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研究在高校中遍地开花,但在具体落实到独立院校这一高校体系重要分支上,相应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独立院校中的实践研究,立足独立院校教师和学生实际情况,探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评价与测试体系,以期构建合理的适合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但独立院校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只基于一所高校,因此该教学体系的完善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独立院校;教学内容;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3.087
1现状与背景分析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由教育部印发,其中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和深化教学改革中,课程思政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英语在高校教育中课时多,影响面广,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礎课程和核心通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以下简称“《指南》(2020版)”)明确表明“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将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是高校发展之必然趋势,这将有助于我国高校的新文科建设,有助于学生批判性地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更好地树立好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本国的文化自信。
截至2021年8月1日,在CNKI(中国知网)以“课程思政”为主题词检索到21,170篇相关论文;以“大学英语+思政”为主题词检索到的相关文章为1,765篇;以“大学英语+思政+独立学院”为主题词检索到的相关文章仅仅只有7篇。通过研究刊文量的时序变化不难发现,大学外语课程思政领域的文献数量在近年间增长显著,尤其是在近两年。在CNKI上,2021年1月至8月,以“大学英语+思政”为主题词检索到的文章就高达618篇,占总数的35%。这明显反映了在指南(2020版)发布后,学界对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相结合的重视,但独立学院作为高校体系重要的一分支,在独立学院中将两者相结合的实践研究却是欠缺的。
目前,这些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探究多集中于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可行性、功能性、有效策略、探索实践和路径探究等。例如,潘海英、袁月探索并揭示大学外语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相应改进对策;翁舒、吴菁菁通过分析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梳理其发展趋势和脉络;乔文静通过分析“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阐明“课程思政”“文化自信”及“大学英语”之间的关系,探究文化自信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与实现策略;刘正光、岳曼曼以“立德树人”内涵为基础,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重构、教材建设,提高教师能力,使外语课程思政得以有效落实。总体来看,目前关于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研究范围涉及面较广,角度较多。但在具体落实到独立学院这一高校体系重要分支上,相应的研究却是少之又少。《指南》(2020版)表明各地区、各高校之间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据此,在独立学院中有效地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是当务之急,相关的实践研究是必要的。
2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
在“识变、应变、求变”的新形势下,笔者在所在院校以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为主,进行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在独立学院中的实践研究,以期探讨如何有效地在独立学院中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从而使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适应“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等改革发展的要求,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培养较高的综合应用能力,树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实现立德树人。
2.1在独立学院中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有以下优势
(1)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使得学生更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渐增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也在日益加强。英语作为全球目前使用得最为广泛的交际语言,依旧是中国和世界各国进行交流的最主要媒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后疫情时代国家的发展,都使得在今后的日子中,中国是不能紧闭国门只关注本国事宜的。中国持续深化对外开放过程中,英语这门全球性语言仍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指南》(2020版)指出,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是“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通过该门课程,学生将进一步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仅局限于发展向外的跨文化交际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只是学习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政治、文化、风俗等,还应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述能力。蔡基刚提出,大学英语作为一门核心通识课程,其内涵是全人教育,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识教育主张开展内省的立德树人教育,这和目前我国高校正在开展的课程思政教育是一致的。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这就需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建立对本国的文化自信,从而才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2)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使独立学院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更具自信。《指南》(2020版)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级别。基础目标的教学要求立足于英语高考成绩合格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本科毕业时应达到该要求。但独立学院的学生入校时,部分同学是高考成绩不合格的,大部分同学英语基础薄弱。整体来看,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中,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有部分同学甚至会自暴自弃。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教学目标都难以达到。但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西方文明的同时还将学习以中国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对于有一定认知基础的中国文明元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构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2.2在独立学院中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实践
目前,独立院校中的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已经融入了课程思政,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学习目标的设置还存在一定问题。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语言与能力的学习目标还应当是关注的重点,但思政维度学习目标的设置却缺乏相关参照依据,还需通过实践,进一步探究合理的具体维度。
