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素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针对新时期的数学教学,提出了诸多建议,如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众所周知,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入发展之际,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工具”。现有实践证明,巧用信息技术实施数学教学,可以使师生转变教学方式,化静止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调动学生积极性,驱动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数学概念,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发展多样能力,由此提高教学效率[1]。鉴于此,教师可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选用适宜的现代信息技术,如电子白板,实施数学教学。电子白板是针对信息化教学需求而设计的互动式授课设备,具有多样功能,能助力教师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数学教学效果[2]。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电子白板的功能为抓手,联系教学需要,巧妙应用,生成多样的教学活动,助力学生学习。下面,本文以“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电子白板。
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也是巧用电子白板教学的开端[3]。导入环节的主要作用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面对熟悉的生活现象,学生会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电子白板有电子授课助手。教师可以利用电子授课助手,上传图片、视频等,调动学生多样感官,使其进入生活情境,产生浓厚兴趣,并自觉探究,初步认知新知,为进行深入探究奠定坚实基础。
在“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前,教师可走进校园,发现各种长方形、正方形事物,并拍照。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直接利用电子授课助手上传照片。熟悉的校园场景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在学生观看之际,教师可进行引导:“各种各样的图形组成了一个美丽的世界。我们的校园中有很多图形。大家可以从这些图片中发现哪些图形呢?”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边观察边动脑,发现图形,踊跃作答:“长方形、正方形”。教师继续引导:“大家都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大家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有怎样的特点吗?”学生再次观察图片,积极思维,尝试从长方形、正方形事物中抽象出特点,如“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角”。对此,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赞赏,并引导学生:“在大家眼中,原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有这样的特点。那么,它们还有哪些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吧。”
由此可见,教师巧用电子授课助手,可以轻松创设生活情境。在生活情境中,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发挥自主性,借助生活事物,初步认知数学新知,为进行深入探究做好准备。
《课程标准》提倡“做中学”。操作活动是学生进行“做中学”的支撑。在体验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与各种数学实物、数学现象互动,发挥形象思维作用,初步建构数学认知。电子白板具有形状、几何等功能,为师生提供了“直观互动”便利[4]。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巧用电子白板,引导学生操作,进行“直观互动”,实现初步探究目的。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的要点之一。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可先利用形状功能,在白板上呈现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五边形等,并提出任务:“请大家观看白板上的这些图形,选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尝试分类。”在此任务的作用下,学生积极思考,细心观察图形,从不同角度发现其各自特点,继而进行梳理归纳,整合有相同特点的图形。
在学生自主探究后,教师可鼓励其毛遂自荐,走上讲台,动手操作,展示自己的分类结果。学生代表在操作时,可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曳功能,将有相同特点的图形放在一个圈中。立足于此,教师可提出问题:“如此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学生代表结合操作情况,逻辑清晰地表述分类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倾听,发现不足,并及时进行补充。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从边、角的角度再次认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利用电子白板的批注功能,重点标注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向学生提问:“这一部分中的图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大家观察一下,能发现它们有怎样的特征吗?”实际上,在为图形分类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所以,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能够迁移已有认知,踊跃作答,提高认知能力。
由此可见,教师巧用电子白板,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操作活动。在操作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透过直观的数学现象,初步抽象出特点,建构初步认知。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无形地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数学抽象能力等,做到探有所得,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是学生探究数学的方式之一。交流活动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支撑。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上能起到辅助作用。如教师可巧用电子白板展现数学内容,提出相关任务,引导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因此,在数学课堂讲解环节,教师可立足学生的初步认知情况,发挥电子白板功能,辅助学生合作探究。
