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欺凌青少年的“沉默真相”及其行动逻辑
——基于代际情感互动的视角

2023-01-08 08:56
中国青年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保持沉默子代代际

□ 吕 鹏 刘 芳

一、问题的提出

校园欺凌问题是国内外学者的重要研究议题。校园欺凌发生后,部分青少年选择告知父母,部分青少年选择沉默,向父母隐瞒被欺凌的经历。一项针对谢菲尔德2623名小学生和4135名中学生的调查发现,50%受欺凌的学生没有告诉老师或家长他们受到欺凌[1]。根据受欺凌者的报告,只有当欺凌变得严重时才会告知成年人[2]。青少年保持沉默,意味着父母对于欺凌的过程及细节并不十分清楚,主动或被动放弃欺凌干预,青少年无法获得有效帮助,间接导致欺凌者成为“沉默的获益者”。

校园欺凌发生后,父母的有效干预有助于孩子成功摆脱欺凌困境[3]。既然父母在保护孩子免受欺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什么受欺凌的孩子仍然向父母保持沉默呢?研究表明,当父母对欺凌受害者提供情感支持时,能有效抑制欺凌,缓解受欺凌孩子的心理压力,降低心理伤害[4]。而父母和孩子情感疏离则会导致校园欺凌风险增加[5]。代际情感疏离会影响青少年向父母求助[6],但代际情感疏离如何影响受欺凌青少年的求助过程,父母是如何一步步从受欺凌青少年的求助对象中“消失”却并没有详细阐述。本文试图从代际情感互动的角度来探究欺凌发生后青少年向亲代保持沉默的过程到底经历了什么,沉默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有助于了解欺凌发生的每一个环节中青少年行为的动机及内涵,有助于针对性地对欺凌全过程进行干预,避免“喊口号式”的倡导父母参与校园欺凌干预。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1.文献回顾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中小学校园内或者合理辐射地带,由学生、教师或者校外入侵人员故意对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进行侵害,破坏正常教学秩序的行为[7]。校园欺凌的成因相对复杂,社会生态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自身层面及其所处的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8]。社会生态系统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主要围绕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涉及欺凌者、被欺凌者以及旁观者;中观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宏观系统主要包括政策法规等[9]。中观系统的家庭,在校园欺凌风险的治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资本理论认为,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社会资本是初中生遭遇欺凌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家庭文化和社会资本有助于降低青少年遭遇欺凌的可能性[10]。较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青少年遭遇欺凌的概率小于低经济社会地位的青少年[11]。随着社会变迁、家庭结构发生变化,隔代抚养家庭的家庭社会控制和教化功能弱化,家庭教育主体缺位成为欺凌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12]。此外,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情感支持等都是影响校园欺凌发生的重要原因[13]。从以往研究可以看出,家庭的客观环境以及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都会对青少年的欺凌遭遇产生影响。

青少年未将欺凌事件告知父母也是欺凌持续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Fekkes等人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一半的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被欺负[14]。校园欺凌发生后,受欺凌者往往表现出五种类型的生存策略,回避型抗争、漠视型抗争、转移型抗争、暴力型抗争、联合型抗争[15]。联合型抗争主要是指受欺凌者会联合重要他人进行反抗,如父母、老师、同学。尽管家长合作是解决校园欺凌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事实上,受欺凌青少年关于是否向父母求助存在两类看法。一类受欺凌者认为应该向父母求助。父母积极有效的干预是孩子成功走出欺凌困境的重要前提[16]。另一类受欺凌者认为不应该向父母求助。这部分受欺凌青少年,选择向父母保持沉默的原因包括四类。第一类无用论。青少年对成人帮助能力缺乏信心[17],认为父母不可能随时待在自己身边,告知父母,情况会更糟糕,自己还可能被同伴贴上“无能”的标签[18]。第二类风险论。受欺凌青少年认为告诉父母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父母消极处理,反而会影响欺凌进程,甚至遭到更严重的报复[19]。第三类担忧论。一部分青少年表示不想让父母担心[20],所以不会告诉父母。第四类羞愧论。受欺凌者认为被欺凌是件不光彩的事情,不想让父母知道[21]。

