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工程研究成果综述

2023-02-02 07:41董璇罗小惠
国际公关 2023年24期
关键词:葛洲坝研究综述

董璇 罗小惠

摘要:葛洲坝工程被誉为 “万里长江第一坝”,是20世纪中国水电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目前,学界关于葛洲坝工程的既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葛洲坝工程研究的再出发,需要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和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重视对葛洲坝工程档案资料的发掘及口述记忆资料的抢救,这也是新中国水电工程研究中应普遍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葛洲坝;葛洲坝工程研究;研究综述

葛洲坝工程规模巨大,它的成功建设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学术界对葛洲坝工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以关键词 “葛洲坝”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截至2023年4月,相关研究成果多达3 517篇,其中刊登在CSSCI期刊上的文章为21篇。众多学者对葛洲坝工程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但是,已有研究尚存在研究领域单一、研究维度偏宏观、以人文社会科学为视角的研究不够等问题。本文拟对目前葛洲坝工程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推进葛洲坝工程研究向纵深发展。

一、葛洲坝工程自然科学领域研究成果梳理

目前,学界对葛洲坝工程自然科学领域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在知网关于葛洲坝的610篇核心论文中,就有575篇论文属于自然科学领域,其中涉及生态、水运工程、水利水电、科学技术、工程地质等多个方面。

学界对葛洲坝工程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 葛洲坝水生生物及资源环境的研究。相关核心论文有50余篇,内容主要涉及鱼类特别是中华鲟的保护与开发、葛洲坝水利枢纽渔业资源、救鱼措施等。(二) 葛洲坝水运工程的研究。相关核心论文有130余篇,内容主要涉及葛洲坝船闸水工建筑物运行维护管理实践、葛洲坝航运、通航技术等。(三) 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的研究。相关核心论文有160余篇,内容主要涉及葛洲坝水电站建设、水利工程、水文水动力等。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建设成功使华中、华东两大地区电网连成一体,实现了地区之间的电力输送。(四) 葛洲坝科学技术的研究。相关核心论文有70余篇,内容主要涉及技术创新、技术应用、技术改造等方面。葛洲坝工程的建设过程也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创新的过程。(五) 葛洲坝工程地质的研究。相关核心论文有160余篇。葛洲坝集团承担了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不同结构型式的地下工程,造就了一批国内一流的工程施工专家,掌握了先进的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是国内地下工程施工的重要力量。[1]

二、葛洲坝工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成果梳理

目前,学界关于葛洲坝工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尚显不足,根据笔者在知网的检索,截至2023年4月,有关葛洲坝工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论文只有30余篇,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葛洲坝工程精神文化方面的研究

有关葛洲坝工程精神文化方面的论文有15篇,其中有3篇是关于人物事迹的研究,分别讲述张文发在河流汛期不畏艰难困苦装载的事迹、[2]窦国仁为了葛洲坝与三峡工程建设事业倾注了大半生心血的光荣事迹[3]以及荣刚写的 《邓小平与三峡工程》。[4]杨晓玲、杜欣对葛洲坝女性形象进行了报道,通过对三位优秀女性的采访,反映了毛泽东时代妇女解放运动的成效,同时与现代女性的独立相联系,研究思路较为创新,对于现在的人文研究具有启发意义。[5]林善祥 《发扬葛洲坝精神 建好隔河岩工程》一文,對艰苦创业、团结拼搏、自我加压和改革创新的葛洲坝精神进行了具体生动的实例描述。[6]葛洲坝工程局研究会的 《创建独具特色的治水文化》一文通过弘扬传统再铸局魂、建坝育人提炼精神、塑造形象开拓创新三个板块对葛洲坝的治水文化和精神进行了阐述。

在葛洲坝工程建设时期,民兵表现出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葛洲坝铁军精神。艰苦奋斗的主人翁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勇于进取的工作作风、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以及胸怀全局、团结协作的高尚风格等,正是葛洲坝人在20世纪70年代逐步形成、80年代初期得到发扬光大的光荣传统,也是葛洲坝人的灵魂所在。[7]葛洲坝精神内涵非常丰富,但目前已有的研究仍存在研究深度不足和视野单一的问题。

