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

2023-02-02 21:12陈静李小林
国际公关 2023年23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农村

陈静 李小林

摘要:乡村兴,则民族兴、国家兴。只有做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动农村地区实现绿色转型,才能充分发挥农村的发展潜力,促使乡村振兴发展。目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对滞后,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必须高度重视这些突出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本文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1]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改善人民福祉、促进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2]近十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过程中尚面临诸多问题,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现象日趋严重。本文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农村绿色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农村人口流动以及城市化进程对农村生态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离不开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只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通过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条件。第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协同推进。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及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还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第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第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文化传承紧密融合。乡村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在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时充分考虑和尊重其自身的特色和传统。通过对乡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乡村文化,形成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文化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综上所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乡村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二、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息息相关,这是因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有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还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日益脆弱,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常常遭受破坏,大量工业废弃物排入河流中,致使農村环境污染变得愈来愈严重。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乡村地区大力推动生态建设,有效地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居住和生活水平。此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依赖农业资源和自然环境,而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会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通过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通过维护乡村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并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

美丽乡村建设是指农村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形成宜居宜业、生态优美、文化浓厚的乡村环境。目前我国很多村庄存在着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生态环境日益恶劣。要建设美丽乡村,就需要强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因为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进一步保护农村的自然资源,从而维护生态平衡,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还能为广大农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的基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孕育新兴产业,如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推动农业向绿色发展的方向迈进。同时,也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通过推进绿色产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促进农村长期繁荣。农村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重视营造宜居的环境和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设施,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品质。此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幸福感,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农村生态环境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整体生态文明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环境品质,从而增强农村的吸引力和提高形象,使其更加宜居和美丽。因此,在新时代下应该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并将其与农村经济增长有机结合起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

(三)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需要

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进步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农村经济是乡村振兴中最核心的内容,要求经济绿色发展而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促进农村经济朝绿色、循环、低碳方向发展,带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品质与竞争力,为农民增加收入来源。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同时,对乡村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对乡土文化进行弘扬,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文化认同感与社会凝聚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与稳定。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对整个生态系统平衡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减少污染与资源浪费,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实现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吸引城市居民回流乡村,推动城乡资源要素的流动,优化配置,实现城乡互补、共同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长期成效。

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对策

(一)优化农村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方式

一要普及和运用绿色农业技术和模式。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模式,包括但不限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精准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二要加强农村土地资源保护与规划管理。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合理划定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的界限,保护农田、水源地、生态功能区等关键生态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另外,应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机制的建设,以确保可持续性和有效性。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农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科学评价和预测。

(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资源保护

一要强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农田面源污染、养殖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治理工作,建设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二要加强农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垃圾处理系统,提倡农村垃圾分类投放和再利用,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另外,要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加强农村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农田灌溉水的管理和节约利用,防止农业活动对水资源造成过度消耗和污染。

(三)促进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利用

一要保护和修复乡村生态景观。加强对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保护,保留乡村的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特色,促进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二要推动乡村旅游的绿色发展。倡导绿色出行和绿色住宿,鼓励乡村旅游企业采取绿色环保措施,推广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实现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3]另三要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品质和体验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

(四)搭建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平台

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平台是充分发挥农村发展潜力的重要机制,可以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政策指导、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一要明确农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促进农村与相关部门和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互动,形成合力,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协同推进。[4]二要积极与村民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

(五)建立配套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制度

建立配套的农村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推动制度落实保障,对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制定和完善农村土地利用和规划制度,明确土地的合理利用范围和方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通过提升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注重生态功能区的划定和保护,促进农村土地利用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5]二是推动农村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通过经济手段引导农民采取环保行动,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制度,加大对绿色产业和生态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引导农民发展可持续的农村产业,从而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四是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确保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经费和政策保障。[6]

四、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态系统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等方面,为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践领域和理论支撑。通过研究和实践,可以深化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促进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同时为其他地区和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此外,理论研究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可以提供战略决策的科学依据,为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持。

(二)实践意义

一方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資源浪费,维护农田、林地、湿地等自然资源,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推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产业等发展,可以实现农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长期成效。[7]此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增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通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可以减少农村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加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促进和谐农村社会的建设。

五、结束语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政策,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 张小雁,周伟.乡村振兴视角下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23(4):33-36.

[4] 张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 2019(9):35-37.

[5] 李益求.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0(1):40-42.

[6] 朱国锋.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探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2,2(20):138-140.

[7] 涂雨晴,范慧诚.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22(22):36-38.

作者简介: 陈静,女,汉族,山西忻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李小林,女,汉族,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