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时而变 因文而变 因人而变
——论语文教学策略的调整

2023-01-20 20:49张肖侠
中学语文 2022年36期
关键词:学情诗歌教学策略

张肖侠

每一篇文章、每一节课的教学策略是不一样的,教学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情变化的因素等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这对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不能守着旧的经验面对语文教育改革的新形势,要因时、因文、因人改变教学策略。

一、因时而变——根据新课程理念调整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提出“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的教育理念。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基于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不断适应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要深入理解和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用课改精神和思想武装头脑,要变革课堂教学方法,要应与时俱进,调整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将新课程理念贯彻于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教学生”转变为“教学生学”。其次要改革旧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开放型、创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范围。

我们来看看特级教师曹勇军老师执教《将进酒》的一个片段:

师:我们来辨析一下,诗歌是以欢为主,还是以愁为主?以乐为主,还是以悲为主?

生:我觉得主要是悲。……

师:讲得好!……

生:我觉得“万古愁”并不单单指李白的愁。

师:很好!

生:我觉得“万古愁”,还有前面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就是抒发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愁。

师:两位同学回答得很好,看来大家对“万古愁”都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

《将进酒》是高中古典诗词中经典的篇目,曹老师由“豪放”带领学生诵读鉴赏这首诗的风格,这属于第一个层面。接着抛出片段中的两个问题,将学生带入诗歌鉴赏的第二个层面。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对诗句的解读,理解了诗人在豪迈风格下的悲喜交加的情感。这个结论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是学生讨论过程中深入领悟到的。最后曹老师水到渠成地将学生探究讨论的结果总结:“这首诗从悲切入,然后转为喜乐,然后再由悲结尾。最后呢?悲喜交织。”

二、因文而变——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略

旧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单元按照文体编排,侧重文体阅读方法的全文阅读。统编教材,高一侧重基础阅读能力,高二侧重作家作品的研读,高三侧重专题的学习。从单篇阅读、整本书阅读到专题阅读,课程难度逐步增加。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教学以单篇阅读精讲为主的教学模式,新课改语文阅读教学突出单篇、群文、整本书不同形式的教学特点,以任务群组织教学,新课标设定了语文学习十八个任务群,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建构语文核心素养,这都对语文教学策略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策略应随着教材的变革而改革。

就单篇教学而言,不同文体有其自身的特征,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也要调整。如小说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重点是分析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时代,从语文核心素养角度看,还应关注小说文化的理解和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和剖析小说作品蕴含的中华文化的传统和思想。如文言文教学,教师应该从琐细的字词讲授中走出来,在开放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开展深度学习,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热爱文言文,从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于整本书阅读方面,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著导读,每册阅读两本书,共十二本。高中教材阅读《乡土中国》和《红楼梦》两本书。统编教材重要变化的显著特征——整本书阅读教学,承载着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教师要整合资源,设计教学形式和环节。

我们来看诗意语文倡导者董一菲老师执教《子衿》的一个片段:

师:《诗经》中的《子衿》是选自十五《国风》中的哪一个呢?

生:郑风。

师:《诗经·郑风》中有许多爱情诗。来看其中的一首《将仲子》。诗文中“将”是一个音,都读“qiāng”。

师:《诗经·郑风》当中的《狡童》,谁来读一读?

生(读):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师:(译)那个小坏蛋,最近不跟我说话,你不理我,就因为你的缘故,我饭都吃不好了!

(生笑。)

师:任选一道题,同学们。第一个问题,三首诗中的女子性格有什么不同?另外一道题,三位男子又是怎样的三个形象?

《子衿》是初中统编教材八年级上的课外阅读篇目,出自《诗经·郑风》。这首诗歌明白晓畅,学生能够顺利诵读和理解。董一菲老师的这节古典诗词课上出了厚度,上出了文学和文化的味道。首先,拓展整合资源。群文阅读,关键在于选择哪些文章或诗歌。教师要打破常规,结合学生学段和群文阅读的各种类型特点,科学实施教学规程和策略,精心选择诗文。董老师在《诗经·郑风》二十一首中进行甄别和挑选,将《子衿》和《将仲子》《狡童》三首诗放在一起,让学生展开比较阅读。这源于董老师对《诗经·郑风》爱情诗歌的深入阅读和理解,教师自身的阅读功底之厚和阅读面之广,才会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藕花深处”。董老师整合教学资源的原则是“主题阅读”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即根据教学需要,确定“爱情诗歌”,通过整合课文单元诗歌和课外相关诗歌,进行教学组合。

