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明城市”与 “文明典范城市”是我国的特有概念,但城市建设一直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注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这些都符合文明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国际范围内的一些城市建设经验可以为我国的文明城市创建提供宝贵经验启示。
关键词:文明城市;城市建设;国际借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是彰显城市民众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
一、文明城市与文明典范城市建设背景
“全国文明城市”与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反映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治理荣誉。《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2021年版)》中,对全国文明城市的定义是:“全国文明城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城市。”为了充分展现中国人民的高素质和中国城市的高水平,中央文明委提出,于2021年开始在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周期中引入 “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工作,测评指标更加突出领先全国乃至国际水平。
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作为一种全面、系统、开放的体系,将引导中国城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中、在实现可持续城市化的追求中,实现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1]无论是文明城市还是文明典范城市,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城市居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是对中国城市治理模式的探索,为国际城市治理贡献中国方案。而国际上一些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也可以为我国的文明城市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对于我国的文明城市建设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鑒意义。
二、城市建设的国际案例
虽然境外没有 “文明城市”与 “文明典范城市”概念,但城市建设一直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城市在城市建设上关注智能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科学规划城市交通秩序,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新城市市容市貌,与我国文明城市建设的测评指标和要求都有着一定的契合度。
(一)新加坡:智慧城市设计,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
智慧城市是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一种社会治理新思维、新途径、新模式。[2]
智慧城市设计旨在运用先进的科技和信息通信技术,提升城市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打造更加高效、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以应对城市发展与人口增长等各类挑战。
新加坡是全球著名的智慧城市之一,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人口高密度背景下,新加坡积极推动数字化、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新加坡致力于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广泛部署高速宽带网络和5G技术,为市民提供快速可靠的互联网连接。同时推动数据共享和开放,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平台,促进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新加坡注重智慧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提升,通过数字化政府服务、智能城市管理平台和智能监控系统,提高政务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办理各种行政手续,同时政府能够及时监测和响应城市运行中的各种问题。
通过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可以让城市管理者更加精准地了解城市运行情况,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治理模式的转变。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使城市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为决策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依据,推动了城市治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温哥华:可持续发展策略,建设城市优美环境
可持续发展政策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至关重要。温哥华致力于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倡导废物管理和资源回收。市政府制定了清洁能源政策,鼓励居民和企业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此外,温哥华还制定、推广了建筑节能标准,鼓励使用高效的能源系统和设备,要求新建筑和改造项目符合高效能源使用标准。例如,建筑物的绿色屋顶可以隔热和收集雨水,同时提升城市美化效果。市政府制订奖励计划,鼓励开发商和业主在建筑设施中采用节能措施和技术。市政府组织各类活动,如环境展览、绿色生活培训和社区清洁行动等,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施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将有机废物回收转化为肥料和能源,鼓励居民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采取可循环利用和可降解的替代品。
温哥华在低碳交通、可再生能源、废物管理和回收、建筑节能、自然保护以及公众参与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的环保措施,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了环境资源,也表明城市可以在保护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
(三)东京:科学交通规划,打造优良城市秩序
科学交通规划是构建良好城市秩序的重要前提。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城市可以更好地应对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减少交通拥堵,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作为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东京面临高度密集的人口和交通压力。然而,东京却以其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而闻名世界。东京被誉为轨道交通王国,拥有发达的铁路网络,包括JR(日本国铁)、私铁和地铁系统。铁路网络覆盖广泛,包括13个地铁公司和数百个车站,新干线将东京与大阪、京都等城市连接起来,提高了城市之间的联系,降低了对飞机和私人汽车的使用,极大缓解了交通拥堵、减少了碳排放。东京的公共交通还以时间精确和高频率服务著称,地铁车站设有详细的信息牌,市民和游客可以根据时刻表精确计划行程,并在短时间内等候便利的车辆。东京市民普遍使用自行车、摩托车和小型电动车等私人交通工具进行短距离出行,东京市提供的精确导航和实时交通信息服务也使市民能够快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运行情况和路线信息,以便做出最佳的出行计划。
城市的高效交通得益于成熟的公共交通系统、可持续交通方式的推广和信息服务等多方面的支持。这些措施共同助力城市居民和游客实现便捷高效的出行,极大改善城市交通秩序,减少拥堵,为我国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提升交通可达性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四)伦敦:城市更新改造,改善城市市容市貌
