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四层四翼”下高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2023-01-09 06:25
数学之友 2022年21期
关键词:能力课堂教学教学

瞿 晶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江苏南京,210036)

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性工程,是当前高考实施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也是教师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南.我们应该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构建的“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的指导下,引导教学方式变革,提升高中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内驱力,培养综合素养.

1 课堂教学渗透思想,引导核心价值形成

中学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与要求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尤其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真正找到学习的动力.

价值是具体事物所具有的规律、本质和性能,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揭示了人的需要与满足的关系,是客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满足主体需要而表现出来的积极属性.价值的本质是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它不仅是需要与满足的关系,也是人基于自我本性形成的意识.价值观对人们在日常生活或社会存在中有着指导性作用,是一种合乎主体需要的超情景的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精神支撑.只有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素材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才能在情感上感化学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教学中要有正确的立场和思想观念.

比如政治汤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政治张老师以“中国的奥运成就”为导入,来探究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政治吴老师通过问题“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共产党人、全国人民、青年学生分别应该做到什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第二,教学中要渗透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要求属于科学思想的范畴.物理唐老师在课堂的一个环节中带领学生探究:伽利略的时代没有先进实验器材,他是如何验证自己的观点的?她从逻辑和理想实验两个角度,带领学生历经了伽利略的实验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论证思维,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第三,价值引领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再上新台阶.

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高中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环节的推进中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有意义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地理朱老师通过“日本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核废水”这一行为,引入地理问题“这些放射性物质将会如何蔓延至全球海洋的各个角落?”科学地展现了日本这一行为的极端不负责任.化学张老师在课堂中关注不锈钢制品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请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氧化还原知识,思考如何实现对铬元素的回收利用,同时确保不污染环境.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是教师跟儿童活生生的相互关系.”高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更应该关注他课堂表现背后的原因.学生的观念将会决定他今后的高度.如果学生立志为人类的环境治理问题奋斗终身,那他就会主动地去学习相关知识、自然提升相应的综合素养.

2 教学目标精准定位,指向学科必备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能精准定位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设定不同的教学达成目标.

第一,掌握并形成人文社科知识或者自然科学各学科中的基本知识,包括整体知识框架以及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与方法,其中整体知识框架与基本事实以陈述性知识形态掌握并形成知识结构.比如物理仲老师的教学内容是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章的一节《磁场 磁感线》,她在教学中把这一内容与《静电场》内容进行类比.数学谢老师在《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性量词命题》这节课中通过类比让学生很快构建了存在性量词命题这一陈述性知识.

第二,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与方法以程序性知识形态掌握并保持;语言或符号表达的知识以程序性知识形态掌握并保持.比如数学陈老师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这节课的教学中,充分认识到这节课的知识是程序性知识,通过凝练解题方法,进行变式训练,合理利用思维定势来指向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目标.

第三,教学目标应该主要是发展性目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独立学习和创造能力,陶冶性情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并不是展示自己聪明才智和能力的过程.所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不能采用表现性目标的形式,不能只是促进学生展示自我,而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随着学习的展开,学生要更加能够审视自己的思维,并领悟到更多认知的知识,提升元认知能力.基于这种意识,学生将学得更好.

3 教学设计深入本质,培养学科关键能力

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面的核心素养的落实,结合每一堂课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地培育核心素养,最终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要关注如何设计问题链,有效促进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

首先,问题链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牢牢把握教学重难点.

尽量不要出现“对不对?”“行不行?”这样浅显容易,没有思维力度的问题.这样的提问只会形成看似热闹的场面,而学生并没有进行真正的思维训练.生物李老师以学术论文为线索,积极引导学生对照实验结果进行剖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通过红光及远红光照射对种子萌发、植物开花的不同调控结果,引出光敏色素,并通过对光敏色素的结构讲解,请学生尝试解释不同结果的不同原因,问题链环环相扣,突破难点.像这样针对教学难点进行相关问题链的设计,使得学生可以理解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知识获取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解码能力、符号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探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经过素质教育的培养,知识获取能力强的学习者应当能够通过阅读和理解学科的各种主要文本、基本符号,客观全面地获取相关信息;能够从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够准确概括和描述学科所涉及基本现象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从中发现问题;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隐含的规律或原理;能够对学科基本知识进行结构化理解,形成学科知识网络.

其次,问题链的设计要指向思维认知能力的培养.

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根据教学内容及班级学生学情,决定问题链的设计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及近.对于知识性比较强、逻辑性相对弱的教学内容或者是学情相对薄弱的班级,可以采取由近及远的问题链模式,尽可能细化问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对于逻辑性要求比较强的教学内容,要尽可能采取由远及近的问题链模式,先提出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班级里可能只有5—10个人能够达到这个思维水平,但思路也不一定很清晰,通过这几个学生思维的火花,引领其他学生进一步思考,然后再提出一个思维难度相对比较低的问题,这时候前面5—10个人可能已经恍然大悟,而中间10—20个人开始有点明白.再通过中间层次学生的发言与讨论,进一步促进其余学生理解问题.最后,再一次降低问题的难度,把问题特殊化或者给出一些更加明确的提示,让全体学生都能够了解问题的本质.这样利于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思维点上再跳一跳,留下足够的独立思考与操作的空间,从而形成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等.经过我们的培养,学生应当能够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的逻辑思辨,发表独立的、有创造性的看法;能够从多个视角观察思考同一个问题,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不同方法,发散地解决问题;能够通过敏锐的洞察能力,发现复杂新颖情境中的关键事实特征和有价值的新问题;能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情境,解决新问题,得出新结论,并且进行科学的反思,验证自己的新结论,以确保新结论的可靠性.这才是我们设计问题链所要追求的目标达成.

