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艳
研学旅行是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实现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路径。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首次明确提出“研学旅行”,并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1],启动研学旅行试点工作。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颁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健全经费筹措机制,建立安全责任体系”[2]。此后,我国陆续出台多个涉及研学旅行的政策性、指导性、规范性文件,研学旅行顶层设计日益完善。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研学旅行对导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6年12月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明确指出,“研学导师是指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具体制定或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并提出“应至少为每个研学旅行团队配置一名研学导师,研学导师负责制定研学旅行教育工作计划,在带队老师、导游员等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提供研学旅行教育服务”[3]。从目前来看,研学导师的专业化发展跟不上研学旅行的迅猛发展,导致研学旅行出现课程教学目标虚化、专业引领与指导不力、教学现场规划缺失等异化现象[4]。促进研学旅行活动专业化、标准化、课程化、体系化建设,完善师资体系是首要条件与基础保障[5]。只有明确研学导师的胜任力,才能为研学旅行提供科学化、规范化的指导。换言之,研学导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研学旅行的实施效果和质量,因此,构建研学导师胜任力模型亟须提上日程。
20世纪70年代初,“胜任力运动”拉开了帷幕。哈佛大学教授戴维德·麦克兰德(David McClelland)认为胜任力是指能够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特质和动机等[6]。对胜任力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指的是根据个体的内在特征进行理解,即站在理性分析的角度进行理解;另一层是根据胜任特定工作的外显行为特征进行理解,即站在行为访谈、职能分析的角度进行理解。教师胜任力则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能区分绩效优秀的教师与一般教师的个体潜在特征,包括教师能力、知识、自我意象、动机以及人格特点等[7]。基于对胜任力和教师胜任力的解读,结合研学导师的专业素质,研学导师胜任力可以理解为在研学旅行整个过程中所必备的能促进学生“研”与“学”的个性心理品质。胜任力属于能力的范畴,斯皮尔曼的能力结构二因素说认为,能力既包括知识、技能等一般能力,又包括态度、价值观等特殊能力。因此,在外延上,研学导师胜任力不仅包括外显的教育教学知识,还包括内在的专业品质,以及支撑知识与技能的理念与职业素养。
胜任力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力特征的总和,是针对某一特定职位角色所要求的一组胜任力特征[8]。当下,比较经典的、可操作的胜任力模型主要包括两种: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
冰山模型呈“正三角形”结构,把胜任力看作漂浮在水里的冰山。该模型以“水平面”为基准,包括上下两个部分。“水上”包含知识和外显行为、专业技能两个方面,即外显的、可察觉的特征,能够通过直接观察、测量进行评价,是“基准胜任力”;“水下”包含自我认知、特质、动机三个方面,即内隐的、不易察觉的特征,往往被忽视,测量难度较大,是“卓越胜任力”。“基准胜任力”可见性强、易于观察,是高绩效的基本条件;“卓越胜任力”虽然内隐性强、难以观察,但是起决定性作用,是达到个人绩效卓越的关键因素。
基于冰山模型,美国研究者理查德·博亚特兹(Richard Boyatzis)加以深化,提出了洋葱模型。洋葱模型呈“同心圆”结构,将胜任力从外向内进行了分层。该模型认为胜任力具有由内到外可逐层观察和测量的特征。与冰山模型不同的是,洋葱模型将隐性特征与显性特征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区分,内部比外部稳定性强,却难以察觉和改变。洋葱模型的最外层是知识和技能,呈显性特征,易获得;中层包括自我概念、态度及价值观,具有临界特征,体现了“元认知”;最内层是特质及动机,稳定性强,却难以察觉,体现个体的内驱力、学习力,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
根据胜任力的概念和理论模型分析,可以总结以下三点特征:第一,胜任力是针对特定的领域或者职业来定义的,与所从事工作的相关内容密不可分;第二,胜任力既包括知识、行为、技能等“基准胜任力”,也包括认知、特质、动机等“卓越胜任力”;第三,个人具备的特质是有高低之分的,具有深层次特质成就“高绩效者”,具有浅层次特质成就“低绩效者”。本文基于两种模型构建研学导师胜任力模型的指标要素,进而提出提升策略。
