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娜 王中迪 牛余凤
(1.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2.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滕州 277599)
习近平总书记从过去看向未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深刻总结十八大以来党依法治国工作的宝贵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时代发展与现实需要,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这意味着国家法治建设踏上新征程。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刻画着中国新生力量的模样,他们身处在国家法治教育战线的前沿,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备军和冲锋队。如果能把这些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调动起来,法治建设的热情激发出来,创新的潜能挖掘出来,执行的能力提高起来,就会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建设战斗力量,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大力量。
从宏观层面看,人与社会具有统一性。“社会和个体都是无目的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对方而存在”[1]大学生与社会大家庭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他们一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创造者和奉献者,一边仍要接受国家法治的管理和约束。青年大学生是未真正接触社会的特殊群体,面对现实社会的种种诱惑,他们能否运用法治思维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外化为合理规范的行为乃至善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些都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提出具体要求。
在今天看来,我们提出要培育高校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实际上就是要发挥法治在促进人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曾强调,人应当获得全面的发展,“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2]全面发展的外延是广阔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知识的增长,还是能力的锻炼;不仅是身体的强壮还是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从学生个体需要发展来讲,大学生社交范围广,渴望独立自主,在社会上闯出一片天地,但是与其雄心壮志相对应的现实状况是大学生成为社会上较为好骗的群体,是社会不法分子的主要下手目标。由于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储备的法律知识不足,以至于他们在上当受骗后手足无措、忍气吞声。基本法律修养是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必备的素质,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旨在通过传授法治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法治理念,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创造个体出彩人生提供保障。
人的成长环境伴随着年龄发生变化,人出生落地后主要受家庭的影响较为深刻,家庭教育对孩子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具有启蒙作用。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交往范围的扩大,难以避免受到各种外在消极因素的影响。为了保障社会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国家规定到了法定的年龄必须接受系统完整规范的教育,学校就成为人生当中接受教育熏陶的关键场所。学校的存在是为社会服务的,学校能为社会培养和提供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因此学校与社会有共同的愿景和目的。任何思想不可能自发地在人的头脑中产生,教育才能帮助人们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观念。法治素养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高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灌输、传递法治知识,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高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目的和意义所在。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表现为法治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两方面作用:一是规范作用,二是社会作用。其中规范作用是指从人们能够运用法来调整人们的行为角度来讲,国家制定的具有约束规范属性的制度规则,指引行为主体哪些可以做、必须做或禁止做,人们能够根据制度规范的内容预测行为发生的结果进而提早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贯彻和实施过程中,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重要任务就在于帮助大学生明确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意识到依法治国于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价值,更好地带动高校当代大学生学习法治的热情和兴趣,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模式,发挥个体对整体的影响性作用,通过大学生法治行为主体素质的提高,开创共同学法的依法治国社会新局面。与此同时,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育还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产生关联,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基础性工作,来达到完善国家上层建筑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各方面发展的目的。
