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涛 张瑞娜 刘倩男
(ThePracticalJournalofCancer,2023,38:0042~0045)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宫颈癌已经成为育龄期妇女临床死亡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的宫颈癌发病率在98/10万,死亡率高达30.5/10万。众多研究显示[2-3],宫颈癌的发病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呈现显著相关性,在病毒对机体的不断侵染阶段,HPV病毒的感染可能会造成机体免疫微环境以及炎性反应的改变,间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以及进展。在病毒对机体侵染的早期,机体可通过与病毒的免疫抑制性作用消除病毒,少数患者由于病毒的持续性增殖,可能会造成宫颈上皮细胞的癌变。而HPV高危亚型的持续性感染是造成患者癌前病变的重要原因[4]。通过对患者的HPV的早期筛查,对于患者的癌前病变的早期确认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的感染与癌前病变显著相关,尤其以HPV16、18的感染为癌前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5]。本研究通过对女性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相关性研究,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采取前瞻性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行宫颈活检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5~49岁,平均年龄为(35.66±2.69)岁,体重指数平均为(24.55±5.69)kg/m2。对患者的宫颈组织细胞样本进行液基细胞学(1iquid based thin prepcytologytes,LCT)检测,并对患者的HPV感染进行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同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论证。
1.2.1 样本采集 使用棉签于患者的宫颈口部位进行逆时针刮取采样,采样取3次,停留时间为10 s,将样本置于细胞保存液的收集瓶中进行保存。
1.2.2 宫颈组织细胞样本经液基细胞学检测 采用达城TCT检测仪对以上样本进行检测。将以上样本进行3500 r/min离心15 min后,使用样本吸取机对样本进行混悬,随后使用比重液对患者的以上混悬液继续离心,使用样本吸取机对富集于试管底部的细胞进行收集,并在振荡器的作用下,重新使细胞处于混悬状态。将以上液体置于液基薄层细胞自动制片机中,随后启动染色系统,在液基薄层细胞自动制片机进行巴氏染色,染色结束后,对以上玻片进行二甲苯处理后,保证玻片的湿润状态,使用中性树胶进行封固。采用2001年的TBS细胞分类标准[6],将患者分为无细胞学改变、炎性细胞反应以及宫颈CINⅠ~Ⅲ病变患者。
1.2.3 HPV亚型诊断 采用PCR体外扩增以及DNA芯片对以上样本进行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亚型诊断。具体检测方法为对以上样本DNA进行提取后,按说明书配置成20 μl反应体系,95 ℃30 s进行变性,37 ℃条件下行RT-PCR退火15 min,85 ℃的条件下维持15 s延伸后终止。在37 ℃条件下行RT-PCR 15 min,在85 ℃的条件下维持15 s后终止。使用DNA芯片对HPV亚型进行诊断。
1.2.4 HPV DNA载量分析 采用实时定量PCR扩增仪(厂家:上海透景宏石,型号SLAN-96s)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最大吸收波长为495 nm进行HPV DNA载量的分析。
1.3.1 不同HPV感染患者的宫颈病变情况 分别对无细胞学改变、炎性细胞反应以及宫颈CINⅠ~Ⅲ病变患者的HPV感染情况进行比较。
1.3.2 不同宫颈病变患者的HPV感染亚型情况 分别对无细胞学改变、炎性细胞反应以及宫颈CINⅠ~Ⅲ病变患者的HPV亚型情况进行比较。
1.3.3 不同宫颈病变患者的HPV感染亚型病毒载量 分别对无细胞学改变、炎性细胞反应以及宫颈CINⅠ~Ⅲ病变患者的HPV16、18、31、45的病毒载量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
1.3.4 宫颈CINⅠ~Ⅲ病变与HPV感染以及HPV16感染的相关性 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宫颈CINⅠ~Ⅲ病变与HPV感染以及HPV16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采用SPSS 19.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数据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液基细胞学检测发现,45例无细胞学改变,49例炎性细胞反应,18例宫颈Ⅰ~Ⅲ病变。PCR检测发现,22例HPV感染,其中15例HPV16感染、5例HPV18感染、2例其他。
通过对不同HPV感染患者的宫颈病变分析,宫颈CINⅠ~Ⅲ病变患者的HPV感染率显著高于无细胞学改变、炎性细胞反应患者(χ2=46.821,P=0.000),见表1。
