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流行音乐差异性分析及借鉴探究

2023-01-21 02:36:36张圣楠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韩国音乐

孙 龙 张圣楠

(1.牡丹江大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2.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00081)

一、韩国流行音乐在我国的融入

韩国流行音乐是韩国流行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与韩国正式建交以来,韩国文化也融入到中国。首先,韩剧率先走进千家万户,随后,在韩国文化影响下,大街小巷的韩国美食料理被国人所品尝;电影、流行音乐广泛出现在大众媒体中;韩国传统游戏、韩国美容行业快速地融入国民生活;以及韩国化妆品、服装等生活用品也大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种被称之为“韩流”的韩国流行文化在我国的文化渗透越来越明显。

20世纪90年代末期,韩国流行音乐进入中国音乐市场并风靡一时,被很多年轻人热烈追捧。韩国流行音乐不仅在当时的亚洲广泛流行,而且具有面向世界全球化发展的强烈趋势。在上世纪90年代,欧美很多音乐网站中,也能找到韩国流行音乐的身影。韩国流行音乐在短暂的二十几年里发展迅速,逐渐成熟。在韩国流行音乐发展与成熟的进程中,想象力与创造力共具的音乐人与制作团体层出不穷。李贞贤凭借一系列的电子舞曲称霸韩国各大娱乐平台,2004年韩国组合高耀太的《花火》把韩国舞曲热潮顶到了最高峰;2008年Wonder Girls的《Nobody》,2009年少女时代的《Gee》,蔡妍的《两个人》,鸟叔Psy的《江南style》等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作品,把韩国流行音乐再一次推向高潮。与此同时,被称为“韩国造星场”的韩国娱乐市场源源不断地向全世界输出一首又一首时代金曲。

二、韩国流行音乐迅速发展的原因

以韩流音乐为代表的韩国文化异军突起,在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并占有一席之地,这其中有很多优势值得我们借鉴,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化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助推器。

1.“文化立国”战略国策为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在20世纪末期,韩国遭遇了经济危机——1988年的金融危机,这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当时韩国总统金大中提出的“文化立国”战略,不仅确定了“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进而有效地缓解并挽救了这场经济危机,还为韩国文化发展带来新方向、新机遇。在“文化立国”之后,韩国在2013年提出“创造经济”的增长思路,即将韩国的两个强项——韩国流行文化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打造文化内容产业,并在财税政策、金融政策、鼓励出口、相互合作方面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扶持。在政府的大力培植下,韩国的文化产业风生水起,随之拥有了像乐天、SM、showbox、秀宝等优秀的大型文化娱乐公司,并在影视剧、音乐、游戏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就,进而大批的偶像明星应运而生。特别是韩国的音乐产业在长时间的探索和进步中,逐渐形成了有组织、重纪律、大规模、多形式、高辨识、有着鲜明韩国特色的音乐文化氛围。

2.韩国重视对文化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

韩国在确立“文化立国”方针后,设立了很多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学校并开设了相关文化专业。尤其在音乐专业的教学中,韩国很注重对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在高度关注西方音乐教育形式的同时,从未间断对韩国传统音乐的渗透与教学。早至幼儿园,中至义务教育,晚至大学学府与成人音乐培训,传统音乐的学习更是成为了培养音乐素养的必修课。从儿歌、民谣至专业音乐会与演唱会,都明显证实着音乐教育在韩国的大力发展。在韩国,首尔大学、延世大学、庆熙大学、中央大学、檀国大学、启明大学、梨花女子大学、国民大学、首尔艺术大学等大多数高等学府都设有音乐专业,因此可见韩国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这种对音乐教育上的重视与发展同时吸引了来自其它国家求学者的目光,因此越来越多的求学者奔赴韩国攻读音乐专业。上述因素,无疑让韩国的音乐教育处于亚洲的前列。

3.韩流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

韩国音乐之所以能和听者产生共鸣,与韩国音乐的表现风格和与音乐相融合的舞蹈韵律密不可分。以在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电子舞曲融合演唱为例,表演者并不只是针对歌曲进行演唱,而是将演唱与舞蹈融合进行展示和表演。朗朗上口的旋律配合极具记忆点的舞蹈,加之震撼的MV效果,使个人和团体的双重魅力散发得淋漓尽致。同时表演过程中通过融入Hip-Hop、Trap、Jazz等一些音乐和舞蹈元素,带给听者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以精美的舞台布景、炫耀的灯光照明作为衬托,舞台上闪耀的主角展示着属于他们独特的状态与风格,台下浩浩荡荡的粉丝团也成为这一独特风格最直接的见证者。