2.2.1教学内容
独立院校的教师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具有单一性。教师对课程思政概念的认知不清,导致其具体目标不明确,课程融入内容随意。大部分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时都是以文化视角切入,对比东西方文化居多,没有深入挖掘教学单元内容。蔡基刚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去语境化外语通识教育转向专业通识教育”。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便可以是学生相关的专业通识知识。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后,往往会对本专业的知识更为感兴趣。据此,融入与专业相关的思政教学,尤其是用英语进行讲授,这不仅增加了大学英语的实用性,还将有效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实践研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更为多样化,“优秀示范课”和大学英语思政素材库也得到逐步建立。
2.2.2逐步构建合理的评价与测试体系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学模式,虽然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主,但融合了课程思政的教学,因此需要新的评价与测试体系来检验教学质量,从而有力地推动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发展。因为独立院校不同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将各自不同(融入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元素),评价与测试体系将会有别于之前的形成性测试与终结性测试。通过实践研究,终结性测试以全校为基础进行统一测试,不同专业的测试区别将放置于各任课教师对本班的形成性测试中(思政评价体系)。期末总评将是两者的有效结合。最终构建出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合理的评价与测试体系。另外,鉴于课程思政中关于学生“三观”测评的难度较大,有必要设置长期的跟踪调查,尤其是学生在工作后的情况。教师可结合学生工作中的表现,综合评定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果。
2.2.3教学实践
(1)根据单元主题,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课程思政素材,如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素材,或国家政策精神导向、政府工作报告、时事新闻、中国传统文化等中英双语素材等。鉴于独立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师在挑选素材时是根据学生整体水平情况来确定教学素材的难易程度。例如,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经济发展的部分进行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各班不同的情况调整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入时机。例如,单元课文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将本次课程的课程思政设置为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下完成;若课文难度一般,则将课程思政素材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如带领经济学专业学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发展回顾和展望部分时,可以从解读报告中的具有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语表达入手,学习文章中的一些专业术语,由浅入深,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让学生也了解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3)在教学测评中,期末测评将是统一测试,因此对于学生的课程思政部分的测评将主要以形成性测试为主。教师依据各个单元教学的不同情况设置形成性测试,例如,小组成果展示、纸质试卷测试或雨课堂随堂测试等。
本人所在学院使用的是《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据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进度与教师安排的单元教学进程相符。本校教学周共计16周,教学内容共计八个单元,每两周一个单元。据此,教师在学期开始之前便将各单元的课程思政素材准备妥当。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形成性测试,教师根据测试结果适当调整教学,以此来完善教学,优化实践研究。
2.3在独立学院中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1)教师方面。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概念理解和教学实践都有待提升。首先,大学英语教师目前对课程思政概念理解上存在不足。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加入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但教学目标不明确,加入的教学内容具有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其次,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时缺乏专业指导。大部分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会面临一定困难,如无法把握课程思政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无法获得良好的思政教学素材,无法获得并学习相关优秀示范课程等。
(2)学生方面。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课程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教学内容应基于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校特色设计出多样化课程。但独立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群体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需求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呈多元化。这就给课程设置和教学素材的选择增加了一定难度。
3结语
本文立足于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探讨如何构建合理的适用于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实践,学生可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培养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也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并树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中国文化自信,有效实现立德树人。但鉴于独立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独特的特点,该模式的合理建立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四个转向:《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内涵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21,197(1):27-31.
[2]刘正光,岳曼曼.转变理念、重构内容,落实外语课程思政[J].外国语,2020,43(5):21-29.
[3]潘海英,袁月.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中的问题分析与改进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2021,42(3):53-62.
[4]乔文静.文化自信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与实现策略—以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8):55-58.
[5]翁舒,吴菁菁.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趋势和脉络[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3):68-71.
基金项目:云南大学滇池学院2021年度校级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谢雨岑(1987-),女,硕士,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