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广涛 李颖婷 胡汪音 编辑/孙艳芳
当前,全球通胀高企,美联储、欧洲央行等主要发达国家央行纷纷收紧货币政策,国际市场流动性趋紧。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和地缘政治冲突加大了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市场对安全资产的需求明显增加,全球流动性短缺风险显著上升。在国际市场面临流动性不足时,设计良好的流动性安排机制有助于补充储备货币流动性、保障金融体系稳定、降低大国政策调整的溢出效应。本文首先介绍国际流动性安排的形成背景和实施形式,而后梳理并对比由不同类型参与主体发起的流动性安排实践,最后讨论人民币流动性安排的发展前景。
国际市场流动性的充足性体现在获取或交易可兑换货币(尤其是主要储备货币)及相关资产的便利程度和综合成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在可识别的官方外汇储备中,美元和欧元的占比分别高达58.88%和20.06%。日元和英镑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5.36%和4.97%,远低于前两大储备货币的比重。人民币的占比从2021年四季度的2.79%继续上升至2.88%,位居全球第五位。其余储备货币包括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和瑞士法郎,依次占官方储备的2.46%、1.93%和0.23%。美元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储备货币,也是国际市场中流动性的主要来源。根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统计,全球前五大储备货币在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体系中的比重均在90%左右。截至2022年5月,美元和欧元在国际结算中的比重为41.13%和36.11%,英镑、日元和人民币的占比分别为6.26%、2.71%和2.15%;美元在国际贸易融资中的占比高达87.49%,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的比重分别为5.27%、2.37%、1.35%和0.64%。
鉴于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货币,国际市场流动性需求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美元需求。一方面,美元具有较强的避险属性,国际投资者情绪变化将引发美元资产供求失衡。近期日益严峻的全球不确定性催生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推高国际市场对美国国库券等短期美元安全资产的需求,推动美元走强,进一步助长外汇市场的投机行为。另一方面,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将影响国际市场中的美元供给量和流通量。美联储加息会抬高利率中枢,吸引全球资本回流至美国金融市场,引发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加大其债务违约风险、降低其国际市场融资能力。供给端的萎缩和需求端的膨胀加剧了国际流动性的短缺。
全球流动性短缺通过贸易、投资、资产价格变化、外汇市场波动等多种渠道,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和全球经济发展,建立多样化的国际流动性安排是应对全球流动性不足的主要措施。现有的国际流动性安排包括多种形式,是全球金融安全网的一部分。全球层面,IMF在全球金融安全网中发挥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为其成员国提供贷款与融资支持。区域层面,部分地区通过建立贷款条件相对宽松的区域融资安排(RFA)来加强区域内各国的流动性安全,为未能达到IMF借贷标准的区域内经济体提供贷款项目。国家层面,经贸往来紧密的国家通常采用双边与多边货币互换机制来强化货币合作,降低短期流动性不足及其他外部金融风险对协议方之间贸易及投资往来的影响。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后期,“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机制难以维系,由此引发的美元危机和国际流动性短缺严重困扰全球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IMF于1969年建立了新的储备资产——特别提款权(SDR),用于成员国偿债以及平衡国际收支差额,开创性地通过发行SDR这一新型储备资产为国际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在此后多次进行增发以扩大其流动性支持作用。
当全球面临重大流动性危机时,IMF会适时增发SDR额度以降低流动性短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爆发信用危机,多国减持美元,IMF将SDR分配额从1972年的93.1亿SDR增至1981年的214.3亿SDR。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IMF为缓解成员国的流动性短缺,于2009年9月增发1825.5亿SDR,分配总额增至2039.8亿SDR。最近一次增发是在2021年8月,IMF理事会批准了规模为4565亿SDR(约合6500亿美元)的新一轮SDR普遍分配方案。
作为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国,美欧国家主要采用货币互换机制的形式,加强彼此之间的货币合作。货币互换协议由交易国的央行签署,参照一定汇率向彼此交换本国货币,并约定在未来时点将本国货币赎回并支付相应利息。鉴于全球流动性短缺主要体现为美元流动性不足,发达国家的货币互换协议大多主要围绕美元展开。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对美元需求显著增加。为应对美元流动性不足,欧洲央行、瑞士国家银行于2007年12月分别与美联储签署200亿美元和40亿美元的临时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随着全球金融市场风险不断上升,与美联储签约的国家范围逐渐扩展至澳大利亚等12国央行。2013年10月,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士国家银行将临时性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变为永久性的常设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加强了六家储备货币国之间的货币合作。2020年3月,美联储宣布与9国央行建立临时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其中除巴西和墨西哥为发展中国家之外,其余7国均为发达国家,并且澳大利亚等6国央行可获得600亿美元流动性,丹麦、挪威和新西兰央行则获得300亿美元流动性。此外,美欧国家也会持有他国储备货币。2009年4月,美联储分别与英国央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国家银行签署金额为300亿英镑、800亿欧元、10万亿日元和400亿瑞郎的货币互换协议,但在协议生效后美联储并未动用相关储备来补充流动性。
美欧等发达国家还通过建立区域流动性安排,保障区内国家及其重要经贸伙伴的经济金融稳定。1994年,美联储与加拿大央行、墨西哥央行签订了北美框架协议(NAFA)作为北美贸易协定的平行协议,并且美联储与墨西哥央行的货币互换金额从初始的30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90亿美元。为应对欧洲债务危机,欧盟与IMF于2010年联合成立了包含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与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M)的临时性稳定机制。2012年,欧盟正式建立欧洲稳定机制(ESM),资金来源包括欧元区成员国出资建立的储备池以及ESM和IMF提供的贷款。截至目前,ESM及其前身EFSF已经向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塞浦路斯和葡萄牙提供2950亿欧元的贷款和金融援助。此外,为保障欧盟全体成员国之间的经贸稳定、应对非欧元区欧盟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欧盟委员会在IMF流动性安排的基础上对非欧元区成员国提供相应的流动性补充项目(BoP Assistance Facility),目前已通过该项目向匈牙利、拉脱维亚和罗马尼亚提供了流动性支持。
