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家校互动式教育的有效路径探讨

2023-01-25 00:50殷德绪
成长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育人

殷德绪

嘉峪关市教育局(甘肃省嘉峪关市 735100)

1 引言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自我的主场所,也是家长真正信任、学生无限热爱的地方。虽然教育改革工作不断展开,也大喊为学生减压减负的口号,但是义务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并没有明显减轻,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2021 年国家教育部门正式提出“双减”政策,该政策的实施使得现代教育事业迎来全新曙光。双减政策强调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繁重作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负担的减轻,是深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理念的政策。依托双减模式,促进各级学校的育人质量高效提升。双减政策背景下,也为家校协同共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参与主体强化对双减政策的认知与把握,明确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价值,在协调共育过程中践行双减理念,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学习成长空间,助力其健康全面的成长。

2 关于“双减”政策的基本概述

双减政策于2021 年7 月正式“落地”,一经提出引发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学生家长、一线教育工作者、教育培训机构等更是广泛关注。双减政策的颁布及实施的初衷是将课余时间归还给学生,不得占用这部分时间为学生额外补课,监督教师严格把控家庭作业布置量,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双减政策的关键词为“双减”,起初分析这一政策的时候,很容易将改革的关键点放在校内,但是细细研读这一政策可以发现,保障双减政策切切实实落实到位,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助力与配合。通过对学生家长展开家访、面对面沟通交流等发现,国家颁布实施的双减政策的的确确让家长感受到方便,因为家长可以正常上下班后再去接送孩子,正常工作不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也不需要将孩子送去高额的校外托辅机构。但是双减政策在带给家长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他们产生思想焦虑,也就是教育焦虑症,担心自己的孩子由于没有接受校外培训而跟不上教学进度,与其他学生的成绩差异越拉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强调家庭教育的优化改革。

3 关于家庭教育的相关概述

3.1 内涵

校内教育和校外生活对学校和家庭进行了有效区分。校外生活更加广泛,包括家庭生活、社区生活。是与学生成长实践密切关联的生活内容。该定义明确指出家庭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分析家庭教育,可以从广义层面以及狭义层面展开分析,立足于广义层面,家庭教育强调家庭成员相互教育。狭义家庭教育强调未成年人被父母指导,提升道德品质,强化身体素养,增强生活技能,养成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也作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前提基础,属于基础性更强的教育。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身的,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家庭教育就已经开始了。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对于孩子而言,良好的家庭教育好比滋养其茁壮成长的养分,是其他任何教育都替代不了的。因此,家长必须本着为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展开家庭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同时也为双减政策的顺利高效实施助攻。

3.2 新背景

家校合作共育从20 世纪50 年代就开始了,随后从理论层面以及实践方面均有所发展。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家校共育现状仍然不理想,需要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政策方针为其助力。2021 年双减政策的顺利“落地”,使家校共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根据“双减”政策的有关规定,必须将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减轻。而学校方面需要减少学生的作业量,考试次数调低,从而达到为学生减负的目的,但是减量不等于减质,甚至需要在减量的同时增质。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成效就显得尤为紧迫,发挥家校协同育人优势,增强学生的学习成效,使立德树人的相关任务落实到位。立足于家庭立场分析,孩子的作业负担减轻了,那么就有了更充沛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家长一定要在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方面下足功夫,保障家校共育工作高效推进,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助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3.3 新挑战

家校共育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由于法律条规相关规定不完全,很多都是从经验层面出发。但是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当前教育工作是为了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服务的,所以在新形势下家校共育所面临的挑战也是相当严峻的。首先,家庭和学校作为家校共育的主体,必须强调育人理念的优化转变,必须将传统的应试理念有效打破,唯分数论高小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在学校里,教师参照学生的考试分数来确定考核名次。而在家中,家长则将孩子的考试成绩看的非常重要。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必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强调核心素养的增强,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期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工作,从思想层面,将唯分数论的理念彻底摒弃。

其次,提升家校合作质量,必须进一步强化合作信念,这也作为新时期家校两方共同面临的挑战。新的发展阶段,家校协同育人理念对学校和家庭提出全新要求。家长一定要转变育人思想,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发展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家校合作育人过程中。此外,使得家庭协同育人理念的高效强化,保障强大的教育合力的高效形成,将家校共育优势凸显到位。

最后,根据双减政策的基本要求,学校和家庭两方必须提升学习深度,保障自身的教育能力能够胜任学生的教育工作。导致家校共育质量不佳的原因之一是家长、老师的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掌握有限。因此,增强家校共育成效,家长和教师一定要关注自我能力的提升,掌握更充足的育人知识,例如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理念,依托专业知识助力指导教学工作。

