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青
(成都大学 音乐与舞蹈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四川威远县石坪山区的客家山歌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客家号子”是石坪山歌音乐的典型艺术形式。位于川南腹地的石坪山区是湖广客家人的主要居住区,明清以来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政策,吸引了大量湖广移民来此农垦,将客家农事号子带到了川南山区,在与当地山歌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客家号子”音乐。一般来说,“号子”指在集体劳动中协同使劲时,为统一步调,减轻疲劳等所唱的劳动歌曲。“号子”也是整个人类音乐文化中最早产生的音乐形式之一。古代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简陋,劳动生产需要众人合作才能完成,只有演唱“号子”才能起到协调统一劳动节奏的作用。在不同的地方,号子的叫法也不一样,在北方称“吆号子”,在南方称“喊号子”“打号子”,在四川则称“哨子”等。号子的种类繁多,不同的号子,特点也不尽相同。威远“客家号子”起源于明清客家移民带来的农事号子,其与当地民歌结合,形成别具地方特色的威远“客家号子”。
笔者在深入威远县石坪山区进行田野调查时,找到了关于客家文化和石坪山歌的起源记载片段:四川威远石坪山区的客家人于清初由福建迁入,并且将福建的客家文化融入了石坪文化当中,逐渐发展成了石坪山歌,这一地区的“客家号子”主要分布在观英滩镇一带,并辐射周边的威远、资中、仁寿等县,覆盖地面积约5000 平方公里、近300 万人口①。在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威远客家号子作为四川客家音乐的典型代表,从田间走向了舞台,成为当地民间独特的音乐形式,也是川南山区保存完好的、不可多得的音乐内容。
威远县观英滩镇(原石坪乡)的客家移民主要源自福建、广东的移民,因此,威远“客家号子”主要有抬工号子、肩舆号子、打石号子、农事号子等。抬工号子主要用于重物搬运过程中,两人或多人搬运重物、合作劳动中,大家需要齐心协力才能调整步伐、协调力量,达到完成劳动的目的。《眼不睁》《钻山歌》《薅秧歌》《绣个荷包给哥戴》《望沙滩》等都是威远客家号子的代表性作品。肩舆号子与抬工号子类似,主要用于抬轿、抬滑杆等过程中,肩舆号子一般演唱一定的故事情节。威远客家的肩舆号子一般较为抒情,歌词有较多段落,故事性较强,如《送情郎》等。从威远“客家号子”类型上看,其与福建龙岩客家号子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福建是威远县客家人的族源地之一,下面我们将威远“客家号子”与福建龙岩的“客家号子”进行对比。从号子类型上看,福建龙岩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号子主要有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江水号子、作坊号子等,其中作坊号子主要包括:油坊号子、盐场号子、纸坊号子、竹麻号子等②。我们对福建龙岩客家《抬木号子》《犁田歌》《鲁水号》等几首号子歌曲进行分析发现,龙岩客家号子有以下特点:多为二拍子,节奏短促,铿锵有力;歌词简单,运用了大量衬词,这些衬词多为没有实意的虚词、语气词;音乐旋律感不强,情感激烈,短促有力;音乐的调式调性多表现为羽角调式和商徵调式,属于典型的汉族五声调式;演唱形式,音乐表现为一领众和式,符合号子音乐起源于生产劳动的典型特征。相比之下,威远客家号子除具备龙岩客家号子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旋律性强,注重故事情节等特点,总体上两地号子歌曲具有同源特征。
《眼不睁》《钻山歌》是威远“客家号子”的代表性作品,下面以这两首作品为例,进行音乐分析。