(二)教育方面的研究

有关葛洲坝工程教育方面的论文有6篇,分别介绍了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三江小学、湖北省葛洲坝中学等学校的发展情况。林红从挖掘葛洲坝水电文化教育元素、自主开发构建校本课程彰显葛洲坝水电文化显性特征、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打造水电文化教育品牌三个方面介绍了葛洲坝实验小学教育与葛洲坝水电文化相结合的情况。[8]

据笔者了解,考虑全国水利电力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尤其是为满足中部地区在水利电力领域的人才培养需求,当时的水利电力部在湖北省宜昌市兴建了一所水电高校,这就是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也是如今三峡大学的前身之一,它是基地办学的一种新模式,值得广大学者研究。

(三)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

有关葛洲坝工程企业管理方面的论文有10余篇,主要涉及企业人才培养和使用研究、葛洲坝集团管理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葛洲坝集团施工科学研究所深化体制改革研究、葛洲坝集团财务公司扭亏为盈研究等。

周施恩认为葛洲坝集团历经50年的改革发展,已经成长为一家集建筑、环保、房地产、水务、装备制造等业务于一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集团,公司业务呈现工程承包与投资双轮驱动,国际国内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9]易萍对葛洲坝集团解决下岗职工计生管理难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其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不断加强对下岗职工的管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0]陈邦峰在 《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技能人才培养》一文中提到要从观念、体制、活动、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11]

三、葛洲坝工程交叉学科领域研究成果梳理

目前学界关于葛洲坝工程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尚显不足,根据笔者在知网的检索,截至2023年4月,有关葛洲坝工程交叉学科领域的核心论文只有10余篇,主要涉及葛洲坝工程医疗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几乎看不到在交叉学科领域有创新性的研究文献。关于葛洲坝工程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疗方面的研究

有关葛洲坝工程医疗方面的论文只有1篇,是葛洲坝第三医院李书喜等合写的 《葛洲坝工程10年来恶性肿瘤住院病历分析》,文章对葛洲坝工区1983—1993年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并且对恶性肿瘤的防治进行了探讨。[12]

(二)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

有关葛洲坝工程环境保护方面的论文有7篇,内容主要有葛洲坝工程建设对附近生态造成的影响、中华鲟的保护和利用等。

虞功亮、许蕴玕等学者谈到,葛洲坝工程建设使长江宜昌江段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发生某些变化,对长江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产生了一定影响。多年来,人们通过科学预测以及生物学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鱼类资源增殖与保护措施。[13]郑守仁谈到,葛洲坝工程对中华鲟的保护实践已成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鱼类资源保护的典范。在建坝后的前10年,回到繁殖区的中华鲟仍然是在上游金沙江出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中华鲟开始在葛洲坝下的产孵场孵化出生。这一现象表明中华鲟的保护和水生态恢复需要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14]

需要从不同的视角认识葛洲坝工程的不同侧面,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更好地链接关于葛洲坝工程的科学探索成果。这是新中国水电工程研究中应普遍重视的问题。

四、評述与前瞻

目前,学界在葛洲坝工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还有许多尚未涉足的地方。在研究内容上,应进一步拓展对葛洲坝工程与新中国建设史、大国工业史、水利史、移民史、城市史和教育史的研究;在研究视角上,应重视交叉学科视域、工程与人的互动视域、“上层—中层—基层”的人物与群体互动视域等;在研究方法上,应加大对多学科综合 (如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口述访谈等) 的研究。

(一)研究内容的创新

1.葛洲坝工程与新中国建设史的研究

葛洲坝工程是中央领导十分关注的一项工程。叶剑英、王任重、邓小平等领导同志先后到葛洲坝视察。但目前学界对葛洲坝工程与新中国建设史这一方面展开的研究较少,并且对葛洲坝工程建设的主体—普通建设者的关注不够。今后的研究可以聚焦普通的葛洲坝工程建设者,并深入各地进行口述采访,对葛洲坝工程中的职工、移民、家属等群体进行专题研究,获取鲜活的历史资料。

