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宇红
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中增设了劳动课程,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这标志着劳动教育有了专属法定课程。江苏的劳动教育先行先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劳动教育已在江苏中小学以地方课程的形式存在了近40年,地方课程是江苏开展劳动教育的主阵地。
笔者在十多年的教研工作中,带领广大劳动教师深耕课堂,切磋教艺,以同题异构、单元内项目连续教学等教研方式,探索劳动课的教学范式。与知识性课程相比,注重经验建构与技能习得的小学劳动课,既需要呈现符合教育规律的“课”的一般流程结构,又需要体现“劳动”这一人类特有活动的必备要素,还需要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大量优秀课例的设计研磨和实践研讨,总结、提炼出劳动课上教师指导的多种有效策略。
人脑接受外界刺激时,对于图片有着天然选择倾向。人类社会中几乎所有领域的教程、读本,都把直观的图片作为最重要的辅助方式,以建构经验为主的劳动课,更无法离开图片的辅助。教师对图的理解与内化能力、创造性使用能力,决定着他对劳动课程的把握水平与劳动教学指导的有效性。《江苏省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把“图样表达”作为劳动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促使教师们在这个领域深耕细研。
苏州的劳动教师擅长使用各种形式的图,用来构物形、标尺寸、显结构、展细节、辨异同、示方法。使用最多的是反映劳动场景或劳动成果的摄影图,也有用以解释或说明的图形、图例或图示。以真实图片或人工作图为主体的“劳动导学单”,在苏州劳动课上几乎每课必用,尤其是生产性劳动中的工艺类(如纸工、木工、编织、布艺等)作品制作,可以说是“图”行天下。
选择性使用既有图片并非难事,创造性地作图和用图,则显示出高阶的劳动指导水平。在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教学中,笔者执教一年级生活劳动课“叠被子”的示范课。基于学生生活经验不够、动手实践不足的学情,为帮助学生理解被子折叠的动态变化,笔者将数学中常用的图形转化法迁移到劳动课堂,引导学生发现“被子大变身”的奥秘:先把一个长方形的“片”折成一个长长的“筒”,再把这个长筒叠成一个方方的豆腐“块”。叠被子的流程被形象化地分解,学生理解后的操作准确而熟练。
低龄学生以右脑主宰的形象思维为主,擅长判断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的左脑在不断发育成长中,并与右脑的发育相辅相成。劳动操作的方法、技术、标准及相关的安全、合作、卫生等理念,需要用有别于成人的方式来启发告知。根据劳动项目,创编使用儿童喜闻乐见、容易记诵的儿歌、顺口溜、小口诀,是教师有效指导的便捷路径。
如一年级“叠被子”教学中,教师反复播放自编的儿歌:“小小被子里翻外,铺平拉直展开来,先折‘筒’来后叠‘块’,方方正正人人爱。”短短几句话,涉及叠被前的翻面准备、折叠的方法与流程、折叠的技术标准,还加入了小主人的情感体验。教学“系鞋带”时,教师将把鞋带依次穿进八个小洞的过程与要点形象地比作“钻山洞,过隧道,按顺序,不堵车”,并强调最后打出的蝴蝶结“翅膀要大,不能散架”,让学生的劳动操作有了方法和标准。
教学五年级“平结蜻蜓”(“平结”是“中国结”的一种常见结艺),教师先引导学生想象蜻蜓的体型特征,用“尾巴尖尖、身体扁扁”的顺口溜来帮助形象化识记,作品因此被做得形象而逼真。“平结娃娃”的教学紧随“平结蜻蜓”之后,教师又用自创的口诀来总结工艺要点:“头部朝下编身体,左右编织看凸起,线条均匀又紧密,身体四肢有比例。”不仅再次巩固了平结编织方法——以凸起处作为编的起头,要编得又紧又密,而且强化了平结娃娃的独特编织要点,即顺势而编、头部朝下、比例恰当。
口诀化解法适用于大部分劳动项目,教师可以巧借拟人、比喻、通感、象声等语言表达艺术,用学生悦纳的方式,在适当的时机,提醒劳动作品的外形特征,告知作品部件的组成关系,提示制作方法,提出检验标准,强调安全操作,倡导环保节约,让学生在有节律的吟诵中愉快地获得劳动体验。
劳动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动手做”,通过操作来完成一个可物化、可量化的任务,如一件作品、一份方案、一次服务等。无论是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还是服务性劳动,通常都伴随着显性的实体成果或可供实施的智力成果。“结构探析”法适用于实体性劳动成果,即作品在制作前的技术指导。如果想较为成功地做出这个可用或可食或可玩的作品,对物品“结构”的探究就需要先行一步。
如小学《劳动》教材中有不少精美的对称形作品,深受学生欢迎。三年级纸艺中,“团花形剪纸”“彩练拉花”都是同一部件连续、重复组合而成的作品,前者为中心对称,后者为轴对称。教师们通过研究发现,对称形作品的指导需要关注两个技术点:一是作品中“基本部件”的形态特征及制作方法,二是部件与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教学“剪纸—团花”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其中心对称特点和折、剪的正确方法,教师先出示动画:从一个中心点向周围发散,最终扩散成一个美丽的圆形图案;然后连续呈现四张不断“收拢”的图形,从完整的圆形团花,到圆形的一半,再到四分之一,再到八分之一。最后八分之一的图形即为团花折、剪的起始状态。学生惊叹不已,如此美丽的团花,它的起点竟如此简单。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团花形剪纸的五种基本纹样,“三折法”及“花纹连续不断”等小妙招,学生便轻松学会了团花的设计制作。学生把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张贴在玻璃窗上,充分享受到创造性劳动的喜悦。
