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浅谈提高中学生名著阅读的方法

2023-01-28 02:34陆晓岩李木子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名著中学生课外阅读

陆晓岩 李木子

名著是全人类优秀文化和智慧的结晶,阅读名著就是去撷取文学大师们为我们留下的一颗颗晶莹剔透、散发耀眼光芒的水晶。中学生阅读名著不仅可以从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还能够推动人类优秀文化的薪火相传。

2017 年秋季开始,教育部规定全国开始使用统编语文新教材。在统编教材中,名著阅读地位大幅上升,与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具有同等重要程度。“三位一体”的全新阅读教学体系中,名著阅读教学俨然成为现如今语文教学亟须重视的一部分[1]。

一、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为能更好地跟进语文课程改革的步伐,更有效地实现名著阅读教学目标,笔者自2021 年10 月到2022 年3 月,以白城市一所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的6 个班级,150 个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和访谈方式,通过对这些中学生在名著阅读教学课堂中的听课互动表现及名著阅读相关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实际观察、记录,对学生和语文学科教师进行相关问卷调查、访谈等,了解目前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比对统计、分析学生对课下名著阅读的时长、读名著之后的作业反馈和教师的课堂提问数据,笔者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课业任务繁重,课下阅读时长偏短

语文教育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学生不能仅限于课堂上仅有的一点儿时间学习名著,应在课下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基于此,笔者对教师和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进行调查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 所示。

阅读时间统计以一周为单位,让学生根据其每周的平均阅读时间进行选择。划分为,A:小于1小时,即几乎不进行课外阅读;B:3.5 小时左右,即平均每天进行课外阅读约半个小时;C:7 小时左右,即平均每天进行课外阅读约1 小时;D:10.5小时左右,即平均每天进行课外阅读约1.5 小时;E:14 小时左右,即平均每天进行课外阅读约2 小时;F:大于14 小时,即平均每天进行课外阅读大于2 小时。

表1: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统计

从表1 中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时长普遍偏短,半数以上的同学每天阅读时长不超过一小时,而且随年级递增呈严重递减的趋势。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业任务和压力随之越来越大,能留给学生的课下阅读时间越来越少,九年级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保持每天综合阅读时长超过一小时,留给名著阅读的时间就更少了。

(二)观念意识不强,名著阅读兴趣偏低

在较少的阅读时间中,学生的阅读偏好也不尽相同。调查统计结果如表2 所示,其中散文包括:狭义的纯文学的散文小品、杂文、各种随笔(包括国外作家的翻译作品)、报告文学等。

表2: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统计

表2 的数据显示,随着网络日益发达,现如今学生的阅读偏好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调查的六种阅读内容中,三个年级的学生最钟爱的都为网络小说。网络小说因其内容符合当下潮流,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可以用几分钟就可以阅读完一个更新的章节,这种“快餐”式无营养阅读已逐渐打败了以往“品茶”式涩后生津的传统阅读。

但网络小说良莠不齐,有些内容根本不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而经典、优秀的名著,学生反而不愿意阅读,究其原因,是因为名著大多厚如砖、涩如药,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鉴赏力,很难品出其中的滋味。中学生人生阅历尚浅,不能深刻理解内容,不少学生初读名著都有这样的感受:书上的每一个字都认识,然而合上书,却又总结不出这本书作者究竟想表达的主旨内涵。学生对名著阅读有如此大的抵触,自然就提不起兴趣。

(三)阅读习惯不良,名著阅读方法缺失

在走访、调查和参与听课时,笔者翻看了学生的名著书籍和读书笔记,大部分同学的读书笔记都是简单的摘抄,没有任何感悟、心得。在课堂中,部分同学在被老师提问后,回答得模糊不清,记不住自己已经看过的书籍内容。由此反映出另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根本不会阅读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而名著大多人物众多,情节繁多,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试题和知识点都给学生总结详尽,学生根本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慢慢地体味阅读带给他们的“延时快乐”。

(四)阅读动机不纯,应试教育影响较大

虽然教材改版、教育改革一直在大力推进,但是应试的阴影仍然如影随形。特别是在九年级的名著教学中,由于中考的巨大压力,有的教师觉得讲名著会冲淡自己的教学和复习“浓度”,让学生课下去读去品去体会,课上采用套用中考考题的方式对名著阅读知识进行讲授,填鸭式、灌水式让学生去硬背知识点,至于文本阅读品析、阅读方法训练、相关作家作品拓展教学之类近乎于无。