社会是个体汇集而成的群体,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搭建起个体向社会过渡的桥梁。高校不仅是未来社会各领域人才的聚集地,更是法治教育的主要前沿阵地。青年大学生既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破坏者。伴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推进,加强大学生法治素质的教育刻不容缓。目前,大学生作为法治教育的对象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关注度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拓宽了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手机、电脑等新型信息传播媒介的普及,深刻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由于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和高效,人们对于社会新闻的关注程度也有了质的提升。法律在人们心中代表了国家的威严,近年来在互联网平台爆出的法律案件俯拾皆是,掀起一阵阵舆论的浪潮。例如,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山东聊城辱母杀人案、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等,评论里众说纷纭,也引起了校园内广大同学的持续性关注和后续追踪。这些具有代表性和争议性的法律案件也转身成为开展法治主题校园活动的素材,大学生在这些法治活动中进行理性判断与重新思考,开展积极踊跃的讨论,激发法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判断力强。在校大学生经历了青春懵懂期,随着年龄的增加自我意识也得到发展,意志有了较大提高,在大千世界色彩斑斓的诱惑面前能保持定力,不轻易铤而走险。思维方式基本成熟,形成稳固的态度和观念,自觉预测、反思和调控自己的行为,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性格发展也相应达到一个稳定的阶段,相对沉敛和谦逊,能够听得进道理,辨得了是非,对事物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针对这一阶段大学生身上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集中的法治教育具有实效性。
再次,现实需求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自信、强军逐梦、生态治理等各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世纪社会各领域和各个行业进入激烈的争夺市场的竞争状态,各行各业摩拳擦掌、各出奇招、面向社会广招人才。无论是从现实还是未来就业长远发展来看,大学生都要与社会接轨,正式接替社会各领域的工作,有序维系社会运行。举例来看,大学生将来就业必定要踏入市场经济的浪潮,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从事市场交易活动,然而市场经济运行的每个环节都与法律息息相关,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坑蒙拐骗,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法律和政治又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法律为政治服务,沿着政治的方向发挥作用,国家的稳步运行和和谐安定又迫切需要法治,大学生法治的教育正是为将来能够投入到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
大学生法治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高校法治理领域的体现,反映了高等教育法治化的必然发展趋势。目前大学生法治意识薄弱、法治教育地位不受重视、法治教育体系不合理、法治教育环境的负面影响等都是阻碍大学生法治意识养成的因素。
所谓法治意识,不应当仅被理解为一个静态的概念,更要重视它指引人们遇事找法的动态含义。近几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数量呈现增加趋势,违法的原因也日趋多样化。这些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淡薄。一部分大学生虽然已经储备了丰富的法律知识,但是在触及自身利益时特殊情况下,还是不能冷静思考,选择采用非法极端的手段解决问题,最终遗恨终身。还有些大学生在遭受侵害时往往选择沉默,而不选择法律手段解决。例如,在校园招聘过程中,对于用人单位拟定的侵犯大学生就业权益的合同,许多大学生往往保持沉默,而不是积极地向就业管理部门反映情况。再如,对于强势者的侵权行为,很多大学生都倾向于通过私了的方式解决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整体角度来看,我国大学生法治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在大学生法治教育过程中,应当将培育大学生自身的法治意识作为重点,以便为推进全民法治教育奠定基础。
法治教育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牵动着教育资源的投入程度,对于法治教育质量的高低有着重要影响。回归到现实,我国当前的大学教育基本上将重点放在专业课教育上,而对于法治教育看作从属于德育的一部分,直接导致“大学生以接受道德、纪律教育为主,面对实际问题时,习惯地用道德、纪律去衡量,缺乏法律意识。”[3]本科学习生涯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尽管是所有大学生公共的必修课,但也是多数大学生接受法治意识教育的主要课程,甚至是唯一课程。由于课时紧张,向大学生传授的法律知识也非常有限,整体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进入到研究生专业后,由于各大高校基本上都实行专业细化的教育策略,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基本上限于本专业的知识,这种倾向在博士研究生阶段更加明显。诚然,专业的细化有助于研究的精深,但也在另一方面使得研究面大大萎缩。法学基础教育是每位大学生应当接受的教育,而不应当有专业的限制,尤其是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无法对大学生全面贯彻法学基础教育,就很难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由此观之,我国当前大学教育体系对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足,阻碍了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大学生法治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命题,教育对象(学生个体)与教育者(包括讲师、学校领导阶层、学校管理人员等)在教育过程中实现良好的双向互动,才能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这就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第一,法治教育目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很多学校把法治教育的责任放置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身上,认为专业课教师的职责就是传授知识,将学生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置身事外,殊不知其个人的价值观已在课堂和生活中无形地传递出去。第二,法治教育的内容滞后。鉴于法治教育目标不受重视,学校法治教育的内容未能与时俱进,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法治教育内容仅停留在传统教材的框架中,教学内容难以与社会发展相贴切。第三,法治教育的方法单一。课堂确实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但也难以克服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弊端,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热情。