在实践中,研学导师是研学旅行的设计者和主导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其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胜任特征缺乏相关的政策文件规定,使研学旅行实施面临许多困境。有学者提出,只有研学导师的核心胜任能力得到明确,研学导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切实提升,评价考核机制逐渐完善,研学旅行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施[9]109。要想推进研学旅行高效实施,就必须提升研学导师的专业化程度和胜任力水平。通过构建研学导师胜任力模型,可以为研学导师素质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本研究将研学导师胜任力模型划分为三层,即外层、中层和内层。从外层到内层逐渐深入,互相影响。外层包括知识层面和能力层面,是研学导师必备的素养,通过短期学习、培训即可达到;中层是情意层面,主要包括教育情怀、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内层是态度层面,主要包括个性和成就动机。中层和内层是能够区分研学旅行绩效水平高低的个人特征,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这也意味着难度较高,研学导师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可以获得。
1.知识层面
研学旅行是依托研学旅行课程展开的体验式教育活动,它除了“游”之外,更重要的是“学”,这就要求研学导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体系。研学导师面对的是鲜活的学生群体和多元的研学环境,因此,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研学旅行知识、生态文明知识、安全防护知识、跨学科综合知识必不可少。其中,学科专业知识主要指所教学科的知识,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育教学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解决“如何教”的问题;研学旅行知识主要包括必备的研学旅行本体性知识、研学旅行政策法规知识、研学旅行课程知识等;生态文明知识主要是有关生态和生态教育方面的知识,有助于研学导师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引导学生尊重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跨学科综合知识是指各个学科的知识,研学旅行的活动形式多样,涉及调查、访谈、记录、实验、考察等多种形式,需要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同时也需要每位指导教师具有一定的跨学科综合知识[10]。
2.能力层面
教师能力是教师在接受和参与教师教育、从事教育教学以及投身教育研究等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教师职业要求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个性心理特征[11]。相关调查显示,有46.0%的学校能够独立开发研学旅行课程,也存在完全依赖旅行社和研学基地的情况[12]。研学导师最核心的两种能力是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能力与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能力[9]108。提升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能力的前提是必须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了解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明确研学旅行基地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安全状况,并能结合学校的特色课程、研学旅行的目的等进行精心设计。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能力包括组织管理、户外教学、安全急救、教育应变、信息处理、教育研究、教学反思等方面的能力。
研学旅行是“旅游+教育”跨界融合的新型活动,标准的构建与完善可以最大限度地推动研学旅行教育功能的贯彻落实,实现研学旅行课程资源效益最大化与研学旅行参与者收获最大化,真正践行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13]。所谓全面育人是指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均衡发展,这就要求研学导师不仅要具备知识和能力层面的要求,而且要具备良好的情意,包括教育情怀、道德修养、心理素质。是否以学生为本,是影响研学旅行开展成效的关键要素[14];因此,研学导师要以学生为本,理解和接纳学生。同时,研学导师要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良好的人格品质,为学生树立榜样;要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够适应校外各种环境,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应对研学旅行活动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研学导师除了具备知识、能力和情意素养之外,还要有良好的态度,履行应尽的职责。首先,研学导师应该愿意甚至喜爱研学旅行活动,乐于承担研学旅行工作,具有稳定的参与动机。其次,研学旅行是在“天地大课堂”进行的一种综合性学习、混合式学习,必须有师生之间多种组合的协同实施[15]。研学旅行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研学导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沟通,而这要求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态度。最后,由于研学旅行的时间不固定,有一日研学旅行、一周研学旅行,甚至时间更长,这要求研学导师不仅要精力充沛,而且必须积极性高,富有爱心、耐心、责任心、亲和力,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服务研学旅行学生。
