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创融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机制探析

2023-01-19 00:54孔令嫣
科技创业月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立德思政意识

孔令嫣 陈 昕

(1.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50;2. 广东金融学院 创业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

0 引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高校重要工作内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都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贯穿于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思创融合”既顺应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需要,又体现社会主义文化与精神的传承;通过“思创融合”,可以创新“立德树人”路径,实现协同育人,从而引领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为社会培养品学兼优且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坚持正确的立德树人导向,积极推进“思创融合”协同育人,有效、高效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已成为当前需要探讨的问题。

1 文献回顾

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更是专门面向“思创融合”创业项目,开辟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激励大学生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殷殷嘱托更是充分体现了“思创融合”的要求。

许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学与实践中积极推进“思创融合”,但是尽管“思创融合”在高校教育实践中已卓有成效,“思创融合”理论研究却滞后于实践需要,未能为实践提供充分有效的指导。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以“思创融合”为标题的文献,仅有11篇,且皆为2019年之后发表的论文;检索以“思创融合”为关键词的文献,也仅有15篇。这一方面反映了“思创融合”理论研究在数量与质量上的不足;另一方面说明“思创融合”研究正处于开拓阶段,未来存在巨大学术发展空间,而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思创融合”。

在已有的思创融合研究中,相关文献皆高度肯定了思创融合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能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1-9]。在思创融合实施方面,郑雅菲[4]倡导强化宣传引领,构建“思创融合”文化氛围;陈维[5]建议创新立德树人路径,建立层级式思创融合协同育人体系;李靖、李储东[9]指出思创融合要结合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形成“通识型-嵌入式-体验类”三维教育体系;张明瑶[7]号召建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动态互动、共融共建的协同发展模式;常晓宇[6]强调思创融合要注重精神与品质的培养;陈升远、赵宇[8]认为在思创融合实践中还要学习与践行工匠精神。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思创融合”协同培育机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思创融合”要取得良好实效,必须助力于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又能坚持正确的立德树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 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特征

新时代所倡导的创业是基于创新基础的创业,创新创业密不可分。创新创业意识是基础,任何创新创业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的指导与支配下进行的(王章豹、黄驰、李杨,2019),创新创业意识强,能有效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皆是多元化的,需以多维度视角来系统观察。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包括企业家意识、科学意识、商业意识、目标意识、问题解决意识、行动意识、协同意识、务实意识、责任意识、开放意识等多个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包括机会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行动力、领导力、专业能力、学习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管理沟通能力、常识认知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等。孔伟英、朱盼[10]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多元性,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影响因素也是多元化的,影响因素的多元性,意味着培育路径的多样化。何康、邓晓、柳和生等[11]强调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育所起的重要作用。孔伟英、朱盼[10]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对培育创新创业意识也有重要作用。

2.2 “思创融合”协同培育机制与实施体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都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融合,才能保障人才培养的方向性。立德树人绩效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健康人格、精神面貌、身体素质、美育素质、社会实践等全面发展,就是体现为“又红又专”。“思创融合”有助于正向促进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提升,而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又会进一步促进立德树人绩效,彼此间相辅相成。“思创融合”的核心要义在于协同,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抓手,思创融合实施体系包括三个层面的建设:教学科研体系、实践体系以及舆情治理体系,三个层面协同共同培育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进一步提高。

2.2.1 教学科研体系

教学科研体系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可从4个方面实施思创融合: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创业研究。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课程包括《创新思维》《创业基础》,课程内容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融入相关创业课程,作为讲授创新创业方法与工具的底层逻辑与基础,注意引导学生不仅掌握创新创业的“术”,更要坚持正确的思政之“道”。教学方式上要努力推行思政教育进课堂,但同时要避免机械化地为思政教育而生硬地进行思政教育,要注意贴合大学生的特点与兴趣,多措并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思政教育能有效地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针对专业教师的专项思政教育培训与指导,增强专业教师的思政意识与思政素质,并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创新创业研究领域,更应鼓励开展深度的思创融合研究,积极探索思创融合的机制与规律,积极探索思创融合的实施经验,以便为思创融合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指导。

2.2.2 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只有落实到实践才会有效,实践体系建设非常关键,可从4个方面实施思创融合: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指导、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服务。创新创业实践方面,要鼓励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要有格局与眼界,积极关注政策,积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学习,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创业实践离不开学校的创新创业指导,创新创业指导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与荣辱观,不能单纯把创业仅仅视为唯利是图的生意,要培养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创业实践中运用。创新创业竞赛对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有重要作用,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门开辟了面向大学生“思创融合”创业项目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经过几年的实践,日益受到学校师生的重视,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与引导作用,其他各类面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竞赛应积极学习相关做法。创新创业服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起着支持作用,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大学生众创空间或孵化器,为学生创业提供服务,在学生创业团队入驻等服务方面,应优先鼓励“思创融合”类项目入驻,并给予重点扶持扶助,目的是体现政策引导。

2.2.3 创业环境

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可从价值观传播、传媒传播两方面入手。思政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广泛传播,成为广大学生的共识。互联网时代,传播举足轻重,必须与时俱进,有效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传播内容要贴合大学生特点,传播方式新颖有趣,多措并举大力传播“思创融合”。

3 结语

“思创融合”响应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很强的针对性,能够促进创新要素在新发展格局下更高效率地整合协同,并保持正确的人才培养方向。“思创融合”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能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创新立德树人培养模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通过对“思创融合”协同创新育人机制及其实施体系进行分析,有助于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满足高校教育立德树人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路径,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立德思政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