2.葛洲坝工程与宜昌市发展之间的研究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有力促进了宜昌的经济社会发展,使宜昌市由小城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据笔者了解,在葛洲坝工程兴建的过程中,宜昌人与建设者患难与共。但是目前有关葛洲坝工程与宜昌市发展之间的研究较少,只有两篇自然科学领域的相关文章:王海云的 《葛洲坝工程对宜昌地区地下水的影响》以及李帆等人的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对宜昌河段水文水力特性的影响》。今后可以从葛洲坝工程对宜昌市经济、交通、旅游、城建、市民生活品质等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

3.葛洲坝工程与移民史的研究

移民安置问题是葛洲坝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葛洲坝工程与移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知网的核心论文中只有一篇有关葛洲坝工程与移民史的研究文章:黄永贵的 《葛洲坝工程的移民动迁和安置》。文章对葛洲坝工程中的移民动迁和安置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除此之外的研究甚少。学界可以对葛洲坝工程移民的动员、去留抉择、迁入、安置、回城、二代地域身份认同的分化、影响因素以及表现等问题进行研究,还可以深入剖析葛洲坝工程移民的文化适应及变迁。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的创新

近几年,随着三线建设研究的深化,在社会史 “眼光向下”、关注民众等思潮的影响下,对于葛洲坝工程的研究更需要从微观层面着手,对工程中的生活文化、葛洲坝精神及葛洲坝人群进行研究。在 “眼光向下”的同时还要拓宽视野,利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研究葛洲坝工程,从多个学科视角进行综合分析。

要想进一步深化对葛洲坝工程的研究,不仅需要在研究内容和视角上有所创新,在研究资料和方法上也要有所创新。要加强对葛洲坝档案资料的开发,搜集与葛洲坝工程研究相关的文献,如报纸、专著、论文、回忆录、档案等,丰富已有的资料。在葛洲坝工程建设和发展中,除尚未公开的 《简报》外,公开发行的报纸有 《三三〇战报》 《长江葛洲坝报》 《葛洲坝集团报》等,这些报纸几乎未被学术界发掘和利用。同时,通过找寻曾参与葛洲坝工程建设的职工进行口述访谈,可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将他们的个人记忆转化为社会记忆,丰富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呈现方式,对于社会记忆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束语

目前,学界有关葛洲坝水电工程的既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葛洲坝工程研究的深化要求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和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同时要有追溯历史基底的纵深眼光与面向社会发展的宏阔视野。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进一步拓展与创新,重视对葛洲坝工程档案资料的发掘及口述记忆资料的抢救,以深化和丰富葛洲坝工程研究,为新时代水利水电建设提供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丁焰章.葛洲坝集团地下工程施工综述[J].水力发电,2008(09): 1-2+18.

[2] 张文发.扎根葛洲坝[J].中国工人,2019(09):37.

[3] 金雯,窦国仁.葛洲坝·三峡工程[J].群众,1995(08):45-46.

[4] 荣刚.邓小平与三峡工程[J].百年潮,2004(08):24-29.

[5] 杨晓玲,杜欣.壮心托起一片天:葛洲坝女经理访谈录[J].中国妇运,1995(12):33-34.

[6] 林善祥.发扬葛洲坝精神 建好隔河岩工程[J].水力发电, 1993(10):48-51.

[7] 创建独具特色的治水文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3(07): 34-35.

[8] 林红.彰显水电文化特色 提升学校教育品牌[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6):46-47.

[9] 周施恩.“走出去”企业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葛洲坝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的经验及启示[J].中外企业文化,2019(08):48-52.

[10] 易萍.加强下岗职工计生管理[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05):37.

[11] 陈邦峰.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2,23(27):52-53.

[12] 任红,谢泽.三峡工程:百年梦想今朝圆[J].中国三峡,2018(03): 10-69+2.

[13] 虞功亮,许蕴玕,谭细畅,等.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宜昌江段渔业资源现状[J].水生生物学报,1999(06):662-669.

[14] 郑守仁.葛洲坝水利工程为建设三峡工程提供了哪些借鉴[J].中国三峡,2011(11):30-37.

作者简介: 董璇,女,汉族,湖南湘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罗小惠,女,汉族,广西贺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葛洲坝研究综述
走进秋天
最美劳动者
——奋战在一线的葛洲坝水泥人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精品工程
葛洲坝情结
葛洲坝下:守护中华鲟繁衍的希望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小学课桌椅设计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