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医学类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自评体系构建

2023-01-11 07:42:49吕少春马淑霞宋汉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医学类教学管理管理者

吕少春,马淑霞,宋汉君,李 楠

(佳木斯大学医学部,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在国家推进医教协同、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背景下,高校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的调整与评价是医学教育改革应有的举措。如何建立综合性大学医学类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自我评价体系,如何保障和促进医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已成为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同时又是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自我实践的重要内容。

一、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自评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发挥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主导地位。

教学管理体系设计与构建是高校及其内设机构生存之基础、运行之保障。目前二级学院承担综合性大学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已成为教学质量的直接管理部门和最终落实部门[1]。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自评体系有助于二级学院树立管理意识、明确管理重点,发挥二级学院的教学主体地位。

(二)以利益相关方的满意为目标,实现二级学院全面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的利益相关方是多主体的。其主体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还应涵盖教学辅助人员及管理者,以及学生家长、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等。因此,构建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自评体系,要综合考虑到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相关主体的满意度,进而实现对教学活动各影响因素的全面质量管理。

(三)以教学环节查漏补缺为导向,建立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预警机制。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综合评价或考核多以年度为单位,除此之外是常规性的期中、期末教学检查。这些考核方式多为事后评价,且评价范围单一,评价结果反馈与改进的关联性不强。构建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自评体系,可以加强二级学院对教学管理的事前与事中控制与管理,改变之前“被动等待检查”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形成教学管理危机预警机制。

二、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自评体系的构建

为探究综合性大学医学类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影响因素,在黑龙江省J大学随机抽取500名来自2018级5个医学类专业的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回收问卷491份,有效问卷482份,有效率为98%。问卷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每题均包含“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种选项,分别计为1、2、3、4、5分。得分越低,说明学生对该项教学管理情况越满意;反之,说明学生越不满意。全部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学管理是影响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显著性概率值P为0.000;教学管理与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617。这说明,加强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对于提升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一)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自评体系的构建路径。

1.明确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管理制度、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师队伍、教学监控、学生管理与服务、管理者素质等因素对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具有显著影响(P<0.001)。其中,教师队伍、管理者素质、教学资源的得分分别为2.11、2.27、2.28分,说明学生对这三方面的满意度较高;学生管理与服务的满意度最低,得分为2.35分。上述结果表明,过于关注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管理满意度,但并非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评价方式,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也要考虑。

2.明确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及其需求。调查发现,对专业认可度越高的学生,其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越高;反之,其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越低。J大学多数医学类专业教育计划包含为期1年的实习期,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状况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较大(P=0.000)。因此,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自评体系应包含学生、教师、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软硬件情况,对教师要重视过程评价而不能过于强调“为结果而评价”;对学生管理的评价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比如建立学生及家长与二级学院之间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对学校临床教学基地要注重定期督导,避免多头管理、效能低下。

3.明确管理者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管理者在教学质量评价中一般处于评价者的地位,其本身的工作情况并不作为评价对象。而此次调查发现,管理者的重视程度、执行力以及管理制度完善程度等因素对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小于0.001)。也就是说,管理者要转变思路,要作为评价对象参与评价体系构建,管理者的工作状况、管理能力也应有所体现。

(二)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自评体系的构建内容。

教学管理自评体系设计需要注重科学性和有效性。结合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及对J大学管理者与教师的访谈结果,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自评体系应涵盖如下七个领域。

1.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实现二级学院教学目标、有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包括教学规章制度、教学文件档案管理、绩效考核办法等三个指标。其中,规章制度是学院顶层设计的核心内容,需要定期对发展规划、教研室及实验室建设、专业及课程建设等规章制度进行制定或修订,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质量标准;文件档案是教学管理及评估认证的支撑性材料,包括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考试材料、课程形成性评价资料等,应常态化归档管理;一般来说,二级学院在决定教师薪酬待遇方面的权力有限,但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正向与负向激励的优势。