抬工号子《眼不睁》整体表现为商徵交替调式,为了劳动情绪表现的需要,结束句在下属功能音上开放结束。在旋法上采用了三个音组增强旋律动力,并以此产生调性和旋律上的对比。节拍上采用2/4 的单拍子,并用规整的节奏记谱,以符合抬运物品时劳动步伐和动作的协调统一,给人简洁明快之感。附点节奏的运用,强化了二拍子音乐在劳动过程中的强弱交替规律,同时增强了劳动过程的趣味性和劳动节奏的动力感,体现了劳动者的欢快情绪,减轻了体力劳动的沉重感。作品运用附点十六分音符、切分节奏音型表现了前、后倚音腔调,丰富了音乐表达的旋律性。整首号子由57 个小节构成,曲式为自由结构的一段体,乐句短小规整,用重复的手法表现了两人或多人抬运重物时步调的协调统一,从歌词和节奏方面都能感受到具有极强力度感的情感表达,干净利落不拖沓,整首作品当中的衬词不多,通常在乐句歌词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体现。
打石号子《钻山歌》是一首描写高亢、自由、宽广辽阔情绪的客家号子,采用F 为宫调高记谱,2/4拍,结构较为规整,音调坚定,音程的大跳使音乐高亢有力,充满宫调式特有的力量感。这一首作品共由31 个小节构成,开头自由引入,仿佛将人带入一个环境优美的劳动场景,并且在后半段加入了(喊,齐应)(幺妹子,嘣威!)旁白,使整首作品充满了情趣,通过表现形式的变换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首歌曲简短抒情,是只有上下两句的单乐段结构,歌曲大量应用衬词拓宽音乐表现空间,增强了号子歌曲的音乐优美感和号子高腔特有的艺术感染力。
在较轻的体力劳动中,“客家号子”旋律的抒情性增加,音调优美,音域加宽,情感表现的艺术性大大增强,歌唱性和音乐表现力也更加丰富。石坪山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曲牌调式,生动地表现了石坪客家人丰富的内心世界③。
威远“客家号子”是客家民歌最典型的一类歌曲,以大量运用衬腔衬词为主要特征。客家号子中的衬词运用非常丰富,如“哎、个、嘿、啰、嘛、呀、啰、哟”等这样的衬腔衬词大量运用;形如“哎呀、嘿哟、那个、哟嗬、哟喂、依呀得儿哟”等多字一起出现的衬词衬腔也极为常见。比如,《薅秧歌》歌词仅有28 个字,但加上衬词后共有119 个字,意味着衬词多达91 个字,《薅秧歌》具体歌词如下:
(喊:幺妹子,齐应:嘣威!)(齐)情妹吔晒得嘛依哩哟嗬嗬威咦,汗哟哎长哎…流哟嗬嗬嗬哟儿哟嗬嗬喂!④
从歌词的文学性上讲,歌词通俗易懂,口语化,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歌词内容从群众日常生活中来,并直接表现底层群众的日常生活。例如,《薅秧歌》的歌词只有起承转合的四句话,“太阳出来辣焦焦,情妹出来晒花椒,花椒晒得大渣口,情妹晒得汗长流”,却能形象地反映农民的生活,极易被群众理解和接受。歌词故事讲述了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情妹”出来晒花椒的场面,语言不多,却表达了作为演唱者的“我”对情妹发自内心的“疼爱”之情。演唱中,“幺妹”这种朴实无华的方言更能带给当事人以亲切、生动之感。从歌词形式上看,客家农事号子大量采用衬词,主要语义隐藏在众多的衬词当中,歌词的这种表现方法,大大增强了客家号子的艺术表现力,使演唱充满了自由表达的激情,增强音乐情感的表现力,这是客家号子的典型特征。
客家方言源自福建,随着客家人前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客家方言中都保留了福建宁化客家方言的典型特征。据考察,客话发源于福建宁化,本在汀州府。客家先祖大多数住过宁化石壁村,客家话的定型在该村留有全部痕迹⑤。在客家方言中,“坐”读作“cua”,“生病”读作“sheng piang”,汉语普通话中的浊辅音“b、d、g、z”在客家话中读成了清辅音“p、t、k、c”,如“定”读作“tin”的读音起源于宁化县石壁村。有学者认为,包括四川在内的“客家话全都有这个特点,没有例外”⑥。