忧患意识的抽绎与省思——以孔子对忧患的豁显为例 ……………………………………………………………… 姚海涛(1.62)

4.具有针对音乐产业链条的完善的法律保护措施

在韩国音乐产业链条中,韩国的法律制度制定为韩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韩国是一个十分重视版权保护的国家,因此会在网络服务平台与音乐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中严厉打击非正常渠道的音乐元素盗用与未经批准的歌曲传播。其颁布的《文化产业促进法》《演出法》等法律法规就在一定程度上对韩国流行音乐的原创性和版权进行了保护与保障。目前,韩国的音乐人可以靠作词作曲获得相应的收入,音乐人的权益也同时得到了保护。通过这种方式,韩国艺人有了更高的创作热情,并在韩国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音乐创作环境。

三、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及对韩国流行音乐的借鉴

1.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于19世纪中叶。彼时以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爱国人士提出学习西方科学文化,改革教育制度为开端,新式学堂以乐歌为主的音乐教育随之兴起。20世纪初,李叔同等赴日学习的知识分子将欧美的曲谱进行歌词填写改编,在学校及社会广泛传唱,学堂乐歌因此具备了早期流行歌曲的雏形。在此期间,一首由李叔同填词的歌曲《送别》一直流传至今,被广大现代人民所熟知。虽然这首歌的曲调来源于欧美,但这首《送别》却是我国流行歌曲的开端。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1927年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辉在上海创作了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毛毛雨》,随之而涌现出了周旋、王人美等中国第一批流行音乐歌星。周旋赴香港发展后的歌曲《夜上海》成为当代华语歌曲的代表作之一;《玫瑰玫瑰我爱你》成为当时唯一在世界有一定影响的中国歌曲,在那个时代也出现了具有一代影响力的如聂耳一样的优秀作词作曲家。

1950年后,流行音乐中心从上海转移到香港与台湾,同期的音乐人也随之到香港、台湾进行发展。香港1960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流行音乐的飞速发展,到了1970年香港形成了粤语歌曲、国语歌曲、英文歌曲三足鼎立的格局。许冠杰成为了当时华语歌坛的歌神,也开创了中国流行歌曲的新纪元。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流行音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量的港台歌曲传入内地,这打破了之前中国大陆传统的音乐形式。邓丽君的《甜蜜蜜》《酒醉的探戈》《恰似你的温柔》;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真的汉子》;徐小凤《顺流逆流》《每一步》;叶丽仪的《上海滩》《巾帼英雄》;罗雯和珍妮的《铁血丹心》等知名歌曲也传入内地家喻户晓,受到了内地人的喜欢与追捧。20世纪80年代以后,台湾校园民谣风靡内地,内地的流行音乐进入了开拓发展期。流行歌曲的盛行也随着不断流行的音乐选秀节目而大放光彩。张国荣、梅艳芳、张学友、李宗盛、罗大佑、陈百强、费玉清等随之而出现的众多明星将华语流行音乐推向巅峰。之后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流行音乐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在很短的时间里,几百家音乐公司在全国陆续浮现,大量的内地歌手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例如,陈琳成为80年代内地歌坛的首位流行歌手,《信天游》开创了“西北风”先河,在那之后类似风格的音乐作品开始盛行起来。随着一批批作品的问世,中国内地的原创歌曲达到了高潮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如刘欢、毛阿敏、田震、崔健、韦唯、汪峰等优秀的音乐人。改革开放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流行音乐进入到了与港台歌曲、内地歌曲相互交融的新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美音乐、日韩流行音乐的高速发展及进入内地后对本土流行音乐的冲击,使中国的流行音乐陷入低迷。当时中国音乐的消费人群主体为80后,而同时期的日韩音乐文化已经先我国一步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因此日韩文化相比于我国内地文化发展超前了一整个年代。当日本韩国动漫、影视、音乐等文化元素进入我国时,其携带而来的“日流”以及“韩流”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也愈发明显。