4 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意义

根据新政策要求,双减政策在素质教育阶段的实施广度与深度不断提升,身为一线教师,双减教育背景下,做好与学生家长的互动交流。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本身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在双减政策的助力下,家校联合育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发挥家校共育优势,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需要强调思想层面的高度统一,保障双减政策落到实处,真正立足实际,将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本职任务,保障现代育人目标的高效达成。与此同时,发挥家校协同育人优势,提升家校沟通质量,提升家长和教师配合的密切程度,双方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下依托家庭作业,增强学生作业以及学习的高效性、严谨性,发挥家校共育优势,保障共同交流深入展开,强化学生的自我学习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在家校共育的助力下,使家长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加深对共同学习的认知,保障家校共育的任务开展得更加高效、顺利。

5 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

5.1 家校合作共育意识薄弱

家校合作意识薄弱是家长和教师存在的“通病”。从家长层面分析,部分家长认为教师是孩子教育的唯一责任人,学校也是孩子教育的唯一责任场所。他们自己也不懂得如何教育,将其作为理由,把孩子完全推给了学校和老师,自己甩手不管,认为只需要做好后勤保障即可。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能是自己来教,认为教师仅作为“教书者”,只是完成了应试知识的教授,但是没有满足孩子个性化的需求,所以知识的扩展以及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还需要家长完成。从教师层面分析,部分教师质疑家长的学识能力,认为他们根本辅导不了孩子的学习,甚至还会越帮越忙。此外,家长对家校共育的认识不到位,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确实存在缺少和学生家长沟通不到位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家校之间的信任。所以家校共育中,家长和老师保持足够的信任,是双方协调育人的基础。但是事实是双方沟通不到位,相互之间缺的就是信任。

5.2 家校互动权责不清

虽然教育政策、文件大力倡导家校合作,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致力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培养,但是具体育人实践中,家校互动权责相对模糊,从而导致工作成效不佳。从形式层面来看,家校共育的主体还是学校,仅仅是学校单方面提出要求,将教育工作全部包揽,而家长处于被动地位,基本不会主动与学校联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家校协同共育只能无奈流于形式,一旦出现问题,双方相互推诿,育人成效不理想。

6 双减背景下家校互动式教育新路径

6.1 促进教育思维的优化改变

教育改革是一项大工程,不是朝夕完成的。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强调双减政策的高效实施,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成效,必须致力于教育思维的优化转变。家长和教师都应当彻底摒弃应试理念的束缚。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育要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分数绝不是命运的决定着,我们应当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抛弃唯分数论,家校联合,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征,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三观,双方协调带领他们发现世界、融入社会、拓宽视野、丰富阅历、感受人生百态。增强学习自信,强化学习动力,为全面健康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也只有家庭与学校的教育思维真正优化改变,才能为双方的协同育人奠定有力基础,接下来的协同育人工作才得以顺利展开。

6.2 做好作业管理,规避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根据传统教育理念,认为练习强度与学习效果呈正相关,所以大搞“题海战术”试图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教师应当合理安排作业量以及作业难度,规避为了提高分数而展开的机械重复的训练。同时让家长明确孩子的作业,配合学校监督孩子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将孩子在家里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时全面的反馈给老师,也将作业完成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反馈给老师。

6.3 强化家校沟通,解决学习难点

双减模式的落实,明确禁止学校不能让家长来批改学生的作业,为了规避学校通过家校协同育人增强的理由来增加家庭教育负担,学校必须保障建立起更加健康、合理的家校沟通机制,使得家庭本应的教育本质顺利回归,关注学生的德育以及心理健康发展。例如教师将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进度同步给家长,家长辅助学生在家完成下一阶段学习任务的预习工作。强化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积极配合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增强家庭教育实效,为在校学习提供切实帮助。

6.4 丰富教育内容,减负不是放养

减负不等同于放养,这是减负政策提出的最为基本的一点。这本身也作为双减政策实施的目的之一。根据国家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以及课外辅导负担的目的是留给学生更多可支配的课余时间,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助力其展开积极的探索求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世界奥秘的探索之中,在生活中接触更多科学思维,使得其思维水平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提升。为此,校方必须注重与学生家长的强化协作,学校负责丰富学生在校期间教育内容,而放学后的各项活动,例如体育锻炼、文化活动、兴趣培养等素质教育活动则有家长负责。家长善于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关注其兴趣所在,为其全面健康发展助力。家长和学校积极互动交流孩子在校期间以及在家期间取得的教育成效,全面细致地把握好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其擅长的项目。

6.5 拥有充足水平,提高学习成绩,保证身心健康

在双减政策的助力下,学生虽然有了更充沛的课余时间,但是习惯于参加课外补习班的学生和家长面对升学压力,还是无法摆脱课外辅导,甚至不惜将睡眠时间缩短来学习。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已经严重不足,殊不知睡眠时间果断是导致学生出现抑郁焦虑的主因。所以睡眠不足更容易滋生心理问题,从而对学习效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双减背景下,家长必须保障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这是保障学习活动高效展开的基础。

7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实施家校互动式教育,满足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和家庭必须肩负起自己的育人重担,强化协作交流,明确双减政策的本质内涵,在协同育人过程中践行双减理念,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增添动力。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