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秀娟 支晓慧
据调查显示,我国超过1/3的人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胃肠病[1]。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由于长时间没有治疗或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常伴随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可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2]。目前,临床上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多以缓解症状为主,故常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来进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对改善呕吐、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临床效果并不理想[3]。度洛西汀是临床用于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物,但有研究表明,将度洛西汀用于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然而关于具体给药剂量仍存在争议[4]。本研究就不同血药浓度的度洛西汀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5)与B组(n=35)。A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38~60岁,平均(45.21±5.33)岁;B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6~58岁,平均(45.19±5.3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有脱落情况,总计13例,A组8例,B组5例。脱落标准:1)因自身原因或转院治疗导致中途退组者;2)治疗期间出现特殊不良反应导致无法配合研究进行者;3)将签署的知情同意书撤回;4)未按照本研究规定剂量服药。
纳入标准:1)入院后经各项医学检查(肠镜、胃镜等)确诊为功能性胃肠病;2)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了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认知障碍、精神疾病或机体多个器官衰竭导致无法配合研究;2)存在单个或多个恶性肿瘤;3)对度洛西汀过敏。
给予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350,规格:20 mg)治疗,起始剂量A组患者为60 mg/d,B组为40 mg/d,2次/d,饭后口服,3 d后将度洛西汀剂量调整为A组患者80 mg/d、B组患者60 mg/d。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
1)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下降≥75%;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显著改善,GSRS评分下降50%~75%;无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无改善,GSRS评分下降<50%。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血药浓度:分别于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治疗第6周采用抗凝管抽取患者清晨空腹右上肢肘正中静脉血5 ml,经高速离心机(河南北弘实业有限公司,型号:TG16G)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并放入-70 ℃冰柜中保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S-MS)检测患者血药浓度。3)焦虑、抑郁心理状态:采用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对两组患者不同剂量度洛西汀治疗前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进行评价,PHQ-9总分为27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程度越高,GAD-7总分为21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程度越高。4)胃动素、胃泌素-17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右上肢肘正中静脉血5 ml,经高速离心机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胃动素、胃泌素-17水平。5)不良反应: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度洛西汀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第1周、第2周、第6周,A组患者血药浓度均高于B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药浓度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药浓度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第1周 治疗第2周 治疗第6周A组 27 48.55±16.41 46.25±15.19 45.74±15.18 B组 30 32.54±9.55 32.14±9.28 32.05±9.15 t值 4.557 4.279 4.327 P值 <0.001 <0.001 <0.001
治疗前,两组患者PHQ-9评分、GAD-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PHQ-9、GAD-7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PHQ-9、GAD-7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PHQ-9、GAD-7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PHQ-9评分 GAD-7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组 27 24.56±1.48 9.45±3.86 19.76±0.41 8.33±0.46 B组 30 24.67±1.50 12.89±3.72 19.68±0.3411.45±0.52 t值 0.278 3.424 0.805 23.879 P值 0.782 0.001 0.424 <0.001
治疗前,两组患者胃动素、胃泌素-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胃动素水平高于B组,胃泌素-17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胃动素、胃泌素-17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胃动素、胃泌素-17水平比较(±s)
组别例数胃动素(pg/L) 胃泌素-17(p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组27191.28±15.18351.45±25.86 4.66±1.211.43±0.26 B组30190.87±15.50305.29±13.62 4.58±1.142.55±0.32 t值 0.101 8.553 0.257 14.401 P值 0.920 <0.001 0.798 <0.001
治疗后,A组TESS评分为(3.15±0.52)分,B组(3.19±0.5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6,P>0.05)。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腹部疼痛一般与中枢或内脏的超敏反应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疼痛部位可分为中下腹肠易激综合征、上腹部功能性消化不良及疼痛集中于腹部的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等。通常在治疗时出现慢性疼痛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易出现脑-肠轴对疼痛的调节失衡,因此常规方式对中重度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5]。当机体内的胚胎神经嵴开始分化为脊髓和大脑时,脊髓释放出的分支会逐渐进入内胚层,从而进一步分化形成胃肠道。肠道与大脑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利用肠道与大脑神经效应中的神经递质,结合药物治疗从而缓解功能性胃肠道带来的疼痛感。肠道神经信号是通过3个神经元组成的传递链传递至大脑,信号传入的初级脊髓细胞位于背根神经节,最终传递至脊髓背柱层。而处于这个区域的脑导水管周围下行灰质调节纤维可改变背角神经元的敏感性,进而在内脏遭遇刺激时将转化为疼痛传导至大脑的中枢神经[6]。度洛西汀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能显著改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焦虑、腹痛等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再次发病率[7]。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下行调节神经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选择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可能是一类非常理想的调节疼痛感觉的药物[8]。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表明采用80 mg/d的度洛西汀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60 mg/d的度洛西汀。治疗第1周、第2周、第6周A组患者血药浓度均高于B组,提示当患者使用度洛西汀的剂量越大时,血药浓度也会随之增加,并有一定的关联性。有研究显示,当度洛西汀的血药浓度在35 mg/ml以上时,5-羟色胺受体的占用率更为稳定。治疗后A组患者PHQ-9、GAD-7评分显著低于B组。度洛西汀具有显著的抗焦虑、抑郁效果。治疗后,A组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B组,胃泌素-17水平显著低于B组。表明采用度洛西汀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能更好地调节胃动素、胃泌素-17水平。胃动素主要由位于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的M细胞分泌,由22个氨基酸组成,主要生理作用为引发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综合波(MMC),其浓度随着MMC的周期波动,因此胃动素过低可造成患者胃肠道蠕动减慢,采用度洛西汀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胃动素水平。而胃泌素-17是由人体胃窦部G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独特的胃肠激素,具有促进胃酸分泌以及胃肠道黏膜生长的作用,同时还可调节食管括约肌。因此胃泌素-17为反映人体胃黏膜分泌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治疗后,A组TES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度洛西汀不同剂量安全性均较高,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
综上所述,采用剂量为80 mg/d的度洛西汀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其血药浓度高于剂量为60 mg/d的度洛西汀,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