二、加强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策略

(一)提高意识,转变学生阅读观念

中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发展还不完善,靠自身难以正确筛选出适合他们身心成长、有助于提升语文素养的书籍。学生对阅读名著的意识还不够,没有认识到阅读名著可以提高他们日后乃至一生对文化的理解、感受、评价和欣赏。语文教师作为中学生阅读的引领者,要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方向,提高阅读名著的意识,转变阅读的观念,要让学生深刻意识到阅读名著的重要性。

教师在课堂中要多维度地为学生介绍名著,告知学生阅读名著就是在吸取全人类文明的宝藏和智慧的结晶。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由感知文学形式到进入文学世界,受到文学形象、文学境界的感染,对生活、生命有新的感悟,从而净化感情、澡雪精神,最终重塑心灵[2]。余秋雨先生也曾把名著比喻成知识堡垒上的制高点,引导学生占据了这个堡垒的制高点,攻下其他的知识自然就简单多了。

(二)建立机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文学教育的宗旨在于唤醒学生对于文学的渴望,点燃学生对于文学的热情[3]。而且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要我读”变成“我要读”,把心理活动和思维方向集中在阅读的内容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强化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如何才能合理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摸索出三个方法。

1.用课本做引线,引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有的态度[5]。初中教材中现代文的选材十分科学经典,其中不乏名家名篇。所以在备课时,教师就要用心挖掘教材和名著的结合点,抓住这些思想的交接点,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转变课堂角色,“放权”换学生来当讲解员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权力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6]。为了让学生能体验到这种认识、探索、阅读的快乐,笔者每周五都会布置一节20 分钟的“别样课堂”,完成一个特殊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自己当名著的讲解员,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实现他的“教师梦”。

3.举办读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情趣和热情

阅读情趣指的是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在阅读过程中,表现为高度的专注和痴迷,甚而手不释卷、废寝忘食[7]。英国著名的文学教授彼得·威德森也曾说过:“文学提供愉悦,人们似乎只不过是喜欢读它。”[8]为了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和热情,感受阅读中无穷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就要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和阅读活动。比如“读好书·品书香”假期阅读征文大赛、经典文学诵读大赛、读后感写作大赛、读书笔记展览等。在活动中可以把获奖同学的文章和作品张贴在荣誉栏中,供其他同学学习和借鉴。而且学校还可以为获奖的同学专门颁发奖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这些活动不但让学生更好地与经典文学作品接触,而且还提高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和能力。

(三)设定计划,统筹学生阅读安排

现阶段中学生要读和可读的名著并不少,单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规定的初中生必读的名著篇目就有12 部,如果再加上课标推荐的名著篇目就更多了。中学生本来就有繁重的课业任务,课外阅读的时间不多。如果阅读再没有方法,就会出现抓不住重点、无效阅读的现象。所以作为老师,就需要为学生指明方向。遵循经典阅读、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课内外兼顾、校内外结合的原则,按年级、分学期选定课外名著必读书目,订立好具体详细的阅读计划,指导学生分步骤、小目标推进式地阅读,从而完成适宜中学生的名著系统阅读。

(四)传授方法,提升学生阅读效率

在名著的阅读方法上,要讲究精读与粗读相结合,以略读为主,精读为辅。既要对精华的内容欣赏慢品,也要对一般内容粗放快读,阅读注意力既要放在精彩的情节内容上,又不能忽视值得效仿的艺术特色上。在中学生初入文学之门的时候,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顺序,应当在鉴赏方面对他们有个基本的指导,这种指导大概分为三步[9]:先初读,认识感知作品基本内容;再精读,品析文章;最后综合前面两步,认识作品的主题并做评议摘录。

1.略读式阅读

名著一般篇幅较长,内容繁多,涉及面广,人物关系复杂,所以学生的阅读任务很重。这时就可以指导学生略读,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写作技法、艺术特色、文学知识。学生阅读时可以先看目录和序文,再看正文,以便在阅读前对全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如高尔基的《童年》,正文前有一篇译序,学生阅读该序文可了解到作者的写作缘由和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以及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10],这些重点内容也会为学生接下来的阅读提供侧重点。

对于正文部分,要让学生抓住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三要素进行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行粗略式阅读,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主旨。如阅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可引导学生思考圣地亚哥在返航中一次次地与鲨鱼搏斗中,你发掘到他的身上有什么样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否值得你去学习。教师这样引导之后,学生再带着疑问略读,就更容易理解名著的主题。