四川威远石坪山区的客家方言音调丰富,增强了客家歌曲的表现力。据资料显示,威远客家方言共有21 个声母,52 个韵母,声调为6 个,即阴平(13),阳平(31),上声(53),去声(55),阴入(3),阳入(5)⑦,也有学者认为,威远石坪山区客家方言含量比其他地区的客家方言要少⑧,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福建客家人西迁四川威远石坪山区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与当地土著居民的方言产生相互影响,发生一些语音语调上的衍变。其二,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基础教育的普及,建国初期的第一代人通过影视节目、教育等形式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普通话的影响,现在他们已经成为老年人。改革开放至今的四十多年中,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人受普通话及现代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客家方言发生衍变不可避免。正是这些客家方言丰富了客家歌曲的艺术表现力,使客家歌曲具有通俗、幽默、口语化特征。客家方言土语对威远“客家号子”音调及演唱风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客家民系是一个善于用歌声表现自身生活的汉族族系,“客家号子”是客家歌曲最重要的形态之一。威远客家号子音乐丰富多彩,曲调与表现形式也根据不同的号子类型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号子”大都简短、粗犷、有力,抒情性不强,演唱形式大都采用“一领众和式”,音乐节奏与紧张的劳动节奏紧密结合,但是威远客家号子中很多歌曲都具有很强的抒情性,音乐旋律优美,艺术感染力和歌唱性极强。《绣个荷包给哥戴》就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客家号子”⑨,具有平腔山歌的典型特征。这首歌有领有和,音乐宽广舒畅,情感表达丰富,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引子)哎,
(领)情郎荷包啥 哎呀依得儿喂,(齐)绣个起的头哟哎呀依得儿喂。
(领)绣个绣球有人爱,绣对鸳鸯戏水来,(齐)绣对鸳鸯啥戏水来哟喂。
(领)妹妹心灵手儿巧,哥哥心中好喜爱,(齐)才把哥哥的真心献出来哟喂。
(领)哎,情郎荷包啥 哎呀依得儿喂,(齐)绣个起的头哟哎呀依得儿喂。
(领)绣朵牡丹有人爱,绣个荷包给哥戴,(齐)绣个荷包啥给哥戴哟喂。
(领)哥哥带起走世外,妹妹心中好喜欢,(齐)才把妹妹的真情献出来哟喂。
(尾声)(齐)才把妹妹的真情献出来哟喂。
综上所述,威远客家号子是威远客家人民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典型音乐艺术形式,它是福建客家号子衍变而来,具有典型客家方言音腔审美特征。衬词在“号子”演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俗易懂的歌词常用“比兴”的手法表达内心情感,直白的情爱表达不仅增添了劳动的欢乐,也表现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威远客家号子典型的演唱形式为“一领众和式”,集体参与演唱是威远客家号子的重要展现形式,其寄托着四川客家人在移民过程中通过集体力量战胜困难、创造物质财富的乐观心态和精神面貌。
注释:
①③资料来源:威远石坪山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当中的记载资料。
②廖旭华《闽西客家号子探析》第18 页,《龙岩学院学报》第6 期,2009 年12 月。
④曾德华《四川威远石坪歌谣》第18 页,中国新闻联合出版社,2008 年8 月第一版。
⑤著名音韵学家、方言学家黄典诚1986 年在闽西地区专业志稿业务讨论会上的学术报告中的观点。
⑥刘善群《客家与石壁史论》第278 页,方志出版社,2007 年第1 版。
⑦崔译文《川南山歌与客家文化》,《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第28 卷第9 期,2012 年9 月。
⑧邹雪姣《浅析石坪山歌的艺术特征》,《艺术评鉴》2016 年12 期。
⑨《绣个荷包给哥戴》这首客家号子也属于川南客家山歌,但是它与川南高腔山歌有很大的区别,属于平腔山歌,由于它的演唱环境和演唱形式都与生产劳动相关,所以具备客家劳动号子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