表1 不同HPV感染患者的宫颈病变分析(例,%)
通过对不同宫颈病变患者的HPV感染亚型情况比较,宫颈CINⅠ~Ⅲ病变患者主要以HPV16感染为主(χ2=46.821,P=0.000),见表2。
表2 不同宫颈病变患者的HPV感染亚型情况比较(例,%)
无细胞学改变与宫颈CINⅠ~Ⅲ病变患者的HPV16的病毒载量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宫颈病变患者的HPV感染亚型病毒载量分析
宫颈CINⅠ~Ⅲ病变与HPV感染以及HPV16感染呈现正相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宫颈CINⅠ~Ⅲ病变与HPV感染以及HPV16感染的相关性
宫颈癌是临床妇科的一种常见肿瘤,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均较高[7],据有关统计[8],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仅次于乳腺癌,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与肺癌,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有10万,占世界新发病例的1/5[9]。宫颈癌早期筛查可早期发现病例,积极治疗,对于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均具有重要意义[10]。在对患者的诊断过程中,人类乳头状病毒(HPV)的检查是临床早期鉴别宫颈病变患者的重要微生物之一,目前临床发现的HPV病毒共计200多种亚型[11],根据病毒的致病程度可将其分为低危型以及高危型,绝大多数HPV病毒均处于较低危状态,其中至少有27种HPV病毒的感染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可造成临床恶性肿瘤的增生。临床研究显示,90%的宫颈癌均是由HPV病毒的持续性感染造成的[12],而HPV16的感染率可高达40%~60%。HPV16是最为重要的HPV亚型,但是多数的研究显示[13-14],HPV病毒的感染呈现显著的地域性,在我国的临床分析中,HPV16感染与患者的宫颈鳞癌密切相关,HPV18的感染与宫颈腺癌相关。
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的宫颈癌病变的HPV病毒感染情况分析,宫颈CINⅠ~Ⅲ病变患者的HPV的感染率达到63.64%,与以往的研究一致[15]。宫颈组织细胞样本经液基细胞学检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检测手段,主要用来对患者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筛查,对于宫颈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16]。本研究中,通过对宫颈CINⅠ~Ⅲ病变患者的分型比较,患者的HPV16的感染率达到了80%,而在病毒不同载量的研究中,由于样本量较小,仅能看到患者的HPV16感染患者的无细胞学改变与宫颈CINⅠ~Ⅲ病变患者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赵敏等[17]通过对患者的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在对患者的LCT检查中,HPV16、18、45、31的病毒载量与宫颈CINⅠ~Ⅲ病变的相关性不显著。目前对于HPV病毒载量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18],该指标的大小与样本中宫颈脱落细胞的数量相关,但是在对样本的采集过程中,即使采取相同的手法进行采集,但受到病毒持续性或者反复性的感染,也会造成患者的宫颈CINⅠ~Ⅲ病变载量的不稳定性。虽然HPV感染是造成患者的癌前病变的重要原因,但是宫颈癌变并不是造成疾病的唯一原因[19],大多数育龄期妇女在感染HPV后均会自行消退,只有2%~3%的患者在感染HPV后会逐步发展为宫颈癌[20]。在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中,HPV感染与性功能紊乱、性生活过早、多孕多产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综合作用进而造成患者宫颈癌疾病进展。在宫颈癌疾病的疾病进展中,CINⅢ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同时也是宫颈浸润癌,所以在疾病的早期,针对CINⅠ~Ⅲ的患者,及时进行HPV诊断,通过对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干预,对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提示在对患者进行宫颈组织细胞样本经液基细胞学检测的同时,针对较高风险的患者及时开展HPV感染监测,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HPV重复检查次数,提升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女性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显著相关,在对患者的细胞学形态检查的基础上,联合HPV检查,对于宫颈癌前病变诊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