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黄茶产业走出困境的路径探究
——以霍山县黄茶为例

2023-01-09 06:23
中国市场 2022年35期
关键词:黄芽霍山县黄茶

齐 飞

(中共霍山县委党校,安徽 六安 237200)

2022年4月3日,六安市裕安区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时间上正处于茶生产、销售的旺季。清明至谷雨期间,茶叶产量、产值分别占到霍山县全年的15%和53%。霍山黄芽产销链受阻,茶农、茶工、茶企等环节均遭受不同程度冲击,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茶叶的产销形势。茶叶采摘成本上涨、新茶库存积压、价格下滑,产业链上各主体陷入资金紧张,特别是茶农面临收入降低,影响了茶业经济增长率,茶行业正面临着重重考验。

1 霍山县基本情况

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腹地,境内拥有包括大别山主峰白马尖在内的千米以上高山31座,是“中国天然氧吧”、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两山”理论创新实践基地。霍山是一个产茶大县,茶叶品类多、品质优、产量大,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的美誉,获评“中国黄茶之乡”。霍山县拥有两个黄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霍山黄芽、霍山黄大茶。霍山黄芽是中国的传统名茶,早在唐朝被奉为御用贡茶,连续两次列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与黄山、黄梅戏并称“安徽三黄”。

茶叶是霍山县农业特色产业之一,茶产业是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据霍山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提供数据显示,霍山县总有茶园面积约20.64万亩,涉及一二三产业,关系10万名茶农,带动近4000人就业。2021年全县茶叶产量10910吨,一产产值10.28亿元,有一定规模茶叶加工企业达300多家。

2 2022年霍山县春茶采销状况

2022年霍山县春茶鲜叶品质好、生长旺,但受疫情影响采茶工到位不足、鲜叶收购价格严重偏低,影响了鲜叶采摘量。同时茶叶成品出现销售困局,导致春茶产销两侧皆受影响。

2.1 茶叶品质优,茶农收入低

2022年春茶色香味均好于2021年,色泽润绿,香气较高,但鲜叶交易价格偏低。因疫情原因,茶商清明前干茶库存较多,导致茶贩后续鲜叶收购量减少,价格下滑明显,甚至出现压价现象。鲜叶刚上市价格,外畈区(丘陵地形)55~60元/斤,与2021年相近;里山区(高山地形)80~85元/斤,比2021年价格减少5~10元/斤。核心产地降价明显,金山头、纸棚等地2021年鲜叶最高价格130~140元/斤,2022年只有110~120元/斤。六安疫情以来,鲜叶价格迅速下跌,4月6日诸佛庵、黑石渡等地鲜叶跌至26~27元/斤,与2021年同期相比低10元/斤以上,降幅近30%;4月9日,宋家河、胡家河鲜叶价格30~60元/斤,与2021年同期相比也有10%~20%的下跌。全县整个鲜叶市场出现销售困难,鲜叶价格脱离实际价值的状况,导致出现茶农放弃采摘现象,茶农收入较往年明显减少。

2.2 用工缺口大,茶叶成本高

霍山黄芽的高品质不只是与其有优良的生长环境有关,也与其严格的鲜叶采摘要求、独特制作工艺是离不开的。鲜叶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幼嫩匀净,采回鲜叶必须薄摊散失表面水分,一般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晚制完。黄茶制作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工艺,闷黄技术要求高,古老的传承的工艺几乎失传,现在的闷黄工艺是根据记述尝试恢复的,导致黄茶制作成本高。诸多的采摘、制作要求,致使现阶段霍山黄芽鲜叶采摘只能采取人工方式进行。

茶叶早采一天是宝,晚采一天不如草。是否及时采摘春茶,关乎茶叶生产效益,影响着茶农一整年的收益。霍山县是个山区人口小县,大部分青壮劳动力外出。往年茶春时节,大量本地外出人员返回,同时招聘大量外地专业采茶工来霍山采摘。2022年受疫情影响,大量外地采茶工无法到位,特别是核心产地采茶工严重缺乏,导致采茶工工资上涨明显,采茶工每日工资在160~180元,比2021年增加10~20元。

2.3 市场需求好,茶叶销售受阻

历年春茶上市,霍山黄芽市场需求大,销售旺,但受疫情影响,销售停滞。霍山黄芽以中高档成品茶为主,销售主要依赖传统线下渠道。春茶大宗交易主要外销至省内合肥、淮南、六安等地,本地消费者对早春高档茶的消费热情不高体量不大。前期(2022年3月21日至4月3日)绿色商城茶叶市场毛茶交易较好,后期受疫情影响,外地茶商难以来霍山县采购茶叶,茶市交易量大幅下滑,交易量较往年下滑70%左右。

