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永江
(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P376)即构建“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这需要积极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意识与行为,整体推进各支工作队伍建设,发挥各级组织和各类人员的合力育人功能,形成共同体育人效应。
责任是教育过程的基础。学校众多教育者出于教育责任感,在理智地构筑与组织他们协同工作的共同体,尽管他们原来归属于不同的共同体,此时他们属于新的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关系的责任要素表现为:一方面,共同体成员对彼此负有责任,即相互支持、相互沟通、相互帮扶的责任;另一方面,虽然每个人的责任有所不同,但每一个人都肩负着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共同责任。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全员育人过程,需要在责任意识下实现“三全育人”。因此,优秀的学校领导者懂得如何激励学校整个教职工共同体协同育人,并充分利用共同体的自身优势,把责任分担给那些教职工。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往往具有某种内在的共同执行规范的能力,因为有一部分教职工个体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从道德层面来惩罚那些推卸责任的人,虽然他们自身无法得到明显的回报,但是他们最主要的原动力是使自己成为一个自主的、积极的、负责的人。
多样化的共同参与的教职工群体能够满足个性化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新时代大学生思维活跃,需求多样化;同时,每一位教职工对学生问题的理解各有不同,因此,他们对解决问题和培养学生能够发挥不同的积极作用。这也是多样性教职工资源的价值所在,即多样化的教职工群体能够满足个性化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共同体是某种动态的东西,是由包括那些通常被认为不那么强大的参与者在内的所有参与者所创建的。”[2](P3)每一位教职工成员都是潜在的参与者,他们在自我理解的过程中扮演的是一种旁观批判者的催化角色。这种“置身其间”建构出了一个相信这一理念的人的真实的共同体,他们通过相似的目标和方式,通过他们怀有的观念和他们遵从的行为准则而联结在一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主体是辅导员和思政课老师,但是,课堂思政、课程思政和行业思政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作提供多元的思想和方法。在学校教育实践中,不同的主体有着不同的立场、知识、信息、资源和能力,有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更强调多元主体的合作与参与,以合作性、互动性更强的方式,形成相对更为持续和稳定的关系。学校通过不同教育者主体来共享、动员和聚合分散的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和行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的共同任务。以往教育者之间关系的疏离,通常是因为其中一方无法从合作中获得自己预期的东西,例如尊重、教育成就感或者满足感。真正的合作提供开放性视野,是不同方法与思想的某种结合,从而发挥出合力作用,这种整合机制的出现将有助于合作性工作的开展。也就是说,每一位教职工在工作时都需要用到经验、直觉与习惯,而这些因素又因人而异,这实际上是一种巨大的教育资源,可以提供多元的思想和方法。
归属感是共同体意识的核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温暖的、友好的、随和的教职工共同体关系,这使得共同体成员获得令人舒心的归属感——成为共同体一员的安慰性感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远大的人类事业,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它要求其成员之间相互宽容、相互谅解和相互安慰,并达成教育共识。同时,它也尊重每一个人的自由,依赖于更多的共享价值和已为教职工所接受的教育习惯,即一种形式虽然松散但却具有凝聚力的无形集体,而不只是教育制度的强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不相互争斗、相互猜忌,而去追寻一种令人欣慰的品质——呼唤共识,呼唤不再有利益的冲突,从而使得共同体成为一个“和睦”的地方,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场所。在这样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中,教育者成员能够互相依靠对方,汲取和给予对方力量,共同发挥育人作用。
当前“在日益以质量而不是以数量为目标的经济体中,共同体通过互相监督、共担风险和共享收益机制逐渐表现出优秀的治理能力”。[3](P8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构教育者共同体成员共同的身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立在个人的、相互的联系上,而不是建立在书面的文件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因新型关系的建构——育人共同体关系,进而实现身份的转换——教育共同体成员身份,即便是相同的个人和团体,当他们从一种关系向另一种关系转变的时候,他们也会从一种身份向另一种身份转变——例如育人身份。只有在这种教育共同体里,才能找到重要的、稳定的、深层次的相互关系。关系本身即结合,是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这就是共同体的本质。
当教育者个体从一种关系进入另一种关系,他们总是携带着从原共同体中获得的观念、理性和价值,进而建构新的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其实,“任何人都是关系意义上被建构成的一个人,任何社会制度也是在关系意义上被建构的”。[4](P2)教职工个体需要将共同体关系作为其“存在方式”,需要将关系看成是“真实”的,并且要积极地去“发展”共同体关系。以往很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缺乏关系视角,无非是因为关系本身既不被看成一种实在,也不被看成一个问题。教职工个体只有在与“他人”的共同体关系中才能“找到”自己,同时可以克服孤独和孤立:一个人只有与他人会面,通过在“我”和“你”之间建立共同体关系,才能走进曾经远离自己的本真现实。
