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纯玮
近年来,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相互作用和不断融合,有力推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是用现代的手段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数字化的本质不是数字化与教育的简单叠加,是以数字化为媒介,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起来,打开教育改革和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通过数字化思维重构教育生态[1]。我国在推进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发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数字化战略和计划。“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2]。2022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行动,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10月31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部党组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印发《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要求:要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大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新模式。由此可见,教育数字化转型已势不可挡,职业院校作为与市场结合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要抓住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的契机,用数字化思维系统推动和谋划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形成职业教育现代范式。
数学课程作为职业院校部分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数学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难以理解、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等问题。基于此,在教育数字化大背景下,基于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的理念,着力推进职业院校数学教学改革,已成为职业院校教育改革过程中广泛关注的时代话题,为强化学生数字技能培养、适应数字科技变革和数字产业需求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学生基础薄弱。职业院校的学生生源结构多样,大多是中考或高考中整体分数相对较低的学生,普遍存在数学成绩较差的情况,且从整体来看,大多存在学习能力不强、主动性不够、理解和接受能力不是很好等问题[3]。再加上数学课程本身内容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理论性较强,学生上阶段知识基础没有打好,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数学是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相比,学生未能认识到其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作用,看不清其实际价值,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总体导致职业院校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
(二)教师素质欠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下,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其具备丰富的交叉学科背景知识以及熟练的实践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水平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一般仍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虽然拥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但欠缺一定的数字素养,不能满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冲击下的新时代对教师能力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数字化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难以适应教育数字化的大背景,难以胜任教育数字化需求下的行业岗位。
(三)教学模式单一。鉴于数学学科在职业院校的基础地位和其本身具有的抽象、理论强、内容难等特点,现有的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利用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特殊化学习需求,学生几乎是被动接受学习,不能充分地发挥其主体地位,不能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课堂互动较少、缺乏生机活力。基于此,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一)融合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资源库。教育资源是专业建设和学生个人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职业院校应加强对教育资源供给的重视,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以提升技术能力为目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整合各方面的教学内容。
1.新形态教材建设。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还是以传统的线下教学为主,将教材内容作为学生摄入知识的主要来源,且数学教材内容和普通高中的数学知识点类似,缺乏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和发展的特色知识内容,在教育数字化的驱动下,借助于信息化快速发展工具和平台,针对行业需求,不断调整教材内容,开发新形态数字化教材,实现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相互补充。
2.数字化资源建设。一是校本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化的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进行修改、整理和完善。可借助模块化的方式设计适合不同专业的特色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学生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的个性发展,并将教学内容以微课、微视频等形式整理为数字化资源,并借助于超星学习通和钉钉等网络教学平台大力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浏览、下载和学习。二是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校际教师间可利用线上共享的教育资源和相互的交流碰撞,扩充自身知识储备、开拓视野,促进教学内容的融合,更好地优化教育资源,加速优质资源建设,服务于教学。
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对教师而言,可以实现对任教课程的长期建设,为可持续共建教育资源奠定基础;对学生而言,可以实现个性化学习、移动化学习和碎片化学习,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理论知识资源越充足,学生的视野越开阔,知识储备越丰富,实践技能越强大,创新实践能力越强,进而真正体现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目的。
(二)融合教育模式,革新传统教学。近几年,随着教育数字化的深度影响,特别是在疫情的冲击下,各级各类院校都建立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以此为基础,教师都能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熟练地进行线上授课,打造智慧化教学场景。教育教学模式也从传统的线下教学发展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或全线上教学。所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就是指教师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资料、学习任务等上传至网络平台,学生借助网络教学资源线上完成相关的任务,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自学,线下教师结合学生在线上自学的情况,借助于传统的课堂就其中的难点、重点和易错点进行深入讲解,并指导学生进行以小组协作学习为模式的深度讨论,教学过程延伸至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而全线上教学是指整个教学过程全部线上进行,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全流程服务网络课程教学,实现授课、答疑、互动、测验等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会知识、内化知识、拓展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育数字化的大背景下,教育模式的多元融合,打造校内课堂和网络课堂等多维的教学空间,保证教学场景的多样性,不断地完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职业院校数学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融合教师队伍,提升教师能力。教师是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主体,解决“谁来教”的问题[4]。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始终占主导地位。在教育数字化进程中,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新时代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数字化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学校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加强教师新时代的使命感教育,提升教师的数字意识和信息化能力。同时,基于教育信息化,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率,提供教师发展的机会,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质量。此外,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企业的各级各类项目和培训,进一步了解行业背景和专业需求,通过相互间的技能评价与交流,开拓创新思维、提高能力,更好地指导职业院校数学课程的教学。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数字化教学能力,为培养具备数字化素养和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融合教学评价,促进全面发展。教学评价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的重要依据。数学课程应以数字化教育资源为基础,以丰富的教育教学模式为手段,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以数字化评价技术为手段,注重在线评价和考核方式的优化,建立多元融合的教学评价方案。数字化评价技术和手段详细记录了每位学生的在线学习过程数据,包括其学习时间、时长、内容、不懂问题、参与提问与讨论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很好的反馈,学生能够及时找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为后面学习打好基础,心理上满足了,有成就感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数字化评价技术和手段实现学生学习行为全数据采集分析,真实地测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能力倾向和个性特征等[1]。构建以学习者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体系,为教师教学提供方向,为教师进行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客观、公平地评定每位学生的学习成绩,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字教育时代,教育数字化的步伐将越走越快,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改革也应该抓住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机遇,要做到理念上跟得上时代,行动上跟得上形势[5]。要以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精神为引领,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建设优质的教育资源,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优秀师资队伍,建立系统评价体系,承担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加快推动教育数字化,促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强国,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