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管理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试考核、毕业论文设计等四个指标。二级学院应在参考学校教学管理目标基础上,细化教学过程检查内容,突出学院或专业的优势特色,做到点与面的有效结合。近年来,按照国家关于“放管服”改革的有关要求,高校教学管理权限多数已下放到二级学院,具体的教学过程管理活动应由学院组织实施。

3.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前提[2],包括校内软硬件、校外软硬件等两个指标。总体上,J大学学生对学校整体教学资源条件较为满意,但在不同二级学院之间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究其原因,J大学是举办医学教育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学校教学资源配置和投入方面缺少对医学教育高成本、周期长这些特殊性的考虑,医学类教学资源相对短缺。因此,今后学校应当对医学类二级学院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支持。

4.教师队伍。教师无疑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参与主体,包括师资培训、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及手段创新、科研成果数量、师资满意度等五个指标。调查发现,31.6%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对自己学习影响最大的人”是专任教师,而辅导员(班主任)、学院领导、学生管理部门等选项分别占比7.3%、5.5%、1.4%。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二级学院强化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5.教学监控。教学监控是学院教学质量管理的必要环节,包括质量评价标准、校内外督导主体、校内外督导方式、质量评价反馈应用等四个指标。教学监控一般围绕学校课堂教学组织实施,而学生实习期以至毕业前阶段的教学监控往往成为薄弱环节。因此,二级学院应加强对临床教学的质量监控,重视实习及用人单位对教学质量的反馈,及时将监控、反馈结果再反馈给教师或有关单位,保证教学监控管理的闭环连续性。

6.学生服务与管理。学生“学”的质量与教师“教”的质量具有实质等效作用,是影响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包括学风考风建设、基本道德素质培养、课外活动参与、信息沟通渠道、学生满意度等五个指标。因此,教学管理自评体系设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如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还应定期开展学生对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评价,了解学生对学院教学管理的满意度,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院。

7.管理者自身素养。二级学院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素质水平和工作能力对于组织教学运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显著影响。该领域包括教学质量目标、工作态度、管理执行力、管理能力提升等四个指标。

三、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自评体系的构建成效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自评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比较全面反映了学院在某一个时期内的教学管理状况,有助于学院及时发现并填补管理漏洞或短板,在学校每年开展学院综合实力评价考核之前将现存问题应解尽解。2019年起,J大学5个医学类二级学院连续三年在全校22个学院综合实力评价考核中排名前10,优于多数非医学类学院,管理效能显著提升。近期医学教学管理反馈意见结果显示,学院管理者以及专任教师的质量意识得到强化,学院管理效能提升后学生学业上的获得感显著增强。同时,自评体系作为一项创新举措已经写入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整改进展报告,教育部专家在审读报告后予以认同,认为此举对于学校实施内部评估、动态监测和质量持续改进很有帮助。

四、教学管理自评体系构建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自评体系指标设计应与二级学院实际相适应。

既往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一般是依据学校教务部门统一制定的质量标准执行,而综合性大学中的二级学院学科、专业、课程差别较大,理、工、农、文、医多学科各具特色,很难一概而论[3-4]。因此,在推进医教协同、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以及新医科建设形势下,举办医学教育的综合性大学应当为二级学院自评体系中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以提升学院自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教学管理自评体系运行需建立长效机制。

可应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邀请若干名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专家,根据各自视教学管理自评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权重,为实施教学管理量化评价提供通用标准。然后进行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水平排序,或同一学院不同时段教学管理纵向比较。评价主体应包括但不限于二级学院管理者,应涵盖学院教师及学生代表,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五、结 语

教学管理自评体系一般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开放性。上述自评体系是根据J大学的自身特点和实证调研而构建的。该体系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因地制宜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运行中予以改进。同时,教学管理自评体系侧重的是评价过程,而非评价结果。因此,二级学院可以在管理自评体系运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猜你喜欢
医学类教学管理管理者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24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24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4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新闻传播(2018年3期)2018-05-30 07:01:33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4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08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中国卫生(2014年4期)2014-12-06 05:57:02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