新观念具有改变的力量。新时代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大学生较早接触网络,其思维非常多样化,但还不具有成熟的思维观念,对于事物的看法趋于碎片化、简单化和极端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首先要获取新观念,因为新观念往往具有某种改变的力量,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真正有价值的是获得新观念,尤其是创新观念的能力。新观念能给那些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带来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因为新观念能产生全新的方法。因此,你要鼓励别人接受新思想,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别人的新思想,即教职工彼此之间学习对方的新思想、新理念。这样教育共同体成员在进行群体思维时,不是让别人代替自己思考,而是让他们和我们一起思考。当其他人和我们一起思考时,我们的决策能力和决策质量都会有实质性的提高。
激励措施促进联合行动。没有联合行动,便没有沟通和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是教育有效治理的重要理念和组成部分,因为它可以处理一些个人无法独立解决,学校和政府也很难解决的问题,例如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与政府和学校相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能更有效地鼓励和利用个体之间的相互激励,这些激励包括相互的信任、团结、互惠、名誉、自豪、尊重等,这使得教职工按照教育规范要求规制他们的共同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处于内外部力量互动之中。共同体总是处于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的不断互动之中,一个有效的共同体会监督其成员的行为,使得成员对他们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联合活动的结果会被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教育个体期待为好的或者善的方面,这就可以激发出一种积极的意愿和努力,而且它的好能够被其他人所分享。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引导的目标就是要将个体的动机引入共同体目标的轨道,这种引导改变了个体行为的后果,以至于对共同体有益的事情对于个体来说也成为好的了,从而形成行为认同。
集体智慧创造群体思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成员只有在独立思考时,在群体具有多元性和异质性且不预设任何“正确”的决定或结果时,群体思维才能发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也就是说,只有由不同年龄、背景,具有不同兴趣、专长的教育者群体产生不同或相悖的观点时,才会有群体智慧。“群体思维为我们提供工具、技术和方法,使我们能够相互联系、精诚合作、在彼此的帮助下创造美好的生活。”[5](P73)教育者有目的、有方向地获得集体智慧,并运用这种智慧创造更美好的教育生活,这就是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依赖于共同体思考。想要建构和利用群体思维的力量,共同体成员就要乐于提问,而且要涉及很多问题。有些问题会产生智慧,有些则不会。问题的本质不同,对回答的期待也不同。提出问题就是邀请别人回答,以扩展彼此的思维,寻找更多有效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所以,当我们请群体进行群体思维时,我们必须要谦逊诚实,即有意引导群体而不是引导群体思维,因为我们不希望一个人的观点或想法由另一个人所决定。成功的群体思维依赖于人的共同思考,而不是所有人被迫产生同样的想法。
相互理解产生合力效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环节。但其前提是教育工作者之间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等背景,相互理解,这样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教育和课堂教学之中。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构共同体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引导教育者个体学会合作,理解他们在教育进程中的职能和职责,共同努力完成个人不能完成的任务。其中一颗友善而感觉敏锐的心是建立理解的基础。也就是说,教育者之间的相互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合力效能的关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构建教职工的理解共同体,即要增强教育者的理解力。一方面,引导他们以批判的态度和方法去评价和检验自己已有的信念,从而使所信仰的东西能够尽可能地远离谬误;另一方面,他们要学会更多地谅解同事和其他教职工。这也就要求教育者摆脱自己的固执、无知或盲目,理解其他教育者的言行。教育者之间建构一种理解共同体,形成畅通交流的渠道,讨论意见,探究教育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合力育人。理解共同体的教育理念就在于构建一种基于理解的共同体,从而促进教育者之间达成共识、相互认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各方力量的联合。一个人不能只依靠他自己的力量而存在,而不与其他的参与者相联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各方力量的联合,形成力量共同体。也就是说,解决个体化的人与世界关系可能的创造性方案是:人积极地与他人发生联系,并把作为自由独立的个体的人重新与世界联系起来。其中,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构建力量共同体。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典型模式之一就是力量共同体,即教职工互相促进对方积极力量的获取,同时也能从对方获取积极的力量,使共同体成为积极力量衍生和共享的场域,形成培养学生的合力。
