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永洁
近年来,幼儿美术教育受到了教师、家长和相关学者的普遍重视,这一时期,幼儿美术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部分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活动设计不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教师寻找理论基础来促进当前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具身认知理念这一新的认知方式能够为幼儿美术教育的开展提供新的转变方向和发展思路,教师将具身认知理念运用于幼儿美术教育,对转变美术教育理念、丰富美术教育活动形式、发现科学有效的幼儿美术教育方法以及制定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美术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美术教育对于幼儿美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当前,美术教育已经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社会上各种美术教育机构层出不穷,各个幼儿园也争相开展美术课程。但幼儿美术教育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引入更加丰富的理念。具身认知理念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认知理念,它的很多观点对于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重要的启示意义。
1960年以来,认知心理学一直处于西方心理学的主流位置,其中的符号加工理念和联结主义都将关注点放在内部心理过程上。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具身认知这一新的概念产生了,其强调了心智、认知等对身体及其感觉运动系统的依赖性。与传统认知心理学的符号加工模式不同的是,具身认知理念认为身体的构造和状态对认知具有塑造作用,认知既是具身的,也是嵌入的,大脑嵌入身体、身体嵌入环境,构成了一体的认知系统。具身认知理念重视环境的作用、倡导生成性的教学方式、重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传统的幼儿美术教育大部分是在教室内进行,由教师进行集体教学,幼儿只需要模仿,缺乏环境的支持,而且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也都是由教师预设的,不够灵活。大多数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以教师教的内容为主,幼儿大部分时间都在被动地学习。而具身认知理念以幼儿为主体,倡导幼儿积极参与,教师将其与幼儿美术教育相融合,对于自身实施美术教育和幼儿学习美术知识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以往的美术教育活动中,部分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绘画技能的训练上,如绘画过程中线条、图形、颜色的搭配等方面,忽视了幼儿的想法,这一现象在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完成一幅美术作品后,幼儿通常会迫切地想得到教师的正面评价,而部分教师一贯的做法是挑选一部分水平较高的作品在班级进行展览,这种做法无疑会打击那些作品没被展览的幼儿的自信心和创作欲。同时,这些教师挑选作品的标准也是从成人固有的思想观念出发,而这种标准放在幼儿身上显然是不合理的,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此外,幼儿美术教育的意义绝不在于培养许许多多的小画家,而是借助室外的自然环境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幼儿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自由地表现和创造,从而激发幼儿巨大的潜能,让幼儿形成独特的审美观。但部分教师出于对时间、幼儿安全和活动开展的便捷度等方面的考虑,大多在教学活动室内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其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最常见的就是示范或讲解绘画的步骤和技巧。这种情况表明,部分教师的美术教育观念比较落后,还停留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这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无法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价值。
在日常的美术教育活动中,部分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并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幼儿,但这一时期的幼儿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比较稚嫩的状态,对外界的事物尚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过于复杂的内容不仅无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反而会压抑幼儿的天性,使幼儿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美术教育的效果。幼儿的美术学习有几个发展阶段,其中,涂鸦期是幼儿美术学习的一个典型阶段,在这一时期,幼儿创作的作品是非常抽象的,可能一条线就代表一架飞机。除此之外,幼儿的创作思维与成人是截然不同的,幼儿通常是随意涂鸦,而成人一般是先想好自己要创作的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创作。因此,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教育内容。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无法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
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着教学和指导的重要作用,幼儿则居于主体地位,二者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目前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普遍得到了充分发挥,体现在课程设计、课程开展、作品评价等多个方面,而幼儿的主体地位体现得并不明显。在美术教育活动中,部分幼儿只是被动地学习教师预设的课程内容,参与感不足,主体地位缺失。此外,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喜欢利用图画书让幼儿练习涂、描、填等绘画技能,或者让幼儿照着图画书中的形象进行绘画,这些行为既不利于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久而久之,幼儿就会过分依赖范例,丧失独立创作的能力,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这一时期的幼儿最明显的年龄特点,这一时期也是幼儿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关键时期。美术教育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增强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因此,教师将具身认知理念引入幼儿美术教育,可以为幼儿美术教育的开展指明方向,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基于具身认知理念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美术教育环境,促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美术教育活动,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在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感受美、体验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避免走进以前的误区。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树立正确的幼儿美术教育理念,扮演一个协助者的角色,在幼儿遇到困难时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此外,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应该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日常开展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多带领幼儿到真实的大自然中感受美,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美。现今,幼儿园的教学资源逐渐丰富,几乎每个教室都有一台教学一体机,教师可以多借助教学一体机辅助教学,直观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促使幼儿与教学一体机中呈现的虚拟环境进行互动,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从而增强美术教育活动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谈话、观察等方式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绘画能力,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设计教学活动,制定幼儿“跳一跳,够得着”的活动目标。
具身认知理念中提到,认知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大脑,在认知系统中,神经系统、身体、环境是相互作用、不断变化的统一体。具身认知理念倡导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注重幼儿的学习体验,增加美术教育活动中师生互动和幼幼互动的次数。幼儿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既是幼儿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也是幼儿获得情感与认知双重体验的过程。因此,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时,教师应注重幼儿的体验与互动,在遵循幼儿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差异,并适时调整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开展生成性的美术教育活动,以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例如,在绘画课上,教师设定的内容是画一只小狗,但在教学的过程中,窗外出现了一只小花猫,这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纷纷跑到窗边观察小花猫。这时,教师应舍弃原有的绘画内容,让幼儿画小花猫,利用幼儿对小花猫的兴趣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由此可见,教师要善于通过偶发事件,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适时地为幼儿提供活动所需的材料,多开展生成性的美术教育活动,以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的价值。
幼儿是美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根据幼儿的兴趣、想法等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价值。幼儿对美术的认知与成人有很大差别,成人更注重美术作品所呈现的最终结果,而幼儿关注的是表达自我的过程。幼儿在生活中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和想法,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来表达,而美术则是一种不错的表达方式。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个专门的创作空间,投放适宜的美术创作材料,如水彩笔、水粉颜料、勾线笔、铅笔、橡皮、调色盘等,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自由创作。在幼儿完成美术作品后,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幼儿的作品,适当组织同伴互评,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创作欲。评价的标准也要做到多元化,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幼儿能否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作品是否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上。
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为幼儿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并采取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为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自主、自发地表现提供支持,让幼儿获得最为真实的创作体验,从而为幼儿后续创造性地表现美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应与幼儿平等对话,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创作欲,从而增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效果。
综上所述,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园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将具身认知理念与幼儿美术教育相结合,对提高幼儿美术教育的质量、发挥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将具身认知理念融入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从而增强美术教育活动的效果,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