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伟川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是由三首叙事诗组成:《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这篇课文重点讲什么,老师们各有高招,但如果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角度出发,把教学重点放在“起承转合”这个技法上,结成目标一致的学习任务群,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复习巩固紧密结合,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红楼梦》中香菱向黛玉学习写诗。黛玉对她讲:学诗其实很容易,不过是“起承转合”。可见,讲究“起承转合”是中国古代诗歌技法的显著特征。
“起”是起因,开端;“承”是顺承,情节的发展;“转”是转折,情节的逆转;“合”是合拢,事件的结尾。元代的范梈对“起承转合”还提出了具体要求:“起处要平直,承处要从容,转处要变化,结(合)处要渊永。”并指出此技法不只适用于诗歌,还适用于其它一切文体。我们当然可以把这一技法应用到作文教学中。
如果按照身体部位比喻诗文的结构,可以分成:“头颈身尾”四部分。四部分相对应的关键写作技巧分别是“起承转合”。“头”重在“起”,要点是落笔擒题,确立行文方向;“颈”就是脖子,重在“承”,要点是承上启下;“身”指诗文的主体部分很像龙的身子,主要技巧在“转”,讲究扬抑顿挫,跌宕曲折,要避免平铺直叙;“尾”的技法重在“合”,要完满闭合,天衣无缝,主要表现为照应题目和开头,揭示中心。一篇诗文的“起承转合”搞懂了,作品的思路也就基本清楚了。
我们首先通过杜甫的《石壕吏》初步认知“起承转合”的技法。由于多数学生是第一次较系统学习这一技法,所以要强化教师的讲解。
首段是“起”。“起处要平直”,就是不绕弯子,直奔主题。“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是点题目,也是直指核心事件。省去了投宿和捉人之间的过程。比如这家人如何招待诗人,如何就寝,如何被惊醒等。再由“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引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二段是“承”。“承”的主要作用是过渡,讲究一个“顺”字。既要承上,写老妇出门后的情景:“吏呼一何怒!”又要启下,总领下文,写老妇哀求诉苦:“妇啼一何苦!”。情节如流水一般自然向前推展。
“转”体现在第三段。在转之前要先蓄势,势蓄得足,才能转得有力,突兀峭拔。先是围绕着“怒”和“苦”两个字展开。只不过石壕吏的“怒”是虚写,侧面表现;老妇的“苦”是实写,直接描述。老妇的诉苦分成三个层次,她的表达思路清晰,表现镇静坚韧。她喋喋不休地诉说,她一方面通过诉苦拖延时间,掩护逃走的老翁;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打动石壕吏,得到同情和理解,放过自己一家。所以她密切观察着诉苦的效果:如果石壕吏被她感动,就不再往下说了,因为随着诉说的深入,她也是在一层一层揭自己痛苦的伤疤。
第一层“苦”,是她三个儿子都参军上了前线,两个儿子刚刚为国捐躯。
第二层“苦”,家里只剩吃奶的孙子和衣不蔽体的儿媳。言外之意是如果把儿媳抓走,孩子多半会被饿死。在战乱时代饿死人并不稀罕,诗人杜甫的小儿子就是被饿死的(此事见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读到这里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老妇的悲惨境遇和苦苦哀求打动,愿意给这个光荣之家留一条血脉。顺着情理来写,石壕吏就应该被打动。
前面的势蓄足了,下面该“转”了。“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怎么突然这么主动,提出了参军上战场的请求呢?老妇是被逼无奈呀!如果她不去,儿媳就会被不管不顾地捉走!看来,老妇的哭诉哀求没有起到丝毫作用!中国古代社会妇女不服兵役,这也是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才能替父从军的原因。可战争的残酷和石壕吏的凶横暴蛮、铁石心肠,超出人们的想象,完全不再顾及这一传统。这情节“转”得惊心动魄!
四段是全诗结尾,我们来学习诗人“合”的技巧。“结处要渊永”,意思是结尾要意味深长。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个“独”字,结得干脆决绝,却又含义渊深隽永。“独”字一出,老妇的结局已不言自明。孤独的是谁呢?原本红火热闹的一大家子人,因为突如其来的战乱、凶恶的官吏,转眼间只剩下独老、孤儿、寡妇。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呢?
诗人对安史之乱中百姓的苦难,有非常深切的同情,但此时却无法用言语表达,苦到深重处任何安慰都显得苍白无力。
能谴责吗?请大家注意,全诗老妇没有对石壕吏说一句谴责的话,她只是哀求,当哀求无效,她选择勇敢的面对。诗人也没有谴责,因为这毕竟是一场维护统一,制止分裂的爱国战争。诗人只是把战争的残酷展现给人们看,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思考。
学习杜甫的另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疏通诗意之后,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起承转合”给诗歌划分成四个部分,分析各部分的结构特点,教师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讲解点评。
第一部分是“起”,开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接着是“承”,范梈讲这部分要“从容”。就是顺着前面确定的写作方向从容不迫地层层深入。“承”的重要作用是为后面的“转”做铺垫。“转”就像相声中的“抖包袱”,“包袱”响不响,前面的铺垫很重要。
屋顶上的茅草被大风刮跑,本就是一件不幸的事。挽回的办法是把茅草捡拾回来,风停后重新修葺房屋。可更不幸的是:“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洒江郊的茅草尚且有希望捡回,挂在长林梢,和沉塘坳的已经不可能捡回来了。这可以说是第一层不幸。
诗人的不幸还要继续往深重处发展。当诗人住着拐杖在风中追逐吹落的茅草时,仅存的那点茅草还被孩子们抢去了:“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坏运气并没有到此止步。“屋漏偏逢连夜雨”,一阵恶风之后,紧跟着的是一场冷雨。“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家老小瑟缩在凄风苦雨中,想到国破家亡、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生活愁苦到了极点,心情低落到了极点,即使忍得住不全家抱头痛哭,这一夜又多么难捱!