学生的培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一名学生的培养需要辅导员、专任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等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进一步讲,一名优秀的学生往往是教育的各个环节共同培养的结果,例如辅导员的悉心教导、专业课老师的精心教学、学校管理者的人性化服务等。另外,教职工发展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是与周围建立新型关系的前提,它有助于再造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有助于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教职工需要通过共同的努力,建构一个力量共同体。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必须是一个有情感的人,情感起了“放大”内驱力的作用。因为一种情感本质上是一种过程,且包含一种动力的成分,比如关心学生成长的情怀等。情感性是人类意识和人类交互活动中的内在特性。没有它,教育者就无法维持、调节、变换自己的生活。同时,情感作为沟通的一种媒介,它能够迅速地改变和定向教育者的行为,并具有感染性,能够唤醒对方同样的或交互的情感,从而增强彼此的联结关系。
积极情感是把学校内不同教育者联结在一起的最重要的纽带和黏合剂,是教育者之间良好互动的保障。因为情感是信息传播和教育者工作的动力。一条包含情感的信息能被不同教育者传播,是因为它激发了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认识到行为发生,中介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意向系统。情感作为评价的震荡机制使教育者选择某种行为并使它现实化。情感存在于教育活动和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一个人的情感里,要有他人的存在。情感互动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育者结合在一个共同的或共享的情感体验领域之中,从而构成情感共同体。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为新形势下更好秉承文化育人新理念,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举措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学校教育文化是教育者群体长期的某种习惯,它以潜在、深刻而持久的方式支配着教育者的行为,引导、培育和发展教育者的某些潜在性,但同时也抑制或阻止另一些潜在性的发展。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的中介,教育活动,无不受文化的触动,无不因文化而改变,这也就要求教职工建构育人文化共同体。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要形成共同体文化。在这种共同体文化中,不同教职工的争执及其解决都要遵循一些既定的模式,例如对话模式,否则就会无法交流。教职工个体文化存在深刻的差异,共同体本身必须认识这些差异,使之显性并得到解决,这样才能揭示彼此共同的人性。也就是说,同一共同体的成员共享特有的文化模式,遵循隐含的文化规则。学校或者说教职工之间形成的教育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教职工中形成统一的共识,无论是辅导员抑或是专业课老师,都要遵循和优化某种模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形成一种日趋规范的、追求卓越的文化共同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建构,要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多措并举。
联合行动增强主体相似性。为了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教职工要在目标、信念、渴望、行动以及共同的理解等逐渐达成共同性或相似性,联合行动或者共同行动是创建共同体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联合体本身是有实体的、有机的,例如相关的教育领导小组;另一方面,共同工作是关于道德的维系,也就是说,是靠精神、文化和意识来维系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有组织形式和主体间形式两种。为了有利于其行动往往需要构建相应的组织和相关的制度,但是,学校组织不好增设太多,因此主要是构建相关的有利于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制度政策。
制度促进个体走进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必须具有确定谁是该共同体的成员或者谁不是的某种方式。也就是说,“成员的界定以及规则将决定什么人被允许参与共同体的活动,以及什么人将受到共同体规则和权威的管治”。[6](P19)因此,学校设计的教育政策,要能够促进教育者的共同意识和共同行为,为的是作为共同体成员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不同学科背景的教职工成员需要包容差异性。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行动者必须有意识地将共同体建构在其共享的利益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同时也要保留差异。其中教职工拥有的共同价值观念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界定共同体成员身份。一般来说,个体有一种属于多个交叉共同体的感觉,包括基于共享信念和价值观而不是基于地理位置接近的虚拟共同体,而且每一个共同体都对多维度的个体认同有所助益。这种互助是将个体联合到一起成为共同体的一种维系。这样形成的“公共利益”意味着:它可以是个体利益的集合体,即每个人都想要的共同的东西,如高水平的教育生活;它也可以是个体要共同体实现的共同目标——学生的成长成才。
