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玉,刘高强,王晓玲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林学院,长沙 410004;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教务处,长沙 410004;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沙 410004)
农林类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业领域和林业领域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1]。办好农林高等教育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安全及民族全面复兴的基础工程。新时代的农村充满希望,新时代的农林教育更大有可为,农林院校应该承担起培养有信仰、有担当、有本领、有情怀、知农爱农的新型涉农人才,然而,农林院校在学校特色、办学定位及开设的课程与其他院校均有不同,在育人方面又肩负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重要历史任务和使命,所以农林院校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更加重要和迫切[2]。本研究将以农林院校的课程思政教育为研究对象,在探讨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分析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为丰富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培养具有崇高品德的高素质人才是党和国家对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树人先立德,德育必须摆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农林高校只有始终秉持课程育人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坚持“立德”贯穿教学全过程,才能完成课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三维“树人”功能,高校思政课是为大学生“立德”的主课程,但绝不是唯一的“立德”课程,专业课、通识课和思政课都具有“立德”功能,即思想教育功能。但目前农林高校还未形成专业课、通识课和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机制,专业课和通识课只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任课教师对课程的价值观育人内容挖掘不够,使课程的价值属性很难体现出来,未能形成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共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合唱”,同时影响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三要素——教材、教师和学生缺少统筹协调,没有实现无缝对接,导致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没有做实做够。而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路径,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要求专业课、通识课和思政课形成横纵贯通、良好有序的育人目标体系,每一位任课老师都要依据课程内容及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理论课堂、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能协同一致地依据课程价值观目标开展课程思政。
要保证农林高校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农林领域高等人才的主战场,就必须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就是要坚持党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课程思政工作中的绝对主导权,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是要在农林人才培养目标和所修课程中设置价值观培养目标,将社会主义价值导向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以培养永固社会主义红色江山的接班人。
高校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大的教育生态系统,每一门课程都是一个教育生态系统,要保证这个系统内的全体教师在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3],就必须科学的设置课程价值取向,必须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思政内容渗透到农林课程体系中。就必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四个自信”等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植入到大学生的心里。尽管各门课程融入思政内容的重点和方式有所不同,但都指向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就是要让各类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同向同行,协力合作,将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课程体系建设好,聚全体教师之合力,全身心投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尤其是督促引导课程教师常态化开展课程思政。
大学的课程类型分为思政课、通识课和专业课,三类课程都具有立德树人的责任,但在传统意识中,只有思政课和通识课对大学生具有价值引领和塑造功能,而认为专业课没必要融入思政元素,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学生的思政工作应由思政课和辅导员来完成,而美育、体育方面的价值观塑造应由通识课来完成,专业课只负责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表面看三类课程各司其职,但这种条块分割的课程育人机制,无法实现各类课程同思政教育的相向而行,也无法实现全课程、全过程育人。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占的比例最大,但现有的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大纲基本上都弱化了思政教育功能,只重视课程是教书主渠道,而忽视了课程同样是育人主渠道。培养方案只重视知识能力的要求,而忽视了价值引领的要求。随着课程思政教育的逐步深入,专业课老师都在课程内容中融入了思政元素,但仍存在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本身契合度弱和逻辑性差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课程思政元素浮于课程内容表面,善用马克思经典理论的大帽子套在课程内容上开展思政教育,而没有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深挖思政元素。也没有从知识、能力和价值内在逻辑关系寻找思政元素,导致“泛思政化”偶有出现[4-5]。
长久以来,农林院校课程育人目标紧扣农林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课程价值引领这一重要目标,导致课程知识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没有完整地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目标中,也没有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导致课程知识化、育人目标窄化情况突出,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对价值引领决定着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育人理念认识不够,为谁培养人才政治站位不够。课程的教学活动、实践活动及网络课程没有真正相贯通和支撑。课程之间、课程与思政课之间、思政课之间和课程思政资源之间缺少协同性[6]。
教师是课程思政实施主体,课程思政的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目前老师们都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但课程思政意识较薄弱,很多老师潜意识认为价值观教育应由思政课和辅导员来完成,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课程的属性是专业性和学科性,没有必要开展价值观教育,这种思想本质上否定了课程思政教育功能,更谈不上课程思政的协同开展。目前,即使大多数教师有课程思政的意识,这种意识只是自发的意识而非自觉的意识,靠老师的责任感去开展课程思政,而不是自觉地发掘课程思政元素,主动地创设课程思政的路径及情景,只注意到了课程思政的显性元素,而忽略了课程思政的隐性元素,导致思政元素“标签化”明显[7]。另外,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内外动力也不足,内在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课程思政绩效没有与师德考核和职称晋升挂钩,导致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欠佳,外在动力不足表现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舆论氛围和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和创设。最后,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欠缺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最大挑战,大多数老师只熟悉课程的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而对课程思政认识和了解不够,也没受过系统的培训,仅凭自己的感觉将课程思政停留在课程目标,而没有细化到教学大纲中去。
