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文本拓展的原则与方法

2023-02-03 12:42周玉华刘剑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资料科学文本

周玉华 刘剑

摘 要 科学教材不是一个孤立的文本,它需要拓展、延伸。科学教学文本拓展的内容、容量、深度、时机需要基于教学目标,围绕科学探究来展开,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教学文本的拓展应该有针对性的目标和意图,有机地融合进课堂探究环节中,可以从教学的目标、探究的需求、学生的学情出发,精心准备拓展资料,力求少而精,切勿多而滥。

关  键  词 小学科学 教学文本 拓展时机 拓展内容

引用格式 周玉华,刘剑.小学科学教学文本拓展的原则与方法[J].教学与管理,2023(05):54-57.

我们都知道,教材的文本内容一般都较少,无法完全满足学生获取、探究知识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都会补充一些资料,以拓展教学文本。教学文本的拓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引入与教学主题相关联的课外内容,对教材中的文本予以适当拓展补充。拓展的文本可以是背景故事,也可以是数据文本、音像资料等等。文本拓展旨在引发学生兴趣,扩充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拓展思维的宽度与深度,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拓展文本可以辅助学生探究信息,指向课堂的生成。那么,科学课怎样进行教学文本的拓展呢?笔者结合科学教学实践谈谈小学科学教学文本拓展的原则与方法。

一、小学科学教学文本拓展的原则

教学文本拓展是为教师更好地教,同时为学生有效地学,因此,我们必须要考虑它的有效性。课外资料千千万,不能随便引入课堂。是不是契合探究主题,能不能辅助学生探究,教师要认真辨别,要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整合、优化。

1.教学文本拓展的容量要合适

小学科学教学文本拓展首先要做到容量合适,不能贪多,要少而精。过量的资料必然条目繁多,学生阅读费时难以消化,短时间内理不出头绪,时间长又会挤占课堂探究的时间,反而喧宾夺主、画蛇添足。过多的资料会冲淡教学重点,过少的资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科学教学应当以教材中现有的文本为主,在其基础上适度拓展,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依据教学需要进行适量扩充。适度的文本拓展,可以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活动,促进问题探究,助力概念理解。

2.教学文本拓展的深度要适度

在科学教学中,文本拓展的深度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知识储备,切不可随意增加高难度的资料,拔高教学难度,超出学生接受程度的资料拓展都是无效的。

教学“地球的内部”时,两位教师在介绍地球构造时,都补充了地球结构表,A教师给出的地球结构表中包含:地球圈层名称、深度、地震纵波速度、地震横波速度、密度、物质状态六个栏目,其中地球圈层名称又细分为一级分层、二级分层、传统分层;B教师给的地球结构表只包含名称、深度、密度、物质状态四个栏目。

相比之下,B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给出的表格简单明了,恰到好处,各部分名称与教材一致,需要学生了解的才罗列,其余的概不出现,大大降低了学生阅读的难度。

3.教学文本拓展的时机要适宜

同一份资料,不同的时机使用效果截然不同。用得恰当,能够及时疏通学生的堵点、盲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用错了时机,就会打乱学生思维,扰乱课堂节奏,反而画蛇添足。科学教学文本拓展的时机要适宜,既不能使用过早,也不能使用过迟,要用在重难点之时,用在学生思维受阻之际,为学生雪中送炭。

如“露和霜”一课,教师大多会准备介绍露和霜的视频资料。A教师在“观察露和霜有什么不同”的环节就进行了播放;B教师则把这段视频放到了“人造露和霜”实验之后,学生们探讨杯壁外水珠的来历后,再通过视频对比真实的自然环境与实验室的模拟环境,明白了露和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显然A教师没有意识到视频资料所含内容对后面教学所起的副作用,提前揭示了将要探究的内容,表面看似省力,实则用视频内容替代了学生的思考,得不偿失。

4.教学文本拓展的内容要真实

“真”是科学教学的前提,科学教学文本拓展的内容要真实,我们不能为了博取學生眼球,而使用那些不真实的故事、动画等素材,不要为了所谓的教学新意,而杜撰出奇幻虚假的内容。

一位教师执教“庞大的‘家族’”一课,拓展了“蚁国英雄”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群蚂蚁被火圈包围奋不顾身抱团突围的英雄事迹,赞扬了蚂蚁们临危不惧、团结顽强的精神。这个故事虽然起到了激趣效果,但却不真实。蚂蚁在遇到火灾的时候只要来得及都会钻入巢穴避难,再说抱成蚁团就能对抗几百度的高温吗?滚落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呢?

很多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人们出于喜爱会为其赋予英雄主义或传奇色彩,科学教师在引用的时候一定要考证真伪,决不能以讹传讹,使学生造成错误认识。

5.教学文本拓展的数据要准确

数据能使探究活动变得准确、真实,可以提高探究的效率,有助于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同时,它也是最能说服其他人的证据。因此,我们可以引用一些科学研究数据,用来辅助科学探究和学习。作为资料拓展的数据要务求准确,对数据的来源要进行考证。要做到与时俱进,不能使用早已过时的数据,而要使用最新研究出的成果。要尽可能地引用权威机构的数据,不能随意搜索一个就用上。

如“善用自然资源”一课,学生对教师给出的拓展资料进行阅读后汇报:

生1:每回收1吨废纸可以生产800千克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并减少35%的水污染。

生2:我看到网上统计我国快递业年消耗纸类废弃物超900万吨,如果这些废弃物都回收造纸的话可以生产720万吨纸,可以挽救1.5亿棵大树。

生3:大量森林被砍伐,会导致水土流失。每年我国被侵占流失的林地面积约57.6万公顷,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