再次,问题链的设计要配合一定的学生实践活动.

要在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中设计问题链,使得课堂结构更加合理,更加具有系统性.这里的实践操作能力在理科方面表现为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转化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在文科方面表现为应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比如很多物理、化学老师们使用实验法的教学手段讲授物理、化学知识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英语刘老师不仅带领学生完成基本的阅读任务,还能通过“个人活动”“团队活动”“一问一答”等多样的活动形式,充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经过我们的培养,学生应当能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科学收集、处理并解释实验数据;能够根据行为目标和面临的客观条件设计或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能够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基于事实和逻辑的论证;能够根据方案的实践结果不断修正和改进方案;能够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总之,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和问题设计能力的提升,力争提“好问题”,提好“问题”,用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

4 教学过程关注发展,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中要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路,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来认识问题的本质.尤其要在学生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主动建构者,如何不断自觉地吸收科学知识与技能,端正科学态度,更新相互交织的认知结构,发展自身科学素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可以促使教师整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让教师更关注学生学的过程,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第一,教学过程灵活运用多媒体,合理设置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运用,让学生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的情境时,组织整合相应知识与能力,运用不同的技术方法进行各类操作,以解决问题,提升实践探索的综合品质.例如语文黄老师设计了一个“为登高设计黑板报”的情境任务,让学生在情境任务活动中理解文本.化学盛老师通过“人为什么要用含氟牙膏?”这一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沉淀溶解平衡》这一课题.生物宋老师用新冠检测新闻引入生物问题:“为什么核酸检测能够测出是否感染病毒?”地理宫老师通过神舟十二如何顺利返回地球引入“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这一地理课题.老师们使用了适当的图片、视频、表格,并结合生活中的问题来引入课题,思路新颖、贴近学生,更能激发学生进行认知学习和实践探索.

第二,要注意课堂留白,避免满堂灌.

比如数学何老师在解析几何的微课题的探究过程中,留了较长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究方法,实施计算策略,然后再对问题进行讨论、对比、总结,给足了学生独立思维的时间.虽然看似浪费时间,但其实这种留白是非常必要的.思维方法是指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的内在认知品质思维方法,是思维的品质方式和能力的综合.课堂中的留白,不是真正的一片空白,而是留有独立思考时间.只有独立思考才有可能进行深入地探索创新.如果课堂都是灌输、课后都是模仿,那么就很难有独立思维,更不容易有创新.

第三,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只是学习结果.

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如果比较单一,则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们应该通过艺术性的评价性语言,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评价语言不要局限于对知识的掌握,还应延伸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比如“这个方法很有创意,感谢你的分享”“这个方法太妙了,大家给他鼓个掌”.其次,评价语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找出过程的闪光点,使学生感受到探究的快乐.比如“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谁愿意帮助他解决一下”“敢于质疑书本,为你的勇气点赞”“虽然这个方法对这个题目而言不是最好的,但这种运算量都能算出来,相当有意志力,以后能做成大事”.再次,评价语言要因人而异.对于学优生,评价时要多给予启迪,进一步提出问题,激发他思考.对于缺乏学科自信的同学,评价时要保护积极性,表扬时可以适度夸张一些,让他留下美好回忆,帮助他建立学科自信.因人而异的评价要基于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如果能够充分了解学生情况,通过不同问题提问不同的对象,能够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各尽其智,各有所获.最后,延时评价留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作出的回答,不要立即作出评价,而是继续提问其他的学生,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自由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思考、顿悟,然后再由学生互评及教师总结.这种评价方式对于思维深度比较大的问题非常适用,教师不立刻对回答作出判断,反而能促使学生静下心来,持续深入思考、探究问题,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

最后,教学过程要形成一个大的系统.

教师要对本节课的知识、方法、思想有系统性的认识,板书要有系统框架.英语中的知识点比较零散,但是英语黄老师能够从细微处入手,找到教材中分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科学合理、条理性较强的板书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点.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学生必须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能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理解新信息,并将其纳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中;能够根据已接收的新信息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建立各种知识组合,才能真正做到知识的有效迁移.目前流行的大单元教学、整体教学,就是要把一个章节当做整体,通盘考虑,跨时空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重构符合认知结构的新知识系统.学生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具有进行有效输入编码、储存各种形式信息的综合品质,才算是学会了知识.所以我们不能给予学生漂浮的知识,要把知识纳入到学生的知识系统中去.

高考评价体系是一个以价值为引领的、系统的、科学的、创新的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将“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作为高考所考查的四层内容,而这些高考考查内容同样也是日常学科课堂教学所关注的重点,可谓车轨共文.研究新高考评价体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高考对于教学的引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学定教”“以教定考”“以考促教”,实现“教考和谐”,让包括日常学科课堂教学在内的教育教学各环节、各领域都聚力并服务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以确保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最终实现.

猜你喜欢
能力课堂教学教学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