2.精读式阅读

以文学素养的生成与发展的目的和要求看,文学作品教学的内容核心是体验和反思[11]。所以阅读名著不仅是让学生浅显地了解作品情节,更要让学生深切体验、感受其文学的魅力,思考内涵,领会其现实意义等。在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作品《格列佛游记》中,我们通过里梅尔·格列佛船长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可以了解18 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以及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

托尔斯泰说:“艺术活动是以下面这一事实为基础的,一个用听觉和视觉接受他们所表达的情感的人,能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的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12]在文学中,艺术活动可以理解为阅读文学作品的活动。让学生阅读名著,正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袤的文学世界,让其深刻、真切地去体验文学作品、体会作家当下的思想情感。

为了更好地体验作品,要让学生在精读时适当地做圈点和批注。这种阅读方式既能醒目地标出作品的重点内容,又能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如在指导阅读《名人传》这本书时,笔者让学生圈画出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学生画出了贝多芬说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因为他不能使我屈服”[13]。学生纷纷批注,“这是不屈的灵魂对不幸命运发出的呐喊”“展现了贝多芬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这种精读、圈点、批注式阅读,既能让学生欣赏作品中凝练、饱含哲思的语言,还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性格特点,感受名著的魅力,又能借鉴运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选择性阅读

很多名著篇幅很长,内容包罗万象,很多学生觉得很犯难,不知该怎样阅读。从头到尾读完,好像过于繁杂琐碎。丹纳曾就此形象地描述过:“我们没有进入书本之前只是表面地看待事物,漫不经心,心中很平静,犹如布尔乔亚看一次例行的单调的阅兵式。但作家搀着我们的手带往战场,于是我们看见军队在枪林弹雨中互相冲击、尸横遍野。”[14]学生自己阅读名著,没有主题,没有方向,没有兴趣,就更没有体验和感动。

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脱离那种漫不经心式的“阅兵式”阅读,“搀着”学生走入那个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的一个个战场,从“平静的心灵”变成“在内心掀起惊涛骇浪”。

把学生带入作品中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运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去读名著。对于内容杂多的作品,教师可以首先选定一个主题让学生阅读,这个主题可以是学生的兴趣点。例如在读《傅雷家书》时,初中生正值青春叛逆期,笔者就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家长怎么和自己相处。然后让学生课下先阅读傅雷作为一位父亲是怎么样教孩子文明礼仪、为人处世,怎么样看待感情等。还引导学生以父子情深为主题,找找看信件中哪一些内容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体贴。选定主题之后,就可以只读那些和主题相关的内容,而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可以略读或者不读。笔者在教授这本书时,利用给学生下发选择性阅读卡片的方式,既让学生高效、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读完了这本书,又让学生从内心反思到和家长的沟通模式是否得当,重新建立亲子关系。

选择性阅读卡片( )

(五)培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为保证阅读效果,阅读时还要养成随时摘录的好习惯,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录下来,把阅读中的深切感悟或读书心得体会写成日记,强调“三到”:眼到、手到、心到。眼到,就是加强阅读意愿,扩大阅读量,开阔知识视野,“一心读尽圣贤书”;手到,就是要求学生在读书的同时要动笔,“不动笔者不读书”;心到,就是要对备考或人生发展很有用的内容用心去记忆,把这些知识信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可以随时从记忆库中调用。

(六)及时监查,关注学生阅读情况

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其自律性和自觉性还有待提高,单靠学生课下自主阅读还是收效甚微的。所以教师要对规定范围内学生阅读进度和阅读质量进行及时督促和监查。

监查学生阅读的方式很多,例如可在每天课前利用三分钟随机提问学生,询问该生规定的阅读章节主要内容,这种方式可以随时监督学生阅读进度,以免学生自律性不够,在课下不能及时阅读,跟不上讲解进度。还可以每周收取一次学生的读书笔记、积累本、读书卡等,以此来监查学生是否及时有效地完成相关阅读任务。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监查学生的阅读质量,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把握情况,以调整日后的阅读讲解和考查内容,做到精讲精练。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读书交流会、名著知识竞赛等活动,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三、结语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15]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顺应时代和政策,努力钻研,适时调节名著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阅读名著产生兴趣,再授以学生名著阅读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能真正、真切、真心、真情地阅读名著,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名著中学生课外阅读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