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

2023-01-09 10:33刘铁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19期
关键词:校企技能院校

刘铁英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31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和关键力量,关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成效[1]。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所培养的学生是为满足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需要,通过学校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从事职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能力。而作为学生专业能力核心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支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尤其是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国家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政策,对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8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到2022年“双师型”教师人数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并强调要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2]。各高职院校也越来越重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但由于各种原因,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仍然较弱,影响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日益增加的需求,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1 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1.1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产教融合不够紧密

定期到企业实践是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驱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3]。高职院校也意识到企业实践对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了校企合作,鼓励和支持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但因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与学校的目的和需求各异,导致校企双方对校企合作的态度明显不同。一方面,职业院校对校企合作积极性较高,鼓励教职工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希望在校企合作中深度参与企业重大项目,了解行业最新需求、最前沿的技术及最新的工艺和标准,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和水平[4]。而另一方面,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动力却不足。企业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职业院校能为企业提供服务或能带来经济效益,助力企业产品研发、提升企业管理或帮助企业培训员工等;同时由于商业机密等原因,企业的重大项目、核心技术也不希望外来人员的参与和介入;教师短期实践并不能给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导致企业并不愿意接收教师到企业实践,致使教师企业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实践技能的提升也不显著。

1.2 教师企业实践重视程度不够,机制不健全

目前,虽然一些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了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规章制度,为教师创造各种学习、提高的机会。但对教师企业实践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过于宏观,实践内容、实践过程和考核评价等实践环节缺少系统、有效的设计和规划,教师企业实践岗位与专业需求是否吻合缺少确认,教师实践的过程缺少管理和监督,实践的成果也缺少评价,导致教师企业实践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甚至走形式,走过场,或只是完成学校规定的企业实践要求的“被动”实践,没有实现通过企业实践,掌握实践技能,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1.3 专任教师引进聘任存在“重学历、重职称、轻技能”的现象

①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时,普遍重视学历,将高学历(一般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作为聘用的硬性规定,尤其将博士作为首选。一些高职院校直接引进高学历应届毕业生,这些新引进的教师只是从读书的学校进入到任职的新学校,虽然理论知识比较深厚,但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和历练,没有生产运营工作经验,无法动态把握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导致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无法有效对接[5]。②从企业引进人才,转任教师岗位后又存在职称评聘的问题,一方面,需要进行同期改制,即将其原有系列的技术职称转为教师系列职称;另一方面,按教师系列职称评聘标准,企业引进人员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评聘指标方面均缺乏积累,与校内教师一起参与职称评聘明显处于劣势,造成职称晋升困难,导致企业人才到高校任教积极性不高,因此,引进企业高水平的优秀人才存在较大困难,出现“进人难、留人更难”的局面。③即使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高职院校并没有放开手脚加大力度吸引企业优秀技术人员,面向企业引入的能工巧匠、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也极少,多数为高职院校的高职称人员。

1.4 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关注度较低

①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师对实践技能提升投入较少。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国家百万扩招计划的实施,各职业院校在校学生数量明显增加,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也显著加重。此外,还忙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各项教学活动,教师很难有更多的精力去潜心钻研实践技能。②学校的政策导向致使教师对实践技能提升的关注不够。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倾向于学术论文和教学成绩的评价导向,多数教师在规划自我职业发展时,会更多地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学术论文、科研立项、奖项申报上,而较少考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6]。教师更专注于对他们职称晋升更有力的学术水平的提升,而不是致力于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③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导致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教师普遍存在对理论教学比较重视,对实践教学往往重视不足,主动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教师缺乏实践指导经验、缺少实践操作能力,无法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影响实践教学与学生技能培养[7]。

2 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策略

2.1 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明确指出: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并强调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8]。此实施方案的制定,反映出国家对校企合作的高度重视,并对教师定期企业实践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要解决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问题,需要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四方联动,保障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与交流,充分调动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为教师企业实践营造良好的氛围。

