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特病管理要引入“放管服”理念

2023-01-08 20:56戴伟
中国社会保障 2022年3期
关键词:协管放管服门诊

文/戴伟

一位78 岁患前列腺癌的老人,术后出院需门诊化疗。按规定,老人可向医保部门申请,经医药专家组初审、复核,获批后,门诊费用能按规定报销。由于从申报到获批需要1—3个月(有的统筹区每年只集中评审1—2 次),其间的门诊化疗费用只能由患者个人负担。由于老人行动不便,每月一次的化疗都必须由子女们陪护去医院,排队挂号、取药、治疗,一趟下来至少要半天时间,让老人疲惫不已。若病情有变化,可能每月化疗不止一次。这种现象很普遍,但凡家中有此类老人,一家人生活都受到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均寿命逐渐增长,长期带病生存将成为常态。有一类患者,他们所患的疾病不需要住院治疗,但需长期依靠药物来维持病情稳定。医保称这类人群为“门诊慢性特殊病”(简称门诊慢特病)患者,凡被确定为门诊慢特病的人员,在医院门诊治疗或药店购药时,医药费用可按一定比例或额度报销。政策虽好,但申报流程繁琐,看病就医麻烦。医保管理如何与时俱进,通过提高经办服务能力来提升参保人员的获得感?

笔者认为,医保门诊慢特病管理要引入“放管服”的理念。2020 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放管服”改革要向纵深推进。

某地开展的针对门诊慢特病人的医保管理措施,较好地体现了“放管服”理念,收效甚好。首先是将申报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凡经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诊断为恶性肿瘤、尿毒症透析等疾病的患者,可通过手机下载“门诊慢特病人备案表”,本人或法定监护人填表承诺所患疾病属实,无需审批,连同由医院出具的相关诊断证明直接上传或报送医保经办机构备案。5 个工作日后,即可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对于这一转变,他们称之为“放”。

放弃审批,反对声音不少,担心报送资料不规范、甚至出现骗保。事实上,“放”的后面是“管”。医保部门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详细查阅患者的就医记录,甄别真伪。同时,制定门诊慢特病的用药范围,规范用药;确定定点医药机构,集中管理。医保管理的触角由此延伸到治疗的全过程。

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更注重的是优质“服”。该地成立了门诊慢特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委托某医疗机构协管。门诊慢特病患者首次到医院治疗或药店购药后,做什么检查、接受什么治疗、吃什么药、哪位医生接诊……所有信息都会传输到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将收集到的信息导入健康管理信息库,依据患者的病情状况、用药记录、接受的医疗服务等进行分类。对需进一步诊疗的患者,定期组织专家集中诊治;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对只需要药物治疗的人,可开长处方并送药上门。随着改革的深入,还可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连续的健康管理。

优质服务不仅提升了患者就医获得感,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患者的跟踪随访和个性化服务,规范了医生的医疗服务行为,监管了患者的就医行为,有效防范骗保行为和过度医疗。

目前协管医疗机构还申请了全国热线电话,配备12 名全科医生提供咨询服务。20 多名医疗健康管理人员负责处方审核和用药监控,外加医疗指导和健康宣教,得到了患者的充分信任。上百名药品配送人员送到家的不仅仅是药品,更是暖暖的人文关怀。

协管机构虽然在慢特病管理方面尚未盈利,但这家医院却成了门诊慢特病人住院、康复、临终关怀等的首选。一些长期护理机构、医养机构、医药企业、保险公司正积极寻求合作。医保部门也将适时采取总额预算的方式,保障协管机构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获得必要的运营费用。在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前景。

猜你喜欢
协管放管服门诊
终于圆了指挥交通的梦想
门诊支付之变
重庆市九龙坡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现状分析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放管服”
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交通疏导:“协管”还是“邪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