以上关于受欺凌青少年向父母保持沉默的原因忽略了受欺凌青少年的情感需求。威廉姆斯·温特沃斯等人认为情感是一种适应策略,并将其称为深度社会性的意义[22]。人类的祖先通过提高情感能力来促进社会关系的联系,增强群体团结,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23]。代际情感互动是受欺凌子代的一种重要生存策略。诺尔曼·丹森指出,情感互动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反映的是人怎样有意义地进入另一个人的情感世界的问题”[24]。遭遇欺凌后,青少年会产生诸多负面情绪,甚至形成情绪创伤,而亲代是青少年的情感依恋对象,是化解负面情绪的重要缓冲器[25]。拥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是个体获得“情感能量”的重要来源[26]。青少年面对校园欺凌而自己又无法独自应对时,会产生寻求重要他人帮助的念头。亲生父母、代理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27],在青少年成长及社会化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校园欺凌发生后,青少年进行情感互动的重要他人。然而现实中,青少年的求助并不顺利,代际情感互动阻滞,受欺凌子代将保持某种类型的沉默。

本文将从代际情感互动视角出发,探寻受欺凌青少年的沉默真相及其行动逻辑。当欺凌发生后,亲代如何理解受欺凌子代的情感体验,代际情感互动如何影响受欺凌子代的求助过程,受欺凌青少年是如何走向沉默的,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2.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正在遭受欺凌的青少年和曾在青少年时期遭遇欺凌的大学生。2020年5月—2021年12月,笔者在反校园欺凌QQ群中进行参与观察,选取12位受欺凌者进行深度访谈,其中5位来自反欺凌QQ群,7位来自笔者学习及工作过的高校以及由访谈对象介绍(滚雪球方式)的其他个案。访谈采用电话访谈、QQ语音访谈、微信访谈以及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且对部分对象进行了二次访谈。因涉及访谈对象生命历程中的具体事件,故笔者对访谈对象均进行了匿名处理。本研究采用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能获取更为充实的材料,同时使敏感话题的讨论得以可能,网络的匿名性在某种程度上打消了被欺凌者担心告知他人后被报复的顾虑。此外笔者选取部分有过被欺凌经历的大学生有两方面的用意,一方面正在遭遇欺凌的青少年,因为多种原因个体无法敞开心扉向他人叙述全部受欺凌经历过程;另一方面目前已成年的大学生脱离了原来的欺凌情境,绝大多数大学生终止了欺凌,不再担心被欺凌者报复,此外,成年人的心智更趋成熟,看待问题更为全面,通过回忆过往经历,能够发现并反思自己当时应对欺凌风险的不足。表1为访谈对象的家庭基本情况及代际情感互动模式。

三、受欺凌青少年的三种“沉默”类型与求助策略

子代遭遇欺凌后,会产生诸多负面情感,如害怕、恐惧、悲伤、愤怒、疏离、羞愧等[28]。理论上,受欺凌的子代期望通过与亲代进行情感互动获得亲代关于被欺凌后的情感理解,从而获得一种情感能量,让个体产生温暖感、信任与关怀的情绪体验,降低欺凌的伤害感,并暂时性从欺凌的场域中“脱域”[29]。然而,并非所有受欺凌的子代都会获得亲代的情感理解。欺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分为初始阶段—持续阶段—终止(退出)阶段,在欺凌发生的不同阶段或整个过程,受欺凌子代认为向父母求助可能体验到或切实体验到亲代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负面情感反馈,因此受欺凌青少年会表现不同类型的沉默,即欺凌初始阶段的选择性沉默、持续阶段的渐进式沉默、整个欺凌阶段的全过程沉默。

1.选择性沉默与保留式求助策略

“选择性沉默”指青少年在受欺凌初期采用“保留式”求助策略,即子代有选择性地向亲代披露受欺凌经历,告知受欺凌的部分细节或传递部分情绪,或者通过叙述他人受欺凌经历试探亲代的反应,并根据亲代的反应决定是否继续披露自己受欺凌的经历。在情感互动过程中,子代对亲代处于半信任状态,子代在试探过程中,如果父母给予正向情感反馈,则青少年会继续披露更多欺凌事件的细节;如果父母给予负向情感反馈,譬如露出不耐烦、不重视、不理解的情绪迹象,则子代会打消继续求助的念头,做出选择性沉默。“我会间接表达受到同学的欺凌,或者说一部分,但爸妈会说你是去学校读书的还是交朋友的,或者说不要让我当什么班干部了。”(P女生,2020-09-27)