进入到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发展速度在亚洲甚至全球名列前茅。从我国进入信息时代并走向5G时代的二十几年中,中国的信息化技术已逐渐在世界占据领先地位,我国的文化发展也随之进入了新的时代。与此同时,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在琳琅满目的选秀节目以及歌手选拔比赛中迅速膨胀和扩张,在融合外国流行音乐特点的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注定走向多元化。但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如何在音乐产业逐渐商业化的同时,兼顾音乐本身的艺术性与创作初心,是每一个音乐人与企业家需要思考的事情,这也注定成为我国流行音乐道路上全新的挑战。

2.中国流行音乐发展问题分析

在中国流行音乐中,存在着十分优秀、广为传唱的作品,这一点无可置疑。这些作品各具特色,百花齐放,共同组成了中国流行音乐优秀的多元化元素。在这些流行音乐作品中,一些歌曲作品结合了我国传统文化和国外的优秀音乐元素,融合了欧美的古典音乐、爵士乐,从而使其作品具有了独特风格,提高了流行音乐的档次和社会影响力。还有一些音乐作品在表演过程中结合了传统的民族乐器,赋予了流行音乐新的生命力。如琵琶、古筝、长笛、萧等民族乐器,往往给听众们带来独一无二的传统美的神韵与享受。再有一些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相融合,也让中国流行音乐在世界音乐范畴之内具有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学美与历史内涵。正如《涛声依旧》这首歌,巧妙地摘取化用了《枫桥夜泊》诗词中渔火、枫桥、客船、钟声等元素,将听者带回到原诗中体会诗词意境美的同时,也赋予了这首歌最本质的情感——思念。在邓丽君专辑《淡淡幽情》中也可以找到古诗词《虞美人》《水调歌头》的影子。流行音乐融合传统诗词歌赋,将独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魅力融入一首首歌曲,使其能更广泛地面向听众。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但是在快速的发展中,必然会出现疏漏或遇到瓶颈。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音乐多元化的元素也不断地冲击着原有的音乐创作模式,从而使原本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模式、人才培养、行业模式运营都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表明,我国信息网络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流行音乐方面上,随着更多音乐元素不断出现,每天国内各大主流音乐网站媒体发布的新歌数量不断增加。各种类型的音乐混杂使流行音乐的主流方向不明确,因为在这些数量庞大的曲库中,很少有作品被大众认知与流行。即音乐产业出现了“快餐文化”——歌曲不再充满记忆点与精神内核,听者也逐渐缺乏敏感的音乐鉴赏力、失去了评价标准。不会再重现七八十年代歌曲的那种明显标签——流行时间长,听者随时可以被歌曲中最纯粹的声音所打动从而着迷。所以,出现了在我们现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华语流行乐坛的很多歌手在不断翻唱老歌,有情怀的听者对老歌情有独钟,而在新歌的听赏上逐渐失去兴趣。相比于日韩,欧美的流行歌基本上合乎大众审美这一特点,中国流行音乐在风格和审美上,缺乏自我发展的主流标签。长此以往,随着音乐精神内核的缺失,流行音乐将会逐渐失去市场。

(2)流行音乐市场的游戏规则发生变化

在20世纪80年代,音乐作品的特点是:有内涵,有深度,有情怀。在网络时代不是很发达的过去,歌曲的传播大多数通过电视与广播带给大众,或是经过唱片公司层层筛选而出版发行的。20世纪90年代,音乐作品百花齐放,出现了很多举足轻重的人才,也成就了华语乐坛创新高峰阶段。而如今的流行音乐市场也从统一向多元分化转变,具体表现为歌曲数量呈指数型增长,但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在这数以千万计的歌曲海洋中寻找自己倾心的作品,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与此同时,现代的音乐平台已经把流行的决定权交给了数据算法与资本运作,有些有着丰富内涵和精神内核、具有鲜明特点的歌曲就被茫茫大海所吞噬,随之而来的是,真正有才华的创作歌手被这个时代潮流所掩埋。所以纵观中国整个流行音乐的发展,流行音乐快速发展的发行模式,从融合统一到统一分化,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有些跟不上脚步。缺乏原创性与音乐性、过度包装,缺乏记忆点和识别力的歌曲层出不穷。逐渐庞大的入场歌曲数量、逐渐缩短的制作周期、更加注重自身的外包装与歌曲的宣传,却往往忽视歌曲的音乐本质与艺术价值的音乐人……在这种流行音乐行业的规则进程下,整个流行音乐又是否能真正保持着良好而持续性的发展呢?