在“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课堂上,学生初步认知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立足于此,教师提出任务:“请和小组成员交流你发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试着用折纸法,折一折长方形和正方形,验证自己的发现。”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有所发现,并主动与小组成员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因学习差异的影响,会提出不同的看法,由此碰撞出思维火花。在思维火花的作用下,学生逐步达成统一认知,深入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在规定的时间结束后,教师可随机选择小组,鼓励其派出代表,上台操作电子白板,展现本组的交流成果。在小组代表展示时,教师可指导其使用电子白板的蒙层功能,擦除所展现的特征。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代表边做边说。其他学生在听、看的过程中,发现擦除某一部分后,长方形和正方形变得不完整,由此确定擦除的部分是他们的特征所在,从而建构直观认知。教师可以依据小组代表的展示情况,及时给予引导。如小组代表提出“正方形有四条边”。对此,教师可提问:“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什么样子的?”为使学生发现正方形四条边的特征,教师可顺势在电子白板上画出不同的图形,如四条边不相连的图形,两条边不相连的图形。在直观图形的辅助下,学生会发现“长方形的四条边是首尾相连的”。
最后,教师依据学生代表展示的内容与继续探究情况,做出总结:“正方形是由四条长度一样的边围成的图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借此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教师还可以操作交互式电子白板,缩小长方形的长度。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发现长方形“变成”了正方形。此时,学生会意识到: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会变成正方形。于是,教师趁机进行总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借此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
由此可见,巧用电子白板可以辅助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深刻认知,扎实掌握课堂学习要点。此外,在此过程中,不少学生顺其自然地锻炼了形象思维能力、数学抽象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练习活动是学生应用所学的重要途径。电子白板可以用来制作小游戏。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展现电子小游戏,可以实现练习活动游戏化,调动学生积极性,推动学生应用所学。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巧用电子白板组织学生练习。
在学生深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教师可仿照“切西瓜”游戏,制作游戏课件——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在电子白板上展示。此游戏旨在引导学生从多种图形中,寻找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游戏之初,教师先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到讲台上操作电子白板。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一看到四边形,顺势一划。此时,白板上出现得分情况。正确得一分,错误不得分。在该学生玩游戏时,其他学生也会认真观看,迁移已有认知,做出判断,提高认知能力。
为了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教师在学生进行单人游戏后,可随机选择学习水平相当的两名学生,组织双人PK游戏。同样,在游戏中,学生依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对出现的一个个图形进行判断,做出选择。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在PK的过程中,学生受到竞争意识的作用,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尽最大可能选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对得分高的学生进行赞赏。
由此可见,巧用电子白板可以创设出游戏化的练习活动,调动学生的数学应用积极性。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提高认知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回顾课堂,整理知识是一项思维性活动,逻辑性思维是学生回顾课堂、整理知识的支撑。思维导图是以逻辑性思维为主的学习工具。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会拓展思维,回顾课堂教学过程,联想每个知识点,并利用框架展现知识点,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结构,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电子白板具有思维导图功能。所以,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可巧用电子白板,引导学生回顾课堂所学。
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教学中,学生不断体验活动,逐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了它们各自的特征。基于此,在总结环节,教师可提出任务:“请大家回顾本节课学习过程,梳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二者关系,绘制思维导图,展现所有知识点。”受到任务的驱动,大部分学生积极思维,联想到每个知识点,并绘制思维导图。
在学生绘制后,教师可随机选择一个学生的作品,将其拍照上传到白板,供其他学生借鉴。教师可结合导图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一个四边形,有四个直角,这是什么样的四边形?”“一个四边形,有四个直角,且对边相等,这是什么样的四边形?”学生联系思维导图内容,思考问题,能够再次梳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建构深刻认知。同时,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在白板上绘制思维导图,呈现每个知识点(如图1)。
图1
由此可见,教师巧用电子白板,可以直观、清晰地展现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建构完善认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会因此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反思水平,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为指引,把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时机,以电子白板的不同功能为抓手,联系教学内容,巧妙应用电子白板于不同教学环节,或创设教学情境,或组织多样活动,或回顾整个课堂,使学生发挥自主性,积极探究,逐步掌握数学知识,顺其自然地发展多样能力,做到学有所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