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艳
(重庆开放大学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重庆 400052)
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坚定理想信念,引领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就说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2]。基于这一深刻认识,课程思政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院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和指挥棒。
进入新时代后,各级各类院校都逐渐认识到,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并构建思政课与各类课程相互协同、同向同行的课程体系,合力形成价值引领的“同心圆”,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新定位,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近年来引起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在围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方面,有学者提出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起点和实践指向,迫切需要以“三爱”构筑高校课程体系,以“三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以“三变”优化思政课程教学,增强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个体性-社会性”互动[3]。有学者探究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互构,认为“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的政治方向、思想价值和教学方法;“课程思政”从师资力量、教育资源和课程载体等方面拓展了“思政课程”[4]。从课程呈现形式出发,有学者将所有高校课程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强调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5]。这一观点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关于“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有学者认为讲政治是“课程思政”的突出特征,“四个自信”是“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的灵魂和核心,是其科学内涵[6]。有研究者提出对“课程思政”的关注,不应单纯局限于教学方法,还要提高政治站位,从把握育人高度、提升思想深度、扩大参与广度等方面加以重视,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7]。有学者从专业学习和思政元素挖掘、教师角色转换和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出发,提出落实课程思政的具体策略[8]。尽管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知,部分研究成果的转化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操作、可复制的蓝本,但是对于“课程思政何以支撑立德树人”这一问题的回答还并不系统。为此,本文力图围绕“旧问题还是新问题”“立德树人何以可能”“行动图谱如何设计”三个问题,在深刻把握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关系的基础上,深入阐释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课程思政的功能价值,探究课程思政的推进路径,以期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于课程思政的内涵问题,学者们的观点虽逐渐趋同,但还是有一定的分歧。首先,课程思政被认为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5]。其次,课程思政被认为是对教育价值的理性回归和教育理念的创新发展[9],要求各门课程充分发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复合功能,其目的旨在纠正长期以来思政课“育德”、其他课程“育才”的情况。再次,课程思政被视为是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和考核评价的各环节、各方面[10]。同时,课程思政被认为是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发展的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建立思政课价值引领、专业课和通识课价值渗透的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以及由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教育体系[11]。最后,课程思政还被认为是以课程为载体,以各学科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切入点,以课堂实施为基本途径的育人实践活动[12],以专业课和通识课为载体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13]。
事实上,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决定了人的意识和教育观会随历史的发展而演变。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4]。因此,课程思政的提出绝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全新的,既是对原有的德育、课程德育实践的延续,又是思政课程、课程改革的新成果,其内在的理念和意蕴是一致的。综合现有研究,本文从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出发,认为课程思政是全体教师以全课程为育人载体,通过挖掘所有社会事物和社会实践活动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以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作用而形成“大思政”的教育合力的教育活动和过程,其实质体现的是教育价值的理性回归。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思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被集中概括为“九个坚持”,其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要义在于将“立德树人”提升为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上升为检验和衡量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首先,课程思政源于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求的总体把握,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目的。通过“课载思政、政寓于课”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良性互动,发挥课堂主渠道所承载的育人职责与功能,着力于价值引领和涵养品格,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素养,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全面渗透进教育教学全过程。其次,课程思政与教育旨在实现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本质是一致的。通过课程思政的实施,可以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报国的崇高理想、培养干事创业的才智本领、践行报效祖国的使命担当,将人生目标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从而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的层面上彰显教育的本质和育人的终极目的。
基于育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思政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进一步运用和升华。首先,课程思政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旨在实现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和灵魂的人的各种素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课程思政以“人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将思政教育的逻辑起点和终点归结于人,坚持德育在学校教育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类课程中的导向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利益观等,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需要、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关系。其次,课程思政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对自然、社会及自身发展规律的探索。作为施教主体的教师要牢牢掌握教书育人的主动权,将课本知识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作为受教主体的学生通过实践来形成自身的认知体系,借助主观能动性将所学内容转化为知识经验。无论何种课程,在这一输出输入过程中,师生作为思政教育的对象,其主体性都被充分调动,能够对所接受的教育信息加以甄别、选择和接受,建构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认知[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从本质上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课程思政的内在本质要求。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实现“因势而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升华、“因时而进”的思政体系重构、“因事而化”的思政内涵转型,是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与规律,课程思政从“育人”本质要求出发,不仅深化了对各类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本质定位的审视,指明了立德树人的发展方向,更加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先性和全局性,而且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目标,实现了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个人知识增长与道德修养提高的内在关联和统一,也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相互融合,增强了思政工作的协同性和系统性。