其次,用心设计问题。问题设计的角度就是比较阅读的“点”,可以是横向,也可以是纵向。董老师这节课的问题的“点”属于横向比较。比较三首诗歌,让学生任选一道题回答:三首诗中的女子性格有什么不同?三位男子又是怎样的三个形象?围绕两个角度设问,让学生感悟对比男、女主人公形象的不同。既设定了范围,又具有开放性。由一首诗歌进而到三首诗歌,进而对《诗经·郑风》有了整体认识,切口很小,内容加厚加宽,因此教学的厚度和宽度也增加了。

董老师这节课,既符合现在新课改的教学形势,又能根据教材内容,调整合适的教学策略。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在对比映衬中,让学生加深对《子衿》、对《诗经·郑风》、对《诗经》的阅读理解,感受诗意语文的魅力。

三、因人而变——根据学情变化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都应该是学生。为了达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发挥语文教材的价值功能,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学情变化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流程,调整教学策略。如果是自己教的学生,教师对学情有充分的了解,课堂教学能按照教师既定的教学设计完成流程,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会感到“教”得轻松,学生会“学”得自如,这样的课堂效果自然是我们追求的。如果面对不熟悉的学生,或者这一届学生与往届学生认知水平变化,教师只关注自己预设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可能比不上预想的好,有可能就是对学情估计不准,没有关注学情的变化。

如何面对不熟悉的学生上课?如何在课堂大赛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名家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我们来看看张玉新老师的一节课。

我们来看特级教师张玉新老师执教《赤壁赋》的一个片段:

师:今天,我和大家复习《赤壁赋》,课间老师向同学们发了一个问卷,共交上来25 份,回答了三个问题。

1.课前是否在积累实词、虚词的基础上背诵了课文?

同学们现在高二,问题的答案令我很吃惊,很多同学已经记不得课文是什么内容了。

2.对“赋”这种文体有怎样的了解?

3.对这节复习课,你有什么建议?

……

师:(同学们的)第三个建议:深度探讨。如思考作者的写法有什么深意,作者的心境、社会背景等。

师:这个问题,就是我和同学们想要共同尝试着通过复习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在理论上能够背诵课文了,我们先来尝试着背第1 段,老师通过观察你们的口型,就知道背的怎么样了。壬戌之秋,一二!

(生背诵第1 段)

张老师提出“学情永远是教学的前提”的观点。“无论是家常课,还是所谓‘观摩课’,都要以学情为前提。教学一定要基于学生方便学,而不是教师方便教。”张老师不仅主张这个理念,同时也在用他的观摩课教学实践这一理念,为广大教师作出了表率。

《赤壁赋》这节课是张玉新老师在南京上的观摩课。上课前,他得知学生已经上过这篇文章,于是张老师大胆尝试,调整策略,将原来准备的新授课临时改成复习课。这对大多数教师来讲,难度很大的。很多人是不敢尝试和改变既定的教学内容的。临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意味着更大的挑战,体现了张老师的自信和严谨。

张老师利用课间到班级发放了问卷调查,对学生的问题做出了梳理和挑选。张老师在关注学情变化的角度方面确定教学目标,实施调整教学策略。1.课前是否在积累实词、虚词的基础上背诵了课文?2.对“赋”这种文体有怎样的了解?3.对这节复习课,你有什么建议?张老师对前两个问题简明扼要,提出建议。重点落在第三个问题,也就是三个建议,三个建议重点是第三个,深度探讨,如思考作者的写法有什么深意,作者的心境、社会背景等。因而教学重点确定为“向深处开掘”,课堂教学的起点确定为“苏子愀然”。

张老师调整教学策略的做法就是基于学情变化,尊重学生,顺应学生,复习策略明确,实施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

总之,教学策略的调整要因时而变,要因文而变,要因人而变,需要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基本功,需要教师的临场应变的技巧。让我们在变化中学会应对,在变化中提升教育水平,在变化中享受教育的喜悦。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2021 年度调查,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临时停课影响,日本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的“不阅读率”由2018 年的34.4%增加到38.5%。为此,日本文部科学省在全国推广“儿童读书日”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广学生阅读奖励机制,并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阅读数据,帮助地方教育部门改进学生阅读活动政策。

在具体实践上,日本文部科学省主要开展以下三项工作以促进学生的阅读活动:一是促进地方教育委员会、学校、图书馆、公民馆、出版公司和民间企业等不同部门的协作和沟通,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图书馆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二是通过定期组织校内研修和社区研修活动,提升学校图书管理员、任课教师和社区事业型图书人员的指导资质。在数字化时代,丰富的电子图书资源对教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积极在全国推广每年4 月23 日的“儿童读书日”和10 月27 日的“文字·活字文化日”等读书活动,并努力构建地区性的阅读表彰和奖励机制。

——陈 川 《中国教育报》2022 年12 月08 日09 版

猜你喜欢
学情诗歌教学策略
诗歌不除外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