2.渐进式沉默与断裂式求助策略

与选择性沉默不同,渐进式沉默是指受欺凌子代在欺凌初期完全信任亲代,将受欺凌经历全部告知亲代,亲代也进行了欺凌干预,只是亲代的支持是不彻底、不到位或者不科学的,甚至还伴随一定的惩罚,欺凌事件未得到真正解决,进入持续欺凌阶段,青少年越来越倾向于向父母保持沉默。“高一上学期那次他们捉弄我,把墨水倒我白鞋上了。我跟家长说了,家长也找了老师。妈妈说别惹人,好好相处,她不想管。结果这次他们就报复我了,打我、让我跪下,还拍了照片,这次我没跟父母说。”(D男生,2021-04-02)“最开始遇到欺凌的时候会告诉家长,告诉老师,但是他们也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有一次,那个男生欺负我,我跟他打起来了,爷爷去了学校,回来的时候还打了我一顿,从那以后我遇到事情不会再告诉爷爷奶奶。”(H女生,2020-07-09)受欺凌子代采用的是“断裂式”求助策略,即欺凌发生初期子代向亲代告知欺凌经历,表达遭遇欺凌的负性情绪,并期待获得亲代帮助,随着欺凌的持续推进,子代倾向于向亲代保持沉默的一种前后不连贯的求助策略。两代人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等不同直接影响欺凌风险的认知[30]。亲代无法给予受欺凌子代有效的情感理解和支持,会导致子代在披露未来的受欺凌事件时更加谨慎或不情愿,甚至可能会停止告诉父母或“代理父母”自己所遭受的伤害[31]。

3.全过程沉默与转移式求助策略

全过程沉默是指从欺凌初期到结束,子代对亲代处于不信任状态,欺凌发生的整个周期子代都保持沉默,不会主动告知亲代受欺凌经历。亲代往往通过第三方途径(老师、同学等叙述)得知子代的受欺凌遭遇。“我没有告诉父母在学校被欺凌的事情,后来有一次是因为我受伤被老师发现了,他打电话给我父母,我父母才知道的。”(F男生,2021-12-28)“我没有告诉父母在学校被欺凌的事情,但老师是知道的。”(W男生,2020-06-11)受欺凌子代往往选择“转移式”求助策略,即受欺凌子代根据以往负面的代际情感互动体验,进行经验预判,不向亲代披露受欺凌经历,转向亲代以外的人(老师、同学、朋友、网友等)求助的策略。欺凌发生后F男生曾向自己的表哥寻求帮助,W男生则向老师求助。子代往往根据以往日常生活中的代际情感互动情况来选择是否向亲代求助。在以往代际情感互动过程中积累的负面“情感体验”,会阻碍子代产生情感互动的冲动,在欺凌发生后往往不会将自己的受欺凌遭遇告知亲代。

四、“沉默真相”的内在逻辑:情感唤醒与自我防御

无论是受欺凌子代与亲代互动反馈中的选择性沉默,抑或是持续欺凌后的渐进式沉默,又或者是整个欺凌周期的全过程沉默,最终的结局是子代向亲代保持沉默,亲代从受欺凌子代的求助对象中消失,这一过程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背后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1.受欺凌青少年日常代际情感互动模式

从访谈对象的反馈来看,受欺凌青少年的家庭结构主要包括核心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家庭、隔代家庭等。日常家庭代际情感互动模式包括疏离式情感互动模式、专制式情感互动模式、冲突式情感互动模式、错位式情感互动模式。

(1)疏离式情感互动模式

疏离式情感互动模式是指代际情感互动是浅层次的、常以事务性的内容作为情感互动的核心。因为经济压力、家庭变故等多方面原因,这种代际情感互动模式普遍存在于留守家庭、隔代抚养家庭。青少年与父母分离,跟着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生活,祖辈作为“代理父母”始终无法替代真正的“生理父母”。“代理父母”平时更精于物质照料,缺乏高质量的情感互动[32]。外出务工的父辈,与子代之间往往凭借通信技术(视频、语音通话等)进行虚拟互动,与传统的面对面互动相比,虚拟互动的情感表达是间接的、碎片化的、浅层次的。良好的情感互动不只是由声音传递信息,还包括表情、肢体动作等多种非语言符号。分隔两地的亲代与子代,情感互动不足,且常围绕物质性生活资料,子代的学习情况等展开,容易导致“亲情陌生化”[33]。

