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逸平
“细节描写”是贯穿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老生常谈的主题之一。广大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对此已有较为丰富的讨论,如在“知网”检索篇名包含“细节描写”的论文就有上千篇。以《中学语文》为例,近年的相关成果主要有3类:一类从教学教案角度,提供“细节描写”的授课方案,如王兰芝(2016)[1]、嵇康(2020)[2]等;一类主要讨论写作技法,如黄万刚(2017)[3]等;一类则结合学生作文或作家作品进行实例分析,如刘单(2018)[4]、莫羽(2018)[5]、崔伟(2021)[6]等。
然而,在千变万化的教案、众说纷纭的技法、妙笔生花的实例层出不穷的同时,大量一线师生在实践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个问题——教师除了举例,不知如何进一步带领学生深刻认识并扎实掌握“细节描写”,学生因此常常将其沦为平铺直叙、事无巨细的“流水账”。
问题出在哪里?一种可能的答案是双方都在先验地使用“细节描写”这一概念——教师对什么是“细节”的原初性问题思考得并不多或并不深刻,导致对“细节描写”这一派生概念认识不足,因此在相应教学时感到“力不从心”;学生对“细节”的本质也缺乏主动思考,对“细节描写”的认识多源于零散示例,缺乏现实体验,因此不能自然地、高质量地进行细节描写。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尝试讨论这一问题,以期为一线师生提供认识“细节”本质的一种视角,为真正理解如何用语言进行“细节描写”提供一种思路。
“细节描写”这一短语的句法结构并非主谓结构,而是定中结构——(对)细节的描写,“描写”虽是所谓的中心语,但语义焦点应当是“细节”。如果从语义逻辑理解,将其理解为“描写细节”的动宾结构或许对写作教学更具操作性。
相应地,两个词语的语义抽象程度也是前者高于后者——“描写”并不难理解,指“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或客观的事实表现出来”[7]906,即是说“描写”作为“写作”活动的细化,通常依靠语言表达、依靠文字记载。《现代汉语词典》只告诉我们“细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7]1408,却不曾告诉我们客观世界和语言系统中的这些“细小的”环节、情节是以何种方式存在的。
语言学上对环节、情节的关注,可以从事件语义学中(Event Semantics)体现。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其运动对应着事件论元(参与事件的主客体)及具体事件。具体事件可以分解为诸多“子事件”,诸多“子事件”又反过来组合为具体事件。无论事物及其运动多么细小,它们总是需要占据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时间上的瞬间和物理上的片段是细小环节、情节的存在形式,在语言系统中体现为时间结构和物理结构的分析视角。
由于“描写”最终落实到语言文字上,因此“细节”最终体现为能够指向细小环节、情节的语言符号。而语言系统中最小的音译结合体是“语素”,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词”[8]4。于是,“细节描写”的本质是运用具有较小时间结构、物理结构特征的语言单位(通常是词)表现客观世界中的细小环节、情节(下文将详细讨论如何利用语言在两种结构中进行“细节描写”)。由词汇层开始,词语集中地层层组合为短语、小句、句子、句群,或者离散地参与不同句子的构造,自下而上地构建起对细节的描摹,让细节真正落实在语言层面,而不是线性的语序中。
这一认识的教学优势在于:其一,能够切实地告诉师生,在相应教学及考核过程中,基本的发力点及工具是什么——词;其二,能够让教师摆脱经验式地语感判断,在备课、教学、批阅时拥有具体的分析视角——时间结构、物理结构;其三,能够让学生走出“细节描写”仅是按时间顺序事无巨细地记录的认识误区,深入认识教学示例及其他文学作品中值得积累的对象——包含较小时间结构或物理结构的语汇。
“细节描写”需要写作者从内部时间结构关注描写对象的运动状态,以瞬间动词凸显其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动作或姿态,最终形成富有动态性或描摹性的句子。
“时间结构”是事件、事物存在的重要参数之一,动词又与二者紧密相关,因此时间结构特征是国内汉语动词研究的主要理论视点。在时间层面描写“细节”首先需要立足于内部时间,关注事件、事物在内部时间点(具体时刻)的存在形态。除了起点、终点外,需要关注中段特征。试比较。
1.我今天喝了汤。
2.鲍小姐对鸿渐轻藐地瞧了一眼,立刻又注视碟子喝汤。(钱锺书《围城》)
例句1和2都描写了喝汤的事实。传统教学中的用语大致是“例句1是同学们常写的句子,例句2就使用了细节描写,同学们要注意模仿”,略加分析者可能还会说“例句2关注到喝汤前、喝汤时的动作,这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然而,大概只有部分学生们能够通过记忆习得这种描写且迁移应用的效果不佳。