线上销售,受规模、实力、品牌、宣传不足等原因,县内茶商的电商能力普遍不强,线上销售难以快速入局、打开销路[1]。茶叶标准化程度低、同质化问题严重,经营者创新意识和思维跟不上个性化消费的趋势,加之在社交电商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品牌和性价比是电商销售核心竞争力。消费者对网购中高端茶信任度不够,购买体量不大,部分有传统客户的茶叶企业,即便通过微信等渠道联系好客户,但受疫情影响快递受阻,导致线上交易也趋于停顿。

2.4 资金周转慢,经营风险大

我国由于生活节奏加快,饮茶群体逐渐缩小了,但茶叶种植逐渐增多,总产量也逐年增长,茶叶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现象。黄茶相对其他五类茶叶品种存在感弱,大部分消费者对其认知不足,甚至将其当作绿茶之一,导致受众有限,知名度不够,可替代性强。

鲜叶采摘、收购、茶叶制作、市场销售各环节环环相扣,疫情防控期间茶叶市场接近“停摆”,茶叶链各个经营主体资金流转压力与日俱增,经营风险逐渐增大,茶商茶企对预期收益信心不足,大多持谨慎态度,不敢大量收储茶叶;茶贩资金链难以维持,生产积极性受挫,大多数也不再收购鲜叶。鲜叶收购量大幅度减少,同时价格暴跌,导致茶农对鲜叶采摘品质把控降低,出现恶性循环。甚至部分茶农迫不得已放弃茶叶采摘,让以茶为主要生计的茶农面临“生存危机”,使曾经脱贫户存在返贫风险。

3 霍山县应对春茶产销市场问题的措施

3.1 政府:当好“引路人”,主动摸底解决茶商实际困难

第一, 做好服务保障,解决物流不畅问题。当地政府主动做好地区间协调,向上级政府建议建立健全工作落实推进机制,确保防控措施精准有效,做好核酸检测结果互认的工作。强化交通运输部门对运输闭环管控,优化运输服务保障,适时启动物资临时中转站,做到防疫、运行两不误。主动对接网络销售平台、快递运输企业,协助协会收集相关最新防控措施,助力茶商根据商品目的地,选择合适快递公司或开辟绿色通道组织车辆送货,降低因防控政策、物流不畅带来的销售问题。

第二, 加大助销力度,解决销售困难问题。一是以消费扶贫模式出台县内相关促进消费措施。从“六稳六保”的大局出发,鼓励本地单位尽早采购本地茶作为办公用茶,提倡企事业单位采购工会福利茶,倡导霍山籍在外工作人员、霍山亲朋好友多饮霍山茶。尽快增加实际销量,带动茶叶销售,加速茶产业资金周转速度。二是提前“造势”,稳定信心。当地政府历年都要举办黄芽茶文化节活动,此次尽早公告活动安排,提前开启了活动宣传网络营销,积累人气,增加霍山黄芽网络“曝光率”,增强茶商信心,稳定销售预期。三是相关部门积极做好茶商网络销售专项培训准备。茶商有网络销售的期望,也有开启网络专业销售的时间,有着商网络销售专项培训的需求。通过定期开展茶叶专项网络销售培训,切实提升茶商对淘宝直播、抖音、快手等新兴媒体的运营能力。四是加大针对性招商,促进茶产发展。引进茶叶深加工企业,增加茶食品、茶饮深加工产品比例,进一步调整优化茶产业结构[2],延长茶叶资源产业链,助力打响霍山茶叶品牌,整体增加茶叶销量。五是继续强化霍山黄茶保健功能的科学宣传,提高消费者对霍山黄茶健康保健功能的认可程度。

第三, 用活金融政策,解决资金周转问题。严格落实“四送一服”政策,积极帮扶生产经营主体,确保金融支撑不断档。一是鼓励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创新“茶叶贷”“茶叶保”“茶叶担”特色农产品保险等金融保险产品供给,提供中长期贷款等金融支持,特别是做好对中小企业的上门服务。二是协调多方资源,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措施,对茶企春季收购鲜叶贷款进行贴息,加大对企业提供房租、水电费、用工等方面的减免补贴政策,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业绩下滑大的门店给予重点关注,避免出现关店潮,影响整个行业信心以及后期茶叶销售流通。三是提倡茶商茶农建立利益共同体,先确保茶叶采摘制作,后销售分享。