“我爸妈离婚了,跟爸爸没有联系。我跟着外婆住,妈妈在外地工作,每两个星期回来一次,工作比较忙,不怎么管我,就是给够零花钱。”(D男生,2021-05-29)“我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父母在外面打工,过年才回来,平时很少打电话,过年回来也总是问作业做完了吗?在学校怎么样?都是问学习方面的事。爸妈只会关心我的生活起居,没有关心我的心理。”(F男生,2020-10-30)

(2)专制式情感互动模式

在日常代际情感互动中,部分亲代以权威自居,传统的父权制思想根深蒂固,家庭情感结构也体现出长幼尊卑的等级秩序,代际之间维持专制式情感互动模式。亲代是互动的主体,子代是互动的客体,亲代强调服从和权威,甚至以命令的口吻与孩子沟通,忽略子代的主体性地位。代际权力和地位严重不平等,子代缺乏话语权,导致子代对亲代产生畏惧和抗拒,产生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特征。“我们家我觉得家长权威占80%,有的事情也会听我的,但比较少,如果是我的学习用品,我需要的东西,跟爸爸好好讲,还要看他情绪稳定……感觉跟他们说不通,父母认定他们的观点以后,你怎么跟他去解释的话,都不太听……我爸对我很严格,对我就是压制的。在家里面不平等、不民主的沟通,会让自己觉得胸口憋闷,有时候很不能理解,积压情绪的话,真的很难受,越积压会有很过激的想法……”(P女生,2021-12-25)

(3)冲突式情感互动模式

冲突式情感互动容易激发强烈的负面情绪,部分亲代仍然秉持“棍棒教育”的情感表达,一旦子代犯错,则会采用打骂、羞辱等粗暴的方式进行沟通,子代常常要承受身体的疼痛和心理的痛苦。

“我父母在我一岁左右就离婚了,只在相片里面见过我的母亲。我父亲他可能认为不打不成器,我和他从小就只有棍棒交流。就是不听话的时候打人,犯错了打人,听话了就不理你,从来没有表扬。”(X男生,2020-06-13)

“我觉得我们家是那种家长永远不会有错的教养方式。我爸在我升高中的那一年还对我动手,还用脚踹我。我小学的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奶奶就是那种典型的农村悍妇。小学那段时间我身上就没有一块好的地方,就是我奶奶用那个竹条打的,在家里被打,在学校还受欺负。”(Y女生,2021-12-26)

(4)错位式情感互动模式

错位式的情感互动,指代际情感表达与情感理解是错位的。部分亲代习惯采取“反语式”的话语策略进行情感表达,与子代的沟通多以“负面打击”为主,常以一种“讽刺”方式激励子代,缺乏正面鼓励。正处于青春期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对于父母情感表达容易误读,甚至会将亲代“反语式的爱”看作是对自己的否定,甚至是不爱自己的表现。“我妈是个没有文化、没读过书的文盲,不认识字,她不懂教育,我爸读到初一,我爸妈会经常讽刺我,打击我,挺难受的,我觉得表扬、鼓励比批评好……”(Q男生,2020-06-25)

2.欺凌叙事中的情感反馈与生活经验预判

每个人都存在获得他人理解、尊重和支持的情感需求,代际情感互动是满足青少年情感需求,获得情感能量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实与理想存在壁垒,不良情感互动中亲代的“虚假情感理解”导致子代实现“共有感受”期望破灭。“虚假情感理解”是个体错把自己的感受当成他人的感受,并把自己的感受解释为他人的感受,“共有感受”则是指两个人在同一情感体验领域,个体能想象出对方的具体感受,自己身上感受的情感与对方体验的情感相似,是一种真实的情感理解[34]。遭遇欺凌后,子代期望获得亲代在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如果子代“共有感受”期望落空,则会产生更加负面的情感。

