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医学院校精准细致化教学改革探索*

2023-01-10 20:13谷丽艳郭磊冷雪王莹杜莹马艺鑫具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堂教师教学

谷丽艳 郭磊 冷雪王 莹杜莹 马艺鑫 具星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工程技术中心,辽宁 沈阳 110847)

新冠肺炎暴发至今,国内各行各业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教育教学也未能幸免,其中高等教学最为严重,甚至完全中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视频记录设备的成本大大降低。视频记录、制作、传播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很大程度上革新了教研方式,为教研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1 大数据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大数据时代及特点 据百度百科显示,“大数据”(big data)时代最早由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他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大数据”因为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Volume),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P(1000 个T)、E(100 万个T)或Z(10 亿个T);类型繁多(Variety),包括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价值密度低(Value),如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感知无处不在,信息海量,但价值密度较低;速度快、时效高(Velocity),处理速度快,时效性要求高4 大显著特征,因而带来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大变革,影响到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1.2 大数据时代给医学院校教学改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大数据使科学研究在经历实验、理论、计算这3 种范式之后,产生了第4 种范式——数据,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其他行业的紧密融合,推动了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发展[1],打破了人类的固有思维方式,迫使人们去改变,去适应,去超越,否则只能被社会和历史所淘汰。大数据下,多种新型学习方式逐渐地被学习者及教育者所认可,并逐渐地走进高等教育课堂,这种转变和变革势必会对传统学习方式产生不断冲击[2],同时,在线课堂、慕课、微课等层出不穷,极大地提升和变革了传统教育手段[3]。高校作为一个有序运作的生态系统,又处于社会大生态环境与教育系统生态环境中,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4]。作为人才培养基地,不仅仅要与时俱进,而更应该具有前瞻性,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之路,利用好大数据提供的便利,培养出引领时代的合格人才。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医务工作者的重任,鉴于医学课程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实行精准细致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大数据时代下,医学院校教学普遍存在着如下挑战:教材体系老旧(尤其是中医院校),与时代和临床脱节;部分教师对网络及硬件操作不熟练,对网络教学环境不适应;部分授课教师由医院临床大夫担任,知识掌握和实践操作一流,但缺乏必要的教师素质,致使整节课下来学生云里雾里;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拘泥于“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当下的医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任务重,医学实验更是多如牛毛[5]。

在看到存在亟需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大数据带来的机遇: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线课堂视觉更加直观,内容更加丰富,讨论更加广泛,主题更加突出,知识更加拓展,思维更加扩散,教学形式更加完整,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等[6]。挑战与机遇并存,为人师者,当直面挑战,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勇于探索,扎扎实实立足本校本职,埋头改革,为国家培养出新时代优秀接班人。

2 精准细致化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学,是各高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教学工作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作业的检查与评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课前预习(备课)、课堂讲授(上课)和课后辅导(作业与评价)。笔者将按照这3 个流程,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医学院校精准细致化教学改革之路进行有益探索。

2.1 课前预习(备课)精准化 课前预习(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要求教师要备好教材、学生信息和教法,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传统的备课,教师更多的是致力于备教材,也就是注重知识的储备,尤其在高校。对学生的了解,最多就是依赖课前提问和作业检查,但这些本身已经滞后于备课。因为各授课教师只负责本学期本专业课的讲授,与学生缺少接触机会,更别说了解学情了,这势必会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现象,使备课变成教师单方面行为,造成教者自说自话,产生教学与学生的实际脱节问题,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教者精心准备的内容不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能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医务人员。直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海量教学资源共享,慕课、微课、短视频等多种呈现形式,都在倒逼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相比传统的学校学习和课堂学习,大数据下,学习方式一定是多元化、多样化的[7]。因此,在备课环节,笔者主要进行了以下尝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大量搜集国内外各种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微信群和QQ 群,集体发送课程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相关视频、案例、自己的上课课件、相关模拟试题、优秀的教学资料、课外知识读物,实现一对多的资源共享[8],供学生打卡预习,既帮助部分学生克服了懒惰学习松散的毛病,又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广泛在平台留言,实现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可以自主制作微课上传,供教师选择使用,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对于遇到的疑惑,可以私聊老师答疑,实现一对一辅导……教师根据后台云计算统计功能,可以及时、整体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分析出哪些是共性的问题,哪些是特殊的问题[9],并对问题进行分门别类,个性问题单独解决,共性问题可以创建话题发布,促使学生更进一步深入讨论研究。这样的预习,无疑使教者保证了对教材挖掘最深化,所授知识最新化;对学情了解最大化;对课堂即将采用的教法,做到成竹在胸,有的放矢。这样的备课,有助于教师精准讲授最新最实用的科研成果,摆脱教材老旧、更新慢(尤其是医学,临床知识发展更新迅速)等不足;有助于教师精准掌握学情,既了解了学生最迫切要解决的疑难,又熟悉了学生的个性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助于教师精准确定合适的教法,视频展示、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解疑答惑,具体问题采用针对性教法,相得益彰,提高教学效率。

2.2 课堂讲授(上课)人性化 课堂讲授(上课)人性化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主阵地。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认识现象。教育不论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还是认识现象,都是以人为对象的[10]。教育的实施者和参与者都是“人”,这就注定这一行为自始至终离不开“人”,要求尊重人性,以人为本,采取人性化方式才能体现教育的本质规律。

