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典儿童剧的象征手法
——以《青鸟》和《马兰花》为例

2023-01-20 18:35张卉栩
戏剧之家 2022年36期
关键词:马兰花青鸟儿童剧

张卉栩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00)

一、经典儿童剧之当代价值

一部意蕴深厚的经典儿童剧值得我们反复推敲研究,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台词语言和情境设置都能为当今的儿童剧创作提供很多灵感与启发。那么怎样的剧作才算是有价值的呢?欧阳逸冰先生曾评论道:“一部非常杰出的儿童剧的魅力在于——它的蕴涵是让儿童终身咀嚼不尽的,因为那是渐次加深的审美过程,是长期回环往复的体验,是人生不同时期记忆的数度重解。”①

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以其富于哲思的象征主义戏剧享誉世界。“由于他在文学各方面的杰出成就,特别是他的戏剧作品中蕴涵着诗意般的奇思妙想,有时虽采用了童话的形式来表达,但仍旧具有一种深邃的启示”②,他凭借哲理童话剧《青鸟》获得了19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青鸟》这部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中国也有多个译本并且长演不衰,后来又被改编成多部电影,可以称得上是西方儿童剧的经典代表作。我国著名剧作家任德耀在1955年创作的童话剧《马兰花》在时代大潮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儿童的心灵,后来还被翻译成英文、日文等多国版本,逐步走上国际儿童戏剧舞台。

处在充斥着各种碎片化、娱乐化网络信息的成长环境中,“我们的孩子还没有提问,就被给予了一大堆的答案”,童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在各类低俗媒体的围剿中一点点地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成人化的欲望和暴力。“贝特尔海姆在《童话的用处》中指出,童话的重要意义在于,童话故事能够以儿童容易接受的方式揭露现实中存在的邪恶并且融会贯通,使儿童不受创伤。”③无论是蕴涵着发人深省的哲理与天马行空的想象的《青鸟》,还是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和“抒情——写意”的浪漫诗化风格的《马兰花》,都为儿童珍贵的童年保留了一方纯净的天地。

二、经典儿童剧的象征手法

自戏剧诞生之日起,象征就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其中了。比如戏剧舞台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象征空间,舞台上的人物、道具和对白都可以既具有浅层次的表层意义,又具有深层次的象征意义,整部戏连接着现实世界和抽象世界,引发观众的自主思考与情感体悟。④另外,人类本身就具备象征思维,在对自然界的观察过程中以及后天的成长环境和文化熏染中,人类的象征思维得到了训练和加强,比如人们看到黑色容易联想到压抑和死亡,看到冰雪容易感觉到纯洁或寒冷等。

因此,笔者认为象征手法与儿童剧存在一种天然的联系,象征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正是儿童所需要的,通过体会洋溢着奇异幻想的故事情节和解读散发着神秘诗意的象征物,儿童的想象力能够得到充分激发。

(一)“幸福”意象

象征主义戏剧《青鸟》中存在着众多有意味的象征物,同一象征物也具有多层象征意义,而其中必然有一个主导意象起到统领全篇、传达主旨的作用,这就是剧名“青鸟”——主角蒂蒂尔和米蒂尔从头至尾追寻的东西。“青鸟”所代表的第一层含义,也是观众最易理解的浅显意象就是“幸福”。主角找到的青鸟变了颜色或者飞走了象征着幸福的珍贵和来之不易,家里的斑鸠却意外变成了青鸟提醒人们要懂得珍惜身边的幸福。最后青鸟还是飞走了,蒂蒂尔呼吁台下的观众帮忙寻找青鸟,“只有它才能带给我们未来的幸福”⑤则直接点出了青鸟象征着未来的幸福,人们要行动起来,去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具体而言,“青鸟”所象征的幸福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在第二幕的思念之乡中,幸福是与故去亲人的团聚以及对他们的怀念;在第五幕的未来国度中,幸福是迎接新生命诞生的喜悦以及孩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第四幕幸福花园中,作者更是创造了形态各异的幸福们,有闪闪发光的日照幸福、翠绿翠绿的春天幸福、很难被看到的新鲜空气幸福、最俊俏的日落幸福、跑得最快的赤脚踏露幸福等,以肥胖幸福为首的人间幸福们则象征着人们的物欲享受。在追寻幸福的过程中,人们极易受到诱惑并迷失在这些物质幸福中,作者借此告诉观众,只有那些能够使灵魂得到充盈的精神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马兰花》中的“马兰花”和“青鸟”一样,也是一种“幸福”意象,可见追求幸福的人生理想是自古以来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价值诉求,但是“马兰花”象征的“幸福”与“青鸟”相比又是截然不同的,剧作中并未直接指出马兰花代表着幸福,而是通过小兰和大兰截然相反的价值观体现出马兰花与幸福的关联。“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跟你说话,请你现在马上就开花……”⑥马兰花象征着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是贯穿全剧的线索,而获得马兰花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勤劳,勤劳朴实的小兰过上了幸福生活,好吃懒做的大兰无法获得幸福,这实际上切断了象征意象与象征物之间的关联,勤劳跃升为教育色彩浓厚的剧作主题,成为带来幸福的直接条件。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幸福要靠自己创造的道理在今天看来也很有教育意义,这与“寻找未来的青鸟”有着相通之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剧作中体现的那种辛勤劳作的内涵也应与时俱进,有所变化。新时代的儿童不仅要勤奋努力,而且还要善于灵活创新,一味地埋头苦干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的后果。我们不能忘记勤劳的民族精神,但如何发挥聪明才智实现“有效”勤劳也同样重要。