(1)“虚假情感理解”与负面反馈

当子代将受欺凌的经历部分或者全部告知亲代,企图通过欺凌叙事来进行情感互动,获得亲代的理解,如果亲代沿用日常不良的情感互动模式进行沟通,只会产生“虚假情感理解”,无法形成关于欺凌事件的情感“共有感受”。“虚假情感理解”是情感互动中最糟糕的一种形式,而“共有感受”是最理想的状态。亲代“虚假情感理解”会产生三种负面反馈,一是认为子代小题大做,夸大了欺凌的事实。部分父母认为直接形式的欺凌(如身体攻击、言语威胁)比间接形式的欺凌(如关系疏离、散布谣言)更严重,当孩子受到直接形式的欺凌时,父母更倾向于寻求学校的帮助[35]。有些父母将欺凌行为常态化,认为欺凌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的一部分,甚至要求孩子不把欺凌者当一回事[36]。二是打回去的心态,认为只要子代打回去就可以解决问题。三是认为子代在学校不认真,甚至是子代的错。并将其理解为“为什么别人不被欺凌,就你被欺凌,肯定是你惹是生非,不好好学习”,甚至使用“棍棒式教育”来让子代“长记性”。当受欺凌子代的“共有感受”期望落空,并从亲代处获得负性情感反馈,则其会做出选择性沉默、渐进式沉默。

“我当时跟父母说了,但他们以为不严重,还讽刺我,说是我自己的问题,导致别人欺负我,以至于后来我被欺负的时候更加不敢告诉他们。”(Q男生,2020-06-25)

“从小到大他们都不太能理解我,我之前被欺凌,他们第一反应是我翅膀硬了,敢打架了,知道我是受害者之后,跟我说为什么就欺负你,不欺负别人呢?从这以后我就再也不愿意跟他们说我的委屈伤心事。”(C女生,2021-12-26)

(2)“潜在行为倾向”与负面预期

遭遇欺凌后,受欺凌子代也可能保持全过程沉默,这是一种生活经验的总结,一种“库存性知识”的提炼[37],一种“惯习支配”的实践。以往代际情感互动的情况潜移默化为子代的认知图式,形成一种“惯习”。布迪厄认为“惯习”是持久的、可转换的潜在行为倾向系统,可作为感知和评价任何未来经验的依据[38]。过往代际情感互动的频率、方式、效果等都会影响当下子代的行为选择。在家庭中,疏离式、专制式、冲突式、错位式的代际情感互动模式,会导致子代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长时间的、重复的消极情感体验会内化为个体未来行为的“经验”,使其形成保持沉默的潜在行为倾向。受欺凌子代将以过往日常生活中代际互动为基础,并将当下的欺凌事件代入过往的互动程式中,通过以往代际互动产生的“情感体验”进行情感互动预判,子代情感记忆中积累太多负面情感互动经历,会让其形成一种“负面预期”,对未来情感互动持消极态度,并认为“共有感受”期望无法实现,从而使子代保持“全过程沉默”,采用“转移式”求助策略。

“当时没有告诉家长,我家长常年不在我身边。爸妈离异了,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住,当时遇到欺凌的时候我也不会跟爷爷奶奶说……我跟爸爸关系不好,他从小就没在我身边,10岁的时候把我接到身边,告诉我有一个后妈,我跟爸爸交流不多,跟后妈也没话说。”(L女生,2020-06-22)

“受到同学欺负,我不会跟父母讲,我爸是那种很严厉的教育,他觉得如果一个事情你没有做好的话,你先考虑你自己的问题。所以我永远在他面前是那种报喜不报忧的状态。我觉得如果我说了(欺凌),我反而会挨骂。就是因为他这种教育方式,我就从小就习惯自己解决问题。”(A女生,2020-10-18)

3.痛苦“再生产”与个体自我防御策略

当欺凌发生后,个体期待获得情感支持和理解,如果受欺凌子代自我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或知觉到自己获得了他人(亲代)的惩罚时,将体验到负性情感[39]。

(1)负性情感与二次伤害

一旦受欺凌子代负性情感被再次唤醒,或者产生负性情感预期,个体既要忍受被欺凌的痛苦,又要面对不被亲代理解所再生产出的负性情感,这是一种“二次伤害”。受欺凌子代原本期待通过代际互动,消解或转移欺凌带来的负性情感,但实际上却产生不被理解的悲伤、失望以及期望破灭的恐惧,这些情感经过二次或三次复合最终演变为代际疏离感。受欺凌的子代与亲代之间一旦形成疏离感,就会产生退缩反应,降低参与互动的意愿。也就是说复合的负性情感会分裂代际团结,阻碍代际情感互动,当欺凌发生或再发生时子代会向亲代保持“沉默”。