(3)原创音乐的版权与保护还需完善

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进程中,原创音乐的版权需要重点保护。对于拼接歌曲元素、挪移、加工使原创作者的利益受到侵害的现象,要严厉地加大处罚力度。作品版权属于著作权范畴,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在一些音乐平台的管理及监督上,中国还需加大原创歌曲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努力做到杜绝将音乐人的作品免费提供给他人使用,杜绝在未经创作者的允许的前提下,利用其作品从事各种商业活动获取利益的现象。

(4)原创音乐的政策性扶持力度需加强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中国流行音乐作为行业的产业链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其发展道路是否通畅,传播宽度与广度是否足够,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向更深的层面探索挖掘,原创音乐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想要打造良好、健康的中国流行音乐市场氛围,首先需要国家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中国在十四五期间提出的文化发展战略中指出,流行音乐作为国家文化的范畴之一,在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流行音乐是否真正能在国家未来发展战略上占有一席之地,决定了我国音乐产业乃至文化产业的发展未来。韩国作为中国的邻国,从1993年开始推行的《文化畅达五年计划》,并将文化(包括流行音乐)的推广写在未来韩国将要实施的一系列文化建设举措之中。因此,“韩流” 之所以能席卷全球并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韩国流行音乐之所以在本国广受追捧,在亚洲甚至全世界也拥有一定地位是有原因的,同样,之所以韩国拥有像这样文化产业方面的成就,和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密不可分。

3.中国流行音乐之借鉴

在分析了韩国流行音乐发展特色及我国流行音乐发展优劣势的情况下,可以看出,我国的流行音乐发展已经走到了历史意义上的转折点。在中国的文化产业中,若想不断地推陈出新,更好地推动创新发展,我们只有广泛地学习,博采众长,取长补短,走自己的音乐特色之路,才可以让中国音乐有一席之地。

(1)中国流行音乐应强化文化的本源性

中国流行音乐可加入民族艺术符号,加强本源性会使中国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将包含历史沉淀的中国传统音乐作为本源性的元素进行创新加入到现代流行音乐中,可使我国流行音乐形成独特的流行方式,使其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如 “中国女子十二乐坊”乐队与“唐朝乐队”的作品,把中国本源性音乐巧妙融入流行音乐具有较高艺术水准,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典范。

(2)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

可以由我国政府部门组建专门机构,资助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民间音乐艺人,使其在硬件需求和音乐创作的道路上得到政府扶持,帮助符合要求的音乐人开拓国际市场渠道,输出音乐产品,这样国内的优秀音乐人会越来越多,他们在取得海外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会使得我国文化产业带来经济增长点。

(3)加大音乐人才培养的广泛性

在当今时代,我国音乐教育改革坚持推陈出新,使得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慢慢在文化课的领域有了一席之地。但是在音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力量还比较薄弱,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一门学科,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其次在中高等教育阶段,只有少数的音乐专业院校设有音乐专业,而在大多非音乐类院校中设置专业数少,这造成了我国音乐专业人才基数群体小、人才缺乏。而且在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专业素质也良莠不齐;在实际的音乐课堂上,音乐教育理念和内容与高速发展的音乐市场需求脱节,没有结合流行音乐发展现状市场的实际需求去启发学生掌握音乐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也就无法进一步培养更多的具有专业音乐素养与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在音乐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注重普及性、专业性与广泛性。

本文在深入研究韩国流行音乐的创作、演出、传播等特点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流行音乐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的演变历程,对我国流行音乐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也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流行音乐专业人才培养、重视网络新媒体的应用以及文化包装推广、重视音乐版权的保护、鼓励创新并杜绝抄袭模仿,同时融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造属于我国特色的音乐表现特点,才能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实现文化强国目标。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韩国音乐
韩国“第一步”
环球时报(2022-08-06)2022-08-06 15:16:03
聚焦韩国大选
金桥(2022年4期)2022-05-05 06:10:06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在韩国走马观花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9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人民音乐(2016年3期)2016-11-07 10:03:19
音乐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