(二)“自然”意象

梅特林克对于自然有着真诚的敬畏和细腻的观察,他认为所有的植物都是地球上最独特的生命存在形式,它们身上都具有“理所当然的抗争、勇敢的毅力、朴实的严肃、低调的胜利、永不言弃”等优良品质,树木“代表着一种大地的力量,或是我们本能的意识和世界能量的源泉”。“我们在建筑和音乐方面的灵感,色彩和光线的协调等,都直接借鉴了大自然。”⑦这些理念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化作一个个意蕴丰厚的象征意象。在《青鸟》的第三幕夜之宫中,夜夫人担心如果人类洞悉青鸟象征的自然秘密将会给生灵带来死亡之灾。在森林探险中,众树木也竭尽全力阻止主角找到青鸟,他们对樵夫暴行的无情控诉正是意指现实中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等思想,讲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宇宙韵律与人生况味息息相通,以及人在对宇宙万物的关照中,感受心灵与肉体的同频共振,进而参悟生命的真谛。我们在《马兰花》中随处可见自然气息的渗透,如第一幕第四场关于马郎迎亲的描述:“圆月当空,银光倾斜满地。五彩云霞,在天空游动,也映在河底。远处,飘来了音乐和声,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清脆的笑声。在河的远处,漂来了一只荷叶小船……其中有两个小动物装扮成和合二仙,头上戴了大头娃娃的面具。”⑧“圆月”象征着花好月圆,寄托了人们对新婚夫妇幸福美满生活的祝愿。“和合二仙”是中国民间掌管姻缘的喜神,他们手捧的荷花和圆盒谐音“和”与“合”,分别寄寓着家庭和睦、百年好合,也可以延伸出和谐、和气等涵义。“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承载着离愁别绪的意义,要想上马兰山必须乘船渡河,马郎和小兰隔水相望正如神话故事中的牛郎和织女隔着遥远的银河。后来小兰被推下山崖掉进河里而死,一水之隔便是生死之隔,距离上的遥远变成了生死离别。

儿童剧中的大自然总是蕴藏着无穷的神秘力量,等着好奇的小观众去寻找和发现。《青鸟》中的“魔法钻石”能够打开通往不同仙境的门并屡次使主角化险为夷。“青鸟”一开始就被赋予了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即治愈疾病,能够使邻居家的小女孩恢复健康,由此,剧情才得以向前推进。与此相对应的是能够使人死而复生的“马兰花”,其神力在全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开头救活了掉下山崖的王老爹,从而引出了马郎想求娶王老爹的女儿小兰,在高潮部分和结尾处救活了被害死的小鸟和小兰,促成了大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大团圆结局。

除了各种自然力量的象征,每个拟人化的角色都是壮丽奇绝的大自然的一部分。《马兰花》中有活泼可爱的兔子姐妹、慈祥和蔼的树公公、正直善良的小鸟、憨厚老实的鹿娃子、顽皮机智的猴子等。《青鸟》中除了植物和动物角色,还有众多食物、自然元素和抽象的自然现象化身,这些角色穿着符合自身性格特点的服装在舞台上与小观众见面,如时间长着大胡子,手里拿着镰刀和沙漏;水穿着希腊样式的蓝色薄纱,头戴飘逸的芦苇或水草;糖穿着蓝白相间的丝绸大衣,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包裹着大块方糖的糖纸等等。