(2)生存理性与自我保护

当受欺凌的青少年再次体验到负性情感,就会激活防御策略保护自我。防御策略包括:选择性知觉、选择性解释、退出、信誉延续、否认行为或他人[40]。人是理性的动物,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行动。当个体觉得向父母求助,倾诉欺凌遭遇,只会引发更多的痛苦,则会想方设法从受到(或可能受到)惩罚的情境,不能自我证实和(或)不能满足期望的情境中退出[41]。这意味着受欺凌子代将会向父母保持沉默来保护自己,免受二次伤害。

对于受欺凌子代而言,向亲代保持沉默并非面对欺凌的一种缴械投降或者弱者的顺从、认命,而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但这种理性是暂时的、局部的、个体化的,于个体而言,在当时的情境中,“沉默”无疑是个体认为最保险、最有利、最实际的防御策略。然而保持沉默意味着代际情感疏离、代际团结破坏,从长远角度来看,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也不利于校园欺凌风险治理。

五、结论与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受欺凌子代向亲代保持沉默,是欺凌叙事过程中日常不良情感互动再实践的结果,也是对长期不良代际情感互动产生负面预期的结果。作为理性的个体,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向父母保持沉默是一种自我保护策略,在某种程度上规避了不被理解的痛苦,但是不利于青少年长远发展以及校园欺凌风险治理。要打破这种困局,仍然需要从代际情感建设出发。

首先,代际情感共同体的建构是受欺凌子代实现共有感受期望的前提。情感共同体关系到情感主体及情感合作者双方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理解。情感共同体是代际关系弥合的关键,也是遏制校园欺凌的重要阻断点。建构代际情感共同体,有助于亲代真正理解受欺凌子代,并形成一种“共有的感受”,情感上的共鸣才是青少年选择信任父母的前提,亲代才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采取符合子代实际情况的欺凌干预措施。建构代际情感共同体,需要亲代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陪伴子代,给予子代情感支持,与子代建立同伴式关系,使子代感受到尊重、民主、温暖与爱护[42]。

其次,代际情感互动的时空界限是真实理解受欺凌子代情感需求的基础。每个人的情感体验都带有鲜明的个人结构特征,表现为情感的时间性和情感的空间性,时间与空间的结合塑造了情感的结构化特征[43]。父母要正确理解孩子情感需求,应该建立一定的时空界限。一方面,应在以往历史经验基础上结合当下子代的情感体验,把子代的情感纳入亲代自己的体验框架之内,并依据自我的判断进行解释。同时,考虑当下子代的生命历程及其成长特点,也就是说要从自己的立场和子代的立场出发获得关于他人情感体验的主观解释,这是情感理解的关键。另一方面,考虑情感体验的空间性,根据所处情境,以子代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反馈,比如倾听子代的担忧,与子代一起商讨如何应对欺凌,而不是认为自己有经验,主观采取行动忽略子代的意愿及情感体验。亲代作为受欺凌子代情感的合作者,需要对其遭遇欺凌的感受产生真实的理解,不能忽视情感理解的时空界限,否则只是单方面的、空洞的、虚假的情感理解。

最后,消解或转移受欺凌子代负性情感是打破沉默的关键。情感是人类行为的调整器,在某个时刻或某个地点情感往往有意或无意地指导人们的行为,人们追求某种行为,是因为它能产生积极(情感的)结果,而回避这些行为,是因为它将产生消极(情感的)后果[44]。负性情感促使情感互动主体产生情感疏离,并进而影响互动的继续。因此,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应该唤醒子代的积极情感,消解或转移负性情感,从而避免子代向亲代保持沉默。亲代要对受欺凌子代进行宽慰,了解欺凌的发生过程,在言语和身体上向子代传递积极的情感符号(如倾听、抚摸、拥抱)等,减少负面语言(如责怪、贬低、怀疑)及身体暴力等,使子代感觉到温暖、受重视,而非孤立无助。■

猜你喜欢
保持沉默子代代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子代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孕前肥胖、孕期增重过度与子代健康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保持沉默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不同种源文冠果优良子代测定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