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宇鹏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福清德旺中学,福建福清,350319)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地“教”,还要组织学生认真地“学”,只有“教”与“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课堂更高效.要知道,数学课堂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为此教师不能独占课堂,要将课堂教学的中心定为学生和学习,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解决,从而化被动学生为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那么为了引导学生“会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其引导的作用,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在数学知识的关键点设问,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1].
思源于问,若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就不离开问题的引领.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的必经之路,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精心筹备,提前做好预设,进而在教学的关键节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的“学”更有深度,更加高效.
通过问题的设计来打造高效课堂,对于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无疑是适宜的.这是因为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而言,问题的有效设计更能够让学生在当下的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作出这一判断是基于对当下初中学生的分析而得出的,当前的初中学生信息的来源是多元的,接收到的信息是丰富的,这些信息原本就能够刺激学生产生相关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具有了较强的问题意识.这些问题意识如果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激活,那么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或者概念的时候,又或者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有更强的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正是高效教学的必要前提.当然问题的设计是有技巧的,其核心就是要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问题的设计必须追求合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基于这一认识,笔者梳理了如下几点,以与同行分享.
数学学习过程也是在原认知基础上的建构过程,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越牢固,那么新的知识学习过程就越顺利,课堂的高效也就越能够得到保证.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的时候,大脑当中是有着丰富的知识与经验的,将适用于新的知识学习的原有知识与经验调用出来,这是保证学生学习进程顺利的一大关键.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精心设计问题,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之处设计问题,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指向性.保证了这一指向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激发.为此在新知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之前学过的哪些知识点与新知相关?新知与旧知有何联系?以此既可以激活原认知,又为新知的建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新旧联系,便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原有的认知体系中,有利于学生认知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有利于数学素养的提升[2].
案例1:有理数加法
师:正数的加法运算大家已经熟悉了,但是在生活中有很多现实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正数运算的范畴,现在我们看下面两个实例,看看你能算吗?(教师PPT演示题目)
问题1:某校举行知识竞赛,计分标准如下:答对一题加10分,记作+10分,答错一题扣20分,记作-20分.A组在抢答环节共回答了两道问题,答对一题,答错一题,你知道A组回答两个问题后得分是多少吗?
问题2:点A位于坐标轴的原点,先将点A向负方向移动5个单位,再向正方向移动9个单位,经过两次移动后,你知道点A位于数轴的什么位置吗?
对于问题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快得出了答案.对于问题2,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很快也有了答案.通过这些学生熟悉的问题,不仅让学生自主地解决了问题,而且学生的思考空间也得到了拓展.
对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教学,若直接给出运算方法,学生虽然可以理解,但没有经过思考和探究势必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而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效地化解了数学课堂的枯燥感,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数学课堂既活跃又有深度.另外两个问题的创设其目的都是唤起学生的旧知的记忆,设计问题1是唤起学生对负数的记忆,而问题2是通过点A的位置变化,启发学生联想数轴上正负数的表示方法,这样通过旧知的铺垫让学生对负数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为新知教学的顺利开展肃清了障碍,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
通过上面这样一个例子可以发现,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在知识衔接之处设计问题,就要求教师分析即将所学的知识,分析学生已经具有的哪些知识,尤其要分析通过怎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然的调用那些需要的知识.应当说这一要求还是非常考验教师的基本功的,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把握住这一点,那么高效数学课堂的打造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前,学生通过预习或借助生活经验已经对新知形成了初步的认识,不过学生在前期对新知的探究较少,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多局限于理论,很少探究问题的成因,仅是利用现成的结论去理解和解决问题,基于此,为了便于学生深化理解,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数学前认知处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进而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让学生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前认知问题,前认知历来是学习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那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就能够很好地借助于问题来撬动学生的思维,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够被激活,那么探究欲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有经验的初中数学教师,都能够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去认真研究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很多时候还会通过多种调查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去判断学生的兴趣点,把握了这一点,更容易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探究欲保持更长的时间.下面来看一个例子:
案例2:多边形的内角和
通过预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继续让学生探究三角形、四边形等多边形的内角和,那么新知授课变成了公式的推测和验证,对于学生来讲既无挑战性又无创新性,自然也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基于此,教师结合学生预习结果和实际学情,设计了如下问题.
(1)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若从点A出发引对角线,该如何画?会得到几个三角形呢?
图1
(2) 如果在五边形ABCDE中,从点A出发画对角线又能够得到几个三角形呢?
(3) 猜想一下,如果是n边形(n≥3),那么从同一顶点出发画对角线能够得到多少个三角形呢?
(4) 根据以上拆分结果,你能分别计算出四边形、五边形和n边形的内角和吗?
相信通过以上设问,学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重新思考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无论对于预习过的学生来讲,还是对于没有预习的学生来讲都是一个新内容,新思路,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诱发学生平等交流,促进知识理解.其实为了得到结果,学生还会自然地尝试探究六边形、七边形等其他多边形的内角和,从而逐渐由特殊向一般转化.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尝试动手画,从而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加深学生对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理解.在问题的引领下,使探究更加高效,使思维更加活跃,有助于知识的内化.
初中数学题目是灵活多变的,若在基础知识教学中不重视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在解题教学中仅是就题论题式的讲授,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难以得到提升,为此在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再“跳一跳”,以此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3].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理念,也是有经验的初中数学教师的常用妙招.换句话说就是在一个知识点讲授完毕之后,或者在一个问题解决之后,教师并不急着帮助学生踩刹车,画句号,而是能够沿着原有的思路,通过知识的延伸来发散学生的思维.这个延伸当然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其需要教师的引导,最好的引导方式当然是润物无声式的,要达到这个效果,自然也就取决于教师的问题设计.
例如,“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当学生给出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后,教师通过设问“还可以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通过拓展让学生理解了字母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接下来,教师又通过具体问题让学生知道需求不同,标准不同,那么所得到的类别也会自然有所不同,进而通过变形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的变通性.这样通过设问既沟通了前面的知识,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又通过有效的拓展,帮助学生建立了符号感,为以后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反思归纳在帮助学生理解思路,深化知识理解,提高自学能力等方面具有着明显的优势,为此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初中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对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往往缺乏深度,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通过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反思、去总结,进而发现数学规律,提炼出更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事实上归纳总结,原本是属于学习方法范畴的;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归纳总结总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这往往容易导致教学的低效.当下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因此教师可以想方设法,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归纳总结,一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了归纳总结的习惯,那么他们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就会变得非常深入.这一点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也应当是当下初中数学教学必须追求的教学形态,自然也是高效数学课堂应有的形态.
总之,合理的设问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有利于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有利于认知结构完善与优化,是建立高效课堂的基石,有助于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也有助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顺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