实际上,从时间内部结构看,上述两个例句的差异是显著的。例句1的时间尺度为一天,例句2的时间尺度大约在一分钟之内;例句1只关注单一时间点的最终结果,例句2关注了具体时间尺度内的系列时间点——“瞧了一眼”“注视”“喝汤”等环节被“立刻”“又”等词语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如此对比,方能顺利得出在运用细节描写时,需要尽可能地将大动作放置于较小的时间尺度内,准确观察在某个具体时刻这一大动作呈现为何种样式的结论。这或许才是言之有物、易于掌握且有效的“写作技法”。
进一步讲,部分瞬间动词的时间结构往往较小,有意识地积累、替换使用这类瞬间动词,对细节描写的凸显大有裨益。瞬间动词大致有两类,一类对同一事件论元而言,在一定时间内一般只出现一次,如“死”“爆炸”“毕业”等;另一类则是占据较短时间长度的动作动词,如“敲”“眨”“拍”等。[9]对细节描写帮助较大的是后者,例如。
3.杨半山左手按了酒杯,右手拿了折扇,在桌一敲,伸着头……(张恨水《金粉世家》)
4.大黑眼珠子一眨巴、一眨巴、又一眨巴……(莫言《红高粱》)
这两个例句描写的事件并不复杂,例句3描写“喝酒”,例句4描写“动眼”。多数学生可能就仅在此基础上增添主语,补充时间、地点等信息,再与前后动作组合,写出“他回家后在喝酒”“小狗的眼睛在不停地动”等句子,这显然并非典型的“细节描写”。通过使用“按”“敲”“眨”等瞬间动词,主体在具体时间点上的具体运动状态被成功刻画,细节被自然地捕捉、描摹。
在词汇层凸显细节的基础上,利用组合原则构造句子,一来可以形成动态,二来可以一定程度上规避“流水账”式的叙述,使叙述有亮点、重心。例如。
5.肖上唇一挥手,上来一个大汉,左右开弓,搧了杨林十几个耳光。……有几颗白色的东西迸落在台上。我猜想那是牙齿。(莫言《蛙》)
这个句子描写的是“打人”事件,部分学生大概会写成“他们在打架”“大汉打了他”“那人叫一个大汉扇了他许多耳光,他的牙都被打掉了”等。例句5关注打架的内部时间结构,使用“挥”“扇”“落”等时间占位较小的动词,并辅以“左右开弓”“台上”等具体信息。这些动词自身富有动态,动作的快速切换使事件动态地向前推进,并使整个“打人”事件拥有凸出点,“细节”在字里行间自然而成。
除了“时间结构”,“细节描写”还可以在更基础的物理结构中落实。使用具有较强“殊指性”的谓词、状语、定语、补语等语言成分,同样有利于构建“细节描写”。
“物理结构”主要指事件参与者自身的物理躯体、存在样式或状态,清晰的物理结构有利于还原事实及细节。张新华(2020)从物理结构角度指出,殊指性(Specify)是涉及动词事实性的主要参数之一,指谓词对事物存在方式描述的细化程度,即分析为更低层次的物质片段的程度,西方学者提出的相似概念为“颗粒度”(Granularity)。[10]使用“殊指性”强的词(通常是语义简单的谓词、体词),有利于展开“具体化”的描写,构建“细节”。试比较。
6.她长得很漂亮。
7.人们惊异干他优美的身段、优雅的姿态、白净的手指、长长的黑眉、女性化的步履、传情的眼神。(林语堂《吾国吾民》)
8.她在打扫卫生。
9.竹枝扫把刮着青石板,沙沙沙,一下,一下,她扫到了供销社围墙拐角的地方,身子靠在墙上歇了歇。(古华《芙蓉镇》)
这四个例句中,例句6和8这类句子常见于学生作文中,例句7和9分别与之形成对照。例句7体现了名词殊指,不言人物的“美”,却通过具体的“身段”“姿态”“手指”“眉毛”“步履”等身体部位、仪态将“美”具体化。例句9体现了动词殊指,“刮”的动作比例句8的“打扫卫生”更为具体,其主体论元是明确的“扫把的竹枝”,“沙沙”声音的频率清晰且声源确定,“靠”的动作是具体的,其主体论元“身子”比例句8的“她”具体了许多。
除了通过谓语动词语义直接“殊指”,状语(特别是方式状语)、补语(特别是结果补语)、定语等修饰性成分同样有直接描摹细节的作用。例如。
10.腮上的陷坑儿往里一嘬一嘬动。(老舍《四世同堂》)
11.母亲吓得一口饭含在嘴里,半天说不出话来。(格非《江南三部曲》)
12.他先去看了管理部那一对打破的玻璃窗……(茅盾《子夜》)
这三个例句中,方式状语“一嘬一嘬”修饰谓语“动”,细致刻画了“腮上陷坑儿”的位移方式;结果补语“一口饭含在嘴里”具体说明谓语“吓”的程度;定语“打破的”修饰中心语“玻璃窗”,将其具体化。若删去这些成分,“腮在动”“母亲被吓了”“他看了看玻璃窗”则无法反映这些细节。
进一步讲,物理结构的中的细节描写,主要目的在于具体地、真实地还原事件中地某些凸出环节或特征,从而将时间结构中的特殊瞬间落实为动作片段或物质载体,细致地分解整体事件。
在讨论了“细节描写”的本质,论证了如何利用语言将其落实到事件、事物的时间结构和物理结构中后,语文教师或许还面临着如何将这些理论要点深入浅出地与学生分享的问题,不妨以此作结。
从创作的角度讲,“描写”绝不是写作的起点。写作通常还需要作者在客观世界中获得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就多数中小学生而言,观察客观世界所获得的直接经验,在其写作来源中的占比恐怕很大。因此,与其弥补式地让学生事后回忆、硬造“细节”,不如在人文教育中启发学生学会适当留意身边的细节——那些看似日复一日、一尘不变的普通事件实则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也就是说,对“细节描写”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写作技巧”的层面上,它是一种认识世界、经历人生的方法和态度,是我们拒绝麻木地、重复生活的法宝。
最后,化用罗丹的名言——世界上并不缺少“细节”,而是缺少发现“细节”的眼睛。引导学生从痛苦地编造“细节”转变为适当“细心地”经历生活、感受时间和空间中的微小变化,在合适的时间用“放大镜”甚至“显微镜”般的视角去观察、思考正在经历的事件,有利于从源头上使学生明白何谓“细节”,使“细节描写”成为自然而然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