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立德树人所追求的是“人的和而不同”,体现了“立德”与“树人”两者的整体性,共同指向的是教育现代性,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融合[16],体现出教育合规律性思维与合目的性思维的共向发展。基于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特殊教育活动发展要求的总体把握,将课程思政作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为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的立德树人功能谱系提供了现实可能。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本”。忽视或弱化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始终坚持,在培养人的问题上如果走偏了,我们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会偏失未来方向和现实目标。想要办好具有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现代教育,至关重要的就是在事关办学方向的问题上毫不动摇、站稳立场。课程思政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维护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坚持不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质量发展素质教育是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实施素质教育能够将立德树人从理念上升到具体实践。现代教育提倡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相结合,应在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发展、专业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升华教育思维,实现学校教育理念的更新。要坚持以人为本,重构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以德为先,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落实立德树人;突破理念桎梏,构建自上而下、内部贯通、相互协同的育人体系。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有助于构建协同一致、合力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孤岛现象”,推动了学校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将学科课程、德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进行一体化建设,形成了相互支撑、彼此协同的育人环境。
立德树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当好“句读之师”“经师”,也要当好“人师”[17]。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认为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专责,然而仅仅依靠这两支队伍,不能完全发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使命。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求思政教育要从“专人转向人人”,教师不能“只教书不育德”。要倡导构建起以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教师为主导,社区辅导员、职业规划导师、心理健康导师、体质训练导师为辅助,管理、服务、后勤等部门为保障的全员育人体系,“同耕”责任田。同时,“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
课程思政的实质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教育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使立德树人工作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根据教育活动的目的,教育的功能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功能主要体现了教育的计划性和预期性,隐性功能则是在教育过程中呈现的非计划性、非预期性,但二者是可以有效转化的。课程思政就是要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要深化显性思政课程改革,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同时,要充分发挥隐性思政课程包括专业教育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的育人价值,深入发掘这些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育人元素,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思政能否落地落实、显功见效,相关主体能否做到理念创新至关重要。首先,要将课程思政作为学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常抓不懈。高校党委必须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以立德树人的高度责任感和神圣使命,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作为学校党政工作要点来抓,建立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其次,要不断丰富和深化课程思政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教职员工必须强化对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认同,改变以往“思政有专人、教学有马院”的观念,建立起全覆盖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体系,在课程中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通渗透,实现“门门课程育人,教师人人育人”,自觉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使命。
推进课程思政应成为一种教育常态,成为教育者的一种行动自觉和理念自觉。需要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契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形成教师发展——学生发展、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相互统一、彼此协调的教育教学改革及评价模式。首先,自上而下、统筹领导。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校改革试点工作。可以设立学校课程思政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咨询、指导、实施、督察、评估工作。其次,政策引领、制度保障。要制定课程思政的规划纲要、建设方案,在课程建设、教学评估、队伍发展、科研项目申报、职称评定、评奖评优、成果应用、经费保障等方面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激励广大教职工积极投身于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中,形成“大思政”育人队伍体系。
欲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首先,要加强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让高尚师德师风成为立德树人的底色,使教师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其次,要加强教师的育人意识,让教师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更新育人理念,创新育人思维,将课程思政自觉融入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努力发掘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再次,要加强教师的育人能力,在教学中做到让思政之“盐”融于课程之“水”,尽量让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能围绕思政育人这一主线展开,让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都能围绕课程思政能力提升展开。同时,要促进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合作,发挥同学科和跨学科团队的协同作用,促使教师在育人理念、学识德行、能力素养等方面实现有机统一。
高校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进行教育教学领域综合改革,优化思政育人的资源配置,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多元、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激发课程思政的活力和动力,提高思政教育铸魂育人的实效性。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教育资源的供给质量。要确保课程思政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更能满足国家发展需求,更加贴近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学生需要,实现课程思政供给端的转型升级。其次,要优化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供给结构。强化课程思政投入体制改革,实现教育经费的精准投放,着力支持推进课程建设、资源配置等问题,加强对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及服务的供给,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供需平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再次,要进一步拓展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的供给方式。要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丰富的教育形态,创造精准化供给平台,创新供给侧手段,实施教育资源和服务的共享式、开放性、差异化供给,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前瞻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课程思政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改进设计和实施等。一是要注重对施教者的评价。要将评价对象从受教者转向施教者,将评价以“学”向以“教”为主转变,建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动态评价制度,并将课程思政效果纳入课程教学评估、教学激励计划、教师晋升考核等方面,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化要求和内在需要。二是要注重多主体参与评价。要着力优化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方法,确保评价过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形成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学业导师等多元主体参与评估的格局。三是要注重系统性评价。要注重将定性评价、描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切实避免仅仅是对个别或者部分课程、课程的个别或者部分章节的评价,从课程思政的管理体制、责任主体、资源供给、协作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系统性评估。
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课程思政已成为我国各类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理念和方法。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对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有坚定的信心,更要进一步创新育人理念,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融入专业、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知识、技能养成、价值传输、信仰构建之间实现良性互构,让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互融通。在实践中,要切实发挥协同效应,加强队伍建设,实施供给侧改革,进行科学评估,以点带面地推进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