第四,开通招工绿色通道,解决用工难。一是直通对外包车接送采茶工,避免采茶工来霍山途中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二是相关部门主动对接用工大户,协助发布招工信息,加大对采摘工招募信息的推送力度,积极招募县内采茶工。构建信息桥梁,充分利用特殊时期本地三产服务业短期闲置人力资源,鼓励开启员工“共享”模式,探索出突发情况下的“互助共享”的用工机制,解决三方困难。

3.2 协会:当好“联络人”,服务茶企茶农助力茶产业发展

第一,抱团招工,保障劳动力资源。引导茶企、合作社、大户联合招工,改善采茶工工作环境,提高采茶工到位率。鼓励采茶工、茶农等充分依托亲朋好友等关系网,采取以老带新、以亲帮工、村园结对等方式,全力发掘本地采茶工资源[3]。

第二, 调整销售,挖掘市场潜力。首先借助大数据技术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明确重点推广区域,加强流通渠道建设。新冠肺炎疫情稳定后,组织茶企前往合肥、淮南等霍山黄芽主销区,举办茶叶展销会,推销存量茶叶。其次扩大夏秋茶生产规模,引导茶农多采夏秋茶鲜叶,增加产品供给形式,提升茶业链整体抗风险能力。

第三,提前谋划,增强市场竞争力。全国各地茶叶产区都面临春茶用工荒,引导、推广、运用机械化采茶势在必行,必须未雨绸缪。首先引导茶农在新发展茶园时,留足行间距,为机械采摘打下基础。其次做好农机研发机构沟通、协调,确保新一代采茶机器(特别春茶)研发中有对霍山黄芽品种考虑。最后对接茶产业相关主管部门,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增加茶叶制作中机械使用率,提升茶叶品质。现阶段,大力推广机械化采摘夏秋茶,降低劳力成本,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第四, 强化担当,净化行业市场。一是倡导担当精神,鼓励霍山黄茶集团、汉唐清茗、缘圆缘等龙头企业多收鲜叶、多加工茶叶、多存储茶叶,稳定鲜叶收购价格,防止不法小商小贩肆意压价和茶农弃采现象,维护茶农利益。二是加强霍山黄芽标识的保护和使用管理,建立茶叶产品追溯系统,实现全流程监管,保障霍山黄芽的产品品质和品牌信誉。鼓励全体协会会员抵制外来假冒茶,举报参假茶,联合有关部门执法,维护协会会员利益。

第五, 做大蛋糕,引领行业发展。霍山县茶叶产业协会积极对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合中国黄茶产业联盟,做好黄茶推广宣传,提升黄茶认知度,做大做强黄茶品类。积极谋划参与生态低碳茶认证,抢抓碳中和、碳达峰战略机遇,积极推动黄茶产业链绿色转型,持续做优黄茶产业、提升黄茶科技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霍山黄芽商誉。

3.3 茶商、茶农:当好“主力军”,炼强内功应对市场变化

第一,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突发情况,对高品质茶叶的生产供应和销售影响最大,因此茶商可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中低端产品比重,优化产品供给形式,开发烘青、红茶、黄小茶、精品黄大茶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提升茶叶精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力保茶产业总体产值和利润,加大对新式茶饮的开发。

第二,拓宽营销渠道,做大销售市场。坚持固本挖潜,不断拓展销售渠道,进行全渠道营销。在加强与老客户群体沟通的同时,积极布局社交零售网,先社交后交易,激发消费者的分享欲,为渠道销售引流,提高整体销售量,实现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确保茶叶采得下来、卖得出去。

第三,提高现代化农业水平,改善工作环境。加大机械投入,减少劳动力使用,提高单位劳动产出率,降低产品总体成本,提高茶叶采摘量的稳定性,破解人工短缺瓶颈,增加市场竞争力。

第四,创新合作模式,带动产业兴旺。鼓励茶商与茶农建立股权式、分红式、契约式等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4],筑牢茶叶品质基石,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和共创互利共赢格局,助力茶农稳定增收。

猜你喜欢
黄芽霍山县黄茶
霍山县蚕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黄茶一盏脾胃舒
岳阳黄茶闷黄机械化研究与探讨
《中国茶叶标准化工作》系列讲座之五中国黄茶标准化工作十年
早春黄芽
黄茶何以不黄?
中国最弱茶类 黄茶谋求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