(三)“情感”意象

梁宗岱在引入西方的象征主义理论时,融合了带有中国特色的“和谐”“宁静”等思想,他在论述什么是象征时说道:“所谓象征,只是情景的配合,所谓‘即景生情,因情生景’而已。”⑨儿童剧中运用象征手法所产生的意象离不开情感的融入,“情感”意象为全剧注入灵魂,建立起角色与观众之间的情感纽带,也是最能够使观众获得情感共鸣的部分。

《青鸟》中一直都有一个引领性的人物——光,她美丽温柔,在兄妹俩寻找青鸟的旅途中引导着他们,是智慧、光明、美好的象征。最后,米蒂尔发现光竟然和邻居家的小女孩长得一模一样,这个设定与“斑鸠变成青鸟”有异曲同工之妙,奇妙仙境中的所见所闻都与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一一对应,寓意着每个善良与勇敢的孩子长大后都能变成自己曾经仰慕的人,也加深了“幸福就在身边”这一主题意蕴。在幸福花园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母爱,只要孩子们一直微笑,她就能永葆青春,只要孩子们快乐,她就是最富有的人,孩子们的亲吻、注视和抚摸都会变成她衣裙上的星星,为其增添美丽。作者把抽象的母爱具象化,让儿童在诗意盎然的语言中直观地感受到母亲的无私与伟大。

《青鸟》中的蒂蒂尔两兄妹在思念之乡见到了已经死去的爷爷奶奶,爷爷告诉他们,祈祷代表思念,感到被思念时亲人就会醒来;奶奶为他们准备可口的食物,临别时依依不舍,这里的亲情意象和幸福意象交织相融在一起。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改编的《马兰花》版本中,大兰在老猫的怂恿诱惑下做了错事,她心里还是一直记挂着与小兰的姐妹之情,并在最后承认了错误,十分愧疚地向大家道歉。她的一系列行为既符合她的性格特征,也在情理之中,从而使人物形象变得立体丰满。

友情也是剧作所表现的一个方面,如《青鸟》中的狗忠心耿耿,时刻围绕在蒂蒂尔和米蒂尔身边,亲切地叫着:“我的小主人,我的小神仙,我的小祖宗。”相比之下,猫总是在人前装柔弱,在人后使坏心眼儿。狗忠勇护主的背后隐含着对直言不讳、真诚勇敢的朋友的赞颂,也启示儿童学会分辨真正的朋友。《马兰花》中马兰山上的生灵都曾受到小兰的帮助,他们也同样以真心来回报,成为小兰的好伙伴。当小鸟目睹小兰被害后,她因坚持说出真相而被老猫害死,化作一棵会说话的、有一定自我力量的苹果树,这时的小鸟和苹果树就象征着为了友情不惧牺牲的高贵品质、善恶有报的价值观以及对永恒生命的向往。

三、结语

一部经典儿童剧的生命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不仅是儿童的良师益友,也属于所有热爱戏剧的成年人,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孩童时期闪现过的思维灵光。《青鸟》和《马兰花》中的象征手法运用在今天看来也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配合现代舞台美术设计、高科技的屏幕布景以及让人身临其境的音响效果,儿童剧更能找到其大展身手之地,从而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舞台效果,使象征意象得到更精准表达。

注释:

①欧阳逸冰.人类灵魂的喃喃话语——读剧笔记:感悟三部世界经典儿童剧[J].上海艺术评论,2021,4(02):35-37.

②(比利时)梅特林克.青鸟[M].马云娇,译.海峡文艺出版社,2017.

③(美)尼尔·波兹曼.陈燕莛译.童年的消逝[M].中信出版社,2015.123-127.

④詹虎.论西方戏剧的象征艺术[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09):48-50+69.

⑤(比利时)梅特林克.马云娇译.青鸟[M].海峡文艺出版社,2017.130.

⑥任德耀.任德耀剧作选[M].李涵,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100-101.

⑦(比利时)梅特林克.青鸟[M].马云娇,译.海峡文艺出版社,2017.175-176.

⑧任德耀.任德耀剧作选[M].李涵,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89-90.

⑨蔡银强.梁宗岱象征主义诗学理论中的中国色彩[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1):90-92.

猜你喜欢
马兰花青鸟儿童剧
浅谈文化产业化背景下儿童剧的深度开发
我的妈妈是儿童剧演员
发展与反思—儿童剧的发展路径
青鸟
马兰花
儿童剧演出团体常驻购物中心
马兰花 吉祥的哈达
欣赏美的眼睛——读《青鸟》有感
马兰花
青鸟“战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