城市更新改造是城市发展的一项关键战略,旨在提升城市容貌、改善居住环境,应对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问题,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伦敦一直在进行城市更新和改造项目,以改善城市的市容和市貌。伦敦在城市内建设新的住房单元,改善现有住房,并重新规划居住区,以应对住房短缺和成本上涨的问题。针对老旧街道的交通拥堵问题,伦敦积极改善公共交通系统,修复道路和桥梁,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区域,以提高交通效率。伦敦的城市更新也涉及改善文化和休闲设施,包括剧院、博物馆、公园和娱乐场所,针对历史遗产建筑如白金汉宫、伦敦塔等,政府通过法律加以保护,提供资金用于修复和维护,以保留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同时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城市通过更新策略、历史遗产保护、改善居住条件、增加公共空间和社区参与等措施,改造老城区,旨在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保留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创造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
(五)马尔默:搭建多维参与平台,引导居民参与城市治理
马尔默位于瑞典南部的斯科纳省,是瑞典第三大城市,在20世纪60年代,钢铁和烟囱是工业重镇马尔默的主要风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城市功能的差异化,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城市的发展重心从工业型城市建设转向去工业化的城市路径,宜居的议题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马尔默的城市垃圾管理经历了从以卫生健康为目标的地方公共服务,向以降低生产消费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为目标的综合治理框架转变的过程。马尔默的城市治理反映了城市更新过程中居民参与的积极成效。
马尔默市政府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城市事务。政府经常组织社区会议和座谈会,邀请居民参与讨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交通改善和其他城市项目,为居民提供了提出意见、建议和顾虑的机会。市政府建立了数字化平台,如城市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以便居民随时随地提供反馈和建议。这些平台使居民能够参与城市建设的决策和讨论,同时也方便了城市政府的信息传递。马尔默市政府也鼓励居民参与志愿者活动,如城市清洁行动、社区服务和文化活动的组织。志愿者可以积极参与城市改善和社区发展。马尔默社区规划中设置了多功能的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交流和互动的场所,通过社区活动和社交网络,居民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形成和谐社区。
三、国际城市案例对我国文明城市建设的启示
国际上一些城市的建设思路为我国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包括智慧城市设计、可持续发展策略、科学城市规划、城市更新改造以及居民参与程度等方面。
(一)积极推动智能化和数字化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在现代社会中需要更多地融入智能化和数字化元素,积极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包括在城市规划中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城市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以提供更高效的公共服务。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智能供水系统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数字化健康服务可以改善医疗保健。通过数字化城市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提高城市的便利性和居民生活质量。
(二)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贯穿城市建设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这是基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战略部署以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做出的重大判断。城市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鼓励使用绿色能源、切实做好垃圾回收再利用,推行低碳交通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明确目标任务,做好城市规划
文明城市的建设不仅要严格对照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及时调整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专班职能任务,更要明确城市建设整体目标,多方面考虑城市规划相关问题,包括建筑、交通、环境和社区建设等,以保证城市各个方面的相互协调。
(四)做好城市翻新与老旧城区改造
随着现代城市发展,一些城市的老旧城区已经成为制约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突出因素。一方面,老旧城区由于建造时缺乏统一规划,后期管理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一些已经完成改造的小区虽然整体环境有所改善,但配套设施与配套服务仍旧不完善。城市建设应加强城市更新和改造工作,通过更新老旧建筑、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等措施,显著提高城市的美观和宜居性。同时,城市的更新改造也要注意修复和维护历史建筑,以保留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
(五)提高居民对于文明城市创建的参与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本身就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也是创建能否持续深化的关键。可以通过广场活动、宣传单、业主群、新媒体等多种方式,深入宣传阐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文明创建家喻户晓,提升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率。发动各方力量,调动党员、楼栋长、各级志愿者、物业管理方等的积极性,发挥社会组织、驻区企事业单位等的带头作用,全面提升社会参与度,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
四、结束语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活动的中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市治理的成效与居民生活的幸福息息相关。文明城市建设是城市治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旨在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城市环境的美观和宜居性,促进城市社会和文化的健康发展。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对我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提供了实践借鉴。在文明城市创建中,通过全面综合、长期有效的科学规划,打造更先进、更宜居的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为全球城市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 鲍宗豪.文明城市:一种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城市化新模式[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03):5-16+159.
[2] 傅亚宁.发展智慧城市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逻辑和实践路径[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4):99-106.
[3] 任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邏辑[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24):54-63.
基金项目: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协同创新基地专项”课题:复杂网络视角下文明城市创建的常态长效机制研究——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项目批准号:22XTA-36。
作者简介: 晏冰清,女,汉族,安徽宣城人,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