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流动性安排难以满足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流动性需求。一方面,除墨西哥等少数拉美国家参与了美国的货币互换机制,其余新兴经济体游离于美元、欧元流动性安排之外。当国际市场出现流动性短缺时,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只能通过动用外汇储备或加强资本管制来抵御外部冲击,其经济金融稳定受到严重威胁。另一方面,IMF仍是多数发展中国家获取流动性支持的主要来源,但IMF严苛的贷款条件和流动性分配规则增加了发展中国家获取流动性的难度和成本。IMF根据成员国认缴份额进行SDR分配,以2021年的SDR普遍分配方案为例,美国、欧盟和英国获得约50%的新增流动性,而分配至新兴经济体的SDR比重仅为42.3%。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流动性安排存在明显缺陷,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亟需建立服务于自身金融稳定的流动性安排。
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新兴经济体开始探索南南合作模式,构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多样化货币合作机制。
一是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区域性外汇储备池。2000年5月,东盟成员国基于清迈倡议建立了10亿美元的东盟货币互换安排,并且双边货币互换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签署,2009年东盟与中日韩的区域外汇储备增长至1200亿美元,中日各承担384亿美元,韩国承担192亿美元,主要用以缓解亚洲区域内的短期流动性困难。以拉美国家和俄罗斯为主体的拉美储备基金(FLAR)和欧亚稳定与发展基金(EFSD)也通过建立美元外汇储备池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融资支持,在降低主权债务违约风险、提升区域金融稳定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附表 国际流动性安排的实践
二是建立能够快速拨付的货币互换机制。2014年7月,金砖国家建立了初始承诺互换规模为1000亿美元的应急储备安排,由中国出资410亿美元、南非出资50亿美元、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各出资180亿美元,用于强化金砖国家防范外部冲击的协同应对能力。与其他美元流动性安排不同,金砖国家的应急储备安排通过互换承诺的方式,无需预先缴纳资本,并能够在未申请IMF贷款安排下使用30%的借款额度。
三是建立本币流动性储备机制。1976年,在22个阿拉伯国家的推动下,阿拉伯货币基金成立,初始规模为2.5亿阿拉伯记账第纳尔(Arab Accounting Dinars),主要通过短期贷款的方式为成员国提供金融援助。经过多次修订,该基金规模从1983年的6亿阿拉伯第纳尔增至2013年的12亿阿拉伯第纳尔,加强了阿拉伯地区的经济及金融一体化程度。近年来,中国在推动新兴经济体货币合作中起到重要作用: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加入了SDR货币篮子,正式成为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之一,并逐渐开始发挥其储备货币职能;2022年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清算银行(BIS)签署了参加人民币流动性安排(RMBLA)的协议,其他参与方还包括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马来西亚中央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智利中央银行,每个参与主体出资规模不低于150亿人民币或等值美元金额,为新兴经济体提供了新的流动性补充渠道。
建立完善的国际流动性安排对于储备货币供应国和需求国的金融市场稳定都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就储备货币需求国而言,充足的储备货币流动性有助于稳定汇率波动、降低外部金融风险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保障与供应国的经贸往来。就储备货币供应国而言,充足的流动性能够防止市场恐慌情绪引发的汇率大幅升值、减少对贸易出口的影响、避免资本无序流入导致的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风险。
近年来,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地位持续提升,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由2016年的10.92%上调至2022年的12.28%。国际市场对人民币在贸易、投资和储备等环节的需求不断增多。在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民币流动性不足将引发人民币资产价格变化、汇率波动、国际投融资成本增加、跨境贸易受阻等问题,2022年6月建立的人民币流动性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市场对人民币流动性问题的关注。
双边和多边人民币流动性安排的建立和发展,有助于加强离岸市场人民币供应的多元化。截至目前,我国已与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或双边本币合作协议,总规模已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双边货币互换规模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多边流动性机制的缺失,人民币流动性安排的建立能够填补这一空缺。人民币流动性安排的首批参与主体均与中国贸易联系紧密、对人民币有实际需求,多边流动性安排有利于参与方分散人民币流动性不足的潜在风险,强化参与方之间的经贸及货币合作。
多边人民币流动性安排在出资形式上的机制设计表明,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问题上一贯秉持合作心态。人民币流动性安排建立和发展的初衷是为了满足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合理需求,并不谋求削弱美元的国际地位。相反地,人民币流动性安排允许成员国以等值美元缴纳储备资金,彰显了美元在全球金融安全网中的重要作用和核心地位,非美元国际流动性安排在实践中依然会借助美元的中介效应。
虽然双边和多边人民币流动性安排的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目前人民币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体系中的占比仍低于3%,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贸易体量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人民币流动性安排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抱有清醒的认知,未来仍需基于国际市场的合理需求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使用,不断完善人民币流动性安排的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