常言道“环境造就人”,环境不但能影响人,还可以熏陶人,也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它从多个侧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成长和发展,支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良好的环境能成就一个人,而不良的环境也将会给一个人的成长带来负面作用,当然这里的环境既指家庭环境、也指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我国,由于法治建设历史短暂,整体法治化水平亟待加强,极大影响了大学生法治的教育。特别是媒体曝光的在司法、执法环节存在的违纪违法行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司法腐败现象严重消解了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给法治的教育带来负面效应。其次,高校面临着制度规范质量不高、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个别教师和管理干部借机“钻空子”,导致制度的执行违背了原有的含义和目的,将学校规章制度看作“摆设”或“点缀”。在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招生、奖学金评定、个人荣誉、入党、就业等方面,存在“纸面上是一套,执行时是另一套”的问题,这些学生特别关注的事情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对学生产生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鉴于上述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分析法治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贯彻落实。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指出: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大学生法治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之一,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法治教育的目标,就不仅仅要发挥高校教师和党团组织的教育主导作用,还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思想与行动上保持一致。
首先,学校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专业考虑开设法律素质教育选修课,通过讲座、报告普及相关知识,并且教师在授课时自觉更新教学内容,适当超越以往的书本教育,用具体的案例来拓展大学生法律接触面,增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直接、必然的联系,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法制规范和法律道德,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法治思维。其次,在大学校园里,共青团和学生会是大学生最常接触到的组织形式,要重视这些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它们在组织开展教育活动上的优势,使其为教育法治服务。另外,充分利用班集体和社团等,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开展法治主题的班会、竞赛或者素质拓展活动,在活动中激励大家主动了解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通悟教育法治的重要性,寓教于乐,在课外活动中实现思想道德的升华。总之,把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 建立健全学校章程、相关规章制度, 完善学生管理、服务以及权利救济制度,[4]通过加强学校法治教育,启发大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提高当代大学生法治修养水平。
我国当前高校法治教育发展参差不齐,除却少数法学专业院校之外,法治教育水平总体偏低。尤其是在大学建设有所偏重的情况下,工科院校的法治教育水平明显偏低。要克服现有教育体系形成的障碍,首先,高校应当提升法治教育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比重,加大对基础法治教育的投入,让法治教育融入各个专业的教育中。其次,基础法治教育普遍化,贯穿本科、硕士、博士阶段教育。目前的基础法治教育主要局限于大学本科教育,且课时极其有限,这显然无法承担大学基础法治教育的任务。为此,应当增加法治基础教育的应用范围,将法治教育作为本科、硕士、博士各个阶段的入学基础教育,并不分专业予以贯彻。[5]再次,法学院系要进一步加强、优化法学专业教育。法学院系是培养法学专业人才的核心平台,法学人才的专业水平决定于法学院系的教育质量,在大学法治教育发展过程中,法学院系的教育质量起着先锋模范作用,应当充分重视。
老师是学生教育的领路人,要想切实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首先需要转变僵化的教学理念,认识到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还包括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承担着全方位育人的重任。教师不仅要把法治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中,还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好表率,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发挥言传身教的榜样示范作用。其次,不断丰富扩充教学内容。理论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课堂教学的良好素材,把生活里这些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引入课堂,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引导大学生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加深大学生的印象,帮助大学生灵活运用。再次,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大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不仅是理论的吸收和内化,也是行为模式的纠正和转变。在法治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鼓励和吸引学生参与,比如采取演讲、表演、游戏、制作等,引导大学生在日常实践活动中落实法治理念,通过理性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7]也就是说法律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表现,所立之法如若良法,才能为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建构奠定稳固的利益基础。为此,政府部门应提高立法起草质量,明确规定个人、团体或者企业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使权责分明,以法服人;严肃处理性质恶劣的违法乱纪现象,遏制司法腐败,树立法律在人民中心的权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机制,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全民尊法守法的好习惯。其次,“法治教育的宣传和灌输是必要的,但是从学校本身做到依法治校,学校自身的氛围很重要”[6]。学校是当代大学生接触最多、活动最频繁的地方,所以大学生法治形成发展受校园法治环境的影响最直接。高校必须遵循依法治国的要求,严格落实依法治校,依据法律厘清高校与学生、教师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凭借法律规章制度监督规范师生的行为,优化校园的法治环境氛围,让大学生亲身感受到法就在周围,自身每一分每一秒都处于依法治校之中。
此外,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工作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并非一日之功,还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建立起法治教育协同网络,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法治教育资源,让法治精神的种子在大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预防和减少高素质人才违法犯罪,保护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