教育的人性化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任性化,过分强调人本,尊重个性,而导致对学生疏于管理,无组织无纪律,也是不足取的。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不同于中学的管理模式,致使部分学生进入高校,就放松了自我管理,整日沉迷网络,学风散漫,混文凭,逃课、上课玩手机现象屡禁不止。要保证教学任务的达成,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实行有效的管理,而大数据下使这一行为变得快捷而人性化。改变传统的点名统计出缺勤方式,采用手机定位、视频拍摄签到,有效避免了冒名应答的问题,又节省了时间,符合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课堂上,可以随机让学生拍摄上课实况截图上传,督促学生投入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实现课堂教育人性化,笔者认为要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2.2.1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互联网时代,知识传播途径更广,形式更多样,速度也更迅速,而回首高校使用的教材,则显得跟不上步伐,尤其是医学院校。要么实验数据保守,要么编辑体系不合情理,最大的问题是实验和临床手术仅限于器具、流程、图片化的简单介绍,使学生听起来云里雾里,浪费时间又达不到理想效果。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飞速更新换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真正树立人本思想,使教学实现“以生为本”“为生着想”,充分利用大数据提供的便利,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自身就需要先有十桶水。广大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广泛涉猎,掌握时代科技前沿,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多方比对,筛选出最新数据,最贴近实际的案例,增加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拉近教材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更有利于指导学生未来的工作。内容确定之后,还需要采用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呈现。站在信息论的角度来讲,人类信道特征触觉通道带宽是1,听觉通道带宽是100,视觉通道带宽是1000[11]。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大数据提供的便利,可以采用网络视频、结合动画效果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12]。比如课堂上短视频的利用,可以免却传统的说教,节省时间,也免得自己讲的口干舌燥而学生不知所云。一段完美规范的手术视频,无疑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更易于学生自主捕捉相关信息,从而内化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2.2.2 主动转换身份角色 灵活运用多种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俗称“一言堂”,教师整堂课喋喋不休地讲授,满堂灌,学生在单向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容易心不在焉[13],被动接受,没有发言权也没有自主权。人性化教育要求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课堂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人翁,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大数据背景下,教师转变教学身份,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知识引导者[14],应主动完成角色转换,摒弃传统的授课方式,否则只能被学生所鄙视,被社会所抛弃。实际上课过程中,笔者主要做了如下的探索和改变:(1)课前提问环节:根据课前精准预习,采用点名和抢答两种形式完成。对于一般性问题,有针对性的点名提问,有利于更准确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深入解决部分学生存留的疑惑;对于高难问题,则采取线上抢答形式,学生在手机操作,通过平台展示,避免了学生不会回答的尴尬,有效维护了学生尊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2)新授知识环节:以预习结果为依据,梳理出不同层次问题,坚持以这些问题为导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采取线上主题讨论、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引领他们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结论,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促进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枯燥的中药药理,繁杂的手术流程,采用多角度、多屏幕的可视化教学方式,使学生沉浸在教学情境之中,利用VR 虚拟现实技术则能更好地将抽象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的学习认知难度[15]。

(3)随堂检测环节:为了实现高效课堂,随堂检测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坚持线上随堂检测,有利于对本节课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实时考核、全面了解和及时反馈,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以便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2.3 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情感动物。据动物实验数据显示,愉悦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推动受体趋利避害,主动亲近施者。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也是在强调和谐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正面影响。课堂上,教师要放下身段,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尊重学生人性,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才能倾听学生的真实感受,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所授知识。作为年轻人,思维活跃,勇于接受新事物,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尤其在大数据时代,海量的知识通过网络,以多种形式多个渠道展现在他们面前,教师只有抱着“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心态,老实承认自身存在的某些不足,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才能平等交流,平等交换见识,才能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实现教学相长,有利于在良莠不齐的资讯中去伪存真,引导学生查找真相,走近真理,从而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科技医务工作者,实现医者仁心,承担起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

2.3 课后辅导(作业与评价)多元化 课后辅导(作业与评价)是教学活动有效而必要的补充。一个好的老师,会通过作业的批改实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计划与内容,通过恰如其分的评价给学生以鼓励和指导,引领学生逐步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以往的教学,尤其是高校,教师仅根据作业情况和期中期末试卷成绩来考核学生,这必然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和客观。因为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仅靠成绩,还包含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多项指标。大数据下,多种教学软件的开发,各种教学平台的交互使用,使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成为可能。如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通过记录学生的课程学习数据、浏览轨迹,分析计算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学习习惯及存在问题等,形成每个学生的电子学习档案簿等[16];通过线上预习、签到、检测、作业等监测,教师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每个学生的登录次数、浏览时间、讨论参与度、知识领会情况等;基于数据统计,除了教师评价,还可以实现生生互评;针对课前的预习考核、课堂的实时测评、课后的作业进行动态化地评价,有利于克服主观倾向,相对合理全面地评价学生。

3 结语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时代发展的车轮推动着人类改革奋进的脚步。笔者立足于本校教学实际,依托国家课改精神,利用大数据提供的便利,勇于探索,主动求变,力求精准实用,培养优秀医务人才,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略尽一点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课堂教师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