如果诗人的精神境界仅至于此,无非是博得世人的同情怜悯,又怎能超凡俗,入圣域?(杜甫被称为诗圣)我们且往下看。
按照传统的诗文结构特点下面要“转”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人完全从个人的凄惨境遇里跳转出来,想到了全天下的穷苦人,如果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自己个人的艰难困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忘记自身得失,心系天下苍生,这才是儒家“修己以安百姓”的圣人境界!这个“包袱”大出读者的意料!
最后是“合”,既要散得开,又要合得拢。作者的思路可以飞得很远,即便是神游宇宙,最后也得回到题目和开头上,回到眼前的景物上。“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文章才能体现出完满、闭合的结构美。
白居易的《卖炭翁》,如何体现“起承转合”?这首诗以学生练习,学生讲解为主,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起”,“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作用是点题,并铺展开行文的方向:卖炭翁在南山辛苦烧炭。
“承”,要纵向发展,不断深入,铺陈渲染卖炭翁的凄苦。“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写烧炭苦;“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写饥寒苦;“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内心矛盾苦;“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写运输、卖炭苦。
总算要苦到头了,大雪天寒,急需木炭,顺着这个情节发展,自然是在市场上把满满一车炭卖了好价钱,买了衣服和粮食,欢欢喜喜回家了。前面所受的苦,也算是得到了报偿。
“转”,再顺着写下去就平淡了,这里一定要“转”。范梈讲“转处要变化”,也就是要跳脱出常规的思路,出意料之外,翻出新意。“文似看山不喜平”,转得好文章会有一种峭拔之气。这时候,突然祸从天降,意外发生了:“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合”,要追求含义深远,耐人回味。结尾“卒章显其志”,既要点题目,收束事件,又要揭示升华主题,画龙点睛:“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通过鲜明的对比,揭示所谓卖炭,实则是被抢,无异于被人从“身上”抢衣,“口中”夺食!所谓“宫市”,本质是抢劫,带给人民深重的苦难。
唐诗是中国文学中璀璨的瑰宝,“起承转合”是传统诗文理论的精华。这一重要技法在教学中明显重视不够,同时又因为难度较大,不集中力量,靠蜻蜓点水似的技法简介,很难有效突破。产生的弊端是“平铺直叙”几乎成了学生作文的普遍问题。
“转”可以说是专治“平铺直叙”的良药。现代文写作中恰当运用“转”,可以把文章写得一波三折,摇曳多姿,引人入胜。
例如同是本册书的课文《社戏》,在看社戏之前,写了两个小波折:一是家人没有提前预定大船,导致“我”差一点没看成社戏;二是终于找到船出发了,由于心情太急切,“我”把松柏林和渔火,误认为是演戏的赵庄和戏台的灯火。看社戏前的一波三折,把“我”对看社戏的期待,对社戏精彩美妙的想象,渲染到了极致,读者的好奇心被高高吊起。及至真的看了社戏之后,又是“转”——戏的内容几乎是索然无味,孩子们哈欠连天。从而暗示了中心:真正美好难忘的并不是社戏本身,而是围绕看社戏所展现的童年时故乡的人和事!
今年“三八妇女节”,一篇据说是小学生写的作文上了热搜,题目是《最难的职业》。是不是小学生写的不必较真,文章内容感动了很多家长却毋庸置疑。文章到底好在哪里呢?文章不长,我把它分成“头颈身尾”四段抄录下来,大家可以清楚看出和“起承转合”的对应关系:
爸爸下班躺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抱怨妈妈没有收入,妈妈煮菜并没有理爸爸。
过了一会妈妈喊我们吃饭,自己却躲进房间偷偷抹泪。
我正想去安慰妈妈,她擦了擦眼泪,笑着摸了摸我的头:“宝贝,今天有你爱吃的糖醋排骨!”
妈妈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孩子是她的软助,委屈只能默默咽下。我想快点长大,做妈妈的铠甲!
这篇文章走红的原因,一定和“起承转合”的章法有关。特别是第3段的“转”:妈妈在懂事的孩子面前,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委屈,擦干眼泪,提醒孩子赶紧趁热吃糖醋排骨。这与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困境中,所表现出的忘我境界多么相似!
在学完这三首诗之后,最好能安排一次学生作文:发挥想象,增加适当情节,选择其中的一首诗进行扩写。要求有意识地学习、运用“起承转合”的技巧。本次作文完成后,老师也侧重从这四个角度进行讲评。
新教材的编委,别具匠心地把这三首叙事诗组合在一起,天然构成共同学习任务群,有利于对“起承转合”这一传统技法的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