2.1.1 政府积极推动,搭建实践平台 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积极为校企双方营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通过税收减免、政策扶持等积极引导企业构建校企合作平台[9]。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调动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接纳教师进行企业实践,并为教师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确保教师能深入企业一线,走进实践、研究实践,助力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1.2 学校主动参与,为企业创造效益 高职院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特长,积极参与企业各项活动。学校教师具有丰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育经验、较高的科研水平,但缺乏实践能力;而企业职工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经验,理论能力方面却不足。校企人员之间进行深度交流学习,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形成校企交流协作的共同体。同时,实践教师可以和企业探索与合作,如与企业研发部门合作,帮助企业技术优化与推广、突破技术难关;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合作,帮助企业培训员工等,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互利互惠,达到双赢。

2.1.3 校企共建共管共育,注重企业实践实效 在校企合作机制下,学校和企业应各司其责,共同加强教师企业实践的过程管理和结果评价。①高职院校要完善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保障和考核机制,加强教师企业实践的组织管理,建立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学校职能部门和院部实施二级联动考核,不定期到企业检查教师企业实践效果。②加强教师企业实践的针对性,实践内容要和教师的专业、教学相匹配。学校、企业、教师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充分调研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本土化”“个性化”的教师企业实习计划[10],教师实践结束后提交企业实践报告。③企业根据教师的专业需求,为其提供对口的岗位,选派专业技术指导人员,积极为教师实践提供支持,并协助高职院校做好教师的管理。

2.2 创新专任教师聘用条件,实施“双师型”教师准入制

专任教师聘用条件要彻底改变一味追求名牌大学、高学历的弊端,在满足起始学历的情况下,重点考查其实践能力,从入口保障“双师”素质要求[11]。“职教20条”确提出,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12]。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保证基本的学历要求,使教师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但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特性,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培养教师实践指导能力的基础[13],而教师的实践技能是在企业生产实践中获得的。所以,高职教师在保证基本学历要求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企业的工作经历。因此,高职院校在聘用教师时,要贯彻落实好“职教20条”精神,从原来的“重学历、重职称”转变为“重技能”,重视应聘者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严格从具有一定的(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进行选聘。

2.3 完善激励措施,激发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

高职院校积极强化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和意识观念转变,让青年教师正确认识到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性[14]。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了解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更新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在高职院校中实践教学能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激发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努力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高职院校也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制订教师培养计划,建立教师企业实践的奖励机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教师教师走进企业、深入实践;通过减少教师教学工作量,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融入实践、研究实践。另外,要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助力实践教学改革发展。

2.4 搭建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4.1 组建名师工作室或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名匠的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技术能手、大国工匠等高精尖技术人才,作为技术工作室的带头人、负责人或者顾问,一方面在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另一方面,名师或者大师工作室作为教师培养的一种新模式,通过发挥行业企业技能大师的技术、技能优势,指导、带领整个工作室团队提升实践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

2.4.2 鼓励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发挥技能大赛的助推作用 国家技能大赛的开展,为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创造了机会,搭建了平台。各高职院校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给予资金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教师通过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和工艺,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从而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4.3 实施“导师制”,发挥“传、帮、带”作用 从学校或者企业中择优为青年教师选派导师,一方面可以从校内选派一名教学经验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优秀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设计、实践技能操作等环节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可以从企业聘请技术专家、大国工匠、技术能手,发挥其技术特长,重点传授操作技能,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2.4.4 定期开展技术专家讲座,发挥专家一线工作优势定期邀请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到学校讲座,为教师搭建起校内、校外沟通的桥梁。通过讲座,学习借鉴专家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技能,使教师不仅能及时了解行业发展最新动态、最先进技术,同时也能意识到自身知识储备的局限性,激发提升实践技能的动力。

3 结语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关键因素,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保障。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是推动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各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采取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多元化的学习平台等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加大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支高水平、高技能的师资队伍,为地方经济和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校企技能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