的器型种类增多,除日常生活用瓷外,开始大量烧制艺术性陈设瓷器、建筑用瓷器等,尤以白地黑花为典型,其自如挥洒的笔法、民风浓郁的画面、多样的装饰图案,共同构成了磁州窑的独特艺术风格。

明清时期,磁州窑逐渐走向衰落。明代,随着国家政治中心的北移和滏阳河的疏通,在彭城一带形成了民窑、官窑俱盛的局面,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盛誉。此时的磁州窑绝大多数是民窑,以烧制大宗民用实用产品为主,艺术性逐渐减弱,高档瓷器的比重明显下降。清末,由于国外瓷器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磁州窑品种锐减,传统的艺术风格渐趋没落。至清末民初时期,磁州窑成为只能生产日用粗瓷的窑场。

技法多样 影响广泛

磁州窯的器物以盘、碗、梅瓶、盂、印盒、玩具及瓷枕等实用日用瓷器为主,传统生产原料全部取自本地,主要有青土、白碱、缸土、笼土、黄土(黑药土)、紫木节、紫砂土、耐火黏土、水冶长石等,丰富多样的制瓷原材料为磁州窑的烧制提供了多种发展方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磁州窑传统制坯方法包括盘条、拉坯、印坯、雕塑等数种,窑工们因地制宜地创造了一套陶瓷烧制、雕饰技艺。据不完全统计,磁州窑陶瓷技法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首创的技法有50余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将各种刀具作为主要工具的剔、刻、划为装饰的品种;二是以毛笔为工具的品种;三是不同颜色釉料的品种。磁州窑陶瓷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窑单色釉的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开启了陶瓷装饰的先河,中国著名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说:“磁州窑釉下彩绘可以说是青花瓷的直接祖先。”

在磁州窑陶瓷的众多技法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首推白地黑花技法,属于釉下彩装饰,其制作工艺是先在瓷器泥坯表面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用含有铁矿石成分的颜料画图案,画成图案后再用竹签或竹篦适当地刻划,增加画面的立体感,然后施一层透明釉,经1 250 ℃的高温烧制而成。作品特点是黑白色彩对比强烈,画面意境深远,潇洒大气。

第二种是白釉刻划剔刻花技法,简称“白刻”,是指在瓷器泥坯表面先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用竹签或竹篦刻划,刻划完图案后再剔掉画面以外多余的化妆白土,再施一层透明釉。作品以白色为主色调,亮丽洁白,柔和典雅。

第三种是黑釉刻划剔刻花技法,简称“黑刻”,是指在瓷器泥坯表面先施一层黑釉,然后用竹签或竹篦在黑釉土上刻划,刻划完图案之后再剔掉画面以外的黑釉土。作品特点是以黑色为主色调,凝重大气,立体感强。

第四种是红绿彩技法,是指在已经烧制成的白色瓷器釉面上用红、绿、黄等颜料绘制成图案,然后回炉二次低温烧造而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釉上彩绘技法,是磁州窑对世界陶瓷工艺技术的巨大贡献。还有黑釉天目窑变,简称“天目釉”,是在黑釉之上用含有氧化铁的“斑花”撒斑,或者进行绘画,并在1 300 ℃的高温下烧制,其中的铁晶体呈现出斑斓的铁锈红色,形成美丽的红黑窑变斑纹,作品庄重神秘,雅趣天成。

此外,磁州窑还有珍珠地刻花、宋三彩、清代褐彩、民国蓝花等技法,以及现代磁州窑装饰技法等,不一而足,这些技法是磁州窑历久传续、扬名于世的法宝。

磁州窑将陶瓷烧造与绘画、书法、诗文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中国瓷器绘画装饰的先河,为宋代及以后的景德镇青花瓷和彩绘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磁州窑作品题材丰富、图案清新,保留了大量民间喜闻乐见的装饰纹饰。例如山水风景、花鸟鱼虫、历史人物、诗词歌赋、民歌童谣等,均在磁州窑的瓷器上出现过,马戏、孩童钓鱼、池塘赶鸭、蹴鞠等生活场景充溢着生活的气息。

就器型而言,磁州窑的瓷枕形制多样,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是磁州窑的突出代表。瓷枕多雕塑成活泼可爱的孩童、仕女等人物造型,或长方形、元宝形、几何形等,或虎、猫、狮子等动物造型,多施以明快、清晰的纹饰,具有浓厚的水墨画风格,纹饰线条流畅豪放,黑白色彩对比强烈,深受人们喜爱。

磁州窑因其产品质优价廉、畅销适用而被争相效仿。战争、灾荒等使一些磁州窑的手艺人远赴他乡,而全国很多地区的胎釉原料接近,使各地瓷器的烧造有范可鉴,综合多方因素,使得磁州窑的影响范围甚广,古陶瓷界习惯把具有磁州窑风格的作品统称为“磁州窑系”。伴随着中国海外贸易的拓展,磁州窑的瓷器通过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到达东亚、东南亚、西亚和非洲等地区,对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播和世界陶瓷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薪火传承 来日可期

在峰峰矿区,刘立忠、闫保山、安际衡、张拥军等一批磁州窑艺人的中坚力量延续着磁州窑的窑火。在技艺传承方面,依然秉持着子承父业的家族式传承方式的磁州窑艺人家庭在峰峰矿区还有为数不多的几家。

其一是磁州窑(盐店)遗址的刘立忠家。刘立忠现为磁州窑烧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的儿子刘鹏举自幼随父亲学习磁州窑传统手艺,熟练掌握了传统拉坯技艺、绘画技艺、烧制技艺等全套工序,尤以绘画见长,现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说:“我的存在,就是把磁州窑的窑火传承下去。”

其二是黄家窑的闫保山家。闫保山出生在彭城陶瓷世家,从事陶瓷工艺美术设计研究40 多年,现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他的两个女儿闫英、闫亮也从事磁州窑事业,闫英还是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其三是文昌陶艺的张拥军家。张拥军家是陶瓷世家,张拥军现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他的儿子张鹏宇跟随他学习传统磁州窑制作工艺,并且能熟练地制作磁州窑产品。

猜你喜欢
磁州窑瓷器技法
诗语的构成技法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5)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4)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2)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1)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