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南京市江宁中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南京 211100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以高血糖为指征的基础代谢性疾病,而引起高血糖的原因在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以“三多一少”为代表性,即饮食量增多、饮水量增多、排尿量增多,体质量减少。临床将糖尿病划分为1型与2型两类,其中90%糖尿病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1]。据2021年调查显示,全世界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者数量超过5.37亿,预计2030年患者数量将增长至6.43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位居世界首位,约10.6%[2]。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多采用降糖药物、胰岛素泵等方式,目的在于调节血糖水平,增强患者胰岛功能。中医理论中将糖尿病划归入“消渴”范围,认为病因在于阴虚燥热、肝脏郁结等所致。大柴胡汤具有清热补气、疏肝解郁等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表现。本研究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3月南京市江宁中医院接诊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胰岛素泵联合大柴胡汤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接诊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奇偶抽签结果划分对照组(偶数签,50例)和观察组(奇数签,5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25~80岁,平均(49.58±4.15)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25~80岁,平均(50.11±4.2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确诊2型糖尿病,符合《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3]标准规定;空腹血糖值均超过7.0 mmol/L;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本次治疗研究。排除标准:1型糖尿病者;对治疗中药组方成分过敏者;中途退出治疗研究者。
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胰岛素泵治疗方案,在治疗前需进行面对面沟通,介绍胰岛素泵的使用流程和预后效果,在自愿前提下方可开展干预。以皮下穿刺方式放置预置针头,连接胰岛素泵后,根据患者血糖指标的实际情况选择给药剂量,胰岛素选择诺和锐30R,起始剂量控制在0.44~0.69 U/kg,连续治疗3~5 d后再次行血糖检查,根据具体变化情况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以4周为1个疗程,共开展为期3个疗程的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胰岛素泵基础上联合大柴胡汤进行干预,其中胰岛素泵治疗方法和对照组相同。中药方剂中包含柴胡18 g、黄芩18 g、大黄16 g、枳实16 g、全瓜蒌16 g、半夏9 g、白芍9 g、甘草7 g,将所有药材均放入清水中浸泡30~60 min,要求所有药材均需浸没在水面以下,随后使用浸泡用清水直接煎制。先以武火煮制沸腾,再以文火熬煎,最终得药汁200 mL即可,滤渣后饮用。1剂/d,分别在早餐后、晚餐后各温服100 mL即可,观察组治疗周期和对照组完全相同。
采用院内自行拟定的症状评估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候变化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形体肥胖、口干口苦、脘腹痞满、胸胁胀闷,分值0~10分,得分越高,症状表现越严重。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炎症指标变化,其中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炎症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疾病症状评估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出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对应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形体肥胖治疗前7.14±1.02 7.08±1.04 0.291 0.772治疗后3.15±0.38 5.11±0.36 26.477<0.001口干口苦治疗前8.27±1.19 8.19±1.23 0.331 0.742治疗后4.02±0.55 5.98±0.56 17.657<0.001脘腹痞满治疗前7.25±1.03 7.19±1.07 0.286 0.776治疗后2.89±0.46 4.45±0.49 16.413<0.001胸胁胀闷治疗前7.16±1.12 7.11±1.15 0.220 0.826治疗后2.56±0.48 4.37±0.44 19.655<0.001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s)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空腹血糖(mmol/L)治疗前8.11±0.67 8.09±0.69 0.147 0.883治疗后5.89±0.34 6.98±0.38 15.116<0.001餐后2 h血糖(mmol/L)治疗前16.25±1.33 16.19±1.38 0.221 0.825治疗后6.55±1.02 8.11±1.06 7.499<0.001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8.31±0.45 8.27±0.48 0.430 0.668治疗后6.26±0.33 7.89±0.34 24.326<0.001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炎症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CRP(mg/L)治疗前18.26±5.23 18.19±5.27 0.067 0.947治疗后7.09±1.04 11.12±1.02 19.562<0.001 IL-2(ng/L)治疗前8.20±1.23 8.15±1.28 0.199 0.843治疗后2.69±0.43 5.65±0.47 32.865<0.001 IL-6(ng/L)治疗前15.18±1.44 15.12±1.47 0.206 0.837治疗后9.09±1.03 12.35±1.08 15.446<0.001
糖尿病是以血液中糖代谢功能异常为主的慢性病变,病理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引起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部分患者则具有胰岛素抵抗作用,导致胰岛素分解糖分的效率严重下降[4-5]。根据患者自身状态不同可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如单纯为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可通过口服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的方式给予干预;而如患者具有胰岛素抵抗的症状,则注射胰岛素所能起到的干预效果极为有限[6-7]。目前临床尚无完全治愈糖尿病的药物或方法,因此在确诊后需要患者采取终身用药的方式控制血糖波动,以缓解高血糖状态对机体的影响。
我国中医根据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的特征,将其归入“消渴症”的范畴内,并结合并发症、合并症的情况提出了“消渴证候”的理论,认为该病症主要是由于饮食无度、伤劳损耗、情志不佳,再加上外感邪气所致,是以阴虚、燥热为主要指征的病变,因而临床多表现为肺燥、胃热、肾虚等[8-9]。中医干预糖尿病多以汤剂为主,其中大柴胡汤的应用范围较广。方剂中的柴胡具有解表退热的功效,而大黄可清热解毒,二者相辅可提升清热作用,并可疏气、通络、消滞[10-11]。瓜蒌则在润燥的同时可清热化痰;黄芩具有消火、解毒、抗炎等功效;半夏可提升清热化痰的作用,并主治肺热之证[12-13];白芍养血的同时具有调理脾脏的作用;枳实可破气、散痞,对经络瘀阻有明显作用。根据现代病理研究显示,为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需改善其胰岛素抵抗程度,而大柴胡汤中的药材则具有此功效。其中柴胡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具有抑制脂质吸收的功效,还可加快人体对脂质的排泄速率,从而缓解因脂质代谢障碍而引起的胰岛素抵抗作用[14-15]。大黄则可改善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量,使人体对高血糖的适应性进一步提升,控制并发症的产生,且具有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枳实也有加快人体脂质代谢的作用,和柴胡配合能够进一步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提升胰岛素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16-17]。另外柴胡中的有效成分—皂苷类物质还能够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并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炎症程度。黄芩、大黄也同样可以发挥抗炎作用,和柴胡配合,能够抑制炎症对脏器、血管、神经等的影响,缓解并发症的产生速度[18-19]。
该次通过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糖尿病患者接受大柴胡汤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后,空腹血糖值(5.89±0.34)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徐敏[20]发表文章中“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7.01±0.56)mmol/L低于对照组(8.06±0.65)mmol/L”相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糖尿病在采用胰岛素泵基础上联合中药组方大柴胡汤可有效改善症候表现,调节患者血糖水平,同时降低炎症指标,倡导运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