到高年级,对称形作品由平面向立体进阶。教学四年级“彩球”,一开始学生对这个“高难度”的彩球望而生畏,无从下手,这时教师请上一位同学,师生协作拆解球体,很快揭示出彩球的结构与部件关系:一个彩球由12组喇叭体串联而成,每组喇叭体包含3个小喇叭,3个小喇叭同在1张圆形彩纸上。以此反推,制作方法就应运而生:将1个圆片剪出3个槽口,卷出3个小喇叭,做成1组喇叭体;用12张相同的圆片做出12组喇叭体,串联组合成一个彩球。至此,学生劳动操作思路明晰,小组合作的分工方式也自然形成。
苏州的小学劳动课上,“拆一拆”几乎成为教师们自发的规定动作。结构剖析妙用多,教师通常在课始出示示范性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其平面与立体的造型、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外显与内隐的性状等关键要素,在充分了解结构的基础上再开始设计制作。
心理学研究证明,运动的事物更容易诱发人的注意,也更能帮助小学生理解与内化相关知识技能。苏州的教师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制作动画或小视频,采用特写镜头,以缓播方式排除劳动操作中的困难处或障碍点,用“化静为动”的方法实现三个功能。功能1:剖析作品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工作的原理。如执教五年级“桌面垃圾桶”,垃圾桶的开合涉及初中物理中的杠杆原理,对小学生来说难度系数过高。教师把垃圾桶内两根金属杆的十字交叉放置位置以及它们如何撬动垃圾桶盖的工作原理,制作成一个20秒的3D动画展示给学生,学生看完困惑便迎刃而解。功能2:演示制作流程,帮助学生掌握技术的关键点。如教学五年级结艺作品“鞭炮结”,完成一个形状像鞭炮一样的“结”,需要进行多次重复而有规律的编织,因此学会一组“井”字互套是劳动成功的关键。教师把“井”字互套的方法制作成清晰的视频,进行动作的放大、分解展示,成功突破了技术难点。功能3:演示游戏过程,帮助学生发现作品的关键部位。
江苏《劳动》教材中有多个益智游戏项目,这类劳动项目的成功实施,其重要检验标准是游戏顺利进行。如教学小金工“巧环—心锁环”(“九连环”初级版),课始教师在神秘的音乐声中表演解锁和上锁的“魔术”,当学生被深深吸引并表达自制巧环的意愿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游戏需要注意的两个关键部位:一是“心形环”中长长的心凹,二是“U形弯杆”两侧的小圆环。学生体验了古人的聪明智慧,借助这两个“秘密点”,通过“套—穿—退”三步骤,巧妙完成解锁、上锁游戏,随后的制作便水到渠成。
难点前置,顾名思义就是把困难知识点放到学习链的前端来解决,这是小学众多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实践类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安排整段时间,让学生专心动手操作,在此进程中如果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过程被打断,容易导致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帮助学生前置解决困难点,提前扫除障碍,就能实现“动手做”的相对连续性与完整性,从而提高劳动学习的效益。
例如,五年级“编织网袋”的难点是:打出等距的双层单结,使网眼大小适中、尺寸一致。教师设计了如下前置学习步骤:(1)练习、巩固四年级手缝课程中用以打“起结”和“止结”的“双层单结”技能;(2)使用教师提供的学具(用以打网状结的木板),尝试打出平面的网状结,要求上下、左右的结距均为2厘米。学生通过反复操作掌握了打结的技能。这时教师布置正式任务:借用柱状物体,两人合作编网袋。由于将难点前置,学生的操作基本顺畅、无障碍,编出的网袋平整美观、实用性强,学生个个爱不释手。
难点前置,并不意味着课堂上要将劳动项目中所有的困难点都提前解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经验基础,评估本次劳动项目的困难点及难度等级,预设好前置学习的“度”和“量”,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自我提升的空间。
劳动实践往往需要反复修整、改进,在不断纠错中走向成功。教学中,错误是最好的学习资源。聪明的教师常常故意制造错误,或者允许学生犯错,让学生以错误为警示,从而走向成功彼岸。
教学三年级“制作3D眼镜”时,教师在班里随机分发几副自制3D眼镜,让学生试戴并观看立体动画片。学生有的看得十分投入,有的表示视觉模糊,教师顺势让学生研究各自的眼镜。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不同的眼镜,红片、蓝片粘贴的位置有差异,导致观影效果截然不同,并通过查找资料发现“左红右蓝”才能观看到立体影像。教师的故意出错,成功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启发学生找到了镜片的正确粘贴方法。
前期的出错,是为了让学生自我提醒,及时止错止损,在辨析中学习劳动技能,获得劳动感悟。如学习“发豆芽”,豆子放入容器后即进入等待发芽的周期,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养护,通过不断的试错纠错,学生得出发芽需要充足阳光、适量水分、保持通风的道理。教师不必担心学生由于试错而浪费时间,只要学生保有学习的热情,未完成的劳动项目完全可以向课外、校外延伸,最终实现连续、完整、愉快、有意义的劳动过程。
劳动课教师指导策略并非各自孤立,而是你中有我、交互融汇。作为劳动教育主阵地的《劳动》必修课,迫切需要教师的专业投入。劳动课上,教师的指导同样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体现科学性与艺术性。当前,劳动教育已上升到“国策”高度,其树德、增智、育美、健体的综合育人价值得到教育人的认同。笔者认为,未来的劳动越来越趋向复杂与综合,只有手脑结合、“勤”“巧”兼具,才能提高劳动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对于社会新变化、学生新需求、劳动新形态、技术新发展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用智慧引领学生爱劳动、会劳动、善劳动,最终实现“创造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