教育工作者要学会与差异共处。原属于不同共同体的教职工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尊重,这些共同体成员需要承认彼此之间的差异,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他们在一系列政策领域需要彼此合作,这样才能共同执行政策,或者说发挥出政策的效能。这种与差异共处的能力并不会轻易产生,更不用说去喜欢这一共处并从中受益。这一能力像其他所有的技能一样,也是一项需要学习和实践的技能。每一个教职工都有自己独有的思想和特点,也有和别的教职工共同的特点。因此,教职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相互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但同时也要保留自己的特色,避免千篇一律,这样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个性化。
共担责任提升工作质量。一个共同体越开放、越民主,要求这个共同体的成员为他们所作出的决定和所执行的政策承担责任就越合理。这样建立在自由和充分沟通基础上的教育共同体就成为可能。尽管生活在共同体当中,我们也必须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同时,其他人也可能会犯错,而共同体有时也会走向极端,产生误导。因此,需要拥有一些共同承担责任的同事能够发挥协同作用,从而提升工作质量。
开放有利于合作。合作是几个人共同参与的结果,没有人能对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负全部责任,也没有人能完全脱得了干系。对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局面承担一部分责任是正确的做法,而且这样不会让其他人产生很强的危机感。在开放、安全的基础上,教职工会认为承认自己的行为有待改进是安全的,因为你并不想把哪个人赶出团队,或者让他一个人独自承担责任。另外,任何人都是无法被取代的。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性,使得每个教职工都与众不同,也使得每个教职工的存在有其意义。一个人一旦了解他的地位无可替代,自然容易尽最大心力为自己的存在负起最大责任,并且责任感会为其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对话创建共同体。教职工基于共同的教育事务或者教育工作而生活在一个教育共同体中,交流是他们拥有这些共同事务的方式。其中对话传播本身就能创造出一个伟大的共同体。“通过与他者的相遇我们便超越了我们自己知识的狭隘。一个通向未知领域的新的视界打开了。这发生于每一真正的对话。”[7](P21)具体来说,对话具有以下功能:第一,对话是一种深层次的沟通形式。对话是一种深入的沟通,要求对工作任务和遇到的问题进行自由的和创造性的探索,真诚地倾听他人意见,并且对他人的观点和批评进行保留。第二,对话建构共同目标。对话能够在许多工作中达成共识,形成共同的目标。第三,对话促进集体思考。对话是一套积极的“团队思考”流程。通过对话这种相互作用,使教职工感知到与其他人是一个整体,应该相互交流,融合想法,获得更多的相互理解,达成共同的目标。第四,对话凝聚力量。对话使教育工作团队能够更好地开发集体智慧,凝聚众人的力量,并立足于整体审时度势。
对话创设尊重民主氛围。民主过程首先是一种对于各种涉及利益或需要的问题、冲突与主张的讨论。[8](P27)通过意见交流,其他人会检验或者挑战这些提议或论点。一种合理的、尊重人的讨论过程会展现出具有协商性的理解与倾听;当某些人表达意见的时候,其他人会通过各种继续参与协商的方式承认其表述。在这种氛围中,知识可以共享。反之,如果对方把改进建议听成了指责,谈话会变成毫无意义的扯皮。因此,要在对话基础上进行民主协商,构建对话的平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互动交流、开放包容、共同协商、相互促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扩展生活的理念进行合作。教育工作者带着扩展个人生活的理念来进行这种合作,使每个合作成员都感觉到:我们一起承担的活动,我们的这个工作,它的过去、它的未来、它的后果、它的秩序、它的意义——所有这些都进入我的生活,并且成为我自己的生活本身。唯有如此扩展自己的生活范围,教育者才能形成一个共同体。[9](P281)这种以超越单纯的合作来塑造教职工参与者的认同,不仅帮助团队扩展了参与者的意识,而且也成为其个性的一部分。
参与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深化合作到成为共同体的成员。现在,不仅他是团队的一部分,而且团队也是他的一部分,这样个体生活与团队生活融合为一体。其中充满交流活动,这样不仅学校生活等同于交流,而且所有交流都是富有教育意义的。其中作为交流的接收方,就是去拥有被扩展和改变了的生活经验。一个人分享另一个人的所思所感,在这个程度上,他自己的态度多多少少也会有所改变,做交流的一方也不会不被改变。也就是说,这种共同生活的过程扩展且启发经验,激发且丰富想象,它为工作、论述和思想的准确性与生动性负责,并且塑造认同感。
信任是工作的基础,也是提供交流机会的重要基础。在学校充满信任的环境中,教职工更具有创造力、目的性、高效率并乐意为团队做贡献。因为信任是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有的形式,并且构成独特的治理结构。给予信任意味着在一种不可靠的情形中变得积极主动。教职工的信任是由共同的、巩固信任的实践活动组成。也就是说,这种信任由教职工的教育行为所建构,它可以被理解为对学校的正常状况的交流,被理解为相互保证。建立、培育、传递和重建信任的能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增进互信,这样有利于将其他教职工的反对和异议当做建议收益对待。[10](P36)这其中的原因及其具体要求如下:第一,否定是一种动力。否定是推动思维发展和改变的一个微小的发动机。教职工推动工作的本质是寻求真理,但是他所发现的真理并不是全部的真理,而是局部的,因为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不存在。因此,每一个真理都是有待修订和改正的、有关自身的异性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非真理,它的不足之处往往不会立即显现出来,而是需要在某个否定过程中回过头来对自身进行修补。这样整个共同体成员有助于互相促进。第二,分歧是一种机遇。如果教职工之间分歧不存在,那么我们也就不需要共同治理了。其实,分歧是一种机遇和可能性,处理好了就是一种教育资源,而且能够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第三,融合促进分歧的妥善解决。只有合作才能富有成效,即达到深层次的融合,分歧才能妥善解决,双方才可以互相约束,减少错误与过度之处,从而使工作结果更加完善。第四,包容他人的异议,易于形成育人合力。当双方互相猜忌、不信任彼此时,分歧也可能会引发更多争议并造成僵局。因此,对于教职工而言,这意味着要包容其他人意外提出的问题,并感到愉快,这样易于形成育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