培养一名合格的研学导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协同各方力量,这样才能全方位改善、提高研学导师的胜任力水平,推动研学旅行高效开展。
我国研学旅行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研学旅行逐渐进入学校教育教学,对研学导师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作为2022年6月才公示的新职业(公示职业名为“研学旅行指导师”)[16],研学导师并没有权威的任职资格条件规定及相关认证程序。目前研学导师基本上都是“无证上岗”,不少导师胜任力不足,对研学旅行带来不利影响,如研学旅行前准备不充分、研学旅行中常出现安全隐患、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效果不佳等。因此,完善研学导师资格认证刻不容缓。教育部门可以牵头实施研学导师资格证制度,提高研学导师的准入门槛[17],强化研学导师的胜任力。研学旅行在不同学段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因此,研学导师资格认证可以考虑划分为不同学段和等级:从学段上可分别设置小学、初中、高中三种类型;从等级上可划分为低级、中级、高级。另外,可以借鉴美国的“微认证”系统,把研学导师的学习、实践、认证与分享等专业发展环节有机串联,把微认证的认证者、发布者以及承认者等主体相关联,建构研学导师专业发展生态圈[9]112。
如果说明确价值取向、加强研学导师队伍建设是一种“软力量”,那么制度保障无疑就是一种“硬力量”[18]。当前针对研学导师的专门培养培训体系尚未形成,难以保证研学导师具有足够的胜任力。因此,研学导师的培养培训应从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组织研学实习三个方面开展[19]。一方面,高校应开设研学导师师资培养专业,加强研学导师的培养工作,提供合格的研学导师师资。另一方面,必须加强研学导师的职后培训,在教师职后培训体系中增加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的培训项目,突出研学旅行课程衔接学校课程的策略培训[20]。学校也是提升研学导师胜任力的重要主体,应组织校本培训,邀请专家指导研学旅行如何高效实施,组织研学导师到示范性学校考察和学习,帮助其明确在研学旅行中的角色定位,明晰实施过程中的实践操作策略。另外,创新培训形式,建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联动培训模式,采用专题讲座、实地调研、考察交流等多种形式,使研学导师能够自主安排培训时间,自行选择学习途径与方式,形成个性化、特色化培训机制。
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教育形式,研学导师胜任力的提升,需要高校(university)、政府(government)、学校(school)和研学旅行机构(institution)协同推进。高校可开设研学旅行专业和课程,开展研学导师的培养和培训。政府部门组建研学旅行领导机构,出台研学导师培养、认证、使用、评价等政策。学校要建构专业的研学导师团队,团队成员职责分工明确,开展研学旅行的政策宣传指导、学情调查、规划制定、课程开发、路线设计以及基地选择等。在我国,研学旅行刚刚兴起,研学导师队伍建设尚不完善,研学导师仍以兼职为主,不仅包括学校教师,还包括研学旅行机构人员,如旅行社导游、基(营)地教练、博物馆等场馆讲解人员以及各类专家、专业人士、在校大学生等,这些人员共同对研学旅行课程进行指导、实施和优化[21]。这就要求整合各方力量,构建高校、政府、学校以及研学旅行机构共同体,加强专职与兼职研学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其胜任力。
提高研学导师胜任力,科学、合理及系统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这是有效实施研学导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基本保障及核心要素[9]109。研学导师评价主要包括评价主体、评价维度和评价等级三个部分。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员等;评价维度包括基本素质、课程实施、组织管理、工作成效等;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有待完善”。其中,评价维度是评价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在基本素质维度上,主要参考研学导师胜任力模型的维度指标,评价其是否具备应有的知识、能力、情意、态度等;在课程实施维度上,主要评价研学导师是否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资源等;在组织管理维度上,主要评价研学导师是否在具体实施中注重安全防控和应急处理,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确保学生的安全;在工作成效维度上,主要评价研学导师是否引导学生总结并分享研学旅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