目前,高校人才引进注重的是科研和学科带头能力,而对教学能力和课程思政能力没有具体要求,职称晋升对授课能力与思政育人能力也没有量化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入职后也缺少系统的课程思政能力培训,督导在听课过程中也没有强化课程思政在授课内容中核心地位,即使少许的培训也是各自展开,缺少协同性。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就是在学校党委的顶层设计下,构建教学、行政和学工多维协同开展课程思政,然而目前科研教学与学工相互分割,很难统一实施课程思政。再加上课程思政资源平台、课堂平台协同不够,也很难真正将课程思政系统创新落到实处。
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证符合逻辑有序开展,就必须发挥高校党委在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统筹规划,协调推进。首先要明确高校党委在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导地位,就是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上必须占据主导[7],培养的人才必须为党治国理政、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服务,培养的人才在理想信念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内心深处认可党的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要强化思想政治素质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性,要深化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协同性。其次,要落实高校党委对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具体责任,包括政治、组织和推行责任。成立课程思政协同创新领导机构,协调调度课程思政所需要的一切资源,指导院系和职能部门制定责任清单,保证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落到实处。
高校课程思政创新主体包括高校党委领导下的职能部门、思政工作队伍和一线教师,要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就必须在党委领导下协调好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各教学和行政部门要各司其职,为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提供支持平台,教务处要深化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改革。人事处要建立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及教师在职称评审中的课程思政准入条件。团委要鼓励思政课老师、辅导员与专业课老师协作到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去。教师工作部要大力宣传课程思政典型,鼓励教师学习。思政工作队伍要做好课程思政理论指导。总之,在党委的领导下,所有部门和人员都要与一线教师相向而行,使每门课、每节课的课程思政效果都尽量达到最好。但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实施主体是教师,教师主体作用发挥好了,课程思政的效果才会显现出来,要发挥好教师的主体作用,首先要通过课程思政典型事迹、教学指导和讲座引导老师认同、理解和接受课程思政,积极加入到课程思政建设行列中。其次,由于受德育意识和能力的局限,不少老师的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需要专业人员指导,慢慢提升,可行的对策就是党员骨干教师先行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试点,然后在全员教师全面铺开。最后,专业课、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在课程思政方面要积极交流,协同育人。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育人体系要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统筹一切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资源、平台,构建协同育人体系[8]。首先,要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体系。课程是承载思政育人元素的载体和开展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的基础,任何一门课程目标都应当具有价值塑造的目标,并通过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使“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落到实处。但每门课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门课程既有自身独特的知识体系,同时在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中又与其他课程内容存在交叉重叠,因此全课程育人要做到专业与课程协同,要从专业培养方案着手,并以此指导每门课程思政元素的开发,从而促进专业培养方案和各门课程协同育人能力的提升。其次,要构建全过程协同育人体系。即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必须覆盖课程课堂、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三大阵地,且要以课堂课程思政目标为主导,以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为辅助,实现三类课堂相互融入、相互支撑[9]。让学生有机会实践课堂课程学到的知识和倾听、辨别、回应网络课堂的不同声音,真正实现三类课堂融为一体的立体化课程思政。要针对课程课堂、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的各自特点,分别采用理论教法、实践教法和疏导教法开展课程思政。理论教法要摆事实,讲道理,因势利导,避免“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实践教法可通过实地考察、情景体验生产实习等方式来进行。疏导教育可采取典型、激励及感染等教育方式来开展。最后,要构建全员协同育人体系。每一位教师都是决定课程思政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要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要将课程思政能力作为教师聘用和职称晋升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
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培育机制指的是培育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的机制,为了提高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就必须把教师的政治素养和能力作为选聘的前提条件,采取一票否决制,绝不能让政治立场不坚定、道德无底线的人上高校讲台,对新聘教师必须加强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培养,对已聘教师必须建立师德师风的警钟长鸣的长效机制。要通过教师岗前和日常培训、课程思政精品课建设、传帮带团队协作激发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内在动力[10]。要通过构建立德树人的激励、评价机制及相互交流平台来完善课程思政的考核机制。
课程思政协同管理机制指的是课程思政全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实施与管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应体现立德树人的基本宗旨,教学计划中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学大纲要将课程思政元素落实到每一个课时,每一个章节。教学内容应充分挖掘科学精神、人文关怀、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等课程思政元素。为使课程思政的内容能被学生充分吸收,教学方法应该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判断和选择正确的价值观[11]。
课程思政协同平台机制是指课程思政主体、主渠道的构建及运行机制。要推进课程思政顺利开展,需要成立有党委书记领导、思政专家指导、一线教师参与的课程思政研发小组,负责审核课程思政教案、大纲,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及建设具有推广价值的课程思政示范课。要聘请思政专家举办课程思政讲座,解读课程思政政策的背景和内涵、课程思政教法和课程思政教案的撰写。要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和新媒体网络渠道作为课程思政的主渠道协同推进。
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是指开展课程思政的资源和制度的保障机制。开展课程思政的资源包括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和思政工作者等人力资源,教室及相关的技术设备和基础设施等物力资源,满足课程思政建设的财力资源,以及思政课程库和教材资源等。要保证课程思政效果真正落地,就必须建立开展思政课所需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保障机制。对在思政课程协同创新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和组织需要适当奖励,以激励其积极性。对教室、基地等物力资源要进行技术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府应根据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绩效对高校拨款,成立高校思政建设专项基金等。同时高校也要拿出一部分资金对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进行专项支持。开展课程思政协同创新,除了资源保障外,还需要制度保障,在高校党委领导下应制定具有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包括制定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及教案标准制度,课程思政系列培训、座谈制度,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协同开展课程思政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