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项目式学习课程设计与实施

2023-01-28 02:34孙长秀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沙包选题学科

孙长秀

在国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中,再一次凸显课程的育人导向。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继承与发展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任务驱动的长周期的主题学习课程。因其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真实性、体验性而备受广大师生喜爱,成为当下校本课程与学习方式的重要补充。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掌握的学科知识比较有限,实践操作与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升。为此,在小学阶段设计开展项目式学习课程,从确立选题到方案设计,从课程实施到教学评价,教师的适时介入与精准指导都不可缺少。下面从选题确立、方案设计、课程实施、多元评价四个方面,探讨实施路径,反思改进方法,以期实现课程育人的多元价值,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持续赋能。

一、自下而上设计选题,提升课程选题的适切性

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渐进的,只有通过连贯、进阶的任务完成和实践探索才能达成。为此,在设计项目式学习课程框架时,要求做到选题恰切,内容真实,包容性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具有任务驱动性和课程生长性。

低年级项目式学习主题的选择: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自主学习能力欠缺,这些都是开展项目式学习的不利因素。但是正因为这样,一、二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探究欲望强烈、学习兴趣浓厚,其中也包括对自身的认知与探究。在选题上教师要提供主题目录,供学生选择和使用。“美丽的树叶”“我们的身体”“恐龙的秘密”等都是学生喜爱的选题。

中年级项目式学习主题的选择:与低年级学生相比,三、四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有所增加,生活经验也日益丰富,看待问题的视野也开阔了许多,对于各种问题的解决都有了自己的主见与方法。因此,教师在选题的确立上更要注重学生的意愿和兴趣。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自下而上进行调研,然后根据调研结果与教师提供的目录进行整合,最后由学生自己选择参加的项目式学习主题,“神奇的牙齿”“声音的秘密”“走进国粹京剧”等选题,受到学生青睐。

高年级项目式学习主题的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与眼界的提升,五、六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主能力的发展都有质的飞跃。他们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意识有所增强,基本具备了独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选题上由学生自主推荐、自主选择,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与选择性。“城市的大动脉”“一粒种子的旅行”“寻找中国符号”等都成为热门选题,为学生津津乐道。

二、自上而下统筹设计,提升课程方案的精准性

在确定了合适的选题之后,制订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才能保证项目式学习课程的顺利推进与高效落实。项目式学习课程方案包括:项目主题、项目活动、项目时间、主要关联学科、主要关联技能、项目目标、驱动性问题、项目实施步骤、作品表现方式、项目评价等环节。

项目式学习方案的确定,需要在教师的统筹下师生共同完成,尤其要做好任务驱动的设计、项目内容的分解。此外,还要特别关注课时之间的内在逻辑递进、学科之间的整体推进统筹以及小组分工合作等。

三、适时介入上位指导,提升课程实施的实效性

在项目式学习课程推进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一方面不可以越俎代庖,另一方面也不可以缺位。教师要做到全程参与、适时介入,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提供支持,在不需要帮助的时候悄然退出,以此保证项目式学习的效果,满足学生成长的多元诉求。

项目式学习按照任务类型和学习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基于学科某一知识点或主题的深入探究;第二种是学科内知识的统整延伸与综合实践;第三种是跨学科的问题解决。

基于学科某一知识点或主题的深入探究这一类型课程筛选的内容,大多是基于学科核心知识及经典问题进行探究,学科性较强,研究的难度系数较高。为此,需要教师协助学生提前做好方案规划、资源整合及过程监控、适时指导,以此保证项目式学习的质效。例如“黄金分割”项目式学习课程,就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内容后,通过“黄金分割”在生产生活、美学创作、建筑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入手,设计驱动问题,开展学习研究,进行成果汇报,回顾反思总结。学生首先利用一周的校外时间进行知识储备,了解学习内容,进行小组分工,完成“黄金分割”的资料整理与汇总;其次利用两周的校内时间进行“黄金分割”的数学本质探究,其间教师全程参与本课程的学习指导;最后利用两周的校外时间开展数学事实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连接,完成绘画、设计、数学问题解决等多项研究成果。

学科内知识的统整延伸与综合实践这类课程的特点是知识本身比较重要,在学科内居核心地位,且与生产生活关联密切,课程的实践性和体验性更强。为此,这类课程在实施中,要求师生提前做好课程预案,尤其是作为指导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技术支持,提供各种实践和体验的平台,以此实现项目式学习的课程目标。例如“有趣的计量”项目式学习课程,就是在学生学习了常规的“量和计量”之后,师生共同开发设计的一项课程。通过第一阶段进行动员,了解学习的目的,活动的步骤、方法和要求;第二阶段进行选题和分组,完善实施方案;第三阶段开始学习研究,积累实验数据和活动过程资料;第四阶段进行研究成果展示及生成报告。特别是在第三、四阶段,教师要适时介入,提供资源平台推荐、软件工具培训等多项支持,以此保证课程的完成周期和成果质量。

跨学科的问题解决这一类课程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热点问题进行整合而产生的,因此具有跨学科性、真实性、实践性。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落实综合性,另一方面也要落实学科性。例如“声音的秘密”项目式学习课程,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之后设计开发的。项目目标包括:学习设计方案、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合作进行实验、独立制作小乐器、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主要关联学科包括:科学、音乐、美术和语文四个学科。预期的成果包括:“声音的秘密”思维导图、研究小论文、耳朵的结构泥塑作品、自制各种小乐器等。由于该课程属于跨学科学习研究,因此,在方案设计、作业组协调、课程开发、成果分享等方面,都要做好统筹规划,以此保证课程的整体推进与逐级实施。首先,召开协调会解读实施方案,确定课程推进顺序与完成周期;其次,按计划开展各学科学习探究。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科学学科先行,积淀所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美术学科随后跟进,制作人耳模型,深化学科理解;音乐学科第三个进入,了解声音秘密,制作吹奏乐器;语文学科压轴出场,用文字分享学习心得,记载研究成果。在整个项目学习过程中,各学科间相互配合、彼此补位,不断调整完善实施方案。最后,各学科总结梳理学习成果,联合进行成果发布,完成了省时高效的课程管理目标。

四、实施多元多维评价,提升课程价值的再生性

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作者泰勒反复强调:“进行评价的过程就是检验课程和教学计划是否实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般可以采用学习成果展示、记录学习过程的视频、图片等影像资料梳理、调查问卷、自评、互评量表等形式,对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过程及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评价目标不仅指向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成果,更多的要指向学习过程,指向学生的参与程度,指向学生在此期间付出的努力和所做的贡献。尤其是项目式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与方法,能否迁移到学生后续的学习活动和问题解决之中,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与评估的课程再生价值。

下面以项目式学习课程“玩转沙包”一课为例,简要说明如何通过评价来促进课程目标的全面、多元达成。陶行知先生曾在《生活即教育》中提到“核心生活能力”,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做事的能力。“玩转沙包”是以动手操作为基础,关联态度、方法、能力、素养维度的项目式学习课程。项目任务包括:缝制沙包、玩转沙包、创意设计沙包等。课程目标包括:培养动手能力、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学习古老游戏项目、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评价量规的设计中,首先评价的是学生的参与度,其次评价的是任务完成的质量,再次评价的是学习者的情感态度提升,最后评价的是“玩转沙包”课程中习得的经验迁移能力及课程再生价值。

“玩转沙包”评价表

积跬步,至千里。愿我们开展的每一项项目式学习课程,都能让学生大胆实践、不惧挑战,将更多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做到学有所用。愿每一个参与项目式学习的学生,都能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沙包选题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丢沙包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扔沙包
“超学科”来啦
缤纷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