……

精准的数据使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现状有了充分了解和深刻认识,有些数据还经过了学生的再计算,训练了学生的综合及数据加工能力,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据意识与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小学科学教学文本拓展的方法

小学科学教学文本的拓展根据教学的时序和用途来分,可以分为课前拓展、课中拓展和课后拓展,分别用于课前预学、课中探学与课后延学。

1.课前文本拓展

课前文本是指用于学生课前预学的补充性资料,这些资料可以由教师直接提供给学生,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与教师给出主题相关的内容,他们可以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也可以向权威人士请教。课前搜集的资料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如资料小卡片、手抄报等。

一位教师执教“消失的恐龙”前,安排学生搜集关于恐龙的素材,让学生把自己的恐龙模型、图片带到教室来办一个“恐龙展”,并准备一张卡片详细介绍其中一种恐龙。第二天上课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课前的拓展资料。

课前搜集资料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怎样搜集资料卡片、如何制作,教师先要进行指导,提供样本供学生参考,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必须要明确。由于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一样,搜集资料的条件也不相同,开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预学单等辅助工具,让学生先模仿,等具备一定的能力后再让他们个人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

2.课中文本拓展

课中文本拓展主要用于课堂教学过程,助力学生课内探究。科学课中拓展的文本可以是背景故事、数据文本、音像资料等。

(1)背景故事。科学课堂上经常会涉及到科学家、重要的发明创造等,此时教师就会根据教材内容增补一些科学家的生平以及发明创造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

如“材料”一课教师增加了“蔡伦与造纸术”的故事,学生阅读后表示: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之一,它改变了历史进程;纸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用纸,不能浪费;蔡伦一生坎坷,通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改进了造纸术,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背景故事能不能直接拿来用,是由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决定的。有些言简意赅、指向明确的故事可以直接使用;有些故事需要二次加工,有所取舍;有些故事需要刪减,删减是为了适合学生阅读;有些故事需要整合,整合是为了优化。科学课上,背景故事只能起到点缀的作用,因此要适度、适量,切忌长篇大论。

(2)数据文本。实证意识作为学生科学素养之一,在科学课堂中的体现之一就是“用数据说话”[1]。学生探究所需的数据来源有两个:实验获取与引用资料,引用的资料就是数据文本。

如“珍惜水资源”一课“体验淡水资源有限”环节:

师:缺水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可以说,离开了水,人们就无法生存。

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的数据(出示数据图)。

生:地球上可用的淡水资源太少了,只有0.4%,真不能浪费水。

生:我们这里不缺水不代表别的地方不缺水。

生:我们要保护淡水资源。

……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虽然从课外阅读以及公益广告中知道了淡水资源的宝贵,需要节约用水,但却不知道具体的数值,或者看过具体数值却没有有意去记。在学生想要获取数据的时候教师出示第一张海水与淡水资源对比图,让学生感受到地球上水资源中淡水只占很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是无法直接利用的海水;第二张地球淡水资源图又让学生感受到本就有限的淡水资源中能够直接利用的真是少之又少。

提供给学生的数据文本必须经过精心选择,只挑选需要的内容。过分复杂的数据会扰乱学生思维,只会让学生望而却步,失去探究的兴趣。呈现给学生的方法也需要考虑,力求简单易懂,这就要求教师对数据进行整理,甚至重组,让学生形象、科学地感知。

(3)音像资料。音像资料是最常见的资料拓展手段,也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形式。音像资料以形象性、动态化的手法,把学生不常见的内容或无法在课堂上现场感知的内容从课外搬进课堂,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

一位教师在执教“恐龙”一课时,将电脑特技制作的侏罗纪时代各种各样恐龙生活的影片片段在拓展环节播放,震撼的场景既加深了对恐龙生活场景的认知,又启迪了学生的想象,这是单凭观察化石无法得到的体验。

科学课程要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累生活经验,增强课程的意义性和趣味性[2]。音像资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手段,效果明显,但要掌握好度。音像内容需要精选,无关内容不要展现,否则就会天马行空,淡化探究主题;时间不宜过长,几分钟为宜,过长就会有喧宾夺主之嫌,打乱教学节奏,不容易聚焦探究主题。

3.课后文本拓展

课后文本拓展旨在将课堂教学拓展延伸至课后,为学生提供继续探究的机会,促进学生不断进阶提升。课后文本拓展可以由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些拓展学习任务,安排学生课后搜集资料,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将科学学习延伸至课外。

形成研究性报告是较高等级的收集资料方式,它需要学生综合搜集资料,有一个内化及重新组合的过程。采用资料搜集进行主题式研究活动,能够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生活中的电”一课内容比较多,涉及的资料也较多,非常适合学生在课外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研究。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以组为单位依据一定的步骤搜集资料,形成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交流,这样有利于研究成果的共享[3]。从学生角度看,每一组的任务不一样,每个组都有充足的时间针对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充分体现合作精神;从教师角度看,可以避免以资料形式呈现而过多采用讲授为主的方法。

科学教材不是一个孤立的文本,它需要拓展、延伸。拓展的内容、容量、深度、时机要基于教学目标,围绕科学探究来展开,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文本拓展要基于科学教材,不能为拓展而拓展,使拓展流于形式,任何离开科学教材的拓展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本拓展应该有针对性的目标和意图,有机地融合进课堂探究环节中。科学教师应该从教学的目标、探究的需求、学生的学情出发,精心准备拓展资料,切勿多而滥,让每份拓展资料闪耀教师创造的火花,暗藏学生探究的灵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孙慧芳.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1(05):65-67.

[3] 徐燕,曹温庆,张煜,等.小学科学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2(08):45-48.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资料科学文本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科学拔牙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